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大家晚上好,我们这次学习交流的是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我们知道,历代名家都对此书推崇倍至,历代经得起检验的汤液家无一不是精研伤寒的。此书中的药方是属于经方的范畴。经方这个概念我就不多做解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资料看看。
对于经方,自古就有这样的说法,说只要使用得当,就能有“覆杯而愈”的效果。所谓“覆杯而愈”,就是说喝完药,把杯子洗了扣在桌上,病就好了。这个听起来好像不可思议,以我个人的临证经验,还是所言不虚的。如果辨证准确,外感病只需要半剂药,上午吃下午好,晚上吃早上好,该退烧的退烧会退烧,该止泻的会止泻。慢性病的也是几剂药就会有明显效果,甚至是几剂药治愈的也有很多。绝对不是现在所说的中药慢。慢的那是后世中医,而不是真正的传统中医。我看这里研究《伤寒论》的人很多,相信也有过这样的经验。
历代能够参透这本书的寥寥无几,原因是张仲景在这本书里没有系统的讲述他的医学理论。这就好比一本武功秘笈,只有招数,在对人体的思考和组方规律上,没有详尽系统的内功心法。加之又是一本残书,经过历代流传还有错简以及后人加上去的一些自相矛盾的东西,所以历代能真正学通这本书的人是少之又少,很多人只能高山仰止。
现今对《伤寒论》的研究,很多只停留在依葫芦画瓢的阶段。在临证上,只要能够与书中的方证对应上,就能有极好的治疗效果,书中没有提及的,或者那些似是而非的症状,分析起来就有困难了,选方就没有把握,自己组方效果又不理想。《伤寒杂病论》的行文方式是极简的,不过寥寥几万字,而疾病的反应又千变万化,哪能够一一对应呢?
胡希恕先生,大家都很熟悉了,是一个很好的经方名家,他提出辨证的最高境界是方证对应,推崇原方原剂量。实际上,张仲景教的是加减变化之道,比方说他用桂枝汤变化出几十个方子来,灵活治疗人体各种各样的证和疾病。胡希恕当然明白这个,他之所以不赞成加减变化,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弄清楚组方后面的原理。
这样就有了一个新课题:张仲景到底是如何思考人体,他的组方用药的原理是什么,这些药物又是怎样在人体当中起作用?只有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真正的学到“仲景之法”,而不只在临“仲景之方”,才能像张仲景一样用简单的几十味药物因症组方,以一御万,而效如桴鼓。
这一次,我们是用道家思想为理论基础来破解《伤寒杂病论》的内功心法。此心法和道家思想有什么联系呢?我们知道,中国的文化在汉代之前主要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的,汉代后才是主要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张仲景是东汉以前汤液学的集大成者,此中的联系不言而喻。
要用道家思想解读《伤寒杂病论》,那就先要讲两个本体上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人类到底有没有治病的药?
我的答案是人类是没有治病的药的。为什么?打个比方,我们创造了一台电脑,造了一台洗衣机,我们今天就可以修电脑,今天就可以修洗衣机。而我们人呢?人是造物主造的,是上帝造的最精密的仪器,是被造物。从哲学上来讲,我们的永远修不了自己,除非我们有和上帝同等的智慧,就好像一台洗衣机永远不可能修它自己一样。
既然说我们修不了自己,那医疗又是什么呢?先从西医说起。西医领域一直在致力于研究治病的药,那西医领域到底有没有治病的药呢?先说感冒,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抗生素不是感冒的特效药。在国外门诊,大夫是没有权利随便开抗生素的,若开了,他可能会面临吊销执照的处罚。
那问题就来了,既然抗生素不是感冒的特效药,那感冒的特效药又在哪里呢?医学界的答案是没有。如果感冒都么有特效药,那别的病呢?自然更没有特效药了。比方说糖尿病、高血压,我们都知道,终身服药。这些药是控制血压,控制血糖,但不能治愈。不但治不好还伤肝肾,因为服用这些药物引起肝肾衰竭的病人现在很多。如果病严重了呢,就是手术,把坏掉的器官切割或置换。然后就是排异反应,因为不是你的器官人体不接受。这种治疗追求的是五年存活期,如果能存活五年就算治愈。
那中医领域有没有能治病的药呢?一样没有。既然没有,为什么还要做中医?因为中医是靠自体免疫力治病的。能够对抗疾病的只有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因为我们人体的免疫基因链足够对付已知的一切疾病。比方说爱滋病,人体免疫力一般的,能抵抗爱滋病十几二十年不发病。个别免疫力极强的终生不发病。癌症非典之类的自愈的就更多了。既然人体免疫力能够对付疾病,为什么还会生病呢?是因为我们的免疫力受到了抑制。真正的传统中医是反对用药去治病的,而是着眼于恢复人体的秩序,然后让免疫力自己去治病。真正能“覆杯而愈”的只能是人体自己,而不是药物。
第二个问题,传统中医和非传统中医的区别是什么?
我个人区分传统中医和非传统中医是以汉代为界的。
先说非传统中医。非传统中医是以药治症的。什么是症呢?比方说我们后世中医经常说的脾虚肾虚痰湿淤血就是症。
我举一个病例来说明这个问题。男子的虚劳房事类疾病,后世中医大都从肾论治,分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如果是肾阴虚,用生地熟地之类的滋阴药;如果是肾阳虚,那就是苁蓉巴戟天杜仲这类的药。我早年学过很长时间的后世中医,我知道用这类药效果不会太好,暂时会有缓解,往往牵延不愈,有时补肾药吃多了甚至于还会上火。《伤寒论》里有一个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没有一味补肾药,治这个病却效如桴鼓,辨证准确了几剂药就能治好。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之所以能治好这个病,是因为它没有拿药直接去补肾,而是着眼于人体的大循环,人体的循环恢复了,津血运化归肾,它的肾气自然就会增强。如果人体自己就不能补肾,又有什么药能直接补肾呢?兴许能隔山打牛的补一点,却起不到根本的作用。这就是后世医家治病动辄给病人吃几个月的药,收效却不明显的道理。
再如治肿瘤类疾病,一般从淤血痰湿论治。我看现在的医生动不动一张大方子,几十味活血化瘀消痞散结的药,如果人体大秩序没有恢复,自己就不解毒,只用这些药无异于扬汤止沸。
《伤寒杂病论》的治病思想是道家的,就是不妄自作为,不干预天和,不代人体去治病。而是致力于恢复人体秩序从而让人体自己去治病。
说到药,又牵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药物不能治症,那药物学上所说的补肺补脾发汗通便又怎么理解?其实这些说法也都是不可靠的。举例说明:我们常说桂枝是发汗的,学过《伤寒论》的都知道,桂枝也可以用来止汗。白术这味药,后世说它健脾止泻。北京有个大夫,经常用大剂量的白术治便秘,大剂量的白术一下去,大便就通了。到底桂枝是发汗还是止汗?白术是通便还是止泻?其实这都是后世医家的说法。通便止泻哪能是药物能够做到的,这是人体自身无数条神经配合而形成的一个指令,药物本身不能够代替人体来行使这个指令。药物只是平衡人体的阴阳,恢复人体的秩序,然后由人体自己来下这个指令。比如桂枝,它只是把阳气送到肌肉组织,表的阳气够了,它该出汗会出汗,该止汗会止汗;白术是气化中焦的,中焦气化,津液得以运行,该止泻会止泻,该通便会通便。
真正的传统中医就是一把钥匙,用来打开人体免疫力的这把锁。西医致力于用药去治病灶,后世中医致力于用药物去针对于某个病症,事实上都是不妥当的。这就是道家所谓的“无为而无不为”,喜欢文化的朋友可以去研究这些哲学上的东西。
上次课我们讲了一些基本的道家传统中医观念。《伤寒》的核心辨证体系,六经辨证只讲了一部分。因为这次有一些新来的朋友,我再将六经辨证从头讲一下,然后开始进入《伤寒论》的学习。 《伤寒》的辨证体系是六经辨证。
何为“六经”?就是将“证”反应的位置分为表、里、半表半里三个层面。(《伤寒》里所谓的“证”不是西医所指的病灶,而是人体的对疾病所呈现出来的反应。如体痛、呕吐、发热、肋胀、眩晕等。) 所谓“表”,指的是肌肉、骨骼、皮肤这个区域。
所谓“里”,指的是胃肠消化道这个区域。
所谓“半表半里”,就是除去“表”和“里”这两个区域之外广大的中间区域。 上面说的是位置。从“病”的性质来说,有阴证和阳证。 何为阴证阳证?临证上,如果人体对疾病的抵抗产生亢盛的反应,我们称之为阳证;如果人体对疾病产生虚衰的反应我们称之为阴证。
以感冒为例,我们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不是看这个病人受的是寒,还是受的是热,而是看这个病人身体本身对感冒的反应,自体气血充足的人,一般都发烦渴、怕热之类的阳证热症;自体气血虚少的人,一般都发畏冷、寒泄之类的阴证寒症, 脉象反应自体的气血盛衰是最准确的。有的医生通过网络和电话看病,最大的障碍也在于此,没有脉象,单凭问诊,对于阴阳的属性和程度很难有一个精准的判断。
既然病的属性有阴阳之分,表、里、半表半里三个层面自然各有一组阴阳,于是便形成了“六经”。表病的阳证我们称之为“太阳病”,阴证称之为“少阴病”;里病的阳证我们称之为“阳明病”,阴证称之为“太阴病”;半表半里的阳证我们称之为“少阳病”;阴证称之为“厥阴病”。此所谓“六经”,是六经辨证之总纲。
我们知道,后世中医多用五行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等等。《黄帝内经》里提到的辨证方式也是这些。为什么张仲景要在《黄帝内经》之外提出一套六经辨证呢?要破解张仲景的组方用药规律,就必须弄清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要在药物上找答案。后世常说某个药入肝经入胆经入肾经,事实上药物不是智能的,不能定位。举例说明,黄芩这味药,大家都知道,苦寒药,后世说它清肺火清胃火,也有说它清肝火清大肠火,说法不一。都对也都不对,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药物并不能单独走到某一个脏腑或某一个经络,药物只能走层面。我们吃辣椒,一吃额头有汗后背有汗,说明辣椒这味药它走表。大黄这味药,一吃就腹泻,说明它走里走下。事实上药物只能走表里、或半表半里,不能精确到只走肝经只走胆经只走胃经。张仲景在《黄帝内径》的学说之外提出一个六经辨证体系,就是为了指导用药物治病的。《黄帝内径》里的辨证体系主要是指导针灸砭之类的疗法的,这些治疗是可以定位的,所以《黄帝内经》里很少出方子。 很多人在争论《黄帝内经》里的辨证体系正确,还是仲景的六经辨证体系正确,都正确,分工不一样。 那六经辨证和脏腑经络辨证是不是矛盾的呢?据我的研究,它们并不矛盾。在张仲景的理论体系里头,脏腑经络虽不能涵盖六经,六经却能涵盖脏腑经络,因为六经是大层面,大层面里面自然能包涵具体的脏腑经络层面。比方说,“太阴”在六经里指“里”这个层面,自然也包含着这个层面相关的脏腑和经络,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其它经络脏腑看其归经的名称就可知道,都可以分属在六经里头,不一一例举。
现在出现一个新问题,既然肺经和脾经都络太阴,太阴又是里阴证,难道肺和脾就只是寒症就没有热症吗?说明这个之前,先说一下什么是脏腑。 “脏”指的是五脏:心、肝、脾、肺。肾。
“腑”指的是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脏主收藏,腑主传化。脏主阴,腑主阳。 “脏”所连络的都是阴经;“腑”所连络的都是阳经。为什么?因为脏是不能受热的。比如说,我们吃过动物的肝脏肾脏肺脏,下锅只要炒几下就熟了,可见“脏”不耐热,于是人体会将“脏”的热移于“腑”。因此脾没有热症,热会移于胃,胃是阳明。以此类推,肝移热于胆;肾移热于膀胱;心移热于小肠;肺移热于大肠。下热利的脉象往往右尺不盛而右寸盛,寸盛主热在上在肺,为什么症状是下热利呢?因为肺的热会通过大肠排出去,肺受热就麻烦了。这是脏腑之间的规律和协作。
将经络脏腑观念引入六经辨证,在临证上有没有意义呢? 是有意义的。举个例子说明。胡希恕先生曾总结过,肾腹水用越婢汤有效果,而肝腹水用柴胡方才有效果,为什么?胡老说他解释不清楚。其实只要参考经络脏腑就能解释:肾经既称足少阴肾经,少阴经在六经里是表经,说明肾经是络表的,自然可以从表论治,越婢汤是治表病的方子,自然治肾腹水有用。肝经既称足厥阴肝经,厥阴经在六经是半表半里经,可以理解为肝经是络半表半里的,柴胡方是治半表半里的,所以治肝腹水有用。 再举一个药物的例子,在《伤寒》里常用炮附子温下寒,下焦主肾,于是后世说的炮附子温肾阳。当阴症的出汗不止时,张仲景是用炮附子来止汗的。为什么所谓温肾阳的药能止汗呢?因为汗出是表证,而肾经是络表的。所以温下焦温肾的药也可以治阴症的出汗。 这就是张仲景对于六经和脏腑经络的思考方法,他虽然没有在书中明确解释,却是可以通过他的组方用药规律和临证的效果反推出来的。我所研究的仲景六经辨证体系,就是这样一套以六经统脏腑经络的辨证体系,如此一打通,在临证上会有无穷的妙用,也便于在一个统一可靠的辨证体系里头理解和归纳后世的时方,具体的思辨方式以后再在条文里细讲。
《伤寒》是以六经为辨证体系治病的。我们看每一个病事实上就是用六经这个定位系统在操作。六经既明,我们开始正是进入《伤寒》正文。 先讲太阳病篇,
1、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是太阳病的总纲,所谓总纲就是太阳病典型的证。 我们上面说过,中医不是治病灶的,所以不管是什么病毒感冒非病毒感冒,也不管什么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我们看的是人体对这个病的反应,通过这种自体反应来分析人体,以此为依据来组方恢复人体秩序,让人体自己去治病。所以作为太阳病的总纲是一些人体的反应,而不是病毒本身。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医不分科,好的中医大夫个人就是一所医院,可以治一切的病。只要发生同样的证,不管是外感病和内伤病,用同样的方子都能治好。后世说《伤寒论》适合治外感病而不适合治内伤病,说这话的人这是没有学透《伤寒论》,运用不当,然后归咎于《伤寒论》。
现在一个一个的证来分析。
何为“脉浮”,当体表感受到外界的邪气的时候,气血会本能的往体表走,去驱赶这个邪气。而脉象和人体气血是相应的,于是脉浮于表,手指轻取就能摸到。 我们人每时每刻都在感受外界的邪气。比如,走到外头风一吹,一个激灵,我们就已经感冒了。多数情况下,人体的气血功能可以将这个邪气驱赶出去,所以不会发生感冒的症状。在自体功能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气血和邪气在体表僵持住了,于是就发生了太阳病。 “头项强痛”,气血不能驱邪外出,就要源源不断的增加兵力,多余的气血上冲于头就会发生头痛。气血往体表走,脖子里的筋受到的滋养不够了,就会僵硬,发生项强。 “恶寒”,当体表的气血有余,体表温度就会升高形成发烧,这就与外界有一个温差,所以会觉得怕冷些。一般来讲,当体表气血充实,人应该不怕冷才对,可是,如果因为体表汇聚了过多气血,体内因此而空虚了的话,表热内寒,这个人还是会怕冷的。如果发烧还怕热的话,就是温病了。 治病求其理,我们不能只大概其理解,一定要把为什么出现这个症状,人体的规律是什么弄清楚。 以后还要把人体和药物的关系完全弄清楚,不能模糊,不能大概其,这才叫学医。
2、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下面讲第二条, 太阳病有三个证型,一为中风,二为伤寒,三为温病。中风和伤寒是气血功能偏向于不足的(未至虚衰,虚衰为阴症。);温病是气血功能偏向于亢盛的。这一条说的是中风。 “发热”,说到发烧,现在大家对这个很恐惧,只要一发烧,迫不及待的用抗生素或者物理降温。这个观念不对。上帝造人为什么要造出疾病这个模式?说到底这是一个应激模式,自保模式。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疾病,我们一刻都活不下去。比如,如果没有发烧这个模式,一旦感受了寒气,怎么能排出体外?体表的寒气驱除出去,人体自然会退烧,强行退烧反而容易演变成肺炎或慢性低烧,因为邪气没有驱除,人体不会解除发烧这个模式。西医是对抗思路,所以经常把急性病治成慢性病。道家中医要顺应人体来想问题,所以道家中医不会把疾病看成敌人,而是看成朋友。我们要与人体和解,让疾病自退,对抗疾病的结果常常是病治不好,人体的局面还更混乱了,一个病治成了多个病,并发症后遗症转移什么的都来了。 “汗出”。人体有三个途径将邪气赶出体外:汗、吐、下。就是发汗、呕吐和大小便。如今汗出而病未解,毛孔打开了,津液丧失了,肌表空虚,邪气往往就更深入了。 为什么会有“恶风”呢?一旦毛孔打开了,人当然会怕风;恶风也是一种虚怯的反应,津血虚的人往往会怕风,所谓弱不禁风就是这个意思。 “脉缓”。感冒了,气血往体表汇聚形成脉浮;如果不能发汗,气血被束缚,便会形成“脉紧”,就是像绳子一样绷得紧紧的;一旦汗出了,脉便迟缓松懈了。这就是脉缓的道理。
下面讲《伤寒论》第三条,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之前说过,不管有没有发热,气血往体表汇集,里面空虚了,人都会感到“恶寒”。如果人体不能发汗,气血郁于肌体之内不得出,就会感到“体痛”。
“呕逆”的原因有二:一是气血的运行是要先往上走才能往表走,这种往上的运行会带动胃有一种上逆的反应,此为“逆”;二是当气血大量往体表走的时候,胃所获得的气血会相应减少,运化食物的能力减弱,胃就会产生一种本能的呕吐反应,将不能接纳的食物呕吐出去,此为“呕”。 “脉阴阳俱紧”,脉的阴阳有三:越偏寸越主阳,越偏尺越主阴;左手偏血偏阴,右手偏气偏阳;越沉越主阴,越浮越主阳。因为不能汗出,气血郁于体表,于是脉紧。 脉学是个专门的学问,以后有机会我再专门用一堂课来讲。现在只需要知道个大概, 区别伤寒和中风最直接的鉴别方法就是有没有汗出,汗出的为中风,不汗的为伤寒。但这不是最本质的鉴别方法,本质的鉴别方法津液的盛衰。
下面讲第四条,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烦躁,脉数急者,为传也。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这里讲的是一个传经的道理,“颇欲吐”传的是少阳,这是少阳病的证。“烦躁”传的是阳明,这是阳明病的证。少阳和阳明以后会专门讲到。感冒是个急剧变化的病,如果两三天不传也就不会传了,因为正常来讲,三四天也就好了。
下面讲第五条,
6、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下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对不起,下便不利应该是小便不利。 这一条讲温病。我们之前说过,伤寒和中风是气血功能呈不足反应的证型,温病是气血功能呈亢盛反应的证型。伤寒和中风的区别在于汗与不汗。温病分普通温病和风温,区别也是汗与不汗。其实汗只是个现象,它的本质是看津液有没有丧失。仲景的整个辨证体系就是以津血的盛衰来作为阴阳判断标准并组方用药的。 温病的纲领是“发热而渴,不恶寒者”。“渴”是内有热的渴;“不恶寒”说明气血虽往体表走,里面却并不空虚,所以发热而不恶寒。既然是温病,为什么不直接说怕热呢?这就要说一下温病的原理了:我们如果平时吃多了饮食,身体消耗不掉,人体就要烧掉这些多余的能量,如果一时不能完全代解,这就产生了有热上火的反应,就是温病。温病不一定要有外邪诱发,自体也会发病。如果再感受外邪,毛孔一闭塞,温病就会加重,这就是“热伤风”的道理。如果汗出而解了,也就没有温病了,所以温病往往是里面热,体表感觉并不一定热,如果热烧不出来,一般只是不恶寒;当然,严重的温病是表里俱热的;轻微的温病,病人甚至有怕冷的现象,只是这种怕冷并不感觉需要多穿衣服。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温病若出汗,说明里面的能量从体表排出来了,体表自然会感觉到灼热。一般情形况下,汗出了病也就好了,如果身体持续灼热,说明热邪还没有排除完。外汗耗散了津液,加上里热也烧灼津液,便产生了津液不足的现象,这就叫风温。中风和风温,只要带个风字的,都有津液不足。 风温的症状是“脉阴阳俱浮”,说明病在表,所以“自汗出”;因为要不断自汗出,肌肉里会积累过多津液,所以“身重”。“多眠睡”也是温病的表现,因为热往大脑走,人就昏昏欲睡,春夏天人爱犯困,一坐有暖风的车人就犯困,也是这个道理。当身体里有过多的热,呼吸自然要加重以帮助排出热能,所以“鼻息必鼾”。这一条在儿科很有用,幼儿不能摸脉,也不能问证,感冒了怎么辨别是热证是寒证呢?一般来讲,呼吸粗重,大便臭,打屁多,面色赤红,鼻孔干的是热证。幼儿的阳气是最旺的时候,加之家长生怕饿着了,不停的喂食,肠胃容易囤积,多发热证。现在很多家长一见孩子感冒,不分寒热就急着添衣服捂被子,于是造成高烧肺炎进医院。 下面讲的都是典型的津液虚的反应, “语言难出”,当人体津液虚的时候,首先就是筋膜结缔组织缺少滋养了,因为这里面的血管少,容易缺少津液,舌头里面主要是筋,所以就不灵活了,说不出话了。若医生再误治,下泻药,更伤津液,于是便产生“小便不利”,已无尿可下。再严重则“直视失溲”,眼睛直了,眼睛里的筋络失去滋养;膀胱也是结缔组织,膀胱失去滋养,约束力丧失了,便“失溲”,也就是小便失禁。“若被火者”,若用火熏蒸之类的方法误治,热蒸郁于肌肉,便“微发黄色”,也就是发黄疸。津液再严重丧失,便“如惊痫,时瘛疭”,也就是相关大脑的惊厥惊恐反应。 为什么大脑会发生这样的反应呢?这个需要顺应人体来理解,人体让哪个地方兴奋起来,就是往哪个地方调集津液,这是人体的基本模式,惊恐说明大脑缺津液了。后世治疗这种证一般用定惊止痉的药,什么蝎子蜈蚣川芎的,全部是些通窜化瘀药,这就是不顺应人体想问题,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伤寒》里是用白虎汤下热救津。到了这个阶段就已经很严重了,因为人体的自保模式一定是先保护大脑,大脑出问题了,一定是极期反应,若再用“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一次逆治可能还能支撑些日子;再次逆治,病人很快就会死亡。我们说,治病分六经,六经之一的太阳经的三个证型,中风、伤寒和温病,其原理至此都讲完了。可见学医不难,真正的医就是用简单的东西去对付万病的。
下面的几条是讲一些中医文化上的东西,当然跟证也有关系。了解了解,就当轻松一下。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前面说过,恶寒主要是体内津血虚少的原因。若体表还能发热,则是“发于阳”,是太阳病;若体表不能发热,则是更虚了,“发于阴”,是少阴病了。 至于六和七,这两个数字很有意思,《易经》里一个卦就是六个爻,到了七就变了,这是东方人特有的哲学和计算法。西方呢,上帝造人用了六天,第七天是休息日,也是这两个数。从人体来说,女子七年一个生命周期,七七四十九岁就是更年期。从天气来说,一般一次寒流也就是六七天,必定会转暖。无论是宇宙还是人体,这两个数字好像都适用。中国文化是天人之学,中医更是天人之学,因为人是天地的一个部分。这些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深入研究,这对道家传统中医的恢复是有大作用的。限于时间,在这里就先不详做解释了。在《伤寒》里,张仲景也没有详细解释易理,而是把大道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目的就是让百姓“日用而不知”,这才是圣人之道。反而是后世的中医喜欢五行八卦的谈一大堆玄学,让人看不懂,真推敲起来里面未必有真正的道。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做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上面说过, 古人对天地的计算法是《易经》,所以现在看见这样的条文就不好懂了。有的人直接斥之为迷信。西方文明几百年就把地球破坏了,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很多被他们称之为迷信的东西很可能是真正的宇宙科学。真要发扬中医,建议中国医药大学首先开一门《易经》课,而不是学什么物理化学代数几何。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他们连什么是传统中医还没搞明白,哪里谈得到这些,所以就靠我们真正热爱文化的人来做了。
针灸上得问题,因为是另一个学科,这里统一先不做解释。如果有感兴趣的,可以去请教群主夏正安,他在这方面很在行。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这里说的是里外阴阳不交通的情况。病人感觉身热,能量气血都在体表了,如果不往里回,里面就更空虚了,里面就寒。所以这样的病人虽然体表发热,却还是感觉恶寒,且欲加衣服盖被子。有时候,病人是里热,外面却感觉怕冷,因为热郁在里面出不来,这种情况虽冷,却不愿意多穿衣服,甚至还想脱衣服。 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体内有痰饮、宿食或者淤血之类的原因造成的。人体是一个不断运行着的能量场,一旦哪里有阻塞,上下表里就容易不交通。治病求其本,以里为准,里寒则是寒证,里热则是热证;该温里寒温里寒,该去里热去里热,该去瘀滞去瘀滞,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表里交通了,能量就平衡了。
下一条是桂枝汤,就开始教怎样组方开药了。我会结合一些临床经验来教大家如何理解药物,如何治病。相信大家到时候更会感觉到中医并不难。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大家好,今天接着讲伤寒论。讲的是桂枝汤。
12、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而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这一条讲中风的治法。
先说脉象,“阳浮而阴弱”(脉之阴阳请参看第3条)。阳浮说明病在表,所以发热;阴弱,说明津液虚了,汗出所致。
恶寒、发热是太阳病的主证。“汗出”、“恶风”表明津液虚了,这是太阳中风,也就是桂枝汤的主证。
“鼻鸣”是感冒常见的症状,人体的气血大量往体表走时,壅塞多余的气血自然会往上冲到头部,就会形成鼻腔充血,于是鼻塞鼻鸣,同时也能阻止邪气进入肺部,人体就是这样设计的。我去医院,看到耳鼻喉科有很多治鼻炎的在熏洗鼻子,很荒谬。鼻炎不管是什么原因诱发的,实质在于表气不通,感冒的时候你们可以去体会,如果一开始不出汗,只要微有汗出,鼻子马上就通了,光去洗鼻怎么行?有的洗成了慢性鼻腔疾病又去做手术,然后得空鼻症。空鼻症极度痛苦,这种病人自杀的,向医院维权的很多。
现在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太阳中风有汗出了还会鼻鸣呢?治感冒是微有汗出才会解,如果汗出多了,精气过多丧失,正气消耗,不但不解,病反而会趁机深入,便形成了中风。邪气不去,气血自然还是会大量往体表往头部走,所以还是会有鼻鸣。
“干呕”,当气血往上往体表走时,里就空虚了,于是胃会虚弱,接纳不了食物,就会有呕的反应。表气还并不完全通畅时,气血就会往上逆,也会加重呕。干呕则说明胃里是空虚的。“胃家实”就不是太阳病了,是阳明病了。
上面是桂枝汤证的现象,现在来说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枝 三两(去皮)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的方义。中风这个证是已经汗出而病不解,好比打了一仗没打赢,兵力丧失了,津液也虚了,脾胃也弱了,想再战就必须先建中,建中洲之运化,生脾胃之津液。前面说过,仲景的整个辨证体系是以津血的盛衰来作为阴证阳证的划分标准并组方用药的。那津血从何而来呢,津血自然是从脾胃运化而来。脾胃好比汽车的发动机,是一切动能的来源。在《伤寒》的原则里,治病首先要守中建中,就是守中土,建脾胃之运化。脾胃都不运化,津血都不生成,谈何自体免疫力,谈何治病?
