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一提起心理学,十有八九会有人说,我了解一点。而这点了解往往指向过去的生活,尤其是我们的原生家庭和亲子关系,他们还会说,我知道的,原生家庭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会持续一生。
我现在性格很孤僻,是小时候父母对我很严厉,不准许我出去玩,所以我跟同伴接触少,养成了这样的性格。”
“我父母感情不好,经常吵架,让我很害怕婚姻,我现在恐婚其实就是因为父母没给我树立好良好的榜样。”
“我一直想出国留学,但父母没办法在经济上支持我,他们觉得在国内就业就挺好的,所以我现在只能做我不喜欢的工作,按部就班的每天朝九晚五。”
简而言之,他们的一切都是父母造成的,而这一切往往都是自己不想要的、不满意的、负性的。
我在前几天推送的《有一种人,叫“职业差评师”》里讲到,那些习惯批评和指责的人或许模仿和沿袭了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很多人表示认同。这话也的确不假,但我想表达的重点是“模仿”和“沿袭”,而不是强调父母的对待方式。
这就是说,是我们选择了“模仿”和“沿袭”,而不是选择了“改变”和“创造”,这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情,跟父母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说时光倒转,你未满十八岁,很多东西是你无力摆脱和改变的,我可以理解。但现在,你已经是个成年人,出入各种场所都不需要父母陪同,衣食住行都是自己打典,却依然还要把父母的影响和塑造挂在嘴边,这完全就是一种不想承担自我成长、拒绝长大的表现。
把你如今的表现都追根溯源到原生家庭和父母,只能说明你并没有打算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且把不如意都归结到他人身上,你犯的错、糟糕的经历都还在找父母做“替罪羊”。他们真的就该背这个锅吗?即便你的确受到了一些负性的影响,它们就真的无法摆脱吗?
我从不否认过去经历对我们的影响,尤其是创伤性事件,以及至亲带来的伤害,在我们还没发展出独立人格的孩童时期,我们的确可能不加分辨的吸收着这样的影响,因为还还不具备判断、分析的能力。父母要我们做的事,我们不能违背,不合理的要求我们无法反抗,每天生活在一起,他们举手投足都对我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果就这样的解析继续讲下去,人生就真的太简单了,既然你认为这些影响都无法改变,往后的人生便不再需要任何努力和付出了,因为按照这种说法,人生模型都已刻画好,无论你怎么做,都逃不出某一种设定。每个人都有滔滔不绝的故事可讲,就是你的人生如何“被决定”。
看似原生家庭和父母“祸害”了你,其实换个角度想,他们其实“拯救”了你。通过这种解析方式,你会发现,原来一切都可以归咎到过去,你的落魄和失败都源于父母和家庭,那就跟你没关了啊,你是受害者啊,你可怜啊,你变成这样都是他们害的啊。
你再也不必背负对自我的否定和责备,再也无需在犯错之后声泪俱下的致歉,你只需振振有词的说一句,这都怪我的父母。他们的“不合适对待”把你从对自己负责的压力下“拯救”了出来,让你就此落得了轻松自在。
这就是很多人的现状,一面咒骂自己不堪的过往,一面还想要博得同情,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一样的——我并不准备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没什么可怜的,如果说可怜,那也只属于过去。没什么不能改变的,如果说不能改变,那也只是因为他们不想改变。
了解原生家庭的意义不只是让你知晓过去对现在的影响,这仅仅是第一步而已,最终目的是在明白问题所在之后去修通、去解决,从而能真正接纳、改变自己。
如果你想逐渐脱落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有三个方法可以尝试。
01
跟父母直接沟通?
