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胃为六腑之一,与脾互为表里,饮食经胃的受纳腐熟生成气血、精、津液,通过脾的传输营养全身。一旦胃腑有病,治疗十分重要。治胃在临床上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调治胃腑治疗其他脏腑病证,二是通过调治胃腑以治胃本腑疾病。因此,首先要了解胃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
胃的生理病理和特点
胃位于膈下,上接食管,下通小肠。胃的上口贲门,即上脘;下口为幽门,即下脘。上下脘之间名中脘,三部分合称胃脘。经脉上胃与脾互为表里,脾为阴土,喜燥恶湿,其经为足太阴脾经;胃为阳土,喜润恶燥,其经名为足阳明胃经,脾胃两经互为络属,其中胃为器,又具有受纳水谷、腐熟水谷、化生气血等功能。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是指饮食入口,经过食管贲门储藏于胃,腐熟磨化食物而言。《素问·经脉别论》日:“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具体描述了脾胃具有消化食物,吸收食物营养并能转化输送的过程,体现了胃为实质的脏器,且藏水谷,主受纳,为三阴之总司。《素问·五藏别论》日:“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之气”。此明确指出胃具有容纳食物、消化食物的功能,但必须和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水谷精微才能供养全身。若胃有病变,则受纳腐熟功能异常,则可出现饮食减少、脘腹饱胀、水谷不化等症。
化生气血
中医认为人体气血是由饮食化生而来。《灵枢·五味》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灵枢·玉版》谓:“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灵枢·邪客》曰:“五谷入于胃,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宗气枳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此描述了食物经胃消化后形成人体营卫气血、精、津液等的复杂过程,表明胃具有化生气血的功能。若化生气血功能异常,则可出现疲乏无力,头晕眼花,易感冒,不耐劳等症。
主通降
通即通达,降为和降,是指胃气必须时时和顺通达,下降不逆,如叶天士谓:“纳食主胃…胃宜降宜和”,徐大椿《温热经纬》曾曰:“胃以通降为用”。胃的通降作用是以受纳腐熟水谷为前提的,饮食入胃后,经胃的腐熟,然后必须下行小肠,由小肠泌别清浊,其清者即营养物质由脾运送,营养全身;其浊者即糟粕废物由胃的通降作用,下达大肠,经肛门排出体外。若胃的通降功能失职则可能出现胃气不和,胃气上逆的病理过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浊气在上,则生?胀”。故临床常见脘腹饱胀,恶心呕吐,嗳气泛酸等症状。
主脘腹
胃位于膈下,上口为上脘,下口为下脘,上下脘之间名曰中脘,三者合为胃脘。脘腹是指上中下三脘,系胃之所居之地,故胃主脘腹,故有“脘腹属胃”之说。正常情况下,胃气充足,腐纳正常,则脘腹柔软平坦,不胀不痛,反之则脘腹胀满,时有疼痛,所以《灵枢·海论》曰:“水谷之海有余,则腹胀”。《灵枢·胀论》又说:“胃胀者,腹满胃脘痛”。
主咽部、舌苔
胃主咽部是指胃受纳水谷必须经过咽部,通过食道才能进入胃中,故《灵枢·忧患无言》中曰:“咽喉者水谷之道也”,《灵枢·胀论》又曰:“胃者,太仓也,咽……传送也”。说明胃是饮食的仓库,咽是主管传送饮食的通道。因此咽由胃所主。胃气和顺,通降正常,则咽部畅通,不痛不肿,无噎阻之感;若胃气不足,通降无权,则咽部喳阻不下;若胃火炽盛,上熏于咽,则咽部焮红热痛,甚至发为喉风、喉娥等咽部疼痛疾患。
胃主舌苔,舌苔由胃气上蒸所生。通过观察舌苔的色泽、厚薄、润燥等变化可以了解胃及其他脏腑的功能正常与否,正如《形色简糜·舌质舌苔辨》所说:“苔乃胃气之所熏蒸,五脏皆禀于胃,故可借以诊五脏之寒热虚实也”。胃气充足,受纳腐熟功能健旺,则舌苔薄白,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若湿邪或饮邪停胃,胃气遏阻,则出现白腻苔和白滑苔;如热邪或火邪犯胃,则出现黄苔或黄糙苔起芒刺;若食积停胃,浊气上升,则出现厚腐苔;若胃阴不足,不能蒸液生苔,则见舌光干无苔。
