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主讲:古中医づ张
我们今晚主要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 第一,寒热的根源,第二,传经的问题,第三,营卫的解释,大致就这三个问题。
我们看看伤寒论的序:“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 序中,仲景说道,“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 仲景谈到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以及胎胪药录, 说明仲景上承内经,难经之旨,遵圣经。
? 至于胎胪药录这本书,至今未见。 仲景所用药性我们后世不得而知, 所以我们至今有很多药性版本的出现。 我们熟知的就是神农本草经。仲景到底用药如何?举个例子,桂枝汤,用芍药的问题有争议,到底用白芍还是赤芍呢?有的医家发现,仲景用的是赤芍,神农本草经介绍了赤芍的功效,大家可以去看看。对我很有启发,我除了缓急止痛用白芍,其他的都用赤芍。 左季云老人的(伤寒论类方汇参)讲得很详细,我就不多说了。
? ?“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仲景提到了见病知源四个字, 说明仲景认为啊,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等著作是病之源头。 也是我所提到的滴滴归原的意思。 治病必求于本!
?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病问疾,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不求经旨,顺着自己的思路走,治病不求于本,或者四诊不参,还有就是路子走歪了。都是不对的。 至于把握生死,那就是不可能的,你连本都不知道,你怎么去断人生死,怎么去那这个病拿下来?
?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腧腑,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
看这句话:“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腧腑,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仲景这句话说明医者要通天文地理, 五运六气,自然界是怎么样的,人就是怎么样的, 变幻莫测,你怎么去求? 你必须熟知,方能求的其理。
? 总结一下,第一,治病求本,第二,要求经旨,第三,孰知天文地理。谈到这里,我说一下,《易经》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源头, 其实这个五运六气,包括六经,包括各个病,我们都可以在易经找到,涉及到了气的一元论。推荐两位易经作者的书,杨力博士和黄元御的周易悬象和道德悬解。
? 谈第一个问题, 第一,寒温的区别。
?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强不能密,阴气令绝,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这段话解释了阴阳之要,在于阳秘,阳强不能密,阴气令绝,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只要阳根固秘,相火不外泄,就不会病温。 我们把肾中的阳气成为阳根, 阳气要收藏的很好,很固秘,人才健康, 温病其实是肾中的阳气被疏泄外出,感召了外面的风温之邪而发病。 木气失根, 木气,《四圣心源》讲到了温升, 这个温来源于哪里,就是肾中阳气,那股温气, 这就是我们称之为根,阳根,厥阴风木之根,树根一样。
? ?我今天讲了,寒温之气。 一个是疏泄之气,一个是收敛之气,对于外感病而言,我们称之为疏泄发热,收敛恶寒,你疏泄就是发散,热性发散,你收敛就会恶寒,寒性凝聚,向里面收敛啊。不知大家临床有没有体会,把脉的时候,病人左手关脉弦大微浮,《黄帝内经》讲,“左路阳生阴长,右路阳杀阴藏。” 病人左关脉弦大微浮是一种上升之势,疏泄之势, 但是疏泄不上去。(古道◎无尘:还有一点就是重按时候脉搏是无力或者空的。)郁滞在关部。这种病人有一般肝没有温升的表现,口干口苦头晕,他是一种疏泄之象,病人为何口干,疏泄发热,就这个道理,那么收敛则寒。右边关尺脉沉细,说明脉啊有向里面收缩之势,这类病人,命门火衰,有的脚怕冷。(古道◎无尘: 张说的这些疏泄收敛为病,主要是指温病类,属精虚之人常见的病态,大家要注意这一点。)还有一点,从气的角度,我想先解释一下都是气的一种体现。 其实大家先了解一下,等把五运六气的标本中气及其从化,以及六气的强弱讲了之后一目了然。
??
第二,传经的问题。
? ?大家应该很明白了,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但是这个不一定,它看你的本气强弱,我们所说的这个本气是指什么,理解简单一点,就是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雨寒暑,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这两句话深刻阐释了人体发病的必然条件,就是正虚 。
? ?传经,如果你的正气足,邪从热化,燥化,病入三阳,如果你这个本气虚,邪从虚化,寒化,湿化。大家记住,所谓的邪入三阴,直入三阴,就是一旦你的这个本气虚了,不能抗邪了,邪气就会直接进入三阴经,大家了解一下就行了。
? ?第三个问题,营卫的关系。
? ? ?营卫这一节其实内经讲得很详细了,古道老师应该提过,我就不说内经原文了。(古道◎无尘:我没说过,你说说,你的口才不错,思路也清晰,我不太会讲课。) 营,行于脉中。卫行于脉外,总统于太阳这一条经,太阳为六经之表,主一身之皮毛,营,由肝主血,所以营属肝,卫,肺主卫气,所以卫属肺,我们谈了,肝,气属风木,疏泄之性,疏泄则发热,肺为金气,主收敛,收敛则恶寒,而中气却是营卫之根。通俗一点,脾胃运化,入脉为血。上输于肺而为气,说明什么,说明中气是营卫的根,肝与肺均需要供养,才能主营卫,大家只要记得,治营卫病,以及内伤杂病,顾护胃气是第一要义,特别是危急重症,不能伤胃气,大家看桂枝汤.生姜,大枣,炙甘草.在于温养中气.温养中气,直接达到调和营卫的问题,因为那是营卫的根!大家要明白一点,你的本气旺,则邪从实化,热化,燥化.若本气虚,则邪从虚化,寒化,湿化,所以这个湿热,大家要明白,湿热的机理,是本气虚,并非阳旺.(古道◎无尘:这个本气,张~你解释一下.可能群里不少人都不明白。)本气就是正气,就是说六经气化的这个气,也可以说是少阴之气,我给大家举例子,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什么可以达到治疗阳虚外感,的目的,我讲了, 你这个气强,就有能力抗邪,不至于还要借助附子来扶持少阴之气助太阳气化散邪了。也就是扶正托邪。
? (, Hi. ,小子ㄆ湿热,邪从虚化也只有湿吧,热从何来?)问得好!湿热,热从何来,疏泄发热,哪里来的呢,肝郁发热,肝传脾,这样解释大家懂一点,大家记住,绝不是阳明旺,也不是脾有热,(‘随心逍遥:应该不能说是疏泄发热,应该是郁而发热.)
