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大体译为:圣人不在疾病已经发生再去医治,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如同不等到乱子已经发生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乱子发生之前,就是这个道理。原文中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从古至今,“治未病”为中医养生理论的重要思想。
“治未病”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未病先防,一是已病防变。
未病先防,是指在人们未患病之前采用预防的方法从而避免亚健康状态与疾病的发生,适用于未病的健康人群与亚健康人群。包括祛除影响健康的因素和主动养生、锻炼身体。影响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家庭或社会负担,自身抗病能力、健康意识、不良生活方式、感情挫折等。面对这些,我们要做到:法于自然之道,顺应自然规律的发展变化,起居能顺应四时的变化;调理精神情志,情志要保持舒畅,不骄不躁,保持心情平和;保持阴平阳秘,保证阴阳平衡,阳气固密于外,阴气才能内守。
既病防变,是指当人们已经处于疾病状态时,要早期诊断,及早治疗,防止疾病转变殃及其他未病脏腑或危及生命。《黄帝八十一难经》载:“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脾,故先实其脾,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未病早防为上策,已病早治为中策,以败为戒为下策。
“治未病”的思想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其养生理论具有重要性,在医生对人们进行身体素质评估的过程中,重视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思想,使人们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调养身体,防止疾病的发生或者防治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