建中用什么药呢?《伤寒》里是四味药,人参、姜、炙甘草、大枣,简称“脾四味”。很常见的药,对脾胃最管用的自古以来就是这四味。生姜和大枣已广泛种植,是最常见的食材了。中国人早已经将这四味药引入了日常生活之中。很多人追求稀有昂贵的保健品,其实最管用的东西都会被普及,哪里可能昂贵呢?昂贵的多数没什么用。这就是所谓的“老百姓日用而不知。”
[桂枝汤方:桂枝 三两(去皮)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现在说药性,先说甘草和大枣。这两样东西都是甘而微温,煮出来汁液黏黏的甜甜的,甜入脾,能够直接补充胃里的津液,同时性质不寒凉,不会妨碍脾胃的运化。所以这两样补充脾胃津液最适合。
出现一个问题,我之前说过反对药物归经,甜入脾又如何解释?现在来说说五味和五脏的关系。
“辛”,也就是辛辣辛散之类的味道,是上行的,它走上走表,肺在上,自然能入肺。肺是主收敛主吸纳的,辛味是行散的,和肺的主要功能相反。辛味一来自然先刺激到肺,肺就会亢奋起来抵抗,这是人体的自保模式。所以适量的辛气能刺激助长肺的功能,辛多了则伤肺。这就是“辛入肺”的道理。这种解释是层面之学,是实证而严谨的理解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原理,而不是主观臆断的说归某经归某脏腑。
“酸”是收敛的,而肝的作用是升发疏泄,酸的作用和肝的作用相反,自然一进入人体就先抑制肝的功能,肝脏受到抑制自然也会亢盛起来,所以“酸入肝”,适量酸味助长肝气,酸味多了也伤肝气。
“苦”是降而寒的,心脏在上,功能是永远勃动向上,永远有热能的。适量的苦助长心的功能,苦多了则伤心。
“咸”是下行的,所以地球上海水是咸的,因为海的位置最低。肾脏是人体的元气之所在,它像水泵一样,位置虽然在下面,却是引能量上行的,这种元气能量在西医称之为肾上腺素。能量的代谢物是废水,从膀胱排出,就像汽车有个水箱。既然肾的功能是上行,适量的咸能助长肾的功能,咸多了则伤肾。
最后说到“甜”。甜味不偏不倚不走不散,温和居中。脾胃在中间,所以入脾。脾胃津液的主要成分是食物转化的糖分,而甜本身就是糖分,等于能直接补充津液。脾是主运化的,而甜有和缓之性,与脾性相反,所以适量的甜是助长脾的,甜多了则伤脾。这就是为什么炙甘草和大枣两味药入脾的原因。
再说说脾四味里其它几味药。
姜,我们知道它温中而发散,能让脾胃热起来运行起来。所以只要是脾胃寒的,一味姜就管用。后世的中医一见津血亏,就喜欢用麦冬地黄来滋阴养血,问为什么不用姜,说则答曰姜性热,会耗散津液。现在的医生都这么说,这简直是千古谬论,贻误世人。津血靠的是脾胃运化而生成,难道是靠生地麦冬里那些黏液直接补进去的吗?后世的中医理解问题就这么简单。脾胃虚了寒了,本身就是阴了,麦冬生地之类的滋阴药,也是寒凉属阴,阴上加阴,脾胃就更不运化了。《伤寒》的用药法则是从阳引阴的。阴上加阴必是死路。除非阴虚阳亢,同时脾胃不缺运化之力,才可用麦冬地黄滋阴制阳。我看过很多慢性病的病人,吃了很多年中药的,病没治好不说,看脉证尽是一派阴寒之象,再看吃过的方子,无非就是滋阴养血之类的药。
人参这个药要多说几句。后世说它补气,“气”是什么?从医理上来说,气是“阳”,是能量,是无形的气化物质;与气相对应的是“血”,血是“阴”,是有形的物质。既然“气”是能量,气化是需要热能的,所以姜桂附是气化药;“味”是有形物质,像地黄这样没有香气,却很粘稠的东西就是典型味厚的,所以补阴。药物主要是以“气”和“味”两个方面组成的。人参呢,人参在土里长得很慢,得土气最厚,所以补中入中焦;它的“气”是一种很厚郁的参香,所有香的东西都有刺激亢奋的作用。这种气有没有热能呢?我们尝一下就知道了,它不辣不麻不热,没有热能。所以人参亢奋的是主要是“阴”的层面,“阳”的层面居少。《伤寒》里人参是用来救阴的。药物里亢奋阳的药居多,能亢奋阴的很少,这就是人参作为药物的不可替代性。经方里人参寒热不禁,既能合热药治阴证,也能入白虎汤之类的寒凉之剂治大热伤津。后世说人参补气,所谓“阳化气、阴成形”,人参既然没有热能,哪里能阳化气呢?
还有一味所谓的补气药黄芪也是如此,黄芪的作用类似于人参,也是没有一点热能的,只是黄芪的香味更轻更升能往表走,能滋养表而已。后世的中医却惯用这两味药治虚寒之证,说是补气。有一个癌症术后的病人,四肢冰冷懒言少气,脉沉弱得摸不到,已是四逆汤的症候,非姜附不能救的。去找北京一个大医院的专家,没用姜附,主药是五十克黄芪。后世对药物的认识阴阳混淆,气味不明,陈陈相因,人云亦云,以至于中医落到了今天这个境地。
总结一下脾四味的作用:炙甘草和大枣,甜而温,能快速补充津液。炙甘草得土气纯厚,补中最速;大枣微香,又能帮助脾的运化。甘草色白,偏向于补津;大枣色红,偏向于补血。姜是亢奋阳的,运化脾胃而去寒。参是平性,是亢奋阴的,生成津液而不上火。这四味药各司其职,在临证上可以选而用之。
桂枝的作用呢?桂枝性温,其气是一股热郁的浓香;桂枝煎的水有一股微微的甜味。桂枝的作用主要是气,而味很少。桂枝的气相比薄荷、白芷,没那么轻扬;相比川芎、当归又没那么浓厚。所以薄荷、白芷是走表走头的,桂枝只能把能量送到肌肉里,我们称之为“解肌”。至于那一点微微的甜味呢,也是有作用的,前面说过,甜是入脾的,脾又主肌肉,所以桂枝是一味气化中焦脾胃而解肌的药。
桂枝后面标注的“去皮”历来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是,此药效果好的部分是桂树的嫰枝尖,皮和木不分开的部分。如果皮和木分开了,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桂枝了,所以剥落下来的皮要去掉,效果不好。皮里面的木头是没有疗效的。现在药房的桂枝一般都是皮和木分开了的,一截截的木头渣子都在里头。
白芍,这是一味极其常用的药。后世有说白芍敛肝的,有说养阴的,有说降胆火的。到底是什么呢?药物的作用不能光凭书上的几个词语去理解,因为语言的传递太有限了,也太笼统了。比如阿胶地黄白芍书上都说是养阴养血,可这三味药一尝就知道,相差很远。所以我主张真要学药,药材一定要单味煎好品尝过,细细体味,才能确切把握其性味。白芍没什么气,味是一种类似于破水缸里存的陈年雨水一般寡淡的沤味,这是典型的阴而降的味道;其次有些苦,苦是主降主泄的;酸味不多,绝对没有五味子、山萸肉和乌梅那么酸,所以它不是以酸敛为主的;黏液也不多,滋阴强壮的作用也不大。这就是尝过之后的真实感受。总结一下,白芍以降和泄为主,收敛滋阴为辅。临床常用它治腹痛,降则能引气血下行,苦则能泄而去实,所以能治腹痛。
现在我们将桂枝汤的药和中风的证做个一一的对应。中风是汗出后津液虚了,人体却要再次作战,于是白芍、姜、草、枣合在一起主守,守津液;桂枝一味主攻。当然,生姜也有一定的解表作用,但整个方子是以守为主的,服了药之后还要喝粥,用五谷直接补充津液营养。桂枝将阳气送到体表,于是该发汗的会发汗,该止汗的会止汗。白芍的作用相反,负责将阴气收回,阴成形的力量强了,阴血充足了,才是病愈的根本原因。后世说桂枝汤是发汗的,我说过药物不能代人体行指令,药物只是让人体回到正常状态。会使用经方的都知道,桂枝汤止汗的效果也是如神的。我曾经治过一个病人,只要稍一动就汗出如洗,脉浮大,口不渴。之前吃过很多敛阴止汗的药,黄芪白术所谓固表的也吃过不少,汗出反而加重。用桂枝汤一剂而愈。
简而言之,桂枝就是“阳化气”,白芍就是“阴成形”,调和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姜、草、枣守中。仲景的核心法门就是这两个,所以桂枝汤被称为伤寒第一方。理解了桂枝汤,讲后面的就好办了。
最后还要讲一下药物剂量的问题。历来一般认为书中的一两是三克,三两就是九克。汉代的衡器已经出土几十年了,汉代的一两是约十五克(15.625克),桂枝三两也就是约四十五克。现在学院教材里的衡器换算,说汉代一两等于十五点几几克,很精确。到了讲桂枝汤的时候,依然是三两等于九克。教材连度量衡的问题都可以公然自相矛盾,这就是我们的学院,这就是我们的医学,有什么办法?我的经验,要想治疗效果好,一定要尊重汉代剂量的。当然,病有轻重,人的体重也有差异,是要变通的。一般外感病轻的可以取书中一半的剂量,病重甚至可以超过书中的剂量。慢性病依病情轻重可以取书中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剂量,病重的也可以超过书中剂量。为什么是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剂量呢,因为古人用药一般都是一剂,药简力专,下药必效,不可能像现在一吃好多剂。咱们现在约定俗成的方法,慢性病至少也要开个三剂五剂的,开一剂药房都不给抓,所以剂量可以轻一点。
煎药的方法也尽量要依照书中的提示,现在一剂药煎两回是不妥当的,因为药物不同,药性释放的时间也不一样,煎两回喝常常味道有差异。最好一次煎好分两次喝。一般煎个三十到四十分钟即可。宣散解表药不要超过三十分钟,滋补药可以煎一小时以上。
13、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这一条有重复前面之嫌。汉代的书是竹简,一旦绳子断了就容易错顺序,加上流传靠传刻传抄难免有误,也难保后人不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往上加东西。这就给我们的研究造成困难。
14、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禁忌。
这个条文好像是冲后面来的,后面有一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这个顺序应该弄错了。
在感冒的时候,如果身重酸痛,是肌肉的反应;如果是“强几几”这样的僵直不灵活的反应,是筋的反应。筋的常见的反应还有身子僵硬不能转侧,痛经,容易抽筋等。这就是“强几几”为什么发生在项背,脖子这一片里面全是筋,这是人体运动的枢纽。颈椎病腰椎病,哪怕骨头有错位增生,其实不是骨头的问题,是因为维系骨头的筋出了问题,才引起骨头的问题。很多病人增生、突出、长骨刺,以为是骨头的问题,其实是维系骨头的筋出了问题,骨头才要增生寻求支撑。那筋的问题是津液虚失去滋养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学会思考人体才能真正的治病,千万不要轻易相信某个药治某个病,或者某个方子对应某个证。在具体的病和证的层面上没有一成不变的,还是要把人体弄清楚才能减少误治。
回到条文。当人体大量气血往体表肌肉走的时候,筋就失去了滋养,于是就发生这种项背强几几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就要用到一味药,葛根。葛根煎好的汁液清、稀、滑,类似于人的津液,会有一点直接滋养津液的作用,但这绝对不是它的主要作用,如果只是为了直接滋养津液,可以选择更黏滑的天花粉。葛根主要是有一种上升之力,喝多了胸口会觉得顶。香气淡而升,不芳烈,所以不能开孔窍,只是引津液而上行。为什么是引津液,不是引别的呢?因为它本身就像津液,这是《易经》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原则。就像衣服上有油要用汽油去洗一样,清水是洗不掉的。
和葛根相对应的是白芍,白芍煎的水也是清、稀、滑,有苦降之性,所以引津液下行。葛根治颈椎痛我临床常用,很有效,不过要重用,至少四十五克以上,因为葛根本身药力很轻,食品嘛,超市有卖葛根粉当早餐的。白芍治腹痛都知道,立竿见影。腹痛是什么?前面说过,不是腹部肌肉痛,而是腹部里面的筋痉挛,也是筋缺少滋养了,所以用白芍引津液下行。
这个方子是有传抄错误的,“汗出恶风”是桂枝汤证,应该就是桂枝汤加葛根,不应该有麻黄。麻黄的原理后面的条文会专门解释。好,今天就讲到这里,下回再接着讲。谢谢大家。
学伤寒既为医人,更为医医。本群更欢迎对伤寒有疑问的人,只要是抱着追求真理之心,以后都是能济世救人良材。
下面继续《伤寒论》条文的讲解。
20、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芍药 三两 甘草 三两(炙) 生姜 (三两) 大枣 十二枚(擘) 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大家会发现,伤寒论的很多条文都是一个完整的医案。 《伤寒》的好处是都以医案的形式讲治病方法,好操作好模拟;不好的是没有详尽的医理解释。当然,这只是后人的看法,也许在当时这些医理和阴阳之道都是常识,无需特别解释,一看就懂的,就像现在一说什么分子原子大家都懂一样。
要不怎么说文化衰落,大道已废呢,在孔子的时代,孔子就说大道已废,所以他要编订《诗》《书》《礼》《易》《春秋》以传承文化,并且呼吁恢复周礼。中国文化成熟得早,别说周代,商代的青铜器,原始社会的玉器现在用现代化工具都做不出来。现在已经出土了八千年前的骨笛,乐器的出现是必须有数学、音律学和工艺作为支持的。“盛极必衰”这是天道,连《伤寒论》这样的医学普及读物,近一千多年来竟然都说难以参透,可见中国文化早已衰落了。不过大家也不要悲观,还有一句话叫“否极泰来”,历经五四、文革、发展经济的毁坏,中国文化算是“否”到极点了,也许快到“泰来”的时候了,怕就怕“泰来”的时候到了,文化却消亡了,所以要靠大家来留存最后一炷香火。
说回条文,太阳病如果用药不当,误发了汗,造成“漏不止”,就是大量出汗止不住,人就会陷入阴证。因为一个汗一个下是最容易虚人的。慈禧太后因为看京剧受了寒,连续腹泻几天止不住,太医就束手了,然后就看着她死了。腹泻这么快死人,必是阴证,阴证的腹泻非四逆汤不可救。学通了《伤寒》的人这不是什么难断的病。慈禧最后的用的那个方子我见过,石斛老米之类补中养阴之品,典型后世医家的思路。当了帝王又能如何?好医生未必在庙堂之上,民间未必没有高手,古来如此。慈禧若到这里来找医生,我知道,以座中很多人《伤寒》造诣,都有本事救她
下面讲的是陷入阴证的过程,“其人恶风”,前面说过,是津液已经虚了。“小便难”,因为津液虚而无尿可下了。这里说的是阴证津液虚的无尿可下,前面讲过热证伤津液的无尿可下。所以治病不能单凭一个证来判断,要综合起来分析才行,《伤寒》的法则是要几个证同时来参才能得出结论的。现在的医生,一听尿少就利尿,一听口渴就滋阴,这不是真正的医道。
“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津液虚少,筋里面血管少,首先失去滋养,于是四肢拘急不灵活了。
综合分析,太阳病,津虚,是桂枝汤证。炮附子可以止虚汗(原理参看前言)。虚汗一止,津液自回,才可以阻止陷入阴症的过程。所以这个方子治桂枝汤转向阴证的变化方。有人说,敛汗不是要用白芍吗?说药有某种功效是后世的说法,药没有敛汗不敛汗的,人体需要强阴,用白芍这样的阴性药材可以敛汗;人体需要扶阳,用炮附才可以敛汗。
21、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前面说过,太阳病误下会出现气上冲的情况。这也是误下,出现“脉促胸满”,情况不一样,其实原理是一样的:因下药,也就是泻药的作用气血暂时陷里,表证还未解,药效过去,气血自然还会再回到体表来驱邪,因气血已伤,能量不够了,不能顺利达表,于是便产生了“脉促胸满”这样的证。“脉促”的意思是脉往上往寸部顶,寸盛尺弱。这是津液不能气化出表而产生的壅塞反应,自体感觉便是“胸满”。这是桂枝汤的适应证。为什么去芍药呢?既然是气血能量不够,自然要助一把力以驱邪外出,芍药是引津液下行的,所以要去掉芍药。去掉芍药,等于桂枝的向外之力增强了,所以桂枝不用加量,依然是三两。
