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众所周知骨质疏松症是影响居民健康的最常见的骨骼性疾病,疾病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如果不引起重视,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导致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等情况,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导致巨大的医疗和照护成本。
诸多研究已经表明,骨质疏松程度与骨折发生风险是呈正相关的,也就是说骨质疏松程度越严重,发生骨折的风险越大,目前诊断骨质疏松主要依靠进行骨密度测定方式,有助于评估低创伤性骨折风险,及时进行干预可以降低骨折发生风险。
骨密度检测如此重要,那么都有什么方法来测定呢?骨密度测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双能X线测定。是最常用也是最标准的测定方法。2.外周DXA。这是一种专用便携式一起,采用与DXA相同的技术测定外周部位的骨密度。3.定量超声诊断。定量超声诊断可以测定四肢骨的超声传导,具有费用低、无辐射的优点。4.定量CT扫描。定量CT可以分辨出松质骨和骨皮质,但与DXA相比较,花费大、可重复性差、放射剂量更高,不作为临床常用技术。
骨密度检查报告会有T值、Z值这两个指标,都有什么意义呢?T值表示与正常同性别青年人骨峰值的差别,也就是跟30~40岁的同性人群的骨密度来进行比较。Z值表示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的人骨密度平均值的差别,对儿童进行评估更多采用Z值。根据T值Z值的意义,制定如下标准:T值(常用)正常值:-1SD~+1SD;骨量减少:-2.5SD~-1SD;骨质疏松:≤-2.5SD。Z值:正常值:>-2SD;骨量减少:≤-2SD。
骨密度测定可以早期评估患者骨折风险,有助于及时进行干预来调整骨骼状态,也可以用于监测骨质疏松治疗的效果,对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热门创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