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先看原文: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病者腹痛,按之不痛者为虚,痛者为实,宜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则黄去。”
——《金匮要略》
原方的组成是:
“柴胡半升,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枳实四枚,大黄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五两。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汉代的一斗是今制的2000毫升,汉代的一升是今制的200毫升,柴胡剂,用于胸胁胀满时,均需要去渣再煎。
一般来说,柴胡剂应对的是胸胁苦满,所谓“胸胁苦满”,大塚敬节的解释是:
“从胸至胁部塞满了东西一样难受的感觉。”
简单来说,一般情况下,应该用小柴胡汤,若是偏虚的患者,则用柴胡桂枝干姜汤,若是偏实的患者,则用大柴胡汤,辨清虚实是使用这个两个方剂的基础。
我们可以用“腹诊”来帮助我们判断虚实,因为腹诊相对比较客观。
汤本求真认为:
1、大柴胡汤的胸胁苦满比小柴胡汤更强;
2、其“苦满”容易牵连到剑突下上腹部,导致“心下急”,所谓“心下急”就是胃脘部急迫不舒的症候;
3、触诊剑突下上腹部膨满且有压痛;
4、腹直肌结实拘挛。
满足以上四点,则可用大柴胡汤。
不过,以上四点应该再补充第五点,就是脉象的强或者弱,若患者脉象无力,处于虚证的状态,就应该慎用大柴胡汤(不是绝对禁用)。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