与脾共主肌肉而充养四肢百骸
《内经》认为肌肉四肢统属于脾胃,开创了后世“脾主肌肉”、“脾主四肢”的先河。《素问·痿论》曰:“脾主身之肌肉”,《素问·热论》曰:“阳明主肉,其脉夹鼻络于目”。说明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一样,具有主属肌肉的功能。脾胃与四肢百骸的联系充分体现在《素问·玉真机藏论》、《太阳阳明论》等有关论述中。如“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注四旁者也”、“四肢皆禀气于胃”等,这些论述表明古人早已发现人体肌肉丰腴、四肢健壮与脾胃健运密切相关。反之,从肌肉、四肢的状况又可推知脾胃之气盛衰。
喜润恶燥是胃的特性
叶天士说:“阳明胃土,得阴自安”,胃不仅需要阳气的蒸化,更需要阴液的濡润。胃中的阴液充足,则有助于腐熟水谷和通降胃气,故叶天士又说:“胃喜柔润”,倘若胃阴不足,津液不能上承则见口干舌燥,胃中邪热内蕴,津液受伤,则见口苦咽干,嘈杂烧心等症。
治胃十五法
我在临床上根据胃的生理病理特点,自拟治胃十五法治疗脾胃病,随证加减多获良效。具体为清、行、消、运、和、涩、润、燥、降、止、驱、化、温、补、泻十五法,按主症、次症、诊断、辨证、治法、方药介绍如下。
1.疏肝和胃法(适用于胃痛肝胃不和证)
主症
胃脘胀痛
次症
痛窜胁背,气怒痛重,胸脘堵闷,嗳气频作,善喜叹息,排便不爽,舌苔薄白,脉象多弦。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胃痛肝胃不和证。
辨证
肝气犯胃,胃失和降
治法
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方药
自拟疏肝和胃汤
醋柴胡10g,醋白芍15g,枳壳10g,
元胡12g, 川楝子5g,陈皮10g,
青皮10g,甘草5g。
按语:本证系肝胃不和胃痛,自拟疏肝和胃汤系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加减化裁而成,方中柴胡、元胡疏肝理气,活血止痛;醋炒白芍入肝经柔肝止痛;枳壳、川楝子、青、陈皮行气疏肝,加强柴胡、元胡理气止痛和胃降气之功;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之功,可使肝逆之气疏散,气滞胃痛得以缓解,另可加生姜、大枣调养胃气,药证相符,每获良好效果。
元胡、川楝子配伍名金铃子散,出自《活法机要》一书。元胡辛散温通,理气止痛,又入血分,活血化瘀;川楝子苦寒降泻,清泻肝火,又能胜湿解郁止痛。二药配伍相得益彰,理气活血,清化止痛。临床上用川楝子宜炒,除去异味以减少恶心等副作用。
2.散寒温胃法(适用于胃痛寒凝证)
主症
胃部凉痛
次症
遇冷痛甚,口淡流涎,喜热喜按,或有寒热,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象弦紧。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胃痛寒凝证。
辨证
寒邪客胃,胃气阻滞。
治法
散寒温胃,调理气机。
方药
自拟散寒温胃汤。
制香附10g,高良姜10g,荜芨5g,
甘草5g,苏叶6g,土炒白芍10g,
陈皮6g,生姜5g。
按语:本证系寒邪侵犯胃腑而致胃痛寒凝证,自拟散寒温胃汤系用良附丸加味而成,方中香附、高良姜、生姜行气温中,散寒定痛;荜芨、苏叶暖胃驱寒,行气发表;土炒白芍合甘草缓中止痛;陈皮健脾和胃。诸药合用共奏温中行气、散寒止痛之功。
香附、高良姜配伍名良附丸,出自《良方集腋》。香附辛散苦降,药性和缓,为理气良药;高良姜辛辣芳香,温胃散寒,为温中上品。二药配伍,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为治寒凝胃中、气机阻滞之妙方。
3.补中益胃法(适用于胃痛中气下陷证)
主症
胃部坠胀
次症
不思饮食,食后症重,脘腹痞满,呕吐清水,辘辘水声,面黄体瘦,舌淡苔白,脉象沉细。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胃痛中气下陷证。