有人问我,什么是“道家”中医。这一条就是最能体现道家中医特色的。后世的中医,一碰到“脉促”寸盛,就说是相火胆火,又说白芍降胆火,不仅不会去白芍,更加苦寒药,桂枝这样的助阳药自然是不敢用的了;又说“胸满”是气机上逆,应该下气,或说寸盛尺弱是肾不纳气,更加五味山萸之类的收敛药。于是用药一派收敛寒降,这都是对抗思路。
根源是没有从人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脉象而言,寸盛尺弱说明气血是够的,只是分配不均匀,都跑上面去了。那为什么会跑上去?人体的自然模式是哪里有邪气或有瘀滞,气血往哪里跑。后世中医碰到寸盛尺弱一般会辨为肾不纳气,那自然要补肾。气血既然没有不够,只是分配问题,补那些滋腻之品有何用,非但无用,很有可能还助长了邪气。如果邪气不去,气血又怎么可能自己回来?用补肾纳气的方法效果怎样,我早年学后世中医的时候屡试屡败,吃上个一两个月不见什么效果的多得很。《伤寒》的处理方法是道家的顺应思路,顺应人体,顺势助人体一把力,驱邪出表后脉象自宁。效果怎样,试过便知。
如果脉象的寸盛尺弱是寸大而虚,尺弱而细,驱邪的同时重用建中药,再配合些补肾药也是可以的。这还是《伤寒》的津血原则,津液虚的自然是要先建中补津血。若只用脏腑辨证,也不驱邪,也不建中,一味补肾是很难奏效的。不但难以奏效,还很容易上火,后世有句话叫“虚不受补”就是说这种情况。虚既然不受补,那实就可以补吗?实当然不能补,补了更上火;那不虚不实的话,又补它做甚?这就说明了补之一法的局限。人身自有大药,要着眼于恢复人体的运化循环让人体自己去补,不要越俎代庖。人体自己补才是真正的补。若身体真能靠药物补起来,我相信没有人去锻炼了,费那力气干嘛?也不会有人生病,当归地黄大家都吃得起。一定要补也只能辅助,人体若有邪气,若中焦不运,若表里不通,补也只是造成堵塞。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这一条是接上一条说的,在“脉促胸满”的基础上又多了个“微寒”的证。“微寒”的意思应该是脉微恶寒,而不是微微恶寒。说明已经陷入阴症,于是加了炮附子。炮附子不单是虚汗可加,一切阴症都可以加。
这几条都是用一个桂枝汤在加减变化,桂枝汤的变化方后面还有很多,无非是因邪气的性质和气血的阴阳盛衰而加减变化。顺气血而上则去芍药用葛根,顺气血而下则重用芍药。偏于阳则加石膏;陷于阴则加炮附。表不解加麻黄而成葛根汤;里兼热则少佐大黄而先表后里。表虚加黄芪而成五物汤,主治肢体萎废和麻痹;里虚则加芍药饴糖而成小建中,主治虚寒之腹痛;气机闭阻则加厚朴杏仁;水湿中盛则加茯苓白术。这些都是经常会使用到的药。
《伤寒》里的药物很有限,也就三四十味常用药打转转;方子更有限,无非几个主方变来变去;药物既然是作用于阴阳表里,而不作用于病,就可以不必那么多药,只要力量专一,分工明确就可以,所谓“药简力专”就是这个意思。《伤寒》是本乎“道”的,因而能大道至简,以一驭万。后世搞出很多药性含糊驳杂的药,也搞出了很多的方,一个方子几十味药,方子越组越大,疗效越来越不确定。
今天就先讲到这里,下次再接着讲,谢谢大家。下面是讨论时间,我会继续在这里关注大家的发言。
刘希彦老师《伤寒论》2014-5-10讲课稿
刚才有朋友在分享一些心得,我看了也很受益。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神龙本草经》也好,《黄帝内经》也好,未必就是最本源的版本,都是经过历代传抄,难保会有增减。增减之人水平也很难保证。书就是这样,书中有真亦有假,可惜世人信假不信真。所以我们以“经方求真”为题,但求真耳。
下面接着讲解《伤寒论》的条文。
23、 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这里又讲到一个治病的大法则。
我们前面说过,病有三个解决方法:汗、下、和解。其实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吐,人为催吐的药现在用得少了。汗、下、吐这三个方法都是伤津液的,只可用于三阳证,三阴证不可用。因为阴证不可更伤津液。这也再次说明了《伤寒》的体系是以津血的盛衰为原则来辨证组方的。
23、 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 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枣 四枚(擘) 杏仁 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 ,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这一条可以看出《伤寒》组方之严谨和精准。面有热色,太阳证仍在。汗出是桂枝汤,不汗是麻黄汤。身痒说明汗已到了皮肤下,只差一点就要出来了。这时候算是汗还是不汗呢?算汗与不汗之间,于是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可见经方用药法度之森严,是不可以主观和随意的。
有人说,《伤寒》里的方子擅长治外感病,如果是感冒效果很好,如果不是感冒,效果就不明显了。这话是不对的,要看你在治慢性病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这样严谨的法度,一般所谓的经方家,能大概选个差不多的方子就不错。至于后世的医生,同一个病人,这个医生是这样一套方子,那个医生是那样一套方子;用药也全凭主观,这个医生喜欢用这些药,那个医生喜欢用那些药;剂量这个医生六克十克,那个医生二十克三十克。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后世的中医根本就没有一套确切的体系,所以大家才各想各的办法,各凭各的理解。现在的辨证法,五行生克的脏腑理论是主流,这套理论对不对?是对的。脏腑之间当然有生克关系,就像树木会影响河流,河流会影响田地,但旱季一来全都要缺水。不能说五行生克不对,相对于人体的表里大循环,它的作用太小了。以它来为原则来组方治病无异于螳臂当车,收效怎么可能明显。所以后世的中医自己都说中医只能调理不能治病,给人开药一开就是十几二十剂,甚至吃几个月也没个明显的效果,就是这么来的。
以这个方子为例,我们可以来谈一下如何运用经方治慢性病。
我们知道,荨麻疹、带状疱疹之类顽固的皮肤病西医是没有特效药的。我们中医不管它是何种病毒,长何种疱疹,我们看问题很简单,所有的疱疹其实就是本条所说的,湿气到了皮肤下出不来了,于是形成疱疹。再辨证如果是太阳证的话,我们就可以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来治。我用这个方子治好的皮肤病很多,都是三五剂药就能治好。
我有一个朋友,自己家里有搞医的,去泰国旅游一趟回来得了荨麻疹,吃了一年多的中药还只是好些了,没有治愈,平时什么葱姜蒜海鲜都不敢吃,说是发物。我治这个病从来不禁发物,不但不禁,麻黄桂枝生姜本身就是最发的东西。病在表从表解,发出去病就好了,这就是道家的顺应思路。我那个朋友吃的方子里都是些什么丹皮、白藓皮、金银花、生地之类,说是清血热,结果清了一年多还没清好。这就是后世中医的思路,不从整体来看待人体,而是局部的得出一个结论:“血热”,然后用药去对抗,去清这个血热。为什么治不好,原理我在前言里已经说过了,西医以药治病灶也好,后世中医以药治“症”也好,其实是一回事,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那什么是“证”,什么又是“症”呢?“证”者证据也,是人体的整体运行上出现了问题,显现在外部的证据,比如口苦、肋胀、发热、痞痛之类,通过这些证据去找出人体是如何失衡的;“症”本身的就是结论,如气虚血虚肾虚脾虚之类。这是不一样的两种辨证理念。一个是以证来推断人体的整体运行;一个是忽视整体,将人体出现的证和具体的脏器和气血的本身联系起来。
当我们用药物去健脾去凉血的时候,我们已经是在代人体行事了,药物又怎么能替代人体本身呢?所谓治病求其本,并不是说这个病是肝的问题,那个病是肾的问题就是求其本,而是要再问一句,肝为什么有问题?肾为什么有问题?你又没比别人少吃肉少睡觉,甚至补肾清肝的药吃了一大堆,为什么还有问题?还是要回到人体的大循环上来。《伤寒》的思路是着眼于人体大循环的,所以《伤寒》不讲肝怎样肾怎样血怎样气怎样。还是那句话,人身自有大药,要让人体自己去补去清,我们只是用药去恢复人体秩序,不能代人体行事,这才是道家的顺应医学。
下面讲白虎汤,这是用途极为广泛的一个方子,治温病治热证的。《伤寒》也是有温病这个体系的。六经辩证,各有阴阳,本来就没有偏废。《伤寒》不分派,不分什么温病派滋阴派扶阳派,人体就是人体,人体没有派别,疾病没有派别,只有辨证施治。一分派就已经背离医学之道了。
26、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 六两 石膏 一斤(碎 绵裹) 甘草 二两(炙) 粳米 六合 人参 三两
这里说的是桂枝汤使用不当,误汗后转为热证的情况。
先说脉象。从这个方子来看,再次说明洪脉、大脉在《伤寒》里确实是津液虚的脉,因为这个方子里有人参粳米救津液。阳气亢而津液虚的脉一定要沉取才能判断,沉取是空而无力的。这里脉洪而大,脉洪大说明阳气有余,津液虽虚,阳气却是很亢盛的。
再说病位,这是太阳和阳明同病,也就是表里俱热。怕热汗出是表热,大烦大渴是里热,是胃热现象,胃属阳明。
石膏这个药要重点说一下。石膏煮出来是无色无味的清水,细品有一股微微的寒凉之气。寒不用解释;凉事实上是一种冷而散的味道,比方说薄荷糖就是典型的凉味,所以能去表热。石膏寒且凉能同时去表里之热。
这个方子石膏用一斤。汉制一斤是今天的250克。石膏治阴证的标热都可以用到三五十克,因为药力不重,又是矿石,很压秤,要重用才有效。石膏这个药一定要用生石膏。煅石膏性质相反,不解热而收敛,用了耽误事。现在很多医生治热证习惯性的开个二三十克,说明他们没有亲身试验过这个药。很多大医家清热不喜欢用黄连黄芩这样的苦寒药,而是用石膏这样的寒凉药。因为芩连是苦的,苦的作用主要是降,就是将气血往下拉,是折损气血的,苦寒药吃的时候虽然感觉去火了,但气血被强制下行了,不吃了又会再次上火,上得更厉害,因为人体的气血还会反弹回来。甚至有人吃苦寒药吃成了心悸气上冲的反应,这就是气血受损了。石膏只是寒凉而不苦降,药力和缓而不彪悍,不容易折损气血,所以用石膏清热不容易反弹。后世用药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惯用芩连清热,病人就会依赖医生,病迁延不愈,吃的时候好一些,不吃又不好,总在吃药。
知母,苦而阴润,有点像树的嫩皮汁液的味道。这个药形象的说是从云化雨的,炎热的天气,哪怕冷空气来了,要有点潮气才能下雨。后面有一个桂枝芍药知母汤,主治阴证的下肢关节湿痹疼痛。这个方子里为什么用到知母,打个比方吧,热性药材让骨节间的湿蒸发为热气,知母再将其化合为废水从小便排出去。
所以知母有利水的作用。
方中的人参在第9条里已经说过,是亢奋阴的,生津液治口渴,寒热不禁。粳米是直接补充津液的。
我们《伤寒》的第一章还没有学完,其实已经讲到太阳病,少阴病(桂枝加附子汤),阳明病的治法了。六经已涉及三经。所以伤寒还是很好学很好理解的。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
希彦老师20147-5-17晚《伤寒论》讲课笔记第七次
每周和这么多热爱中医的朋友的在这里见面,是很开心的事情。 还是老规矩,先答疑,后讲新的课程。
有朋友问到说:“如果说有皮肤病像湿疹,病在表,是不是就是应该是脉浮”?
我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对临床很管用。所以先回答这个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要说一下,我在之前的课里讲到更多的是关于《伤寒论》的辩证体系,为什么要用六经辩证体系?为什么不用经络和脏腑来辩证?这方面讲得比较多。是因为张仲景找到了在汤液学临证上最有效的辨证体系。这是得到了几千年印证了的。张仲景为什么主要以问证来断病,而不是像后世医家那样主要凭脉来断病,也是同样道理。
那为什么《伤寒论》是以问证为主看病,后世以脉像和舌像为主来看病?因为脉和舌象有时候并不准确。
比如说我们有表证时候脉不一定浮,有里证脉也不一定沉。舌像呢,舌苔黄舌体大未必是热症,舌体瘦薄也未必是寒症。
在反应人体上,舌像往往体现的是标,而不是本。正是因为脉和舌像这两个东西它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伤寒论》是以问诊为主的。比方说有体痛发热一定有表证,有胸肋满痛,有忽冷忽热一定有半表半里证,这是一定的,不会错的。 张仲景在脉上主要是判断阴阳的,比方说在阴证的时候,一般都有脉的印证,“脉微细”,“脉弱”。脉是用来印证问诊的,四诊之末,也就是最后一步才是脉。我的经验是,脉在阴阳的辨别上很准确;而辨表里病位,必须要问诊。
现在的医生摸个脉就开方,只说明一个问题,这是一个不会传统方法的中医。
我们这个群里头,当有些人来求医时,群主有个详细的问诊单。其实这个问诊单里面所包含就是一整套《伤寒论》的问诊法,详尽的对一个人的病位和阴阳进行一个了解。所以大家可以去看一下这个问诊单,了解一下传统中医的严谨和对人体认知的全面。
有朋友问桂枝加附子汤如何运用?借这个问题正好可以说一下前面学过的太阳病篇的临证运用。
我说两个自己的医案吧,我在临床上经常用桂枝汤或者桂枝加附子汤这两个方剂止汗。
我曾经治过一个病人,问证问不出来什么证,就是汗出如洗,每天都不用动,有时稍微一动汗就像流水一样,凉席上都淌水。脉浮大。汗出是病在表。因为表有邪气,人体就要用汗来解,汗出而病不解,则总要出汗。 我用桂枝汤,吃完第一剂的时候汗出得更厉害了,病人问我说怎么汗出得更厉害了?我说没事继续吃,吃完第二剂的时候就止汗了,再也没有出过。
如果有人说桂枝汤是发汗的,或者桂枝这味药是是发汗的,千万不要跟他学,这不是传统中医,甚至不是个真正的中医。
有人说,桂枝发汗,桂枝汤止汗。学医不能玩文字游戏,更不能为辩论而辩论,这是古今很多医家的通病,所以仲景之后医学的理论越来越丰富,而临证效果一直在退步。医学要实证,甚至要自己去试药,才能当医生。我就经常自己试药。有次我煎了一些桂枝,就桂枝一味药,朋友带一个两岁半的小孩来玩,要喝,就给他喝了大约共十克的剂量,结果告诉我说,晚上这小孩睡觉出汗明显比平时少了。
所以我们现在讲一些对药物的新的理解方法和对人体的新的理解。其实不是新的,是真正的传统中医的理解。现在传统的都变成新的了,反倒后世发展出来的谬论成了传统。
如果说病人汗出多,偏阴证一点的呢?就是桂枝加附子汤。我治过一个妇女,寸脉大,但是尺脉很弱。多年来无故汗出,冬天也一样,而且经常烦躁,吃了很多药没有效果。那你看这个证,寸脉大,有表证,那尺脉没有呢?只要尺脉没有,一定是三阴证。因为尺脉是主阴,阴是有形物质,是津血。我们前面说过,《伤寒论》是以津血的盛衰为原则来分阴阳的。津血多是阳证,津血少时阴证。
既然偏阴症,就用了桂枝加附子汤,病人也是一两剂之后出汗就基本上很了,几剂药之后就好了。后来又有过几次汗出的迹象,这个方子一吃就有效。这个方子在临床上还可以用在有很多病上面,一下子也讲不完。我就举一两个汗出的例子来讲,这也是配合太阳篇的条文。
今天的答疑就先到这。十五分钟后继续《伤寒论》条文的讲解。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白术 茯苓各三两 大枣 十二枚(擘).
