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逍遥散”,中医名方,疏肝效果一流名字也很有意境。意思是吃了药,肝气活泼畅通,心情也随之开朗起来,烦恼抛诸脑后,好似神仙一般逍遥快活。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治妇人诸疾方。
组成:甘草(微炙赤)半两,当归(去苗,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芍药(白)、白术、柴胡(去苗)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加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煎服。
【方歌】[1]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散郁除蒸功最奇,调经八味丹栀着。
?
逍遥散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名方,脱胎于张仲景四逆散、当归芍药散之法,后人广泛应用于内、妇、儿、男、五官各科病证。温平康等将其源流概括为渊源于汉代,成方于宋代,充实于明清,发展于现代。
1.渊源于汉代《伤寒论》载四逆散由炙甘草、炙枳实、柴胡、芍药四味组成,用于气郁而致厥逆之证,体现了疏肝解郁、调理气机治法。《金匮要略》载当归芍药散,由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泽泻、川芎六味组成,主治妇人妊娠腹中痛及妇人腹中诸疾痛,有疏肝养血、健脾祛湿之效。两方均为和解剂,皆有疏肝解郁之功。
2.成方于宋代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始载逍遥散,其组成为四逆散易枳实,合当归芍药散去泽泻、川芎,加薄荷、生姜组成,即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生姜八味。主治肝郁血虚所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之功。
3.充实于明清 明代《审视瑶函》载柴胡参术汤,由柴胡、白术、甘草、人参、川芎、当归、熟地组成,主治怒伤元阴元阳导致的暴盲症。明代《寿世保元》载加味八珍汤,由黄芪、白术、甘草、防风、熟地、川芎、白芍、人参、知母、当归、山药、益智仁、升麻、黄柏组成,主治妇人曾经小产,今有孕,预先培补为妙。清代《傅青主女科》载加减逍遥散,由茯苓、白芍、甘草、
柴胡、茵陈、陈皮、栀子组成,主治妇人怀抱抑郁、口干舌燥、呕吐吞酸而血下如崩者。又载宣郁通经汤,由白芍、当归、丹皮、山栀子、白芥子、柴胡、香附、郁金、黄芩、甘草组成,主治妇人经水未来腹先痛。所举诸方,均在逍遥散基本方基础上化裁而来。
4.发展于现代现代由逍遥散化裁出许多方剂,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多以柴胡、当归、白芍、甘草为基础药,而灵活配伍。如归芍丸(《妇科病中医诊疗法》1959年版)在基础药上配伍川断、杜仲、萸肉等以疏肝健脾、补肾利湿。截郁合欢汤(《谦斋医学讲稿》1964年版)在基础药上配伍三七、合欢皮、柏子仁等以疏肝解郁、养心安神。乳房胀痛方、乳房囊性增生方(《中医治法与方剂》1985年版)在基础药上着重配伍香附、青皮、牡蛎、王不留行、连翘、花粉等以疏肝通络、散结消肿。
【功用】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主治】 肝郁血虚脾弱证。致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方论】君药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当归甘苦温养血和血、白芍养血柔肝,共为臣药;木郁不达致脾虚不运,故以白术、甘草、茯苓健脾益气,既能实土以御木侮,又能使营血生化有源;薄荷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煨生姜温胃和中,且能辛香达郁,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可收肝脾并治,气血兼顾的效果。凡属肝郁血虚,脾胃不和者,皆可化裁应用。
方解】逍遥散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体阴用阳。若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体失养,皆可使肝气横逆,胁痛,寒热,头痛,目眩等证随之而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篇》)。神疲食少,是脾虚运化无力之故。脾虚气弱则统血无权,肝郁血虚则疏泄不利,所以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此时疏肝解郁,固然是当务之急,而养血柔肝,亦是不可偏废之法。本方既有柴胡疏肝解郁,又有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尤其当归之芳香可以行气,味甘可以缓急,更是肝郁血虚之要药。白术、茯苓健脾去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虽为佐使之品,却有襄赞之功。生姜烧过,温胃和中之力益专,薄荷少许,助柴胡疏肝郁而生之热。如此配伍既补肝体,又助肝用,气血兼顾,肝脾并治,立法全面,用药周到,故为调和肝脾之名方。