辨证
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治法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药
自拟补中益胃汤。
炙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0g,
柴胡6g,炙甘草6g,枳壳10g,
升麻5g,陈皮6g。
按语:本证系中气不足所致的胃痛气虚下陷证,自拟补中益胃汤系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而成。方中黄芪为君补益中焦下陷之中气;且党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为主,并有陈皮健脾理气为佐;升麻、柴胡升举下陷之清阳为使药;方中枳壳虽为臣药但有理气宽中、行滞升提之功,为治胃下垂、子宫脱垂、久泻脱肛的要药。可助黄芪补益中焦下陷之气,又可防君臣药补气之腻。诸药合用共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对胃痛中气下陷证疗效颇佳。
4.滋阴润胃法(适用于胃痛胃阴不足证)
主症
胃灼隐痛
次症
五心烦热,口干舌燥,嘈杂干呕,口渴不饮,烦急易怒,纳少便干,舌红无苔,脉象细数。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胃痛胃阴不足证。
辨证
阴津不足,胃失濡养
治法
滋阴润胃,和中止痛
方药
自拟滋阴润胃汤
北沙参20g,麦冬15g,生地15g,
生甘草5g,生白芍10g,玉竹15g,
山药15g,陈皮6g。
按语:本证系胃阴亏虚所致的胃痛,自拟滋阴润胃汤为一贯煎加减化裁而成。方中北沙参、麦冬、生地养阴润燥,生甘草、生白芍,性味甘酸,酸甘化阴,具有敛阴止痛之效,佐以玉竹、山药滋阴润燥和中止痛,少佐陈皮行气宽中,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润胃、和中止痛之功,润补胃中长期亏虚的津液,缓解胃痉挛引起的疼痛,具有良好的效果。
白芍、甘草合用亦为古方芍药甘草汤,治疗胃肠疾病中挛急作痛有奇效。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补中益气、润肺祛痰、缓和药性。白芍味酸,得木之气最纯;甘草味甘,得土之气最厚,两药配伍具有酸甘化阴、敛阴止痛之功,为治胃肠病痛症基础方。
5.消食泻胃法(适用于胃痛食积证)
主症
伤食胃痛
次症
胃部饱胀,厌食纳呆,嗳腐酸臭,吐后症轻,矢气酸臭,大便不爽,苔厚垢腻,脉象弦滑。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胃病食积证。
辨证
饮食伤胃,宿食停滞。
治法
消食导滞,泻胃和中。
方药
自拟消食泻胃汤。
枳实10g,大黄10g,炒白术10g,
鸡内金10g,半夏曲10g,陈皮6g,
焦三仙各30g,甘草3g。
按语:本证系暴饮暴食所致的食积胃痛,消食泻胃汤系枳实导滞丸、保和丸加减化裁而成。方中枳实、大黄为君,攻积泻热,行气消枳;白术、陈皮健脾燥湿、调气和中,使攻积而不伤正为臣。鸡内金、焦三仙、半夏曲加强消食化积醒胃之功效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消食导滞、泻胃和中之功,使胃中食积得以消导,胃气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枳实、白术合用为古方枳术丸,白术用量重于枳实一倍,侧重健脾消痞。《金匾要略》枳术汤中枳实用量重于白术一倍,侧重破气消痞,故重用枳实,愈在以消为主,恐破气伤脾,故配白术健脾。目前临床用药多为复方,一张处方有10味左右,君药有2~3味,故白术、枳实等量,用10g以健脾理气。凡纳食不香,餐后饱胀者均可选用。
6.化瘀活胃法(适用于胃痛瘀血证)
主症
胃刺割痛。
次症
痛处固定,痛时拒按,夜间痛甚,痛时持久,呕血黑便,食后痛甚,舌质暗红,脉象弦涩。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胃痛瘀血证。
辨证
瘀血停胃,胃络瘀阻。
治法
活血化瘀,通络活胃。
方药
自拟化瘀活胃汤。
丹参20g,生蒲黄10g,五灵脂10g,
檀香10g,元胡索15g,九香虫3g,