? 疏泄和肝郁有联系.我解释一下.疏泄何在.肝郁何在.疏泄的本质在于肝木不升.它升不上去.郁滞在那里.它既要疏泄,又疏泄不通.就出现了郁滞.发热何来?一旦疏泄不了.就会强行疏泄,(白驹布衣:愈郁则愈泄,一直没搞懂。)女子月经多。本来这个人平时很郁滞,怎么会突然量多,他越是郁滞越疏泄。(白驹布衣:物极必反么?)不是,不是物极必反,疏泄不通就会上下疏泄,你们想想看,我给大家解释,(古道◎无尘:就像河水堵塞了,它就会从其他地方出去。)我解释一下,是这样的,所谓太过之中有不足。你们看,(白驹布衣哦,风木的疏泄正常的方向是向上和横向的,病理是怎么方向的。)我刚才谈了,(望心无痕却有痕:感觉就像堵水管一样。)太过之中有不足,你们想想看,我刚才举了一个例子,病人左关脉弦大微有浮象,大家看,是不是一个太过的脉象?对不对?看似太过,就是说,肝气浮动得很厉害,它想升上去,但是升不上去,看起来“多了”,其实并不是,它是不足了,上面疏泄,口干,头晕,眼干。(古道◎无尘:有点不理解,应该是升上去了,但是却有下不足的情况,伤寒偏死下虚人嘛。)甚至于温病里面热陷心包神昏,下不足。内伤杂病常有之事,淫欲之人,寿命浅短,道理何在?肝木主筋,你淫欲,必然让肝木疏泄,(古道◎无尘:就好比无薪之火,虽然开始很旺,但最终却是越烧越小,直至熄灭,)肾中阳气和精气流失,久而久之,肝木的温养出现问题,大家记住,是温养,其实是耗伤的阳气,肝木温升,白驹四圣心源肯定谈过,根本伤害,他不短命吗?就是这个道理,我在谈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就是说你不藏精气,肝木疏泄,不能温升,记住,是温气失败,所以郁滞不升而疏泄,疏肝理气药,虽然有效,你可以配合温升肝木的药物,比如当归,川芎,麦芽之类,比如,你还要看一看下面是不是不足,肾精啊,阳气啊什么的,你光升也是不行的,你要培养阳根。
? 我在看卢崇汉老师著作的时候给我很大的启发.卢崇汉的桂枝法和四逆法.我讲一下四逆法,就是半夏问的培养.就是说你用附子补火.怎么才能让它归纳到肾里面.这就是培植啊.就是说,你要想办法把阳气收纳到肾里面,你只要收纳进去,盖住它,不让它流失,让他成为脾胃的 斧底之火,你就成功了。(半夏姑娘:附子搭配什么可以收纳。),(望心无痕却有痕:炸炉了。)这是四逆汤的土伏火.怎么可能炸炉!不对!阳气越固秘越健康.阴平阳秘,精神乃固.而且你会天天消耗阳气.怎么可能有炸的时候.其实这就是火神派的心法,暂时不讲。
? ?(半夏姑娘:怎样让自己的阳气越来越密,而不是到处乱窜?) 就是修身养性,不让肝木过于疏泄,让肾的封藏作用更好,寒水具有封藏作用!
? ?(╰负妳的情輩子んǔαo:寒水?) 冷水洗澡显然不对啊,这个寒水, 是从一气周流,气的运行的象来比喻的。 并非真的水。你用冷水只会伤害你的阳气。
?( 随心逍遥’:老张老师.您说的疏泄和郁滞.我还不明白.能再解惑解惑吗?) 可以, 这个疏泄与郁滞的关系.郁滞其实是不足.看似气有余.其实是肝木不升的表现.只要肝木上升.郁滞消除.也就是说.只要你温升肝木之气.它就能自行消除郁滞的状态.对气滞血瘀也是一样的道理,(╰负妳的情輩子んǔαo:附子,干姜?)详细参考四圣心源瘀血篇.
? (古道◎无尘:郁而疏泄都有些什么症状表现啊?).(‘随心逍遥;好的 ? 谢谢老师。).(古道◎无尘:不光是一个口干口苦吧?)附子干姜你用好了,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其实扶阳派他们为什么效果好.就是因为我说的,一个是温升,一个是把阳气扶持起来然后收纳进去,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得到养 ?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周五晚九点,伤寒论六气详解与思路。
欢迎进入古中医吧查看:http://url.cn/FNLDCA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