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俱,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谓:“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这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关于半夏泻心汤证的原文。原文中提出的半夏泻心汤证是:呕、肠鸣(下利)、心下痞。见到呕吐、肠鸣下利、心下痞,就用半夏泻心汤,就有效。不需要用辨证论治,而且不符合辨证论治的规律,用辨证论治没法用半夏泻心汤。
现在说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是“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痰气痞结,升降紊乱”。问题的关键是临床上典型的病例只有心下痞满而呕,或见下利,全无寒热虚实见证,不知寒热在何处,痰气在何方,虚实从何来,怎么辨认?正如钱潢所言:“阴阳参错,寒热分争,虚实更互,变见不测,病情至此,非唯治疗之难,而审察之尤不易也。”乍看起来,确实如处雾里云中,茫茫然无所见。用辨证论治是不能得出用半夏泻心汤的结论来的。现在的病机来源于以方测证。
可以告诉大家以方测证的步骤,其实半夏泻心汤的运用不需要这些过程,根据原文用就可以。
第一步,肯定半夏泻心汤治疗“痞证”的疗效。如果疗效肯定,我们就可以根据组方用药进行以方测证,以药测证。只要这个前提存在,我们后面的分析就是有根据的。半夏泻心汤治疗“痞证”的疗效已经得到历代医家的反复验证,不仅是肯定的,而且是神奇的。有关半夏泻心汤的验案,可谓比比皆是,汗牛充栋。
第二步,以方测证。半夏辛、温,有毒,入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宽中散结的功能。方以半夏为君,且以之名方,可见半夏泻心汤所治之证有痰阻的病机。回过头来看,痰阻中焦可致胃脘痞闷和恶心呕吐也是理所当然的。干姜辛热,主要功能是温中散寒,所以半夏泻心汤证有寒,寒在脾。黄连、黄芩苦寒清热,主要是清心胃之热,所以半夏泻心汤证有热,热在胃。人参、甘草、大枣,甘温益气和中,补脾胃之虚,可见半夏泻心汤有虚的一面,虚在中焦。以上所说的寒、热、痰,就是实的一面。如此看来,半夏泻心汤证寒热虚实痰的存在是毫无疑问的了。
第三步,分析寒热虚实痰的来源。《伤寒论》中的半夏泻心汤证由小柴胡汤证误下而成,寒热之致,可因外邪入里化热,苦寒攻里伤阳,热自外入,寒自内生,结于胃脘。但又不可拘于外邪内陷之说,临床所见,此证多因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所致。中焦脾胃是人体水火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枢纽运转,脾升胃降,升清降浊,不仅是脾胃自身的功能,他如肺之宣降、肝之升发、心火之下降、肾水之上承,无不籍此以斡旋其中。
反之,若脾胃损伤,中焦阻滞,气机必然紊乱。就脾胃的生理特性而言,脾恶湿,易为湿困而伤阳,阳虚则生寒生痰湿,所谓“脾为生痰之源”指此而言;胃恶燥,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易于化热。脾虚所生之湿与胃热相合,则可生成湿热或痰热。所以寒热互见,虚实夹杂是中焦病的特点。而“寒热互见,虚实夹杂”实则源于脾胃升降紊乱,脾气不升则利;胃气不降则呕;寒热互结,升降紊乱,加之痰阻中焦,所以痞满在所难免。
方中半夏、干姜之辛温,虽为化痰散寒而设,实则又可助脾气之升,芩连之苦寒,虽为清热而设,实则还可助胃气之降,此即著名的“辛开苦降”,既可除中焦之寒热、痰热湿热,又可遂脾胃升降之性;参、枣、草甘调以复脾胃之气,脾胃强健则升降自调。
心下痞,呕吐而肠鸣下利,半夏泻心汤主之。这是《伤寒杂病论》特异性方证。见到就用,用了就有效,何须辨证论治呢?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