此条文普遍都认为有错误。应该是去白芍,而不是去桂枝,因为仍有表证,所以不可能是去掉桂枝。那什么要去掉芍药呢?因为芍药我们说过是敛津液,是阴成形的。而此条有湿证,湿为阴邪,所以不能用白芍。
现在说说湿证,湿证是很常见的证。这里的情况是湿阻中焦脾胃,说了三个证状: “心下满”,心下一般来讲指的是心脏以下腹部以上,胃周围的这一片区域。为什么张仲景不说湿气在脾或在胃,而说是心下呢?还是那个原因,在张仲景的眼中,人体是用层面来区分的,湿气可以在上中下焦,可以在表在里,却不可能只在脾只在胃。邪气的也好,药物的作用也好,往往都是层面的,不是定点的。所以仲景用的是“心下”这个词,这种词语是很能反应仲景的人体观念的。心下满说明湿气囤积在这个区域,所以感觉到胀满。
“微痛”。心下至腹部的“痛”一般多见于陷胸汤和承气汤方证,此区域的痛在湿证里不多见。“微痛”,只是轻微的反应,可见还是以满为主,有可能是湿证引起的胃的轻微疼痛,湿证型的胃病很多。
“小便不利”。这里说的是水湿不运化下行的“小便不利”。这个证多种情况下都有可能发生,有津液虚极的小便不利;有热炽伤津的小便不利;有湿证的小便不利。所以《伤寒》的原则不会是单一证状,而是多个证指向一个结论,且还要印证于脉。单个证状是会有歧义的。这一条的小便不利是偏向于虚寒的,当然没有那么寒,真正阴寒的湿证在茯苓白术之外还要再加干姜附子。
茯苓和白术是极为常用的两样祛湿药,经常同时使用。
先说茯苓。茯苓是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乃松根之精华。我常说中医不仅是道,也是艺术,随便说几样常用药就美得不得了:芍药是芍药花的根;丹皮是牡丹花的皮;桂枝桂皮是桂花树上的,桂花本身也是药;栀子是栀子花的果实;辛夷花是玉兰花的花蕾;佩兰是兰花科的茎叶;还有竹叶、菊花、柏叶、各种香草香料等等,真是既入药,又入画入诗。
茯苓煎成的水就是清水,无色无味在本草上称之为“淡味”,味淡的东西性质是向下的,就像清水永远往下渗一样。甜的东西才会粘住,所以甜入中焦。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就是这么简单,不必去牵强附会那些所谓成份的作用,把问题搞复杂了,反而离真理越远了。成份的作用有没有?有的,但真那么起作用吗?却未必。比如一个人胃寒了,多少维生素片下去也未必吸收;胃热起来了,运化正常了,不用维生素片,吃几片青菜能吸收到足够的维生素。
所有的营养补充剂在理念上都是试图越过人体正常吸收功能去行事,结果往往是不但没补进去多少,反而加重肝肾负担,所以现在富养型疾病特别多,就是营养囤积不吸收成为负担造成的疾病,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症都是这一类疾病。
茯苓不寒不热而清爽,所以下行的不是火也不是淤血,而是将水湿这样粘腻的东西带下去。有说茯苓利水,有说茯苓安神,有说茯苓治眩治心悸,其实就是这个下行之力。同样是下行药,石膏凉而寒,是降热的;知母苦而润,下热兼生阴;白芍阴润苦酸,得阴气最全,敛降津液而强阴;赤芍比白芍苦,则重凉血破淤之力;桃仁苦温而味厚,所以下血破血;厚朴苦温而气厚,下的是气,除腹部胀满;芩连类苦而燥,毫无滋养之性,且下降之力彪悍,下热的的同时折损气血。这些药单味煎来尝过就很容易区分开来。
我理解药物不喜欢说“用”,比方说茯苓安神利水治心悸就是用,我喜欢说“体”,就是这个药的本体作用。说用容易不求甚解,容易理解局限,不知道其原理,单知道个治心悸,到底是治哪种心悸呢?这就容易用错。况且药物不能代人体行使某样指令,更不能直接祛除某种病证,它只是一种作用于人体的能量,当这种能量顺应了人体辅助了人体,让人体回归正常秩序,人体自己的力量便能祛除病证。所以只有理解药物的“体”才能准确而变通的将药应用于百方百病。
白术香燥而温,根入药。植物一般是枝叶气烈而发散,根茎味厚而收敛。白术却是根部有香燥之气,所以其气偏厚,是一种温厚的香气,这种香气闻一下就能感知到,是走不到体表的,充其量就在中焦的位置,所以是气化中焦的药,能燥散中焦水湿。中焦涵盖脾胃,所以说白术去脾湿去胃水。
《神农本草经》上说白术主湿痹、死肌、止汗、消食。湿痹消食很好理解,死肌呢?脾主肌肉,脾健运了,肌肉自然能得以滋养而生肌;湿气不是汗解就是尿解,湿气多的人有时候汗也多,湿去了自然止汗。后世有说白术是止泻的,这个好理解,湿气从肠道走会腹泻,湿去了自然止泻。有用白术治便秘的,这个怎么理解呢?脾胃不气化,水湿不能化生为津液输布全身,于是水湿囤积在中焦,而下焦的肠道粘膜却得不到津液的滋养而干结。白术让中焦气化运行,津液化生了,得以输布至肠道,于是也就不便秘了。治病要求其理,识药也要求其理,这样心里才能清晰明了。
苍术是白术更偏根须的部分,其气更香燥,运行力更强。古人是苍术白术不分的,统称白术。临床上可以兼而用之。
这两样药综合起来可以这么理解,白术将能气化的水湿气化为津液和能量让人体利用;茯苓将不能气化的废水淡渗下去排出体外。所以这两样药能相须为用。
《伤寒论》的原则,北窗不开,南风不入。但凡人体里有湿淤食淤血淤之类的瘀阻,表气是打不通的。所以要想要想解决表证,必须同时祛瘀。
茯苓白术在临床上是使用频率极高的药,所以讲的比较详细。今天就讲到这里,下周再接着讲。谢谢大家。
希彦老师于“伤寒经方求真群”《伤寒论》讲稿(第八次讲课)
今天是伤寒论太阳病上篇的最后一次课。
我看很多初学的朋友已经开始给身边的人开方子了
先不要着急,不把六经病学完,不要急着行医。会弄错。
真正的中医就像破案,需要来回比对寻找,需要综合分析。
下面正式开始讲课。
29、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 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此条阐述了病在阴证和阳证之间的转化规律和治疗方式。
首先是“自汗出,小便数”,说明这个病人的津液在通过两种主要途径在大量的耗散。我们说过在《伤寒》里区分阴证和阳证就是津液的多少。这个病人“心烦”,这是津液虚的虚烦;“微恶寒”是脉微怕冷;“脚挛急”是筋失养了。
脉微;怕冷;筋发生挛急反应,脚伸不直了,这些证都指向津液虚,这就已经是明显陷入阴证的指证了。这时“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阴证不能发汗攻表,因为在人体津液不够的时候,人体的自然模式是先保里,先保内脏,这时候还用桂枝攻表以耗散津液,自然是误治了。
误治的结果当然是造成津液更虚了,于是“得之便厥”,“厥”的意思是四肢冰冷,气血已经不能够往四肢走了,这是比较严重的阴证了。
同时还有“咽中干,烦躁”,这两个像是热证,为什么比较严重的阴证还会出现热证呢?还是要说到人体的自保模式,当津血不够的时候,人体就要亢奋起来,以加快津血的运行和生成,于是产生这种上火的反应,我们称之为“虚火”,也就是津虚而有火。咽喉是全身阴经的交汇点,所谓诸阴之汇,是需要大量津液滋养的,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就会“咽中干”。还会“烦躁”,我们称之为虚烦。虚烦也可理解为大脑通过情志反应在调集津液。同时还会发生“吐逆”,因为胃部的津血供应不够了,消化能力弱了,胃不受纳了。
这时候要“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阳就是津液。我们以前说过,表里同病是要先表后里的,这里也有恶寒表证,为什么只用温里的药呢?这又牵系到另一个法则:三阳病是先表后里,三阴病是先里后表的。这里表证并不严重,所以治里就可以了,里阳温津液复,表证人体自己就解决了。
后世医家碰到这种“咽中干、烦躁”的虚火虚烦的反应,处理方法一般都是滋阴清热去烦,用药通常是生地麦冬栀子芩连辈。这是不推求人体原理不辨阴阳的结果。
如果是阴证的虚火,仲景的处理方法先要用干姜和甘草,来增加胃的生化能力,因为津液是不能用滋阴药直接补的,而是要靠脾胃运化来吸收生成,这个原理前面已经解释过了。所谓甘温除热说的就是这个。
有个前提,要在阴证或胃弱的情况下才可用此法。实热证当然要下热以存津。脉细数或虚大的阴虚阳亢证则要用滋阴之法,也就是用麦冬生地了。这种阳气不虚反亢的阴虚证,实质是脾胃不缺生化能力,甚至还有热,所以可以滋阴以制阳。
甘草干姜汤
甘草 四两(炙) 干姜 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若厥愈足温者”,意思服了甘草干姜汤后四肢不冰冷了,脚温热了,这时脚却还不能伸直,说明筋还是缺少滋养。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说过,《伤寒》的治疗法则是从阳引阴的,用药物让阳气先生成,然后通过阳气的运行带动脾胃的运化来生成津液生成阴。可是,阳可以即有,阴却不能速生,为了加快阴的形成,“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
芍药甘草汤
白芍药 甘草(炙)各四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是负责阴成形的,甘草是直接补充脾胃津液的。为什么要用炙甘草呢?因为《伤寒》补阴始终不离脾胃,不逾越人体的自然生成机能。甘草干姜汤在前,芍药甘草汤后,于是“其脚即伸”了。这个顺序是不能错的。中轴脾胃永远是治病的前提和关键,就像车轮的车轴,汽车的发动机,后世之所以滥用滋阴寒凉药就是忽略了中轴脾胃的作用。
在误攻表伤了津液之后,也有可能发生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若胃气不和,谵语者”。这种情况是阳明证。阳明证一般是里热证,也就是是肠胃中实。
为什么会这样呢?前提还是津液虚了,人体要亢奋起来,一来是促进津液生成,二来是要靠这种亢奋将津液送到大脑和五脏,以保证重要部位的供应。这时候肠胃中若有积滞,这些积滞也要消耗津液来传化,里外都争夺津液,于是津液不够分配了。谵语反应说明大脑用亢奋在争夺气血;肠胃的热结反应说明肠胃用亢奋在争夺气血。这就是阳明里热证了。
阳明里热证之所以还在阳证范畴,没有因为津液虚转为阴证,本质上不是津液不够的问题,而是津液分配不来的问题。这也是阳明里热证和阴证的区别,也是阳明里热证的发病机理。这就意味着只要将肠胃的积滞下了,津液就够分配了,人体也就协调过来了,病也就好了。
这时候要“少与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大黄 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 二两(炙) 芒硝 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为什么是“少与”呢?因为服多了造成严重腹泻,津液就伤了。与治病不能大汗出,只能微汗一样,津液伤了,又转成其它情况的病了。所以调胃承气汤里大黄虽然下四两,其实只让你先服一点点,大便通了也就不服了。方后也注明了“少少温服之”。
说说调胃承气汤里的大黄和芒硝这两味药。大黄是植物的根茎,有走窜而寒凉的香气。其香气自然趋下,有泻下破淤之力,既能下宿食,亦能下淤血,用途很广泛。芒硝是矿物质,微酸而咸寒,其清热之力类似于石膏,其散结之力类似于牡蛎,只是性质要酷烈得多在承气汤里取其清热软坚结之力。
大黄擅长破淤阻,芒硝擅长软坚结,所以这两个药经常相须为用。
接着讲下面的条文。用桂枝误攻表伤了津液之后,“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也就是继续伤津液,于是陷入阴症了,“四逆汤主之”。四逆汤是太阴病之主方,里是三味药,炙甘草,干姜和生附子。
这里着重说一下生附子。
附子这个药是有毒的,阳毒,号称“扶阳第一药”,阴证没有它是不行的。生附子毒性更强。植物的所谓毒性其实是偏性,凡物皆有毒,看毒理报告,连蔬菜水果都有致死量,只是偏性弱,每公斤体重的致死量很大而已。生附子一般必须煎煮一小时才可服用。那煎煮一小时毒素就分解了吗?当然不是全部分解,是部分分解,因为我们治病靠的就是这种毒素,全分解了就没用了。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植物毒素的问题。我们知道很多植物未煮熟的情况下都有毒,比如蔬菜里的扁豆,黄花菜。扁豆未煮熟毒死人的情况是有过的。植物毒素和化学毒素不一样,植物毒素一般人体是可以辨认分解的,所以哪怕我们吃一辈子扁豆,里面的残余毒素不会造成累积而肝肾衰竭。化学药品就不一样,化学药品的毒素是人造的,人体很难辨认代解,所以西药吃成肝肾衰竭的很多。附子半夏这样的所谓毒性药材只要不发生煎煮不当的急性中毒,那些老药罐子吃一辈子也没事。
附子和半夏这两个药,真治病不要用药店里的,那是用化学药品制过的,已经成药渣了,没有疗效了,而且还有化学毒素。现在的扶阳派用附子动不动几百克一剂药也不见效,这就是用化学药品用所谓新方法炮制传统中药的结果。这是另一个中医面临的大问题,以后再专门讲。
生附子这个药大家可以找来没用化学药品制过的试一下,咬一点放在嘴里嚼,都不用咽下去,立刻就会感觉到嘴麻头晕后背发热,说明它的走窜之力是很强的。生附子擅长于走,擅长与将阳气四通八达。这就有一个弊病,阴证的病人首先是胃的生化能力弱,光用阳气通行全身,胃不生化,岂不是更耗散气血,涸泽而渔?所以在《伤寒》里生附子必须和干姜同用,干姜是温里,能促进脾胃的生化能力。炮附子在《伤寒》里是可以单用的,因为附子炮过之后,其通行之力大减,其扶阳之力温和而绵长,没有耗散之弊。
在四逆汤里,干姜温里,附子通阳,炙甘草建中补津液,共治太阴里寒。?
至此,太阳病上篇就讲完了。事实上已经降到了六经之四经,太阳、少阴、阳明、太阴的治法。还有少阳和厥阴没有讲到。慢慢的,大家就对人体的疾病有整体的认识观念了。
今天讲的内容有点多,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刘希彦老师2014-5-24晚《伤寒论》答疑于经方求真群
刘希彦老师(885477952) :
大家晚上好。
还是老规矩,先答疑,后讲伤寒论。
有朋友说,他不是学中医的,不学中医基础知识能学好伤寒论吗?
我用语音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呢我从两个方面来回答。这位朋友是来自我们群,他说他不是学中医的。首先我讲这个问题。你所指的学中医是什么呢?是不是中医药大学的学中医的。如果说你认为中医药大学的学中医的才是真正学中医的。那这个问题呢我觉得你有可能弄错了。像现在我们在这里学这个经方,学《伤寒论》,学汉代之前的传统中医,我负责任的告诉你,真正学院学中医的在你面前他称不上学中医。所以说你才是真正学中医的。
现在这个中国的教育中国的学院问题很大,这个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学院在西方文化的方面,它往往是很落伍的。它要传授一些早就已经落伍的知识。这些已在外国的大学效法过了。那中国的大学在传统文化方面呢?因咱们的历史的原因,他所传授的是一些被歪曲了的传统文化。所以我们才要到这里来寻求。
那没有中医的基础知识能不能学好《伤寒论》呢?我教学生也有五年了。以我的经验,哪怕你没有任何的中医基础,直接学《伤寒论》,一般来讲,如果你够用心的话,半年到一年,你就能够对付,那么说你就能够成为一个临床效果很好的一个医生了。你没有学过之前的中医基础,我甚至于要恭喜你,因为你没有学过很多的可能并不正确的中医观念。用胡希恕先生的话说,学《伤寒论》三年期满,皆能行道救人。我认为这个只是一个比较保守的说法,“三年期满”,应该指的是最普通的普罗大众,像如果说对传统文化感点兴趣的,悟性比较好的。“一年期满”就可以了。所以说大家放心,学《伤寒论》并不是你们所讲的那么复杂,那么麻烦。真正的医学,真正的传统文化,它是很好学也很好用的。学不通,学不会,学了没有用。说明你没有学对。
好,关于这个问题我就解答到这里。
现在讲讲第二个问题。
有朋友经常会问到高血压的问题。因为高血压这个病呢很普遍。那么说关于这个问题的原理和治疗。我今天在这里大致的说一下。人类呢他是这个地球上唯一直立行走的动物。所以说比方说一只老虎,它可能有500斤,但是它的高度不及我们高。那这是人类的第一个特点。
人类的第二个特点。人类有一个巨大的大脑,有一个消耗人体相当大一部份气血功能的一个大脑,这个大脑之大也是一般的物种所不能比拟的。人类的海拔高加上大脑消耗气血之多,于是人类面临了一个困境就是,他把足够的气血把足够的血液送入大脑很不容易。那负责人体送入大脑的这个功能在哪儿呢?在下焦,在下焦元气之所主,也可以说是肾脏。就像这个一般我们的水泵主在下面一样,把这个水“泵上去”,所以当人上了一定岁数,他的元气功能肾的功能衰退了之后,那他就不容易把这个气血送入大脑了,那我们知道,大脑是不能缺气血的,缺气血大脑就会痴呆就会死亡。
那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这个时候人体就会产生一种自保功能,这种自保功能就叫高血压。高血压是什么呢?它事实上就是通过把血管壁变厚的方式来增加血的压力以送入大脑,我打个比方,当这个水管里面的水很少的时候,压力不够的时候,我们把水管捏一下,捏小一点,这个水呢它就送出去了。那么高血压也是这样,它能过把血管壁变厚的方式,使血的压力增强了,于是就送入大脑了。所以我经常讲,疾病不是人类的敌人,疾病是人类的朋友,是人体的自保模式,没有疾病,我们一刻都活不下去。西药强行降了血压的方式呢,事实上它更加的伤害肾脏,伤害肝脏,伤害人体的这种输送血液的功能。所以这是一种既不能彻底治愈又不得不偿失的治疗方式。所以说我们中医呢,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呢就有了一定的优势。就是我们能够着眼于整个人体功能的这么一种培养和治疗,来达到让人体自己。。当人体的元气功能够了,气血功能够了的时候,人体是一个智能系统,它会自己把这个血管壁变薄,把这个所谓的病灶给它消除。
那高血压病人需要注意什么呢?当然除了注意好的生活习惯锻炼休息,来让自己的气血功能,元气充足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一定要注意,你的体表是畅通的,我们说的是表气是通畅的。为什么呢?因为从这个病来说,当你的体表不通的时候,那么说你会更加的加大了血管里面血液的这么一种压力,他在某些时候就会更容易突然一下把这个血管壁冲破形成脑中风,那我们知道,我刚才说到一个“表”的问题,为什么说到“表”的问题呢?如果你已经是高血压了,你怎么样舒解这个血管壁的压力呢?是不是我们的这个体表通畅,这个血管里面的血液它除了血管就化身为津液,这个津液能够气化出人体,它是不是血管里面的压力就小了,我们看一个这几千年以来最常用的一个高血压的一个方子,叫“小续命汤”。这个方子最早是孙思邈提出来的。
小续命汤呢,历来版本很多,但是呢,它有基础的两类药是不会轻易动的,第一个就是“麻黄桂枝”解表药,第二个就是川芎这一味去淤血的药。我在之前说过。人的表气不通呢,第一是因为这个津液的化身功能弱;第二呢,当人体里面有淤阻的时候,无论是淤血是湿气还是积食就是有过多的饮食,人体的表气都不会通,那一般的老年人呢他一般就是体内有淤血,体内的化身能力也不够,所以这个小续命汤这个方子,它就是“建中”,用甘草啊这些。建中,解表,加去淤。所以说它就抓住了这个高血压的主要茅盾,以至于说哪怕不会辨证的人,使用这个方子治疗高血压多数时候也能够奏效。
当然了,我们不是说要用这个方子去滥用,也还是要辨证,我只是说这个医理。
那家里如果说有高血压病人的,尤其是老人有高血压的,那应该注意什么呢?我教你们一个急救方法,就是在家里所有能够容易够得着的地方,放上针或者类似于针的尖锐物品,一旦发生高血压的这种征兆的时候呢,第一件事不要去打急救,第一件事情应该拿针先扎自己的耳垂扎出血然后呢再扎自己的人中扎出血,然后再是十个手指尖,也要扎出血,重一点没有问题。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血管它破了它爆了其实只差一点点压力,它不会是差很多压力,差很多压力它就全爆了。它破一个小口子它只差一点压力,你马上把这种压力释放出来,那么说它的血就不会继续的伤大脑,你明白了,所以说这个病人也许说该瘫痪的不瘫痪,该死亡的他可以不死亡。然后再去打120。所以说把这一点告诉身边的有这个疾病的朋友。
希彦老师2014-5-31于经方求真群周六晚讲课第九次
大家好。
最近天气热,温病比较多。
一年当中有两个时间段是温病最多的,一个是夏至之前,一个是中秋之后。
夏至之前,人的毛孔汗腺还没有完全打开,温度一高,能量没有出路,温病多。中秋之后,汗腺已经趋于关闭,温度不降亦是同理。
行医之人不可不注意天人感应之理。
今天还是先答疑,再进行《伤寒论》的讲解。
刚才说到毛孔的问题,这是人与天地交通最大的枢纽。
有朋友问到这样问题。经方-久久:病理的平素爱出汗症状,视为营卫不和,但是有人特别不爱出汗是什么原因?据伤寒论93条: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具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这条胡希恕解释说,汗、下误治,表里俱虚,此时人就不出汗了,等到出汗,就说明津液恢复了,可见这种出汗属于人体自保功能,难道不出汗都是自保功能?都说明体内津液虚?还是说有别的问题也可导致平时不爱出汗,请老师解疑。”
汗的问题。这个也是《伤寒论》里面的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开篇的一个大问题。汗是这样的。当人的津液充足的时候,有病邪进来,它是会发汗的;当人的津液不足时,一般是不会发汗的。所以说“三阴证”一般不出汗,那津液更虚的人呢?身体更虚的人、气血更虚的人呢?他甚至连发烧都不会发,人体嘛它是一个智能模式,对吧。你没有那么多的能量那么多的津血,它不会发烧也不会发汗,所以说有很多亚健康的人他不会发烧。
所以说《伤寒论》里有个原则,就是说治疗三阴证它不能发汗,也是顺应人体的作为,它是一个顺应的医学。我们的治疗是顺应人体的自我排病功能的,这是《伤寒论》的一个大原则。
那人体除了津液不够的不发汗之外,那人体还有没有别的原因的不发汗呢?人体还有另外一个很常见的原因,他不会出汗,就是有堵塞。
这个堵塞是什么呢?比方说我们吃多了饮食,叫食积,积食是一种堵塞。我们有湿气,中焦有湿气,这个也叫堵塞。我们说体内有淤血,这个也叫堵塞。人体是一个循环的能量场。它的循环是从内向外这样的一个能量场。当有这样的不通畅时,人体是发不了汗的。这个时候它的主要原因不是津液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堵塞的问题了。所以说《伤寒论》有这样的治病原则,一边解表一边去湿,一边解表一边去淤血。它就是这样来的。
竹林听雨:讲义第6页“此六经对应的是《易经》的卦象”,老师,这里是如何对应的呢,又是如何推演的呢?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只能先简略的说一下。
首先,《易经》的卦象,它是一个“阴爻”,一个“阳爻”。它只有阴爻和阳爻的组合在变化,来推演一切事情,它是一个极简主义的科学。用这种阴阳的组合可以把世上一切事情推求出来,因为天地间无非也就是一阴一阳而已。
这个问题太大,我只能简而言之了。——比方说我们说太阴证,是不是就阴爻多呢?如果说是阳明症,那是不是阳爻多呢?那泰卦应该是三个阳爻在下,三个阴爻在上,那如果说我们现在倒过来,三个阳爻在上,三个阴爻在下,那是不是就是少阳证?
为什么张仲景他本身并不在《伤寒论》行文当中用《易经》的推演来推演人体?
就像我说的那样,大道是大道,但是大道还要化为具体的临证方法和对人体的认识才是医学。从卦象直接到方子,这个不是那么容易的。况且真懂易理的人,是不必借助药物的。《伤寒论》就是自道而来的术。《伤寒论》里面制定的几个大原则,比方说津液原则,津液多则是阳,津液少则是阴。那以津液为原则来辨别病的实质和变化,事实上他就是在紧紧地守住阴阳。把它化为具体的认识,就是津液了。所以说我认为这也是张仲景优秀的地方。
限于时间,这个问题我就先讲这么多。
竹林听雨:第7页“下焦主肾”,上焦和中焦呢?和手少阳三焦可有联系?
这个问题也问得非常好。我说过这个六经辩证是区别于经络辨证、脏腑辨证这些后世辨证的。后世的辨证法里有个三焦辨证,那为什么说我会把三焦辨证也放进来讲呢?因为我觉得这个说法很好。
伤寒论》的六经辩证是上下表里这样的一个认识。那为什么是上下表里呢?因为能量从下往上走的时候是往上再往外。就是说想往外走往表走就必须得先往上走。想往里走呢?必须得往下走。就是说主上亦主表,主下亦主里。所以说六经辨证的人体的运行方式是上下表里的方式。那自然在运行过程当中,我们不仅有表里,还有上下,有上下就有中,所以说上焦下焦中焦这三个概念,我觉得非常好!所以我也会经常提!
