骨质疏松,如何诊断和治疗? 原创 2017-09-05 蔡喜雨 名医讲堂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质改变(包括宏观和微观结构的改变以及骨质特性的改变)为特点,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本病常见于老年人,但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骨质疏松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指不伴有引起本病的其他疾病;继发性骨质疏松则是由于各种全身性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引起的骨组织量减少。另外,按部位亦可以分为局限性和泛发性骨质疏松。 有调查研究表明,每30秒钟就有1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50岁以上女性,3人中有1人会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50岁以上男性,5人中有1人会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所以,关注骨质疏松、尤其是女性骨质疏松刻不容缓。
哪些人易患骨质疏松? 很多人以为,缺钙就容易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就是缺钙,但其实没那么简单;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主要有—— 1、固有因素: 人种(白种人较黄种人和黑人易患)、老龄、绝经、母系家族史。 2、非固有因素: 低体重、药物(皮质激素等的应用)、相关疾病(影响骨代谢)、吸烟、过度饮酒、咖啡等、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缺乏、维生素D缺乏。 如何诊断骨质疏松? 首先要能够判断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1)疼痛(腰、背痛常见); (2)脊柱变形及/或身高变矮; (3)骨折(脆性骨折)。
诊断骨质疏松主要根据以下3点: 1、骨密度(BMD)测定: (1)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DXA):是目前公认的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 由于不同骨密度检测仪的绝对值不同,在临床使用骨密度值时,通常使用T值判断骨密度是否正常(T值表示病人骨密度与参考群体峰值骨密度的比值)。按照WHO的推荐标准,T≥-1为骨量正常,-1.0<T<-2.5为骨量减少,T≤-2.5为骨质疏松。 (2)其他测定方法:如X线、超声、定量CT(QCT)、外周DXA等,可用于骨质疏松的筛查和鉴别诊断。 2、有脆性骨折:非暴力、轻微外力即会发生骨折。
3、鉴别诊断:需排除其他骨代谢病、继发性骨质疏松等。 骨质疏松该如何防治? 骨质疏松的防治非常重要,其策略主要有以下4点: 1、健康的生活方式 补充营养、坚持运动、晒太阳。 2、骨健康基本补充剂(钙、维生素D) 3、预防跌倒 4、药物治疗: 一般认为,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开始治疗: (1)骨量低下患者(骨密度:-2.5<T值<-1.0),并存在一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2)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T≤-2.5),无论是否有过骨折; (3) 出现脆性骨折时,无论骨密度如何。
治疗药物主要有: (1)抑制骨吸收的药物:主要有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类、雌激素类及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等。 双膦酸盐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骨吸收制剂,其中唑来膦酸具有强力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的作用,可明显降低骨折风险,如唑来膦酸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推荐剂量为一次静脉滴注5mg,每年一次;另外,利塞膦酸钠片:5mg/次,1次/日,口服,需至少餐前30分钟直立位服用,一杯(200ml)清水送服,服药后30分钟内不宜卧床。 鲑鱼降钙素鼻喷剂:14喷,2~8℃冰箱保存,打开后常温保存。
(2)促进骨形成的药物:主要有甲状旁腺激素,用于治疗严重骨质疏松症,能够提高骨密度,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发生的风险。治疗期间应监测血钙水平,防止高钙血症,治疗时间不宜超过2年。 (3)多重作用机制药物:包括锶盐、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维生素K2。以骨化三醇(活性维生素D)为例,能够促进骨形成和矿化,并抑制骨吸收,对增加骨密度有益,能够增加老年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降低跌倒的危险,进而降低骨折风险;长期使用应注意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如:骨化三醇(罗盖全),口服,0.25ug/次,2次/日;阿尔法骨化醇,口服,0.25ug~0.5ug/日。钙尔奇D600片剂:成人:1-2片qd
,儿童1/2片qd 。 骨质疏松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提倡患者应到正规医院定期进行骨密度测定,筛查骨质疏松,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