【化裁】加丹皮、栀子,成为“加味逍遥散”。功用:养血健脾疏肝清热。主治:肝郁血虚内有郁热
加生地黄或熟地,成为“黑逍遥散”。功用: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主治:肝脾血虚证。临经腹痛。
【文献】 方论张秉成:“夫肝属木,乃生气所寓,为藏血之地,其性刚介,而喜条达,必须水以涵之,土以培之之,然后得遂其生长之意。若七情内伤,或六淫外束,犯之则木郁而病变多矣。此方以当归、白芍之养血,以涵其肝;苓、术、甘草之补士,以培其本;柴胡、薄荷、煨生姜惧系辛散气升之物,以顺肝之性,而使之不郁,如是则六淫七情之邪皆治而前证岂有不愈者哉。本方加丹皮、黑山栀各一钱,名加味逍遥散。治怒气伤肝,血少化火之证。故以丹皮之能人肝胆血分者,以清泄其火邪。黑山桅亦入营分,能引上焦心肺之热,屈曲下行,合于前方中自能解郁散火,火退则诸病皆愈耳。”(《成方便读》)
逍遥散自薛立斋善用之后,遂为后世所重。赵养奎《医贯》对其称赞有佳,谓:“凡外感者,皆作郁看,以逍遥散加减出入,无不获效。”此虽殊不可取,然余在临证中对逍遥散颇为中意,无论内伤、杂症辨证应用 无不应手取效,曾自诩余无他技,唯于临证时善用逍遥散加减耳。赵羽皇对逍遥散解释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性急善怒,其气上行则顺,下行则郁,郁则火动而诸病生矣。故发于上则头眩耳鸣,而为目赤;发于中则胸满胁痛而或作吞酸;发于下则少腹疼疝而或溲溺不利;发于外则寒热往来,似疟非疟。凡此诸证,何莫非肝郁之象乎?而肝木之所以郁,其说有二:一为土虚不能升木也,一为血少不能养肝。盖肝为木气,全赖土以滋培,水以灌溉。若中土虚则木不升而与郁;阴血少则肝不滋而枯。方用白术、茯苓者,助土得以升木也;当归、芍药者,益营血以养肝也;薄荷解郁;甘草和中;独柴胡一味,一以厥阴之报使,一以升发诸阳。经云:木郁则达之。遂其曲直之性,故名逍遥。其内热外盛者,加丹皮解郁热,炒栀子清内热,此加味逍遥散之义也。”
? ? 情绪不好,会影响肝的疏泄,进而影响脾胃和气血,逍遥丸拆解了「肝郁─脾虚─血虚─肝郁」的恶性循环,所以现在也用得很多。
肝气不舒病变多样
人体的气机是不断地升降沉浮的,脏腑的升降若出了问题,则会百病丛生。其中,肝最易出问题。肝主藏血,主疏泄,它负责把身体内的气血运行畅通。其中,肝主疏泄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调畅情志,如果情绪不好的话,就会影响疏泄作用,即中医所说的「肝气不舒」。如果情绪郁积得严重了,反过来会影响肝的功能,导致肝气更加不舒畅。
肝气郁积不舒,阳气闭塞在内,无法到达四肢末端,则会出现四肢末端冰冷的状态,这在中医叫四逆。肝气不舒还会让人变得易怒,易发火,其实是心烦,这是因肝火太旺,致心火也变得旺了;有的是生闷气,这是郁积的表现。很多女性在月经前都易发火,这种人很可能就是肝气不舒。因为肝经与女性的生殖功能关系密切,故肝气不舒与月经不调也密切相关。
肝气不舒,不仅会导致气滞不行,还会出现血瘀、血虚、脾虚等多种病理表现,如痛经,经闭,崩漏,抑郁症,头晕目眩,身困乏力,呕吐,失眠多梦,易怒,食欲差,胸胁胀痛等,甚至于很多器质性病变也与此相关。
肝郁在现代社会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因现代人压力大,情绪疏解能力差,所以人们情绪问题很多,因情绪而致疾病也非常多。
逍遥散拆解肝脾血虚
逍遥散中柴胡梳理肝气,白芍敛阴柔肝,和当归一起补肝体而助肝用,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共为臣药。方中薄荷升散,可透达肝经郁热,生姜辛发散郁结。
肝气不舒,脾胃会出问题,很多人会饮食减少,胃口不佳,会脘腹疼痛,嗳气,呕吐等等。
在逍遥散里,又配了茯苓和白术来补脾,这样就防止了肝木的侵袭,这是张仲景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
脾胃虚弱,我们的气血的来源就出问题了,尤其是血的来源,因此肝气不舒会使脾胃功能失常,进而导致血虚。然后血虚反过来会影响肝之功能,因为肝藏血,血不足了,肝经失养,又会更加暴戾,因此再次加重问题。这是一个三角形的关系,互相影响,一环扣一环。而且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越来越坏。在逍遥丸里面,又配了当归来养血,结果就阻止了血虚的情况。
这个恶性循环的三角形,所谓:肝郁─脾虚─血虚─肝郁,被逍遥丸这个方子全部给拆解了,逍遥丸针对这个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设置了解决的药物。
很多人认为逍遥散是女性的专利,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只要是肝郁、脾虚、血虚的人,都可以用,无论男女。在古代医书上也有不少男性使用逍遥散的医案。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