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虚损期
虚损期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是以一派正气虚衰的症状为主,病机特点以正气虚衰为主,虽然其中医证型有多种,然而以气阴两虚证最为多见。缓则治本,扶助正气。《素问· 通评虚实论》说:“ 精气夺则虚",肾病患者,病程缠绵,久病多虚,及至慢性肾衰,其虚损之程度必然更重。此时当辨清究属气、血、阴、阳
何者虚损,而采用相应的益气、补血、养阴、温阳之法。即治病求本,扶助正气,俾气血阴阳归于平衡。气阴两虚在慢性肾衰虚损期中最为多见,在此基础上,同时要细辨究竟是心肾气阴两虚、肺肾气阴两虚、脾肾气阴两虚、肾气阴两虚、肝肾气阴两虚其中的哪一种类型,同时在气阴两虚的程度方面又细分为气
阴两虚偏于气虚、气阴两虚偏于阴虚、气阴两虚并重三种情况。之后,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恰如其分的治疗。
[主症]神疲乏力,心悸气短,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而痛,自汗或盗汗,手足不温或手足心热,咽干,大便溏薄或干结,舌淡边有齿痕,苔腻或苔少而干,浮大无力或沉细数而无力。
[病机分析]脾主四肢,“ 神者,水谷之精气也"。脾主升清,脾气虚则神疲乏力,大便溏薄。“ 汗为心之液” ,肺主气,肺卫相通。心肺气虚则心悸气短,自汗。“ 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肝肾乙癸同源,肾气阴两虚则腰膝酸软而痛;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则眩晕耳鸣:阴虚内热则手足心热且盗汗;津不上承则咽干:津亏
肠燥则便干。舌淡边有齿痕,苔腻或苔少而干,脉浮大无力或沉细数而无力均为 气阴两虚之征。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参芪地黄汤( 《沈氏尊生书》) 。太子参、生黄芪、山药各15g,生地黄12g,山萸肉、丹皮各10g,茯苓20g。另加泽泻15g。偏于气虚者以党参20g易太子参,生黄芪可增至30g;气虚重者可加人参6~10g。偏于阴虚者生地黄增为20g,太子参和生黄芪减为10g。气阴两虚并重者加西洋参6~10g。若伴见心悸怔忡不寐,为心肾气阴两虚,加麦冬12g,五味子10g,炒枣仁20g。若伴见
自汗易感冒、短气,为肺肾气阴两虚,生黄芪增为30g,以白术10g易山药,加防风6g。若伴见纳呆便溏者,为脾肾气阴两虚,以白术15g易山药,加鸡内金12g,砂仁10g。若伴见头目眩晕、烦躁易怒,为肝肾气阴两虚,加白芍20g,天麻12g,杭菊花10g。大便干结者加制大黄20g,黄连5g,竹茹10g。舌暗或有
瘀斑者加丹参30g。
关格期
关格期是慢性肾衰的终末期阶段,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典型的下关上格的关格病特征,病机特点以湿浊、湿热中阻为主,治法以救治脾胃为主。针对上格,调理脾胃法疗效可靠,常可转危为安,而下关的治疗认为确有一定的难度。
①寒湿中阻
[主症]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中有尿味,口不渴,便溏乏力,手足不温,舌淡胖而润,苔白腻,脉浮大无力或沉迟无力。
[病机分析]脾主运化水湿,湿困脾土,脾虚失于健运则水湿内停,湿邪反困脾土则更碍脾之健运,为此恶性循环,以致寒湿中阻。胃失和降,受纳无权则呕恶、食欲不振。脾主四肢,脾主升清,脾气虚则升清无权,四肢失养,故口不渴,手足不温;舌淡胖而润,苔白腻,脉浮大无力或沉迟无力均为脾胃气虚、寒湿中阻之征。
[治法]健脾益气以调理脾胃。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歌括》)。广木香、砂仁、陈皮各10g,党参15g,白术、姜半夏各12g,茯苓20g,生姜、大枣各6g,甘草3g。大便偏干者加制大黄10g。乏力较甚者以人参6~10g易党参。
②湿热中阻
[主症]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中尿味重,口苦口渴或口黏,神疲乏力,大便秘结或黏腻不爽,舌淡或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分析]下关则浊邪内停,蕴久而化热,从而形成湿热中阻之证。湿热干胃,胃失和降且受纳无权则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中尿味重、口苦口渴或口黏为湿热熏蒸之象,肠中湿热,阻滞气机则大便秘结或黏腻不爽;舌淡或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中阻之征。
[治法]清化湿热以调理脾胃。
[方药]( 1) 黄连温胆汤( 《六因条辨》) 。黄连、竹茹各10g,枳实、陈皮、法半夏各12g,茯苓20g,生姜6g,生甘草3g。胸闷者以枳壳12g易枳实,加全瓜蒌20g。大便秘结者加制大黄20g,用后仍便不爽者加生大黄15g( 后下) 。尿少水肿者加车前子30g,椒目10g。气虚甚者加西洋参6~10g。心悸气短者加太子参15g,麦冬12g,五味子10g。( 2) 苏叶黄连汤( 《温热经纬》) 。苏叶、黄连
各10g:此方适宜于湿热中阻重证,药难受纳者。宜浓煎成100毫升频频呷服。脘痞胀者加苏梗10g,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15g( 后下) 。( 3) 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 。姜半夏12g,黄连、黄芩各10g,太子参12g,干姜、生甘草、大枣各6g。伴见心下痞满者用此方。大便秘结者加制大黄20g。
《素问· 至真要大论》日:“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慢性肾衰血气阴阳俱虚,用药的目的是以偏正偏,但偏阳过甚则阴伤,偏阴过甚则阳伤,只有采取平调之法,逐步调整阴阳失衡,以达到平衡的目的。因为慢性
肾衰病程迁延,正虚邪实,猛攻则伐正,犯虚虚之弊;峻补则滞邪,令实邪难去,故宜平补平泄,逐步调整,徐徐建功。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