大黄5g,三七粉3g(冲)。
按语:本证系瘀血内停胃腑所致的胃脘痛,自拟化瘀活胃汤系采用丹参饮与失笑散加减化裁而成。方中用丹参、失笑散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君;以三七增强活血化瘀之效,大黄清热化瘀,使瘀血下行,大便排出体外为臣;檀香、元胡索行气化瘀活血止痛为佐;九香虫行气止痛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化瘀通络泻胃止痛之功。
方中蒲黄、五灵脂合用为古方失笑散,蒲黄辛香性散,性凉而利,专入血分,有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之功,本品既能收敛止血,又能活血祛瘀,此处用其活血化瘀;五灵脂气味俱厚,专走血分,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两药合用,增强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的力量。
7.温中暖胃法(适用于胃痛虚寒证)
主症
胃凉隐痛
次症
遇寒痛甚,喜按喜暖,喜热饮食,畏寒肢冷,体乏无力,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象细弦。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胃痛虚寒证。
辨证
中阳不振,寒自内生。
治法
温补中阳,暖胃止痛。
方药
自拟温中暖胃汤。
黄芪30g,桂枝10g,土炒白芍15g,
炙甘草6g,干姜10g,土炒白术10g,
荜芨10g,党参15g。
按语:本证系日久感受寒凉或恣食生冷寒凉之品所引起的虚寒胃痛,自拟温中暖胃汤系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加减化裁而成。脾主升清,胃主受纳而降浊,今虚中有寒,脾胃升降失常而致虚寒胃痛。方中以黄芪、干姜为君,以甘温之黄芪补脾胃中气而升阳,以辛热之干姜,温中焦脾胃而祛胃寒;桂枝、荜芨辛温之品,助干姜温中散寒;党参、白术甘温之药助黄芪补益脾胃,佐以白芍合甘草缓急止痛,甘草为使,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温补中阳,暖胃止痛之功。
方中桂枝、白芍合用有桂枝汤调和营卫之意。白芍性寒,养血柔肝,敛阴而不滞邪;桂枝性温解肌和营,通阳而不伤阴。桂枝色赤入血分,可通血脉;白芍色白入阴分,能益阴血。两药合用,一寒一温,一收一敛,一阴一阳,相互制约,共奏调和营卫、振奋中阳、缓急止痛、调和脾胃之功。
8.化湿清胃法(适用于胃痛湿热证)
主症
胃痞灼痛。
次症
胸脘满闷,口苦口黏,头身重着,食欲不振,大便黏滞,肛门灼热,舌苔黄腻,脉象濡数。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胃痛湿热证。
辨证
湿热之邪,阻滞中焦。
治法
清化湿热,调理气机。
方药
自拟化湿清胃汤。
黄芩15g,黄连5g,厚朴9g,
大黄6g,六一散15g,清半夏9g,
茵陈15g,陈皮6g。
按语:本证系湿热中阻胃腑引起胃痞灼痛之病证,自拟化湿清胃汤系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化裁而成。方中黄芩、黄连为君,苦寒燥湿、清热泻火;大黄、厚朴、清半夏、陈皮为臣,大黄荡涤体内湿热之邪,导泻下行,厚朴行气化湿,陈皮、半夏和中醒胃;茵陈清利湿热为佐;六一散为使,引湿热下行,从小便排出体外。诸药合用共奏清化湿热、调理气机之功。
方中六一散为《明论方》方,滑石180g,甘草30g,按6:1比例配方,研末冲服,每服10g,有凉暑利湿、利水消肿之功;茵陈味苦微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其气清芬,善渗湿而利小便,为去湿热、退黄疸要药。二药合用,起协同作用,可增强清热化湿、祛暑除烦的功效。
9.清热泻胃法(适用于胃痛实热证)
主症
胃痛灼热。
次症
痛势急迫,口干口苦,烦躁易怒,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象略数。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胃痛实热证。
辨证