这是最好的方式,也是一个成年人该有的姿态。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修通自己,是因为情绪受阻,而表达就是一种情绪的释放。你可以把沉积在心里多年的感受告诉父母,也可以讲一讲哪些事情让你记忆至今,他们可能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个方法我在咨询室里教给来访者,他们尝试后反馈最多的是:将那些伤心、不快和难过释放出去之后感觉好了很多,与此同时,他们的父母也敞开了心扉。通过沟通,你可能会看到你原本没曾了解的事实;原来父母也有愧疚和自责积攒在心头。这是一次你们放下嫌隙真实面对彼此的机会。
有一位来咨询的姑娘,她一直觉得母亲对弟弟偏心而耿耿于怀,从小就感觉不被爱,很自卑。当她鼓起勇气告诉母亲她的感受时,母亲先是意外,之后也很懊悔地表达,不是偏心,也不是重男轻女,只是觉得女孩被骄纵长大后容易软弱,所以对待她严苛了一些,也是因为自己太过严苛,女儿会渐渐不跟父母交流,自我封闭,这反而加重了母亲的疏离,因为她不知道该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母亲从来没有不爱她,但的确方式和态度不合时宜,这些年母亲从来没有反思过是不是自己身上出现了问题,这次推心置腹的机会让她看到了自己的误区。
如果没有这次沟通,母女俩很有可能继续揣着各自的心事,隔阂会越来越大,女儿可能会越来越自卑,母亲会越来越无助。而那次以后,她们会时不时讨论如何能相处的更融洽,彼此需要什么样的对待方式。
所以,如果你愿意去改变自己,跟父母沟通是绕不开的一步。
我承认,并非所有的沟通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也的确有些父母自我觉察的能力差了一些,当沟通未果的时候,你依然还有别的途径解决问题。
02有的放矢,聚焦当下,不痴缠过去?
当我们抱怨过去如何影响了我们自己的时候,一定是因为你现在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即时性的问题。比如,当你思考跟恋人的关系是因为一次争吵,回顾工作方法是否得当源于近期工作业绩不佳。聚焦于解决眼下暴露的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
举个例子,虽然你潜意识里学习了原生家庭中父母的相处方式,也是如此跟你的另一半互动,那么你要做的是总结出这种相处方式中可能造成问题和隐患的部分,加以调整。如果你之前学到的是打压和贬损,现在应该避免给对方负性评价,多用鼓励和赞扬的沟通方式。
聚焦于当下问题解决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修通过去,它同时也说明你有能力把过去的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可以加以改善。所以,下次遇到可能被原生家庭影响的问题时,你更有正念去观照当下,而不是把精力全部投放在过去。
03重构你过去的故事
有一种后现代心理治疗的方法叫“叙事疗法”,它可以用于生活中的自我治疗。
叙事,简单地说就是如何说出你的故事。当我们总是在讲悲伤的故事的时候,我们的情绪和态度都会被悲伤渲染,而这个悲伤的故事并不是你生活的真相。我们在讲述任何一件事的时候,都会主观的加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有时会在潜意识里扭曲一些事实。
当你总是念叨过去不够完满,家庭不够幸福,父母不够慈爱的时候,你给自己书写的就是一个负面的故事,这个故事里丝毫没有提及你从中汲取的养分和积极的成长。没有任何一个家庭是完美的,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瑕疵和残缺,但这不意味着你要抹杀温暖和正能量的部分。
当我们习惯于不停复述那些伤害和龃龉的时候,我们也在不断自我灌输着“我的家庭很糟糕、我的父母很差劲、我的过去很失败”这样的印象,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渐渐遗忘那些本来美好的部分,你的成长故事从此也只剩“悲伤”的烙印。
下一次,再触及这个问题,你可以尝试更全面的去重构你的过去。你也可以试试问问自己,真的没有一点正面的东西存在吗?还是你选择了用消极压抑积极的存在?
即便你在回顾过去的时候真的讲不出一点正面和值得肯定的部分,你还可以思考一个问题:这么艰难的过去,看起来满满的都是悲伤和不如意,你是怎么成长过来的呢?这个问题能让你看清自己,能让你意识到生命中曾经活动过的、积极的东西,因为在糟糕的成长环境中你依然能长大走到现在,你的身上一定存在着内在能量,或者在其他层面具备解决问题的资源。
其实每个人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双重故事,一个是问题故事,一个是解决的故事,而重新解构和讲述你的故事,就是让你能够看到另外一个层面,发现你未曾察觉的主观真相。所以,尝试把故事的主题换成你曾经的努力,或者是你内在的知识和力量上,能帮你自我引导走出困境。
以前看过一个话题,哪一刻你觉得自己长大了?我想说,所有的长大表象之下都该有一个共同的内核:敢于真正承担和塑造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成为父母的复制品。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