那下焦主肾怎么理解?你看这个措辞。《伤寒论》里边经常有这个“主”字。比方说某某症,什么主之。“主之”的意思就是说以它为“主”,主要是它,这是一个不完全确定的说法。为什么不完全确定呢?因为人体是层面的,下焦最主要的器官是肾。所以说下焦的功能主要跟肾有关系。但是肾不等于就是整个下焦,下焦主元气,下焦也主阴,那自然肾不可能说代表整个元气和阴的层面,它只是主要通过肾来体现。
什么是三焦?我们姑且给它下个不太精确的定义吧,它事实上就是人体里面的一个空壳,就是承载我们的脏器的那个空壳,它里面有很多的淋巴,网膜组织,它事实上是一个水液代谢代谢的一个空间,那这个组织它在半表半里,所以当我们说到少阳的时候,包括足少阳胆经,也包括手少阳三焦,它事实上指的是半表半里这个区域。
今天的答疑就先到这里,十五分钟后进入《伤寒论》的学习。
接下来是本周的伤寒论条文讲解。
今天开始讲解太阳病篇的中篇。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 四两 麻黄 三两(去节) 桂枝 二两(去皮) 生姜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芍药 二两 大枣 十二枚(擘)
将葛根汤放在太阳病中篇的第一条是有深意的。这个方子事实上是上篇学过的主要法则的一个总结。
“项背强几几”,这是上部缺津液,用葛根升津液兼补津液。
“无汗”要用桂枝和麻黄这两味药合用发汗。
“恶风”是津液虚,用姜草枣芍药救津液。
这几个证都是以前学过的。
这个方子很有意思,它事实上就是桂枝汤加麻黄和葛根。有汗是用桂枝汤的,汗出津液虚了,里面有姜草枣芍救津液;无汗是用麻黄汤的,麻黄汤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药,这个方子以发汗为主。现在的情况是津液又虚又无汗,怎么办?于是用桂枝汤合了麻黄和葛根。按说津液虚是不能发汗的,但病在三阳,救了津液是可以发一点汗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组方用药是以津液盛衰,也就是人体的能量盛衰为原则的,这是方证里面的规律。所以治病求其本,辨证也要求其本,不能只死板的对应方证。
这个方子的另一个特点是葛根和芍药同用。葛根是升津液的,白芍是降津液的,它们的作用会不会互相抵消。我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力量相反的两个药在一起会不会抵消?药物在一起是不会抵消的,寒药和热药在一起也不会变得不寒不热,因为药物是走层面的,它们各有各的层面,各有各的道路。葛根升津液是从肠胃往上升津液,芍药降津液是将全身的气血往回收往下降,本就是两回事两条路。又如黄芩,是降半表半里和三焦系统的热的,干姜是温里增加脾胃功能的,经方里它们经常在一起合用,也不会一寒一热互相抵消。
葛根汤治现在的一种常见病颈椎病很好用。
当然,我们不能说某个方子治某个病,这不是中医精神。我们要辨证。肩颈酸痛属于哪个病位?表证。颈椎病是维系骨头的筋松弛了,脊椎承压便用增生来增强自己,人体自我保护模式而已,只要是骨节增生的问题都是此理。筋的问题是津液的问题,这是津液虚。看脉象,津液还没有虚到阴证的程度,那就还在太阳病的范畴。津液虚的太阳病用桂枝汤,上部缺津液加葛根;有汗无须麻黄,若无汗更加麻黄——组出方子来就是葛根汤。
上面演示的就是一个完整的《伤寒》体系治病的过程。
六经辨证治病就是这么简单,先六经后阴阳而已。无须止痛药,也不需要什么补气养血药,它只去着眼整体恢复人体的平衡,秩序恢复了,津液就会自回,人体很快就会自愈。《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一套真正以一驭万的方法,其中的方子也是外感病和内伤病通治的。很多病人拿着拍的片子去找中医,其实真正的中医是不需要看片子的,甚至不需要问病名的。只要问证就好了,然后按六经辨证之法分析人体出现的问题,就能组方子。吃了药你想治的病会治好,不想治的病也会治好。我自己还不会治病的时候,去找一个老中医治我的颈椎病。我没有说我还有失眠和便秘,结果吃了药都好了。
在这套方法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医的核心理念:其一,中医是辨证施治,而不是辨病施治。其二,中医是思考人体的,而不是研究病灶的。其三,中医治疗的是人体整体上的问题,而不是病本身。人体治则病治,像西医那样只治病灶不治人体,伤害人体不说,就算暂时对付了症状,病还会复发和传变。
开篇借葛根汤先重申一些中医独有的思维方式。
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这一条简单来说,就是太阳病再加上腹泻,也可以用葛根汤来治。腹泻证是里证。里证属阴是太阴,属阳是阳明。这里虽然说是阳明,当然也不会太热太实,太热太实就应该合承气汤了。
刚才说了,葛根是治上部津液虚的,腹泻要说津液虚也是下部津液虚,为什么腹泻也能用葛根汤治呢?
太阳病,病应该从表解,如今表不能解,人体自然就要寻求其它解决途径,于是从肠道解,变成了腹泻。葛根汤是主治太阳表证的,表证若从表解了,就不用从里从肠道解了,腹泻自然就好了。葛根是从肠胃升津液的,能让陷于下部造成腹泻的津液回来,所以也能帮助止泻。
《伤寒》里很多药物和方子都是治上亦治下的,这也说明中医治病对人体的思考是整体的,思考药物亦是药物在人体里的整体作用。
后世喜欢说这个药治肝治胃,那个药止痛止泻;或者说这个药治这个病那个病。这种说法是人为的把人体割裂为一个个的脏器和局部的病症,这就失去了中医最核心的整体观,也曲解了药物在人体里的作用,已经接近西医化思维了。用这种思维来指导辨证和用药无异于缘木求鱼,自然是达不到好的治疗效果的。
今天就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6月7日答疑
今天好像是高考吧。这里有没有要参加中医药大学考试的学生,我在这里友情提醒一下。你们在这里学了张仲景《伤寒论》的理念,千万别用这些理念去参加考试。那样的话你很有可能考不上。
虽然都遵张仲景为医圣,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真理的路上从来就是寂寞的,谎言的门前才会挤破头。
闲话少说,还是先来答疑吧。
晴天小师妹:半表半里在哪还是概念很模糊,只知道有淋巴等一些腺体,请老师再明确一下,可以吗?
刘希彦:大家可以参看一下我在教材里面说的,“表”就是皮肤、肌肉、骨骼。“里”就是胃肠道。表和里之外的中间区域,全属“半表半里”。他为什么会这样来分人体呢?
用这个区分法来区分人体,事实上是反映了张仲景最重要的一些思想。就是药物不治病,药物是顺应人体去治病,药物是帮助人体自己去排病,它只是协助人体排病的模式。人体主要是两个排病模式,要么从体表排,要么从肠道排,这是人体通向外面的出口。人体要把邪气排出去,必须得走这两个通道。
那一旦进入这个“半表半里”了呢,那就麻烦了。所以这个“半表半里”从外出、从里走都不好走。多数的疑难杂症,多数的慢性病,多数的脏器病,它的症都发在这个区域。这个区域的病,它就要有另外一套解决方法,就是所谓“和解法”。
何谓“和解”呢?就是把病邪在三焦的淋巴系统排除掉。三焦是什么?就是空壳里面这些个淋巴呀,那些个网膜啊,那些个黏膜组织啊,通过这样的一个系统,让病从这个系统里头往下走,通过小便这个方式排除掉。
一般临床来讲的话,当你把这个系统疏通了之后,全身也就通了,病也会很自然的往体表和往肠道走,所以说我们喝了小柴胡汤以后,有汗出而解的。
能量上下交换谓之和解,三焦这个地方,上下交换之地,上下不交通了,才会生病。
柴胡汤的方义是上下和解之法,上下和解了,人体循环通畅了,人体该汗汗,该下下了。
我曾经给病人用过小柴胡汤,那个病人一吃又腹泻又呕吐的。小柴胡汤是一个止呕止泻的方子,止呕止泻在临床上很多用,那为什么他吃了还会呕吐和腹泻呢?说明药物没有什么止呕止泻,所以说你顺应人体自己的排病模式,人体他会自己去排病,这是人体自己的方式。它是这样的!讲的有点杂乱,大概解释一下是这样。
晴天师妹:如果食道得了癌症算半表半里症吧?
病灶没有“半表半里”的这个说法。打比方说,我们得了一个胃的病, 那算“里”吗?我的胃有病了,或者胃里头长东西了、胃炎、溃疡了,但是我反应出来的证是什么呢?
反应出来的证是身上酸痛、汗出、头晕,也就是表证。如果这个表证指向桂枝汤,你下一剂桂枝汤,这个胃溃疡准好。所以说我们不能说病灶在哪。
事实上你要问的是关于食道是哪个区域的问题。一般来讲的话,我们说人体没有绝对的划分。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人体主上亦主表,主下亦主里。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人体主上亦主表,主下亦主里。这么说吧,如果我们说胃和肠是里的话,那脾呢?脾它也是里,但是相对于胃,它更趋向于半表半里一点。再往上的食道呢,就更趋向半表半里一点。所以说,哪怕是表,皮肤就更表,肌肉呢,次之。
落实到用药的时候,也要有层面上的掌握的。这个以后在精准用药的时候再来说这个,我们把人体当成一个区间去思考就好了,可以认为食道就是一个由里走向半表半里的途中的一个区域。这才是六经的意义,就是用一个线段来划分每一个具体问题的具体坐标。
六经不是绝对的,在病位上只是我们定位的一个工具。
医易之道:老师,肝性条达,为什么会有泻肝,敛肝之说,泻肝可理解为泻胆,敛肝可理解为肺的肃降吗?
刘希彦:肝主疏泄,“主”疏泄,说明这个脏器的功能它主要是疏泄,但是万物都是一阴一阳,有疏泄,就有收敛。肝这个脏器也一样,它主要是以疏泄为主,但是它一定也有收敛的功能,一定有一阴一阳。所以说当我们疏泄太过的时候是不是也需要收敛呢?
不能说泻就只能泻胆,胆也有一阴一阳,不能悬空解释人体,不能为解释而解释,这是后世医家的弊病。
晴天小师妹:关于下焦,女性病,如月经失调等或者男性的前列腺症等,都属于下焦病吧,都属于半表半里症吧?
刘希彦:你所思考的应该是下焦这个空腔里是属于半表半里吧。我觉得这还是前面这个问题。病灶在哪,不等于病在哪。
为什么《伤寒论》可以用几个主方变来变去,几十味药来回组合就可以治一切病,就是因为它不治病,它治的是人体的大格局,治的是人体的循环。
病在哪,不管!在于整个人体在哪里失衡了,假如说你得的是子宫的病,子宫在哪呢?不管它,我整个人体的失衡在半表半里,有半表半里的证,那我就按半表半里的方子来治,柴胡汤,你的妇科也就能好了,这就是《伤寒论》的思维体系。月
我一直在说这个问题,后世医学衰落的原因就是以药治病。总认为药能治病灶,药越来越多,一个药店几面墙,何止几百味药。疗效呢?很多医学院的中医教授自己都不相信中医能治感冒。
今天的答疑就到这里,十五分钟后进入《伤寒论》讲解。
6月7日讲课
我们现在正在讲《伤寒论》,中篇的特点就是方子多。几乎经方的大多数主方这篇都讲了。那经方的主方有多少,十几个。涉及药物多少,三四十味。却能治人体一切病。其中道理,不言自明。下面接着讲条文。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 四两 麻黄 三两(去节) 甘草 二两(炙) 芍药 二两 桂枝 二两(去皮) 生姜 二两 半夏 半升(洗) 大枣 十二枚(擘)?
这一条是接着上一条来讲的,说明这一条的主证还是葛根汤方证,行文已略去。兼证不是下利了,而是另一种阳明病,就是呕。呕是胃问题,在《伤寒》里胃的问题属于阳明,脾的问题属于太阴。
“呕”前面说过,胃弱不受纳会呕,有表证气血上逆也会加重呕。有呕加半夏,这个都知道。那半夏是做什么用的呢?
那半夏是做什么用的呢?半夏在经方里是最常用的药之一。这个药煎成水几乎无色无味,略有些滑滑的。这个药力量很轻,小剂量不会有明显反应,大剂量的煎水喝下去之后有两个感觉,一是呼吸顺畅了深了;二是喉咙里微麻。呼吸深了说明半夏有降逆的作用。麻呢?所有麻的东西都有宣通和消散的作用。半夏的麻在喉咙和口腔,喉咙是诸阴之会,说明半夏是作用于阴的——痰和饮都属阴。喉咙和口腔又是里和半表半里(也就是肠胃和三焦粘膜系统)的出口,咽喉麻了说明人体里面也是麻了的,只是人体里面没有神经感觉不到。
这么推求,半夏就是作用于里和半表半里的。半夏没有热能,所以宣通的作用不强。半夏煎的水有些滑滑的,用同气相求原则,也能证明半夏消散的应该是水和痰层面。历来说半夏的作用无非化痰散结,止咳止呕,就是这么来的。
举个临床上的例子吧,半夏是可以治失眠的。
有人会说,半夏跟失眠有什么关系,半夏不是治痰的吗?我们知道,失眠无非是阳在上,是晚上阳不入阴,降不下来。如果这个“阳”的实质不是实火,而是痰和水层面的郁火,半夏就能有作用。
这也说明,药在人体里面只是一个能量场作用,如果人体通过降逆消散的能量作用达到了正常的状态,相关产生的病症就都能治。所以不能说药物治失眠这个病,也不能说药物治痰这个症,这都不是真正的中医思维方式。而是要弄清楚药物在人体里到底起什么作用。我们现在药物学,一堆药治什么病治什么症,对于药的本体作用却笼统得很,无非是寒热补泻之类大概其的描述,总之落不到实处,结果用了有效没效都不知道个所以然。
后世医家喜欢把药物的作用一味玄学化,尤其是明清医家多有此弊,说到药物喜欢绕天文地理阴阳五行之类的玄学名词。比方说半夏是“禀天秋燥之金气,入手太阴之肺经。”
这两句话,前半句玄之又玄,后半句似为针灸而设——药物进入人体走的是大层面,又不可能顺经络而循行,只有针灸才能定位经络。
这都是不落到实处的医学,只是文字本身的一种圆满。中国文化用金木水火土之五行来对一切,只是一个代号,只是一种意向,并不等于肝就是木,肺就是金,就像处女座并不等于是处女,狮子座也不等于是狮子一样。
你在大道理大意象上说通了,人体里面到底怎么样了,具体的机理是什么?还是落不到实处。再说了,治病的时候还在绕玄学名词,只会把实际问题搞复杂。说明还没有参悟到大道至简的境地,这样治病犹如秀才造反,纸上谈兵,必定是要打败仗的。仲景之学的好处就在于朴素,虽然里面有大道,并不是空谈大道,而是落实到人体的机理:病位怎样?津液怎样?表里上下的运行怎样?这才是道以致用,这就是仲景之学这两千年来高于众人的原因。
半夏这个药如今问题很多。现在药房的半夏几乎是无效的,用了也是耽误事,因为都是用明矾石灰水反复煮过制过,就是药渣,哪能有什么效果。
为什么要这样制呢?因为生半夏是有毒的,会引起过敏,严重的急性中毒甚至会引起死亡。半夏是天南星科,和芋头是一个科属,其毒素和芋头毒素是同一类。削了生芋头手是会发麻的,就是这种毒素的作用。植物毒素是普遍存在的,蔬菜里也有。绝大多数植物毒素都有高温分解的特性,半夏毒素也是如此,所以半夏经过煎煮是不会引起中毒的。
《伤寒》里用半夏只注明一个“洗”字,可见用的是生半夏。近代名医张锡纯用生半夏,只用开水浸一浸晒干就入汤剂直接煎煮了,稍制其毒性而已。这些方法都可以仿效。真要治病还是要用生半夏才能有效的。《伤寒》里用半夏论升,据考证,汉代的一升半夏约等于130克,这个方子里半升就是65克。半夏煎出来的水味道很淡,说明这个药力量很轻,所以要重用。在《伤寒》里一般是65到130克的区间。为什么现在中医不治病治病慢,从药物上来讲,半夏这味药是最能说明问题的,炮制方法是问题,剂量更是问题。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黄连黄芩汤方
葛根 半斤 甘草 二两(炙) 黄芩 三两 黄连 三两
这是由桂枝汤证误治,转为阳明证的病例。此时的证是“利遂不止”,就是腹泻不止。腹泻有寒有热,这里是寒是热呢?要接着看下面的证。
“脉促”,前面说过,脉促是脉往寸部顶,寸主上主表,人体的气血往哪里走说明哪里有病邪,这里是因为表证未解。
“喘而汗出”,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情况。一般来讲,外感病无汗才喘,因为气血上涌不能出表,汗出了就不喘了。这里汗出了还喘,说明是肺里面有热,人体要用喘的方式将热排出去。肺有热也会移于大肠,所以同时有腹泻。综合起来看,这个腹泻应该是热性的。
这个方子用药很简单,炙甘草是建中补津液的不用讲。黄连和黄芩是苦寒药,是降火的。这两样药性味相近似,只有味,苦味;没有气,不能行散。从层面上来讲,这两种药是降里和半表半里的热的。黄连的苦味尤重,几倍于黄芩,所以黄连的作用更偏里,而黄芩的作用更偏半表半里。葛根是升津液为主,兼能滋养津液的,其用量很重,汉制半斤,一百二十多克。
这个方子有意思的地方是药物的搭配。葛根升而芩连降,一对矛盾的组合。其实是不矛盾的,前面说过,药物走的是不同的层面。芩连是降里热,将肺和大肠里的热排出去;葛根从肠胃升津液,同时作用,自然就止泻了。
我们前面说过,表里合病的治疗原则是要先表后里的,这里面有没有治表证的药呢?葛根的作用既然是把津液往上送的,人体运行的规律,主上亦主表,主下亦主里,所以葛根重用也能解表。葛根性平微凉,尤其适用于热证的解表。
这个方子在阴阳上也可以理解为降浊火升清阳,再加建中。所以这个方子不仅仅是治腹泻这么简单的,真正理解了会有无穷的妙用,以后专门讲临证的时候再来谈。
今天讲得有点多,耽误大家到这么晚。下次我稍微控制点时间。今天就到这了, 谢谢大家。
大家晚上好。
今天还是回答大家的疑问,再讲《伤寒论》的条文。今天我看大家在讨论一个医案,就是30年贫血那个。贫血了30年,吃了无数补血的药,没有好。结果吃苓桂术甘汤很有效果。这是为什么?我们知道,苓桂术甘汤里的茯苓,桂枝、白术都是发散清解药,并没有滋补药。
之所以能治血虚,就是我之前课里说的那个道理,靠补血药去补血就是缘木求鱼。只有人体的循环恢复了,人体自己补血才能补血。苓桂术甘汤里的药是整个生化中焦津液,去中焦湿气的,人体运行恢复了,自然血就生了。这才是真正传统中医的观念。
我再解释一下,我前几天网诊的那个医案。就是柴胡用90克那个,应该大家有印象。那个病没有面诊,是填的问诊单。局面比较复杂,首先有太阳温病反应,高烧;又有忽冷忽热的半表半里证反应,患者平时爱酒肉,口臭舌腻。这个局面应该是比较复杂的,又没有摸脉,尤其之难。其实我们只要学会了六经辨证,事实上都能化难为易。首先太阳、少阳、阳明皆有。阳明是有腹泻,刚忘了说了。那三阳并病是什么,治从少阳。所以以柴胡汤为主方。我用的是大柴胡。因为温病发热严重,而腹泻不严重,所以大黄易为石膏,150克。患者的口臭舌腻,肠胃里有积滞,所以生姜换成藿香佩兰。经方也要变通使用。肠胃有积滞了,还去用生姜健胃助火,是不行的。这个患者吃了两剂就全好了。中间还跟媳妇做了一次爱,其实感冒做爱是会家中的 ,但也好了。很多人感兴趣为什么柴胡90,这么重的剂量。小柴胡汤原方就是125克,我现在考虑药店的感受,也就下个40,50克。不过就是多吃几幅嘛,但这个患者体重200斤,所以我还是开了90克。所以用药要灵活。这个方子就讲到这。
释然:“女性临近七七月经漰漏,是厥阴收敛有问题吧,同时脸红,潮热,出汗属于少阳证,请问如何理顺这个人体的秩序?谢谢老师。”
经方-刘希彦
释然同学问的这个问题,事实上是更年期的问题,女人七七四十九岁是更年期,那更年期是什么?女性每个月有月经,月经是主阴的,是阴血。到49岁时,女性的阴的层面急剧的减少,于是月经就断了,就进入了生命另外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内不能够再生育了,那么在这个阴的层面急剧减少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我们知道。万物里都包含一对阴阳的制约力,人体亦然。当人体的阴急剧减少时,阳就会亢盛。于是在更年期所发生的就是烦燥,潮热等这类的阳亢的证,这就是更年期的生理上的人体的原因。这个问题就说到这里。
九九骗骗:“老师您好,可不可以谈一下痛经的成因?”
经方-刘希彦
其实我们知道,痛经是哪里痛?是子宫痛吗?不是的。为什么,因为子宫里面没有神经。那是哪里痛呢?其实当我们感到腹部痛时,是腹部里面的筋腱在痉挛在痛。那腹肌里面的筋腱为什么会在痛呢?因为津液虚了,供养筋的津液不够了,这跟颈椎痛是一样的道理。为什么津液会虚呢?因为人体在来月经的时候,要调动大量的津血能量去通月经,于是附近腹部的这些筋它获得的津液相对就少了,于是就痛了。这个是痛经的原理。
经方-晴天师妹:怎么区分虚汗或不是虚汗?
经方-刘希彦
虚汗或不是虚汗最准确的分法不要从汗上面来分,要从你的身体是阴证,还是阳证上来分。如果说你身体很虚,是阴证,你还在出汗,那它叫虚汗。如果说你是阳证出汗,那是正常的。所谓的治病求其本,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说还是牵扯到怎么样区分阳证和阴证的问题,那这就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在课里头一直在讲这个问题,所以我就先讲这么多。?
平常心问头晕头痛是不是可以解释为到达头部的津液不够。这种情况是会头痛头晕。当人体表不解,津液不能外达,因而造成上达于头部津液过多的时候,头也会痛,也会晕。当人体有上热的时候,头也会痛也会晕,当津液不够时。所以这就需要辨证,这就需要用多个证来指向一个结论。
比如,如果说我有头晕,同时还有心烦口苦,那是什么?那就是上热了。如果说头晕同时有恶寒,怕冷,虚弱的这种反应,那就是津液不够,阴证了。这就是像破案一样,多个证指向一个答案,才不会错,才是《伤寒论》严谨的治病流程。?