肝郁化热,火邪犯胃。
治法
疏肝清热,泻胃止痛。
方药
自拟清热泻胃汤。
黄芩15g,黄连5g,黄柏10g,
桅子10g,生石膏30g,大黄6g,
陈皮10g,生甘草5g。
按语:本证系因饮食失节,化热伤胃腑所致的胃痛实热证。自拟清热泻胃汤系由黄连解毒汤加味化裁而成。方中黄芩、黄连、黄柏为君,苦寒清胃中实热,黄芩清上焦火,黄连清中焦火,黄柏清下焦火;桅子通泻三焦之火,石膏清阳明实热为臣;大黄通下使热有去路,为防苦寒伤胃用陈皮健脾和中共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疏肝清热,泻胃止痛之功。
黄芩、黄连配伍合用,出自《伤寒论》的泻心汤及葛根汤,《医宗金鉴》取名二黄汤。芩连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为治实热火炽之要药。黄芩善清肺热,祛大肠之热,黄连善泻心火,除湿郁之邪。黄芩善清热生之湿,黄连善清湿生之热。两药配伍,相得益彰,治湿热蕴结中焦甚效。
10.芳化胃浊法(适用于胃痛湿浊证)
主症
胃痛流涎。
次症
胸院痞闷,口中黏腻,纳少不香,身体困倦,胃声辘辘,大便稀溏,苔白厚腻,脉象多滑。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胃痛湿浊证。
辨证
脾虚不运,湿浊中阻。
治法
健脾助运,芳化胃浊。
方药
自拟芳化胃浊汤。
苍术15g,厚朴花10g,葛蒲10g,
甘草5g,藿香10g,佩兰10g,
茯苓15g,陈皮10g。
按语:本证系湿浊中阻胃脘引起的胃痛湿浊证,方中苍术、藿香、陈皮为君健脾燥湿、芳化湿浊;以佩兰、菖蒲加大芳化湿浊而开窍止痛为臣;茯苓健脾渗湿止涎,厚朴花疏肝理气芳香化湿为佐;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方中用大里燥湿、健脾药目的在于使中焦湿浊得以消除,而达到止痛的目的。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助运,芳化胃浊之功。
藿香、佩兰配伍,出自《时病论》芳香化浊法。藿香、佩兰气味芳香,为清解暑湿之上品。藿香醒脾和胃、善化里湿;佩兰宣化湿浊,善除暑邪。二药配伍,增强芳化胃浊、醒脾开胃、和中止痛之功。暑夏季节应用鲜藿香、鲜佩兰二药入煎时后下,芳化湿浊之力更强。
11.疏气降胃法(适用于胃痛气逆证)
主症
胃痛呃逆。
次症
嗳气频作,恶心呕吐。嘈杂反酸,不思饮食,胃脘堵闷,餐后饱胀,舌苔薄白,脉象多弦。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胃痛气逆证。
辨证
腑气不通,胃气上逆。
治法
疏通腑气,降逆和胃。
方药
自拟通腑降胃汤。
枳实15g,白术15g,大黄10g,
炒莱菔子30g,半夏9g,陈皮6g,
旋覆花9g,代褚石15g。
按语:本证系腑气不通、胃气上逆所致的胃痛气逆证,自拟通腑降胃汤系枳实导滞丸与旋覆代赭汤加减化裁而成。方中重用枳实、大黄、炒莱菔子为君行气消食,通腑导滞;配用白术、陈皮、半夏为臣健脾补气,降逆和中,以防大黄苦寒伤正;旋覆花、代赭石为佐使药降气镇逆,和胃止呕。诸药合用共奏疏通腑气,降逆和胃之功。
旋覆花、代褚石配伍,取《伤寒论》旋覆代储汤之意。中医认为诸花轻升,唯覆花独降,能下气消痰涎,降逆以除隐气;代赭石苦寒体重,以寒清热,以重镇降,能镇胃降气以止嗯止呕。二药配伍,增强镇逆降气、和胃止噫之功。
12.化痰顺胃法(适用于胃痛痰饮证)
主症
胃痛痰多。
次症
胸中满闷,喉中痰阻,呕吐痰涎,纳食不香,胃脘痞闷,身困欲睡,舌胖苔腻,脉象细滑。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胃痛痰饮证。
辨证
脾虚失运,痰饮凝胃。
治法
健脾助运,化痰顺胃。
方药
自拟化痰顺胃汤。
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
甘草6g,杷叶10g,白术10g,
桂枝6g,旋覆花10g。
按语:本证系因脾虚失运,水湿不化,凝结成痰,痰饮聚胃引起胃脘痛痰饮证。化痰顺胃汤系由二陈汤、苓桂术甘汤加味而成,方中用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可荡涤胃腑痰饮。苓桂术甘汤健脾渗湿化痰饮。配合杷叶化痰降气,旋覆花降逆化饮,诸药配伍,可使痰涎顺胃而下,使脾胃功能恢复正常。