好的,今天的答疑就先到这里,十五分钟后进入《伤寒论》条文的学习。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味甘温) 桂技二两(去皮,味辛热) 甘草一两(炙,味甘平) 杏仁七十个(汤去皮尖,味辛温)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在太阳病里,中风是津液虚的证,已经汗出了,治疗要以救津液为主;伤寒是表紧无汗的,津液还没有耗散,治疗以解表为主。麻黄汤就是典型的解表剂。先来看证。“头痛发热”不用解释了,前面已经说过了,这是表证的典型症状。“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这是因为表紧津液不得出,所以囤积在肌体里面造成疼痛。当然寒气进入肌骨造成局部瘀堵也会疼痛。“恶风”是典型津液虚的证,这里可能是传抄错误,此条有恶风不通。“无汗而喘”,因为津液往上走,又不能汗出,肺的压力很大,只能通过喘来缓解。麻黄这个药我们说过,是宣通毛孔的,它本身没有能量,所以它合桂枝这样的能量剂才能发汗。桂枝是作用于肌肉的,将肌肉里的水湿往外逼,麻黄打开毛孔,协同作用以致汗出。我们知道,麻黄合石膏能治温病,这里石膏也是能量剂,一种寒降的能量,石膏将热降下去,麻黄打开毛孔,所以温病服了也能汗出而解。杏仁既能宣散又能下气,宣散助麻黄发表,兼下气则能平喘。杏仁因为其药性比较驳杂,所以在《伤寒》里一般都不做主药,只是配合使用。这里杏仁七十个,大约二十几克吧,古时候的杏仁都比较小。炙甘草这里只用一两,量很轻,可见津液不怎么虚。少量的甘草,也可以理解为是发汗后的善后之药。
说一个麻黄汤的医案。
有一个老人夜里常尿炕,用现在的中医理念,自然是从肾论治,结果吃了无数补肾收敛药都不见效。后来遇某医给开了剂麻黄汤,一剂而愈了。这其中的原理用后世的五行辨证体系是没办法解释的,发汗药跟遗尿有什么关系?用六经辨证却不难解释:人吃进去饮食,通过中焦气化作用变成能量送出体表,不能完全气化的能量则代谢为废水,通过肾和膀胱排出体外。如果肌表的气化作用弱了,意味着大量的能量会代谢为废水,加重膀胱的压力,于是容易遗尿。
麻黄汤里麻黄和桂枝的组合无非是加强体表的气化功能,所以也就能减少膀胱和肾的压力,也就能治遗尿。有人会问,患者若有肾虚怎么办?我们不能只看肾虚这个结论,要问为什么肾虚?肾脏的代谢压力减轻了,肾脏自己就能补回来,自然就不虚了;当然,佐以适量的补肾药也许会有些帮助,但要适度,滋腻药多了,妨碍了气化功能,就适得其反了。
这个医案很好的阐释了如何用人体表里循环的观念治病。表里循环是大循环,其力量大,是人体运行的主流;相比而言,脏腑五行生克的循环是小循环,其力量小。后世的医生用五行生克理论断为脾克肾,光是去健脾补肾,这治的就是小循环,从小处着眼,必将为大所制,自然久治不愈。
有人说《伤寒论》的方子擅长治外感病,不擅长治内伤病。从这个医案亦可看出这个说法是不客观的。既然我们治的是人体而不是疾病,何来内病外病这一说?所谓辨证施治,辨的是证在外还是在内,而不是病在外还是在内。这是传统中医和后世中医主要区别点之一。有一本民间偏方的书上载了一个治老人遗尿的偏方,说用白芷泡酒服用有神效。民间偏方之所以称之为偏方,是因为用常规的中医理念解释不了,却又很有效验。天下事本为一理,你的中医理论果真正确的话,就应该能解释一切有效验的方子,如果解释不了,只能说明这套理论有问题。
如果我们参透了《伤寒》的辨证思路,这个偏方是可以解释的:白芷是辛散的,是解表气化剂;酒也是解表气化剂。这个偏方说白了和麻黄汤的作用相类似而已。
下次课,我们会讲柴胡汤。柴胡汤是临证运用最广泛的方子,没有之一。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
2014年6月14日
6月21日讲课
大家晚上好。刚才看群主说是第十二次课了,不知不觉和大家在一起三个月了。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看已经有八百多个人,看来大道不孤,真正的传统中医还是大有希望的。
今天讲小柴胡汤。通观古今经方大家的医案,柴胡类方剂可谓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不仅经方家喜欢用,时方家也喜欢用。还有人说,学《伤寒论》学会两个方剂,一个桂枝汤,一个柴胡汤,也就学会了伤寒之法。可见此方之重要。所以今天不答疑了,我将以整堂课的时间来系统的讲解这个方子。下次课再来讲解医案和答疑。下面进入伤寒论的学习。
37、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肋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这是第37条。
小柴胡汤方
柴胡 半斤 黄芩 三两 人参 三两 半夏 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这一条讲小柴胡汤。这个方子很重要,可以说是治病的时候用途最广泛的一个方子。为什么呢?因为它是治半表半里的阳性病,也就是少阳病的主方。半表半里涵盖的是除表与里之外的广大区域,三焦系统和大部分脏腑都在这个区域,各种疑难杂症也大多在这个区域。
为什么疑难杂症多在半表半里?因为表病相对来讲没那么复杂,万病若能出表都是好事。
为什么疑难杂症多在半表半里?因为表病相对来讲没那么复杂,万病若能出表都是好事。偶尔长湿疹长皮肤病是好的,说明病出表了,毒素出来了,里面就无事了。长疮长疔更好,我记得小时候很多人都会长疮,尤其是春夏之交的时候。现在长疮的少了,生癌的就多了。
是不是跟抗生素有关系?很难讲,先不说化学毒素的伤害和沉积,吃过西药片的都知道,抗生素是很苦的,用中医的角度来看都是苦寒的东西;大量的水输入身体也会造成阴寒,因为水是阴性的。所以西医治疗往往会让人体陷入阴证。
阴证有个特点,就是很少发烧和疼痛,病人自体感觉没那么难受。病入了里,身体里面没有神经,当然没那么难受。很多人输了液觉得舒服些了,其实是阳证治成了阴证。当时舒服些,随后又会造成别的疾病,所以现在长期依赖医院的病人特别多,疑难杂症和恶疾也特别多。
为什么病会从表进入半表半里呢?根源在脾胃。《伤寒论》是以脾胃为中轴来看待人体的。脾胃好比车轮的轴心,其它的地方好比车辐,车辐是围绕车轴运转的。当脾胃弱了之后,津液能量化生不够了,无力将病邪排出于体表,病邪就会入内。如果在半表半里这个区间僵持住了,就产生了半表半里证。
先把整个条文解释一下,再来详细讲小柴胡汤。
为什么说“脉浮细而嗜卧”是“外已解也”?我们前面说过,脉浮紧是表不解,汗不得出。如今是脉浮而细,说明体表通畅了,邪气已经开始解了,所以脉不紧绷着了。为什么脉细呢,说明气血也消耗了。
这时人就会产生“嗜卧”的反应,就是老想睡觉,这是人体为了生长气血产生的一种自我调节反应。这种反应往往是在邪气解除之后才会有。当人体还有邪气的时候,哪怕疲乏也常常是烦躁的,想睡也睡不着,因为肌体需要亢奋起来去攻邪。
我在临证上经常碰到这种情况,病人刚吃药的头几天会头晕,或嗜睡,有时还会有腹泻的反应,
病人往往以为这是不好的反应,其实不是这样。如果没有给病人下泻药,甚至下的是一些所谓的健脾止泻药,病人反而有腹泻的话,这是大好的反应,这是人体自己在排邪气排淤积。
《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药不暝眩,厥疾弗疗。”暝眩就是眩晕反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吃了药如果没有头晕反应的话,严重些的病是治不好的。我有病人刚吃一二剂药的时候头晕得要扶墙,但病很快就好了。嗜睡、腹泻事实上也是暝眩的类似反应,原理是一样的,是人体生长能量和排病邪的反应。
如果“脉但浮者”,就是脉只是浮,没有嗜睡反应,那病邪还没有完全去,还有表证。条文里说的是与麻黄汤,古代用竹简刻字很费力,难免惜字如金,不能但凭一个脉浮就给麻黄汤。还是要全面辨证,有充分的麻黄汤证才给麻黄汤。
“设胸满肋痛者,与小柴胡汤。”这个胸满肋痛是柴胡汤的四个主证之一。另三个主证是“往来寒热”,“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
要弄清这四个证的机理,就要详细解释一下人体的表里大循环。
在之前的课里我经常提到人体的大循环,那人体的大循环到底是什么呢?休息十五分后给大家解答。
好,接着讲课。
学中医主要学观念,观念对了治病才有把握。今天也是借小柴胡汤继续深入讲解传统道家中医对人体的理解。
对于人体的循环历来理论很多,五行生克,圆运动,三枢开合等等都是。下面讲的是我的人体的大循环理解。
人体吃进去饮食,脾胃将其吸收气化为能量。气化的阳性热能以往上往外的走势向体表散发,就像喷泉一样。人体气化出去的能量只能是一部分,没有完全喷射出去的水还要再回落下来,从体表回归于三焦的网膜和淋巴系统,然后下行。
这些下行的有能量物质,也有代谢后的废水,能量物质在以肾为中心的下焦元气系统封存起来,废水则是尿液通过膀胱排出去。肾封存的能量物质又能通过元气(类似于西医的肾上腺气)的温煦作用,再次气化上行,成为小肠和脾胃以化食物的动能,也成为人体的应激能量,再次形成气化循环。这就是人体的能量大循环。经络学里的说脾经胃经为里经,肾经膀胱经为表经,也是基于这种循环来定义的。
半表半里证的实质是脾胃弱了,气化无力了,里外上下的循环痞塞不通,邪气便结于半表半里这个中枢位置。
邪结于肋下和胸中这两个区域形成“胸满肋痛”。为什么在这两个区域呢?因为胸中是气化能量出表的中间区域;肋下是回收能量下行的中间区域。胸中结滞则有胸满。肋下这个位置是躯壳内的三焦系统离体表最近的地方,只隔着薄薄的一层肌肉,里面结滞住了,便会投射到肋下的体表神经产生感知。
邪陷于半表半里,正邪在表里之间交争。当正气稍胜时,驱逐病邪往表走,人体便感觉发热;反之,正气虚而病入里,人体便感觉发冷。这就是“往来寒热”的原理。
“心烦”是因为上焦有热。
人体正常的模式应该是下热上寒,也就是《易经》里的泰卦的格局,下阳上阴。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下面为阳,阳主上行;上面为阴,阴主下行,便形成了上下交通,此所谓阴阳交泰。气化物质由下往上升,升的过程中渐渐冷却后,凝结为有形物质往下降,回归下焦;下焦通过元气的作用再次将有形物质转换为无形能量上行。这是用阴阳的运行来理解人体的大循环。
当因脾胃虚而痞塞不通的时候,人体上部的能量不能下行,于是郁积而生热,便为心烦;人体下部得不到回收能量的补给,便会变冷,于是形成了上热下寒、上阳下阴的局面,也就是《易经》里的痞卦,上阳下阴,阳更上,阴更下,于是阴阳就离绝了。此为少阳证里面蕴含的易理。
当因脾胃虚而痞塞不通的时候,人体上部的能量不能下行,于是郁积而生热,便为心烦;人体下部得不到回收能量的补给,便会变冷,于是形成了上热下寒、上阳下阴的局面,也就是《易经》里的痞卦,上阳下阴,阳更上,阴更下,于是阴阳就离绝了。此为少阳证里面蕴含的易理。
喜呕”,胃弱了,不能接纳食物。
“嘿嘿不欲饮食”也是此理。“嘿嘿”二字的含义历来有很多解释,有说头晕的;也有说是胃里不舒服的呻吟声。这都对,都是少阳证常见的反应。
此为柴胡四证。在临证上只要四证具其一,便可作为少阳证来治,都会有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不必悉具。
现在来说小柴胡汤的方义。
这个方子只有七味药,建中的参姜草枣占了四味,可见少阳病的根源是脾胃虚。柴胡是疏通剂,疏通半表半里之结滞。半夏是降逆的,降的是水。黄芩是苦寒的,降的是火。
先建中,再以柴胡疏通表里,夏芩降之,生姜升之,循环便得以恢复。为什么没有干姜附子这些能温下寒的药呢?因为少阳证是以上热为主的,下寒并不明显,只需循环恢复了,能量归于下焦,下焦自然就热起来了。半表半里的阴病厥阴病会用到干姜附子。
小柴胡汤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在古今的医案中,小柴胡汤几乎可以用于治疗一切急慢性疾病。我个人用它治过的病也数不胜数,涵盖诸如妇科儿科、肿瘤瘰疬、消化肝胆、无名炎症、血压血糖、哮喘皮肤等所有类别的疾病。因柴胡汤运用之广,据说江湖上还出现了一个“柴胡派”,治病专开柴胡类方剂。
柴胡汤之所以运用广泛,首先是因为半表半里所主的区域太大;其次,当三阳并病的时候,是治从少阳的。意思是,当同时具有太阳证、阳明证和少阳证的时候,只要治少阳就都可以治愈,这又大大的增加了柴胡类方剂的使用频率。
现在从药物上来讲小柴胡汤。
七味药当中的脾四味是后世医家认为不治病的药。现在医生的方子里很少有甘草大枣了,用一点甘草还说是“和百药”,说不起什么实质作用。柴胡、半夏、黄芩也不是什么特别的“治病”的药,只是普通的常用药。为什么这么普通的几味常用药组成的方子却可以治好这么多的疾病呢?这就有力的证明了药物是不治病的,药物治的是人体的秩序。小柴胡汤正因为能平衡一种很常见的人体失衡的局面,所以才得以运用无穷,治好那么多的病。
柴胡这味药历来误解很多,最主要的就是说它升提,很多后世的医生因此不敢用它。
少阳病的四个主证,心烦也好,胸满也好,呕吐也好,头晕也好,包括兼证口苦、咽干、目眩,哪个不是上逆的的症状?为什么吃了都能好呢?
先且不说柴胡是不是真的升提,本身上逆的证是人体通过向上的趋势来驱邪,顺势而为就应该升提来解决。《伤寒论》里所谓病在上从上解,病在下从下解;病在表从表解,病在里从里解,说的就是这个顺势而为的大原则。惧怕柴胡升提实质上就是一种对抗人体,而非顺应人体的治病思维。
柴胡这味药,香气清淡平和,煎的时候很难闻到,尝的时候才有。这种香气没有白术之厚,没有桂枝之散,没有白芷花椒之辛扬,而是平正冲和,不偏不倚,所以疏通的是半表半里。
柴胡还略微兼有一些辛凉气和苦味。辛凉则能透表;苦则能通下,所以柴胡兼能疏通表里上下。经方里作为主药的药,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属性,柴胡所禀的中庸之性便是。柴胡算不上升提,要说升提,姜桂芷椒荆防都比它升提得多。
如此平和的一味药,既非香烈,且有微苦,何来升提之说?何来耗肝阴之说?如果用柴胡都怕升提耗阴的话,芷椒荆防怎么办?南方人天天吃辣椒吃火锅怎么办?我曾见过一个老大夫开方子,白芷、藿香、黄芩、苦参这样峻烈的药一开就是二十来克,柴胡开个三五克却还小心翼翼,实在不可理解。正是这些谬论耽误了中医这么多年。
今天内容有点多,不过算是把半表半里证系统了讲了一下。现在六经只有厥阴病没有讲了,其实你们会越来越发现,《伤寒》体系内容不多,也不复杂。
仲景之学是好学更好用的,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后世医学反而越学越繁难,这是我个人的体会。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2014年6月21日
刘希彦老师《伤寒论》讲课——周六晚八点于经方求真群第十三次
大家晚上好。
感谢大家三个多月来每周守在这里听我的课。
我一直很惶恐怕教不好教不对,因为我们是分条语音和文字的方式上课,所以信息量和真实感肯定比不上面授。
但大家这么不离不弃,让我实在感动。
我也尽力想把更多的内容和信息量讲给大家。
上回我说到,咱们六经已讲了五经,只有厥阴没有涉及了。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讲一些临证上的东西了。
临证就是临床,我喜欢临床这个词,因为我们中医不需要病人开刀住院吊水成天躺在病床上,古来也没有医院这个词。
我喜欢叫临证,中医是找证据的,找人体到底出现什么问题的证据。
今天,我就开始结合医案教大家怎么找证据。
刚才打错了,应该是我不喜欢临床这个词。
上一堂课讲了小柴胡汤。现在,我结合自己的几个医案讲讲小柴胡汤的应用。
我们知道柴胡四证,又知道四证具其一就是柴胡证。且三阳并病治从少阳。所以少阳柴胡证的运用和治疗是比较简单的。
如果,一个病就有四证之一,那就是照书生病了,讲起来也没意思,所以,我今天会讲几个相对不那个容易判断的医案。
2011、9
安母,女,中年
自述:肝硬化腹水11毫升
刻诊:左脉弦,右脉弦而略滑。容易打嗝,常年心烦,老觉得心里憋着,别的没有什么不适,胃口睡眠亦好。平时觉得身体还可以,这次查出来有肝腹水,自己都觉得很意外。舌有齿痕。
我既然说是要讲小柴胡汤的医案,那就已经交底了,肯定是小柴胡汤为主方。那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小柴胡汤是主方。
脉弦?不能凭脉断证,这是传统中医和后世中医最重要的区别之一。脉只是用来印证的。
这个病人比较麻烦,没有什么明显的证,我们临证常有这样的情况。
有时是病人自感正常,的确不明显。有的是病人迟钝,有却说不上来。
打嗝是胃弱,老觉得心里憋着,其实和胸肋苦满是类似反应,病人不可能照书生病,临证需要变通的认识问题,所以可以定为少阳病。气郁明显,兼里湿,小柴胡加香附陈皮茯苓白术泽泻。
需要说一下胃弱,我们学过,少阳病是胃弱引起的,所以有胃弱就要注意了。
现在说处方。
柴胡 20 黄芩 15 法夏 15 炙甘草 10 大枣 15 西洋参片 10 香附 30 陈皮25 茯苓 30 白术 30 泽泻 20 生姜四片
现在说效果。
七剂后病人去检查,腹水不见了,距离上一次检查只有11天。检查的大夫是同一人,觉得不可思议,疑心自己上一次看错了。病人自述多年的打嗝好了;多年前因为调动工作问题不如意,老觉得心里有个结,吃了药之后觉得这个结好像打开了,心里舒畅了。
再讲一个感冒的病例。
某演员、男 , 年龄, 32 体重:102公斤
发热39度多,浑身疼,忽冷忽热,
刻诊:头重脚轻,头热脚寒,胸闷,头晕,无汗,轻度腹泻,无食欲,舌苔黄厚腻,苦臭,咽干,胸腹久按是感觉烫手,不觉得渴,但喜饮,冷热都喝,精神状态可,吸烟,有咽炎。
网诊无脉象,患者自述:脉象浅,无力,发虚,平常大概每分钟跳动87下。
平时情绪容易烦躁,唇口有一点干燥,睡眠多梦。
这个也是一堆感冒症状,至于是什么方证,桂枝?白虎?麻黄?其实都不太像。
局面再复杂,我们也要学会从中条缕分析,化繁为简。
表证有无汗头重;
里证有腹泻
是否有口苦,患者说不清楚,胸闷、咽干、无食欲,则是半表半里证胸肋苦满,不欲饮食的范畴。
再说,头热脚寒符合少阳证上下不交通的机理。
三阳并病,治从少阳。
因为肠胃有积滞,选大柴胡。
腹泻不明显,胃中有热,大黄、生姜换成生石膏。舌苔厚腻口臭,胃中有腐浊,加藿香佩兰。
生石膏150,柴胡90,黄芩30,法夏30,枳实20,白芍20,大枣30,藿香20,佩兰20
只给了二剂,吃了就好了。
下面是我说一个群里头最近传的一个医案,也是因为不好辨证大家不太理解,我说一点自己的理解。
不好意思,我不知道怎么操作上传,请管理员杏林风帮我传上来吧,
麻烦杏林风传一下。
张娃,男,8,高热39.0多,双侧痄腮3天,刻诊,手脚热,周身热,没有怕冷。头晕,头痛,颈部不舒服,出汗,饮食差,精神差,腹痛,大便一次,稍干,小便3次,微黄,没有口干口苦,饮水一般,面色稍红,两腮部,肿大,按之热,痛,舌红,苔白,脉浮数略滑,小柴胡。
谢谢。
这个病例喝小柴胡汤很快就好了。
首先也是没有明确的少阳证。
据现有的证看更偏向于麻杏石甘汤,或者白虎汤一点。
为什么不是这两个方子呢?注意这两个证“饮食差”,“精神差”。
这就有胃弱了,辨证要求其本,所以这个热是胃弱的虚热。
小柴胡汤是治胃弱虚热的。石膏下去,胃就更寒更虚了。
所以还是小柴胡更合适一点。
这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见。
今天的病例就分析到这里。十五分钟后进入《伤寒论》条文学习。
大家好。
其实今天我在这里讲真正的传统中医,对后世中医做一些批判和修正,事实上已经是在树敌了。因为真正的传统中医千分之一都不到,后世中医何其之多。所以我做好被歪曲被抹黑的打算。曾经有体制内的专家悲观的说,中国真正的传统中医可能只有几百人。
只是我十年前学医的时候听到的话,到了今天让我欣慰的是,今天我们这个群里学传统中医的就有几百人了。所以,我觉得这一切做得都很值得。
闲话少说,进入《伤寒论》
今天讲一个很重要的方子:大青龙汤。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这是第38条
麻黄 六两(去节) 桂枝 二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杏仁 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枚(擘) 石膏 如鸡子大(碎)
古人竹简刻字不易,行文太简,以致于文字中处处有玄机。此条说“太阳中风”,紧接着讲的却都是伤寒的证:“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
古人竹简刻字不易,行文太简,以致于文字中处处有玄机。此条说“太阳中风”,紧接着讲的却都是伤寒的证:“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
这是为什么呢?从后面所出的大青龙汤这个方子里是可以找到答案。
大青龙汤这个方子很有意思,它事实上是以治伤寒的麻黄汤为底方,炙甘草加倍,然后又加上了生姜、大枣和生石膏。
倍甘草加姜枣这说明有津液虚。中风证的实质不在于有汗无汗,在于津液虚。但为什么条文中没有出津液虚的证呢?因为开头已经说是“太阳中风”了,也就等于说有津液虚的证,只是略去了。
这就是《伤寒论》的行文方式。这种行文方式会让读不惯古书的现代人不知所云,望而生畏。没办法,我们要学医要攻古籍就得习惯这个。
有伤寒麻黄汤证的“不汗出”,又有中风桂枝汤证的津液虚,自然是麻黄汤加姜枣来解表并建中生津液。
后面多出了一个证——“烦躁”。烦躁是轻微的里热,没有到真正的热证那种汗出而喘和大烦渴的地步。这是津液虚的烦躁,也是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用所谓上火的方式亢奋起来,加强津液的运行和化生。既然有烦躁,就加了一点生石膏去标热。石膏用得不多,鸡子大,古时候鸡蛋小,应该也就是个几十克而已。
综合来看,此方证其实就是三个方面:表不解,津液虚,有轻微里热。
其实我们就算不学大青龙这个方子,熟悉了张仲景的组方规律,自己也可以组出此方来:表不解麻黄汤;津液虚是姜草枣芍,因为要发汗去掉白芍;有微热加生石膏。组出来就是大青龙汤。
这个方子还有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麻黄的剂量是六两,也就是90克,而石膏的用量却很轻。因为此时的里热主要是毛孔不开郁在里面了,而不是真的有多热,所以石膏的用量是较轻的,而重用麻黄打开毛孔。有人评价《伤寒论》的方子活泼灵变且丝丝入扣,从剂量的变化尤其能体现出来。
后面说“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
如果已经脉微汗出,就不能服用大青龙汤,毕竟大青龙汤是发汗剂,若再发汗的话,势必更亡津液。就会有“厥逆”,就是四肢冰冷,四逆证了;还会有“筋惕肉瞤”,筋脉和肉都会有瞤动不灵活的反应,这也是津液大虚的反应。这就是所谓的逆治了。
大青龙这个方子,除了外感病外,很多头部的疾患都有机会用到它,比如鼻五官疾患、颅内疾患、癫痫羊角风之类神经科疾患,包括治现代医学所谓的“中风”,也就是高血压中风也可以用到。
治中风瘫痪的古方的续命汤也是这个方子的变化方,加了一些去瘀血的药而已。
这是因为头部疾患常常是因为表不解,湿邪火邪不能出表,上冲于头而造成的。大青龙的方义就是建中解表,再用生石膏清降头部之邪气。
我们中医就是这样整体的看待人体的。所谓千古神方续命汤,懂得了人体的大循环,解释起来也很简单。
今天就先讲到这里了,谢谢大家。请大家随意讨论。
2014年6月28日
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群主和管理员。群越来越大了,管理的事物很多。可能大家看不到他们在做什么,其实,我们这个群这么秩序井然,学习氛围好,没有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是管理的结果。我一星期只来上一次课,而他们每时每刻都要管理,而他们做的这一切都是无偿的,所以感谢,感恩。
现在进入讲课,先答疑后讲《伤寒论》条文。
问:“1.四逆汤方中只有干姜温里甘草补液,为什么不加大枣、人参?特别是没加人参,个人认为四逆汤证一定也有胃气衰弱的问题,但是又不加人参以复胃气,是不是因为人参效力缓,而四逆汤证又急又险,不适合用人参?人参(包括脾四味)和干姜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呢?望老师解疑。”
答:为什么四逆汤里没有人参?”我记得我以前的课提过人参这味药的作用。它是亢奋阴的,“阴”是有形物质。我对人参的这种认识和大多数医家不一样,我有自己的见解。因为很多医家认为人参是补气的,后世医家所说的“气”这个概念比较含糊,我不太欣赏。气是阳性物质,事实上人参是亢奋阴的,阴证是有形物质,就是人的津液、血液。人参这味药能刺激胃生津液。阳性物质是有热能的,那是姜附,人参和姜附能是一回事吗?
在《伤寒论》里,我这种说法有两个基本点来证明它:
第一,如果人参是热性药,是滋补药,为什么白虎汤证有大烦渴的时候要加人参?这说明人参可以用于热证,实热证。
第二,在《伤寒论》里,“四逆汤”为什么没有人参?因为人参亢奋的是阴的层面,而四逆汤证本身就是一个太阴证,属阴,所以它不用人参。
后世的药性众说纷云,一会儿是归经学,一会儿是补气,一会儿又是补阴,又或者是其它,总之比较乱。这样会让中医陷入一种无法可循,无据可依的地步。
问:“那有水湿痰饮是不是用人参要小心?”
答:没错,水湿痰饮证用人参要小心,所以说你没有看过一个去湿的方子里有人参。去湿的方子里不会有人参的。
以前的课老师说了一个治病原则:三阳病先表后里,三阴病先里后表。可是,太阳和少阳并病,光解表会不会有问题,因为少阳病不可发汗。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在一个方子里一边解表一边治里,也是遵循了三阳病先表后里的原则呢?
说一下六经治病顺序的问题。我们说过,“三阳证”先表后里;“三阴证”先里后表。那三阳并病呢?就是三阳证同时有呢?是治从少阳。若是只有太阳证和少阳证呢?这种情况下是并治。就会有柴胡桂枝干姜汤和柴胡桂枝各半汤这样的方子。我再清晰的把它重复一遍,就是《伤寒论》里一般来讲的原则。“三阳证”先表后里,“三阴证”先里后表,三阳并病治服少阳,太阳少阳合并则并治,还有少阳和阳明并治方大柴胡。这样说就清楚了。
先不休息,下面接着讲《伤寒论》。今天讲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子,小青龙汤。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 半升 半夏(洗) 半升
这一条一上来就已经给出了结论,证属伤寒,“表不解”,同时“心下有水气”,心下是指中焦这个区域。简单说就是外寒内饮。那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下面就是“证”,也就是证据。首先是“干呕发热而咳”。干呕发热是常见的表证;咳嗽是小青龙汤的主证。下面的证前面都加了个“或”字,说明或许有,或许没有。“或渴”。前面说过中焦有水气,也就是有湿症会渴。有湿症为什么还会渴呢?湿气囤积于中焦不气化,等于就是废水,没有被吸收利用,人体的粘膜组织得不到津液的滋润所以会渴。热证也会渴,阴虚阳亢也会渴,但临证上最多见的渴是有湿症的渴。所以治病不能一见到渴就用麦冬生地滋阴,滋阴只适用于阴虚阳亢症。“或利”。表不能解邪气的时候,人体就会寻求别的出口来解决邪气。肠道是最方便的出口,所以感冒病人常常会腹泻。如果有湿气的话,更有可能发生腹泻。“或噎”。吃东西会噎住,食道里不润滑,也是因为湿证造成的上部津液缺乏。“或小便不利,少腹满”。人体是一个整体的大循环,当中焦不气化不运行的时候,小便的下行能力也会变弱,水湿也会囤于下焦,所以“少腹满”。“或喘”。表气不通会喘;有湿气也会喘。为什么有湿气会喘呢?我们看有没有湿气经常会看舌头,舌头胖大有齿痕就是有湿气,说明湿气会让人的肌体组织浮肿,自然人体内部也是浮肿的,浮肿会让体内的空间变得狭小,肺的压力就会增大,就要用喘来释放压力。有湿气的时候气短气紧,不能平卧,也是这个道理。先将到这里,休息十五分钟,再接着讲小青龙。
刚才大家在讨论四逆加人参汤的问题,说得都很好。我说四逆汤里没有人参,是想说明张仲景不会用人参去救阳。事实上人参是寒热不禁的,四逆汤里加人参也能加速津液的生成。
好,接着讲小青龙。为什么上面这些证都加了个“或”字呢?因为咳喘也好,渴也好,下利也好,小便不利也好,腹满也好,这些证状不止湿气会出现,别的原因也会出现。所以我们需要多条证来共同得出一个结论。比方说,同时有渴,又有小便不利,那这个渴就应该是湿证的渴了。这就是《伤寒论》的辨证方法,跟破案一样,需要多条证据指向一个答案,最后再印证于脉。这样的得出的结论才能保证准确。
现在说说这个方子的组成。麻黄和桂枝是解表的;干姜和甘草是建中温阳的;半夏是降水之逆,也能化痰。这几味组合在一起既能解决表证,也能解决湿证。中气有了,气化也就有了;气化有了,小便也就有了。前面说过,这两个功能本来就是一体的大循环。用芍药是因为有腹证,芍药的苦降能泻腹部之实,有下行之性,是治腹痛腹满证的主药。苦泻下行当然也是有助于利水的,所以利水的方剂里也能用它。细辛这味药,药如其名,有细而辛烈的香气,是疏通孔窍的。在这里是疏通肺窍,起到宣散止咳的作用。《神龙本草经》上说它“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这段话有两个信息,一是说明细辛的香窜疏通之性无所不至;二是说明这个药是可以久服的,且能轻身长年,不是后世说的“过钱有危险”。五味子主要是酸的,有收敛的作用。为什么要用这味药,需要从人体的大循环来解释: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人体的功能是有吸就有呼,有散就有敛,就像宇宙一样,永远是对立统一的二元双向力的。比方说,我们说肝主疏泄,是说肝以疏泄为主,事实上肝也有收敛的功能,也要敛肝血,不可能只是疏泄。整个人体的收敛功能是下焦元气所主,也可以说是肾所主。人体代谢剩余的精气自上焦下行,交由肾来封存和再利用。咳嗽等于是人体一次次强行的宣肺和解表,这是很消耗元气的。此方中多数是宣散气化剂,也是耗散的。耗散多了,则越发不能收敛,于是我们需要增强收敛功能,收敛足够的元气,才能更好的宣散以驱邪,就像我们要蹲得深才能跳得高一样。所以我们需要五味子来增强元气的收敛作用,才能更好的宣散和止咳。在经方里,只要是以咳嗽为主证的方子都会用到五味子这味药。后世说五味子补肾,我认为五味子在小青龙汤里所主的未必是这个作用,因为补肾要有补肾的方证,诸如有尿多腰疼之类方证才需补,用药不能不讲依据;再者,补肾有补肾的方法,借个后世医家的说法,肾阳虚是要用姜附的,肾阴虚才用五味子这样的酸敛药,用药不能不讲法度。小青龙有寒饮,要补也是补肾阳,不可能再去补肾阴以助湿邪。后世为了自圆其说,说五味子酸敛且燥湿,酸敛之物如何能燥湿呢,最多也就是不那么滋腻而已。所以这样的说法是很难成立的。要说酸为涌泄,能引水下行,倒还有几分道理。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很常用,用对了往往有一剂知二剂已的效果。这是因为咳嗽的时候外寒内饮这种局面很常见。
总结一下,大青龙汤是治外寒内有标热的;小青龙汤是治外寒内有寒饮的。
好,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请大家随意讨论。
再答个疑吧。咳喘是为什么?人体为什么要咳喘,说明人体在排邪气,不是肾虚,很多咳喘的肾脉并没有虚。人体既然要喘,为什么要去平它呢?应该建中逐邪让其自平。后世一见咳喘就镇咳纳气平喘,不顺势而为,而是对抗人体。结果怎样?落下了“咳嗽难治”“中医不治喘,治喘要丢脸”这样的话,不得不深思。
刘希彦老师7月13日讲课
大家晚上好。
上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张仲景的这套体系会成为几千年来临证效果最好,最受推崇的一套体系?
我的理解是:张仲景体系的特色是,他讲的是实实在在的人体运行。在他的语言系统里,没有五运六气,没有天地玄机,没有虚着解释人体。而是病位如何?津液如何?人体反应如何?都是实实在在的。五运六气要不要懂?要的。天地运行要不要学,也要的。经络五行要不要参,也是要的。可这些都不是临证的根本。临证的根本是人体。
后世研究的伤寒也好,后世别的体系也好,都有一个问题,喜欢走虚的,喜欢在外围打转,究其实对人体的运行却解释不清楚。
张仲景是没有讲人体的运行,因为他们是竹简时代,如果再讲人体的运行,就不是几万字的伤寒论,就是几十万字的伤寒论了,用竹简如何能传播呢?这就要靠大家去参方证后面的人体运行。可惜后世的研究都不顺着仲景的思路走,都是借仲景炫耀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经络脏腑。医学复杂了,临证效果却越来越差。所以我这次来讲伤寒论,就是以仲景之法为法,在仲景的基础上,破解仲景条文后的人体运行规律。
言归正传,现在开始《伤寒论》讲解。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这一条前面讲的是无汗身痛的太阳病,也就是伤寒麻黄汤证。服了药,稍微好一点了,病人有些“发烦目瞑”。目瞑是一种类似于眩晕困乏的反应。前面说过,邪气重的时候,人是亢盛,就是累也不能睡。服药后产生困倦反应,说明邪气快解了。严重的会出鼻血,出了鼻血病就好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阳气重故也”。这里的阳气指的是津血,就是津血多。人体津血多自然病解得快。如果体表不够通畅,不能迅速的通过体表解决邪气,津血就会寻求的别的途径解决,出鼻血就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小孩子爱出鼻血其实是好事,一场感冒就躲过去了。
就这一条我们来讲讲出血这个证。像牙龈出血、便血、经期血淋漓不尽,这都是很常见的。如果我们顺应人体来思考,其实都是人体在排邪气。包括大便颜色深,就是有潜血,也是如此。
我奶奶年轻的时候,得一个病几年不愈,百药不效。有一天晚上,她忽然拉黑色的大便,据她说拉了半马桶,病从此就好了。所以我们不能见血止血,而要去考虑人体到底哪个层面有邪气。如果顺应人体来思考,我们还可以更宽泛的理解这个问题。不单出血,慢性腹泻,慢性鼻炎,人体有异常分泌物,甚至频繁遗精,都有可能是人体在体表不能解决邪气的情况下寻求的其它途径。所以《伤寒》里治遗精给出的方子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和小建中汤,这两个都是治太阳表证的桂枝汤的加减变化方。条文中出鼻血给出的方子是麻黄汤。麻黄汤是驱邪气出表的,邪气从表解了,就不必用出鼻血来解了,鼻血自然也就不出了。这是顺应人体的辨证思路。
后世的医家是不敢这样用药的,他们认为桂枝是活血的,麻黄是发散,是出血证的大忌。他们一见到出血就是凉血止血,用生地丹皮茅根鹤草之类。如果是阴虚阳亢这些药还能奏效,如果是别的情况吃了是不会好的。比如经血淋漓不尽这个证,我早年也袭用凉血止血的套路,仅治好过一例,其余的都失败了。《伤寒》里治血证的方剂,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温经汤都用桂枝,而且桃核承气汤还有里热证的。历代伤寒名家的临证效果证明这些方子治血证反而有捷效。我个人治出血证,用干姜桂枝的时候比用生地茅根的时候多。
跟大家分享一个我治出血症的医案:张某,男,青年。自述:痔疮出血疼痛,出血量很大,走路都受影响。刻诊:便秘干结,胃有些返流,大腿根部酸痛,腰酸痛。脉不稳定,时而亢躁,时而缓弱。平时食肉多,运动少。
处方:柴胡 30 白芍 30 黄芩 15 法夏 15 枳实 15 酒大黄 10 厚朴 20 大枣30 炙甘草 25 干姜 20 吴茱萸 20 桂枝 20 当归 20 四剂
效果:四剂内出血即止;便秘基本缓解;大腿根部疼痛减轻;痔疮还会痛;小便时微有涩痛感。
为什么会这么开方?大家可以讨论下,休息十五分钟后再接着来讲。
好,接着讲课。
刚才那个医案,大家讲的都很好。我说说我自己的认知吧。
辨证:患者提供的症状不多。里证有便秘;表证有腰酸腿根部酸。半表半里证却不明显。脉时而亢燥时而缓弱,或可理解如疟状,病在进退之间,类似于往来寒热,邪实津虚;胃返流类似于呕,况且半表半里证是胃弱邪入引起的;大腿根部内两侧疼痛,为肝胆经。综合来看可以视为有半表半里证。且失血而脉弱,又有痔疮肿痛便秘,寒热夹杂,情况复杂。三阳并病,治从少阳。便秘痔疮严重,用大柴胡加减。这就是真正的传统中医思路,不是看痔疮看出血,而是看邪气在哪里,津液盛衰如何,循环秩序如何。后世的医家总是喜欢搞出些这样的理论,出血要禁干姜桂枝,感冒要禁什么什么药?这都是以病论病,忽略人体整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痔疮出血这么严重,我用的都是些热药发药活血药,是因为在我的眼中没有病,只有人体。这样才能治病。
此病人的二诊处方:
柴胡 30 白芍 30 黄芩 15 法夏 15 枳实 15 酒大黄 10 熟大黄 5 厚朴 20 大枣20 炙甘草 25 干姜 20 吴茱萸 20 肉桂 20 当归 20 滑石 20(包煎) 四剂
效果:患者服完后告诉我痔疮基本好了,小便涩痛也消失。
今天再讲一条伤寒论吧。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脉浮紧,身疼痛的,本当以汗解。如果尺脉迟,就不可发汗,因为尺脉迟是荣气不足,血少的表现。这一条虽短,却体现了三个原则:
第一,津液虚不可发汗;
第二,判断津血之多少,也就是阴阳问题,脉象比较准确,《伤寒》里碰到阴阳问题往往会有脉象的描述;
第三,判断津血之多少,尺脉比较准确。
所谓寸脉主上主表主阳,尺脉主下主里主阴,这也是顺应人体运行的很客观的理解方式,因为人体的气化过程是从里从脾胃开始的,气化的阳性能量向上向表走;剩余能量再从表回落,转换成阴性的有形物质向下向里回到肾,完成这样的一个大循环。所以,脉的运行和人体的循环方式是可以互证的。
真正的中医不仅辨证不能故弄玄虚,辨脉也不能故弄玄虚,必须在人体里找到实实在在的依据。后世的脉学玄虚的名词多,虽然那些玄虚的东西说得也有道理,但不能只谈玄虚的概念,那就犯了空想,以玄说玄的错误,还是必须弄清楚人体里面实实在在是什么。这也是仲景体系和后世体系不同的地方。判断津血之多少,不但尺脉,沉取也是很准确的,沉取无力而虚则是阴,因为浮为阳为表,沉为阴为里。迟脉是脉来迟缓的意思,表示血气不足,运行无力。“荣气”这个概念,接下来会有专门的解释。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2014年7月13日
大家晚上好。现在天气这么炎热,耽误大家乘凉的时间了。今天先答疑,后讲伤寒论。
问:“请老师具体讲下“实证”“虚证”。”
答:关于实证和虚证,现在也是后世的医家搞得越来越乱。都不知道什么是“实”什么是“虚”。好像所谓的阳证的都是实证,所谓阴证的都是虚证。不对,这个概念是不准确的。实就是里面堵住了,虚就是里面空虚,是物理概念。打比方,“承气汤证”,肠子里有东西堵住了,热性的便秘,这叫实证。那如果说里面有寒的东西,也在这里面结住了,这叫寒实,就是说阴寒凝结。当我们有寒实证的时候,腹部里面也会痛,它就是有寒的东西结在那里了,这也叫实证。于是我们有个方子叫附子,细辛和大黄,就是泻这个寒食的。附子是温养的,大黄是泻。所以说这就是实。虚也是一样。不实则为虚,空虚之意。有虚寒,也有虚热。
这个是虚实的鉴别,有时我自己也会说错,因为有时候习惯嘴上不严谨,但是你心里必须得清晰什么是虚什么是实,所以当你读到一些真正的古书古籍时,读像《伤寒论》这种严谨的教材时,你就知道他在讲什么,不能搞错。
问:平时调理身体吃什么?那些保健品有没有用?