方中陈皮、半夏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陈汤的君药、臣药。半夏辛温,入脾胃肺经,体滑性燥,能走能散,既得燥湿化痰,治痰湿咳;又能降逆止呕,治胃气上逆恶呕。陈皮味辛苦性温,辛散苦降,其性温和,燥而不烈,为肺、脾气分要药。既能健脾行气,治脾虚气滞的胃痛胃胀,又能燥湿化痰,治脾虚痰湿之痰饮凝胃。二药合用,增强健脾燥湿,化痰去饮的功效。
13.驱蛔安胃法(适用于胃痛蛔虫扰胃证)
主症
胃痛吐蛔。
次症
胃痛乍作,痛时鼓包,痛止如常,能食消瘦,唇面虫斑,嗜异物癖,苔白或黄,脉象多弦。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胃痛蛔虫扰胃证。
辨证
湿热生虫,蛔虫扰胃。
治法
驱蛔杀虫,止痛安胃。
方药
自拟驱蛔安胃汤。
乌梅15g,使君子10g,胡黄连9g,
槟榔10g,苦楝皮6g,白芍12g,
甘草6g,干姜5g。
按语:本证系因蛔虫窜胃引起胃脘蛔虫症。驱蛔安胃汤是乌梅丸加减化裁而成。方中重用乌梅和使君子为君药有杀虫驱虫、消积安蛔之功;配苦楝皮加大杀虫之力,辅以胡黄连、木香清热燥湿,行气调中为臣;佐以槟榔杀虫消积通便,使蛔虫排出体外;用白芍、甘草为使,酸甘缓急,解毒止痛。诸药合用共奏驱杀蛔虫,安胃止痛之功。
中医认为:“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乌梅丸中有乌梅之酸,干姜、细辛之辛,黄连之苦,能使蛔虫安静,但杀虫之力不足,故本方重用使君子,既有杀虫消积之功,又有健脾益胃之效。配合味辛苦性温的槟榔,辛温通散,苦温下降,既能消积导滞,又能杀虫驱虫。二药配伍合用,能使蛔虫麻痹安静,并通过泻下作用把虫体排出体外。
14.止血护胃法(适用于胃痛胃络损伤证)
主症
胃痛呕血。
次症
胃痛剧烈,痛处固定,胃痛拒按,柏油样便,头晕乏力,烦躁心悸,舌紫瘀斑,脉象弦涩。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胃痛胃络损伤证。
辨证
胃络损伤,血滋脉外。
治法
宁络止血,护胃止痛。
方药
自拟止血护胃汤。
白芍15g,甘草10g,白茅根20g,
大黄10g,白及10g,仙鹤草15g,
乌贼骨10g,三七粉3g‘冲’。
按语:本证系血络损伤瘀积胃内所致的胃痛瘀血证。止血护胃汤方中以大黄、三七活血化瘀,凉血止血,祛瘀生新为君药;白茅根、仙鹤草清热凉血,乌贼骨、白及收敛止血为臣;白芍柔肝止痛为佐,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宁络止血、和胃止痛之功,对胃痛呕血有较好的疗效。
方中大黄、三七配伍为止血要药。大黄大苦大寒,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既能荡涤胃肠实热,为苦寒攻下之品,又能活血化瘀止血,为瘀阻作痛良药。三七味甘微苦性温,专走血分,善止出血、散瘀血、消肿块、止疼痛,为血家要药。二药配伍合用,加强活血化瘀、止血定痛之力,应用于胃病出血,屡用屡验。
15.解毒养胃法(适用于胃痛毒物损伤证)
主症
毒袭胃痛。
次症
误食毒物,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脘腹痞满,体乏汗出,心悸烦躁,舌紫暗红,脉沉细数。
诊断
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胃痛毒物损伤证。
辨证
毒物侵袭,胃气阻滞。
治法
清解毒物,养胃止痛。
方药
自拟解毒养胃汤。
绿豆30g,甘草10g,白芍20g,
全车前30g(包),大黄10g,土茯苓20g,
五汁饮‘送服’(注:梨汁7ml、姜汁1 ml、马蹄汁3ml、奶汁10ml,藕汁5ml)
按语:解毒养胃汤以绿豆、甘草为君药,具有解毒化毒,止呕止痛之功;配车前、土茯苓、大黄为臣,全车前、土茯苓利尿解毒,使毒从小便排出,大黄荡涤胃肠,使毒从粪便排出体外;白芍、甘草为佐使药以缓急止痛;另配五汁饮频频服下,保护胃翻膜,以防止损伤胃络,又有解毒养阴之效。若误食毒物时间不长,应先采取涌吐法或洗胃后应用本法治疗,效果更佳。
本文摘自《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作者:李乾构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