答:调理身体最好的是少思虑,多运动。我对很多人说过,都表示很难做到,尤其是前一个。所以大家还是喜欢问保健品的事,这个简单易行。关于保健品我说两个观念:
第一:对于西药的保健品一定要慎重,现在连维生素C都被认为对人体有副作用,遑论其它。我有朋友的小孩因偷食维生素C当糖吃,患上了白癜风。第二:不要追求昂贵的中药保健品。昂贵是因为稀有,不是因为有用。且昂贵更容易招致作假。凭古人的智慧,最有用的东西都普遍种植了的,比如脾四味里的大枣、生姜。我们知道,《伤寒论》的原则人体是以中轴脾胃为中心的,治病首先考虑的是建中,也就是说脾胃无差,人则无病。日常养生健脾胃就好了。那健脾胃用什么?我们都知道参姜草枣。但有个问题,这四味或甜补或辛辣,偏性还是很强的,毕竟是药,用不对反倒不好。于是我们还有个调理脾胃的方子:八珍糕。
八珍糕里面主要是食材,基本配方是扁豆、山药、薏苡仁、莲子、芡实、苓术之类。这个很温和,也很安全,以前的人用这些再加点白米,这种的很安全,当主食吃都可以。我尤其建议老人和孩子常用这个。我家里有时候也会备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长期服用,不要去药店买,药店的药材都是硫磺熏过的,这是潜规则了。长期服用毕竟不好。群里的瑶琴是做无硫药材的,她很有经验,关于药材的事情有时候我也经常请教她,她曾经建议我买八珍糕的原粉,而不是那个做好的糕,这样没有添加剂,也不会作假,冲服也好,自己蒸也好,或兑入面粉里做馒头用,就当是杂粮馒头,都很方便,给小孩做辅食不错,这个事可以咨询一下她。
好,答疑就到这,接着讲课。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此二条讲的是经常自汗出,也就是出虚汗的情况,宜用桂枝汤来治疗。自汗出用桂枝汤是前面讲过的,只是新增加了两个概念——荣和卫。荣,也称之为营,简单来讲就是指血管之内的血液;卫指行于血管之外的津液和气化的能量。血液通过毛细血管渗出行于脉外,也就成了津液。所谓血汗同源就是这个意思。《伤寒》里只有这么几条谈到荣卫的概念,这些不像是仲景的行文习惯,疑为后人所加。因为照仲景的习惯,是不会搞很多复杂的名词概念的。他一般只是笼统的称之为“津液”,或者“血”,甚至通称为“阳”。因为强行将血管之内和血管之外的津血区分开来,临证上也不现实。比如,当我们一汗出,脉立刻就缓和了,说明血管内外本为一体,很难截然的割裂开来。
这一条里说,荣气和则卫不和,又说自汗出是因为荣和卫不协和。为什么荣气和就会卫不和呢?为什么不协和就自汗出呢?又是为什么会不协和呢?有的人出虚汗出好多年,难道是一直协和不了吗?有说桂枝汤能治荣卫不和的自汗出,是因为桂枝走卫气,白芍敛荣气。我试验过,这种情况不用白芍,单用桂枝也能治好。这又是为什么?——都是本糊涂账。后世的中医喜欢制造很多概念,事实上纸上谈兵的多,落实到人体上却经不起推敲,反而制造混乱和曲解。按照仲景的观念,人要有表证才会自汗出。这就有一个问题,如果经常自汗出,难道是经常有表证吗?这是有可能的。风寒暑湿燥,人体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外界的邪气。如果我们脾胃功能好,津液充足,表里通畅,邪气随时随地的被我们解决掉了,我们也觉察不到。反之,如果津液的能量不够,邪气总解决不掉,人体的自保模式就总要调集津液去解决,这就成了出虚汗。诸如出虚汗,手足烦热,颈肩腰腿的酸痛,经常脑袋昏沉,都是慢性的外感病反应。我们平时所谓的感冒只是急性的外感病反应。慢性也好,急性也好,只要是桂枝汤方证,就可用桂枝汤。桂枝汤里姜草枣芍是建中气敛津液的,桂枝是增加气化能量,解外驱邪的。如此一合力,自然邪气去虚汗自止。当然,如果津液不太虚,单用一味桂枝解外,津液也就自己回来了,也能治好。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 一两 附子 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先下后汗,亡了津液,陷入阴证,这时出现一种新情况:白天烦躁不能眠卧,晚上安静。前面讲柴胡汤的时候说过,若中轴脾胃虚了,津液气化之力弱了,人的大循环受到限制,就会产生上下不交通的现象,于是上热下寒,也就是上下的阴阳不顺接。这里讲的是津液更虚,里外阴阳严重不顺接的情况。里外阴阳不能互相制约,白天行阳气就过于烦躁,晚上行阴气就过于安静。那为什么不用柴胡类方剂来治疗呢?看后面,“不呕”,说明无半表半里证;“不渴”说明也不是热证;“无表证”,那就是里证了;“脉沉微”是里阴证;“身无大热”说明热只是表象。通过层层排除,最后锁定为里阴证。而柴胡类方剂是治半表半里证的,所以不能用。
这是比较难的辨证,必须了解整个六经病的特点,通过综合分析比对,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我经常提醒初学者,在把整个六经学完之前不要给人看病,因为临证错综复杂,不能全面分析的话就容易出错。
这个方子很简单,就两味药,生附子和干姜。若再加一味炙甘草就是四逆汤了。为什么不用炙甘草呢?因为甘以缓之,甜的东西有缓和之性,这里要取生附子的通行之力来打通里外阴阳,所以不用炙甘草。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 四两(去节) 杏仁 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 二两(炙) 石膏 半斤(碎,绵裹)
一般来讲,发汗后如果外感病没好,是要用桂枝汤的。也有不可用的情况,热证就是其中一种。怎么知道是热证呢?比如有怕热、大烦、大渴索饮,表里俱热。这个方子也治热证,却没有上述这些明显的证状,那怎么知道是热证的呢?因为有“汗出而喘”。一般外感病,气血往上走,表气又不通,肺就会喘;如今汗出了,表气通了,肺还在喘,说明是肺里有热,要通过喘来排除热量。只有“汗出而喘”,没有其它热证的反应,说明热证较轻微。这个方子就是麻黄汤换了一味药,将桂枝换成了石膏。所治便从偏寒的表证变成了偏热的表证。这个方子在肺炎发高烧的时候使用机会很多,尤其是小儿肺炎,因为小孩阳气旺,又容易积食,一般热性肺炎较多。据说非典的后期,中医出来力挽狂澜,治愈了很多,这个方子就是主方。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2014年7月19日
刘希彦老师7月26日讲课
太阳病中篇就是方子多。《伤寒论》里主方多数在这一章里会讲到。 今天就要讲几个临证上非常常用的方子。 在接下来的一些条文里,我们还会讲到临证上很常见的水饮证,也可以叫湿证,它和淤血证一样都是临证很常见的。
6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 四两(去皮) 甘草(炙) 二两
发汗过多,津液耗散了,津血同源,血也就不足了。心脏带血带不上来,于是就会剧烈跳动以加速带血。这就发生了“其人叉手自冒心”的现象,也就是心脏突突的,自己都能感觉到,恨不得要用手按住。 “心下悸”这个证以前说过。如果有表证,人体的自然机能,气血会往体表去驱邪。若津血不足,气血往上走的能量不够,于是就会发生悸动的现象,就像车爬坡时候的的反应一样,这是人体自己在努力。 这个病情看上去严重,但方子极简单,就是桂枝和炙甘草。炙甘草建中补津液,桂枝解外兼增加上行之气化能量。津液有了,表证去了,上行能量加强了,自然也就不心悸了。 对于这个方子,历代的名家有各种解释。 黄元御用五运六气说来解释,说是木郁而风动,所以悸。那木郁又是因为土败,所以用桂枝疏肝木,炙甘草建中培脾土。 五行脏腑辨证体系的名家来解释,心跳心悸是肾克心,或理解为肾中有陈寒,造成肾中寒水上冲。那肾不好又是因为脾土克肾水。于是辨为脾克肾,说桂枝温肾阳,炙甘草健脾且缓脾之过盛,则不能克肾。 那到底谁是对的呢?其实这都是以玄说玄。木郁怎么会风动呢?肝主疏泄主生发,肝郁了,应该更不会动才是啊。寒性沉潜趋下,肾中有寒又怎么会上冲呢?这些都是为了附会玄学而臆想出来的,而不是对人体运行机理的客观理解,这也就造成了后世辨证和用药上的混乱。仲景的高明之处,就是他对人体的表达是实实在在的生理机能和运行,而不只是停留在玄学层面。 心下悸或心悸这两个证很常见,说到底就是津液不足,不能顺畅的完成气化运行而造成的。 津液不足的原因有很多,这一条是发汗过多造成的单纯津液不足。中焦湿气囤积,也会造成津液不足,因为水湿不气化造成的津液不足。可以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加两味去中焦湿气的药,茯苓白术,这就成了后面要学的苓桂术甘汤,这是治中焦湿气的主方。 还有因为津血久亏造成心下悸的,这就要用炙甘草汤了。炙甘草汤还是桂枝甘草为主药,加姜参枣温阳建中,再佐以地黄阿胶之类滋阴药补津血。还有因为下焦淤血造成努耗津血于下,津血上行无力的,这时候可以用桂枝甘草汤合去瘀血的方剂。 桂枝甘草汤及其变化方在心脏病上使用的机会很多。诸如早搏、房颤之类,只要是心脏运行不良的疾病,病机主要是上述几种,用对了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做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 半斤 桂枝 四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大枣 十五枚(擘)
上面说过,湿气囤积中焦不能气化,而心下悸,是苓桂术甘汤。这一条是脐下悸,是湿气囤积在下焦不能气化。这个时候会发生一种叫“奔豚”的症状。《金匮要略》里这样解释奔豚:“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发作欲死。”感觉有气从腹部上冲,这是人体在发动能量,想将囤积的水湿气化上去。能量不够,不能走表完成水液大 循环,只能上冲胸咽。这个发作起来很难受。 这个方子和苓桂术甘汤只差一味药,就是去白术加大枣。 很多人解这个方子喜欢从苍术和大枣入手去分析。其实奥妙是在茯苓。我们知道,人体的原则,病在上从上解,病在下从下解。水湿在中焦可以气化上行为主,在下焦则要以往下利水为主了。这里是“脐下悸”,水湿在下焦,于是去了气化中焦的白术,而将利水的茯苓加倍。这里的茯苓用半斤,约等于125克;而苓桂术甘汤的茯苓只有四两,也就是一半的剂量。 插一句,苍术和白术古人是不分的。 为什么加大枣?大枣是补津液的。如果水湿气化往上,等于有化生成津液被利用的可能;如果水湿往下利,那就只能作为废水排出去了,于是多加一味大枣补津液。
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厚朴 半斤(炙,去皮) 生姜 半斤(切) 半夏 半升(洗) 甘草 二两(炙) 人参 一两
“腹胀满”,脾胃虚常有这个证,腹中不运化了。 主药是厚朴,下气除满的,用半斤。再合半升半夏,半夏是降逆的,主要是降上焦的水的,那和腹满有什么关系呢?《伤寒论》思考人体是一个整体,上下表里的运行是一体的。有时候是因为上面不降了,下面才堵住。所以厚朴常和半夏同用;厚朴也常和枳实同用,枳实是除胸满的。 本方是治脾胃虚寒的引起的腹满,驱寒的生姜用的也重,半斤。炙甘草和人参用得少,二两和一两。临证上,如果津液不是很虚,甘草可以少用,人参可以不用。如果寒不重,生姜也可以减少。 现在因为生活习惯不好,脾胃虚寒的人多。脾胃虚表现为腹胀的很普遍,所以这个方子现在使用机会很多。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 四两 桂枝 三两(去皮) 白术、甘草(炙)各二两
这个方子在临证上运用极其广泛,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方子之一。这是治中焦水饮的主方。多数治水饮的方子也是由它变化而来。 “心下逆满”。水饮囤积中焦则有心下满;气化上行不能顺畅,人体就会有心下“逆”的感觉。 “气上冲胸”。这是类似于奔豚的反应,虽然不是起自脐下,原理是一样:水湿不能顺畅气化上行,到胸部就阻塞住了,就会有气上冲胸之感。 “起则头眩”。蹲下站起来头就晕,严重的甚至什么都看不见,要扶墙。人体是一个整体,当我们说脾胃有水湿的时候,不是说水湿仅仅在脾胃,而是以中焦脾胃居多。事实上有湿证的时候全身哪里都会有水湿,比方说脸会肿,舌头会胖大,小肚子也比平时明显等等,自然大脑里面也会有水湿。大脑水湿多,就会头昏不清醒;水湿多则血就相对少,蹲下一站起来,大脑供血不上则眩晕。 “脉沉紧”。脉沉,邪气在里;紧主寒,亦主束缚而不通畅。这是湿证有可能出现的脉象。但脉象这个东西不是绝对的,有时候中焦湿气未必就现这个脉象,临证上缓脉弦脉浮脉也很多。 “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肌肉里面也会有水湿,一发汗便会激动,水湿便在体表经络里窜行,身体便会“振振摇”。 方中的几味药都是之前学过的。先说炙甘草。水湿去掉之后,脾胃会空虚,用适量的炙甘草能建中补津液。如果让脾胃虚着,水湿就有可能还会再次囤积。 我们现在的炙甘草是蜜炙的,很甜腻。《伤寒》里的炙甘草并没有说明是蜜炙的,有研究说《伤寒》里的炙甘草事实上就是直接炒或炙的,并不加蜜。我赞同这个说法。几个祛饮的方子都有炙甘草,而且用量不轻,如果蜜炙的话,恐有助湿之弊,因为湿证饮证是里面有水湿阻滞,还是属于偏实证的范畴。当然,如果是虚证,是可以用蜜炙甘草的,比如小建中汤。 现在中医的炮制方法很乱,我和夏正安最近也在恢复一些传统的炮制方法,希望能对中医的临证效果有所帮助。 相比桂枝,白术香气温厚,气化的是中焦区域,擅长化中焦脾胃的水饮。 茯苓将不能气化的水饮从下焦水道通利出去。 桂枝的气化之力是往肌肉走的,走的是大循环。桂枝的用量比白术还多,为什么呢?因为《伤寒论》的思路注重整体,注重人体的大循环。人体的能量气化出表,剩余的才能代谢为尿液排出体外,这是一体的运行。就像蒸笼的原理,水蒸气上不去,也就没有凝结的水珠滴下来,只是一团不运行的水在锅子里面。 桂枝这味药在经方里似乎是无所不能的,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药之一,表证用它,里证用它;水湿痰饮淤血用它;虚实寒热也都能用它。这当然不能理解为桂枝通治百病。经方的治病思路治的不是病,治的是人体的秩序和循环。桂枝是走体表大循环的,只要需要走外的力量,需要建立从脾胃到肌肉的大循环,桂枝就都能用上。
2014年7月26日
刘希彦老师2014年8月3日讲课
我们这个群就要破一千人了。我感到很高兴,因为真正的传统中医能团聚这么多人。可大家是不是真的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在思考中医呢?我知道很多人都觉得后世有后世的道理,博采众长总是没有错的。我说点个人的体会吧。我学中医分两个阶段,前半个阶段学后世,后世很好学,比较简单。后半个阶段学仲景学伤寒,比较难学。可是我在后世中医那里学了那么多年,纠结痛苦了那么多,疗效真的一般,看好一个病高兴好久。等到我学经方学伤寒,论疗效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但是我,古今很多先贤大医家都有想同的体会。后世的有些方子有些药物还是可取的。但如果你在大的思维方式上,在辨证体系上,在对人体的理解上,不是真正传统的,那学医的道路就太难了,就是后世说的,三代也未必出一个名医。这个名医还指的是有一些经验,在有限的一些病上有那么些经验。而学经方学伤寒,胡希恕先生说过,三年期满,皆能行道救人。而且是全科医生,不是只能治某些病。以我的经验,我的学生里,用功的,天分高的,半年就行道救人的也有。这群里有很多经方高手,我恳请你们也出来分享分享医案和经历,带带后学者,为真正的中医正名。这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好,闲话少说,进入《伤寒论》的学习。
这两堂课学的是去饮的方子。这套方子很重要。临证上极为常用。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人食肥甘而少运动,所谓饮证湿证多。今天学的这个方子很重要,五苓散。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五苓散方
猪苓 十八铢(去皮) 泽泻 一两六铢 白术 十八铢 茯苓 十八铢 桂枝 半两(去皮)?
这一条讲了两种渴证。一种是大汗出后胃中干的渴,这种渴只要喝点水就好了。要少喝,因为很渴的时候不要喝太多,容易伤脾胃,很饿时候也一样,所以“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中医讲人体都讲个适度。反观医院里面,只要一进去,不管大人和小孩,一天往身体里吊好几瓶水,且不管吊的是什么,这个方式本身就是很有问题的。另一种渴是胃里有湿气的渴。有湿气为什么还会渴?因为水湿囤积不气化,也就供应不到身体的各个部分,自然就会渴。这种渴是更常见的。在临证上因为缺水的渴其实很少,因为渴了我们自然就会喝水,所以多数的渴是水湿囤积。现在的医生一见渴证就用麦冬生地滋阴,反助其湿,这是不对的。
这个问题讲了很多遍了,还会反复讲,因为中医大法则就这么几条,《伤寒论》本身也在反复强调这些东西。可见今之弊古也有之。五苓散的方证,后面还有更详细的讲解,这一条讲的是“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脉浮和微热是有表证,有表证用桂枝。很多人会问,那没有表证是不是就可以不用桂枝呢?不能这么理解。因为水湿的气化是往体表气化的,桂枝是走体表大循环的,不用桂枝如何能气化水湿?再说,对于表证不能这么狭隘的去理解,不是发烧体痛有感冒症状才是有表证。我们前面说过,人体其实有很多慢性的表证,比如颈肩痛、腰痛、肌肉酸、浮肿、头痛头晕、汗出异常、烦热,诸如此类都是。很多人对经方里很多方子都有桂枝不理解,其实表证的体现形式远比我们想象的宽泛。五苓散的主证是“消渴”。消渴就是总想喝水,喝了又渴,也就是说胃里头虽有饮,却不寒,还有点微热,如果胃里头寒的话,是渴而不欲饮的。胃里头微热,说明气化能力还不太差,所以这个方子相比苓桂术甘汤,桂枝用得少,只有半两;白术用得也少,只有十八铢。茯苓和白术等量。关键是另加了两味偏寒的淡渗药:泽泻和猪苓。泽泻和猪苓的性味是淡而咸寒的。淡说明没有粘稠物质,所以下渗;咸也是下行的,能走肾开水道。这两味药微寒,所以适合微热的湿证。猪苓比泽泻更偏寒些,作用也更偏下。后面有个治下焦湿热的方子猪苓汤,就是以猪苓为主药的。在五苓散里,泽泻的用量最大,近两倍于其它药的剂量。五苓散的方义是重用向下淡渗利水的药,轻用气化药。也就是说这种水湿囤积是以水湿不下行为主的。水湿下行了,等于是北窗开了,南风也就进来了,无须重用桂枝,表气也就能通了。所以说,方药就是个能量场,这个能量场只要和人体匹配,能帮助人体回归正常循环,病自然就会好。
我曾经用五苓散为主方治好过一例黄斑病。黄斑病号称眼部癌症,是眼球后部黄斑区的一种病变。病人先是找的北京协和医院的眼科,号称中国最权威的眼科。协和的专家说这个病是治不好的,就算花十几万手术了,很快就会复发。我用五苓散为主方治疗一个星期,病灶就缩小了;治疗一个月病灶就消失了。现在好几年了,没有再复发。当时这个病人在脉证上主要反应为中焦有湿气,脉弦缓,身重乏力,却又口渴想喝水。他是一个演员,爱漂亮,听信了美容专家的话,要多喝水,于是不渴也喝。五苓散里没有一味药是所谓专门治眼睛的。为什么能治好这个病呢?说明药不是用来治病的,是用来协调人体的,而治病的是人体自己;同时也说明中医无绝症,因为真正的传统中医是开免疫力这把锁的,只要人体免疫力能抵抗的病,中医都能治。既然癌症有自愈的,艾滋病也有终生携带不发病的,那么理论上癌症艾滋病传统中医都能治,而且用这些简单的经方就可以。黄斑病事实上是黄斑区积液,因为患病位置多以成为所谓的绝症。积液无非水饮而已,用中医祛湿的办法,其实很好治。有人觉得中医能治艾滋病是天方夜谭,其实不然,大多数病毒感染类疾病,比如肝炎、疱疹,一旦得了,病毒都是终生携带,所谓的治愈就是携带而不发病。如果以此为标准,艾滋病当然也是可以治愈的。
好,大家先休息一下。
继续讲课。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 二两 桂枝 二两(去皮) 甘草 一两(炙) 生姜 三两(切)
之前我们学了两个祛中焦湿气的方子: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现在再学一个茯苓甘草汤。怎么区分这三个方子呢?主要是从“渴”这个证上来区分。有渴的是五苓散。以微寒的泽泻猪苓为主,泽泻用量最大。不渴的是茯苓甘草汤。不渴说明胃里面有寒,以生姜为主,生姜用量最大。之前学过的苓桂术甘汤没有提及渴与不渴,说明在寒热问题上居中,所以既没有泽泻猪苓,也没有生姜,只是重用茯苓桂枝,行散利水而已。我们学经方难就难的搞清楚每样药和方证的关系;更难的是搞清楚每样药和人体的关系。但只要搞清楚了,我们就能像张仲景那样灵活的加减变化。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前面我们讲了,五苓散的主证是“消渴”;这里讲了五苓散的另一个主证,“水逆”,也就是喝水下去会吐出来。人体有水饮湿气,又有热,就会很想喝水,只是水喝下去胃接受不了,于是要吐出来。有时候人胃口特别好,吃下去又胃胀不消化,也是这个道理,说明胃里有宿食积滞,且偏热性反应。这里说“有表里证”,里证指的是有里饮。表证明显也是引起水逆的原因。有表证的话,津液就会往上往表走,人体本身就是上逆模式,自然也容易将不能接纳的水通过呕吐的方式走上焦排出体外。前段时间,有一个八十多的老人找我治疗,已经垂危,喝水就吐,水谷不入。西医诊断为皮革胃,疑为胃癌。顾名思义,胃皮革化了,不接纳饮食了,西医说没有办法。这个病名很吓人,西医的本事就是制造病名,却不能治病。因为病人在外地,岁数又太大,不方便来面诊,于是用网诊的方式填了个问诊单。我就是用五苓散为主方治疗的。家属告诉我说吃了几剂药明显有改善,喝水吐的情况缓解了,胃的烧灼感也没有了。所以我们做中医不要被西医的病名吓到。至此,几个重要的祛湿的方子就讲完了。回顾一下,主要是苓桂术甘汤、五苓散和茯苓甘草汤。这几个主要是去中焦水饮的,何为水饮,就是有形的水。如果是无形的湿气,苔白腻,胃饱闷,后世常用的一些芳香药,如果藿香、佩兰、白寇、砂仁更合用。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