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抑郁”一词是现代社会最频繁出现的情绪词语。不信,你稍微留心就随时能听到“我好郁闷哦”!而“郁闷”一词比“抑郁”更能解读抑郁。因为它不仅表达了抑郁的情绪,还说明了抑郁的机制:是压抑的结果。因为“闷”字再好不过地说明了“心是闭着或被关着的”。而抑郁症是现代心理疾病,它的发病率之高让人们望而生畏,甚至你会发现有恐患抑郁症的恐惧症患者。不过,如果人们真正了解了抑郁症的实质,抑郁症患者就会知道解放自己的出路。
抑郁症的攻击性障碍
1、关于抑郁症的表现,许多人都非常熟悉它,有的甚至敏感到一看到有关抑郁症的介绍,就对号入座“我太像抑郁症了”。从专业的角度讲,对抑郁症的界定有着严格的标准。其主要的判断标准有:情绪持续低落、意志消沉、本能内驱力障碍、情感活动受阻。
2、专业领域对抑郁症的病因研究认为,抑郁症是生理生化、心理社会性、生活事件、性格异常等综合性因素所致。不管是单项或多项因素致病,在抑郁症中,总是有情感能力缺陷、攻击性障碍、负罪感等现象。虽然抑郁症患者几乎都存在情感能力缺陷(主要表现病态的关爱需求和依赖性,缺乏爱的能力),但攻击性障碍和负罪感却不一定同时存在,或可能同时存在,但谁是“主谋”须辨别,因为这涉及到抑郁症的性质问题。
人们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之中,这一文化造成了他们体验抑郁的模式。比如负罪感,它涉及自尊心的丧失,因此能够引起抑郁症,而抑郁症患者可能因为抑郁而倍感愧疚,这一效应却是西方文明的独特现象。根据跨文化精神病理学家们的发现,“在西欧和美国,丧失性欲及负罪感是抑郁症的常见特征,许多非洲国家正好相反。那里的文化中奇特地缺乏负罪感的成分。而在亚洲文化中,面子问题带来的羞愧感或内疚感是独特的现象。”可是,我们往往把内疚感和负罪感相混淆。华夏文化容易造成人的内疚心理,但不一定会有负罪感受。虽然它们都是禁忌文化的产物,但内疚感是“我做得不够好,或对不起他人”的有愧意识。所谓负罪感,是指一个人在自己心中把违反禁忌跟邪恶等同起来时而感到痛苦的有罪意识。我们确实会发现,抑郁症患者有很强的自责与自罪感,但我们也会发现,亚洲文化里的抑郁症患者的负罪感,更多是“自己不够好”的意识下的自愧自责。我更发现,我们临床中接诊的抑郁症患者,最主要的病因是早期和长期的压抑攻击冲动,而他们的自愧自责感是建立在攻击性障碍的过程之中的。
3、攻击性是人的潜力。英语单词agression(攻击、攻击性)最根本的含义是朝着某个方向运动。这是一个起源于拉丁语的简单词,蕴含着能量与方向。攻击性对动物来说,必须靠它最本能的攻击性力量,才能“适者生存”;对人来说,攻击性仍然是生存的本能之一。人从婴儿开始,就自然地表现出为爬向某处的努力、为抓到某种东西的使劲、为表示激动的嘶咬等等。这都是最原本的攻击性表现,婴儿正是靠它获得生长力量。而要成长为一个精神领域有成就的人,也必须借助攻击性能量,甚至必须是攻击型的人才容易实现。当然必须是建设性的攻击型。弗洛伊德的里比多理论提出,任何人都拥有一定的能量,从有机体和基因中产生的生物能量。能否驾驭这种能量而较好地自我发展,受到许多因素制约。
4、攻击性的争鸣。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攻击性这个词渗透了大量的道德与感情方面的内涵。从一项调查可以显示,一所名大学在300名学生中作测试,问他们该词到底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结果是对半开。这些人中有一半将它解释为建立或完成达到建设性目标所需的干劲与力量;而对另一半人来说,它意味着跟战争、暴力、剥削相联系的破坏性。这说明了什么呢?只能说明攻击性是了不起的能量和力量!它的两面性的效果,在于人怎么驾驭与运用。实际上,当人们把它朝向合理目标时,当个人目标与他的权利处于某种恰当的平衡状态时,攻击性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健康而高度道德的品质。我们看到教育已朝着这样一种体制发展,它允许同年级的不同的学生根据其天赋才能有不同的进度,包括奖学金制度、淘汰制度等。这就是迈向释放健康的攻击性的进步表现。
5、压抑攻击性的理由与后果。不幸的是,我们从抑郁症患者身上所看到的痛苦,是他们通常不能体验和表达正常的愤怒。这源于人在早年时,对敌意的正常反击或攻击冲动的压抑。问题是为何要压抑攻击冲动呢?这要看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和抑郁症本人的家庭历史。从中国的文化历史上看,一贯倡导的是温、良、恭、谦、让、礼、义、忠、孝,对“老实人”尊为“老好人”,对“忍辱负重”和“忍气吞声”的人,被视为“吃得亏才打得成堆”的可亲近之人。这样一种文化里,许多的家庭内部表达合理的愤怒是不能容忍的。或者,如果有任何独立意识或抗拒的表示都要遭到挫折。那么人的七情六欲就会全部被赶到内心深处,这样一来,感情被掩盖起来,沟通也被阻塞。
下面这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一位38岁的妇女,在结婚的头几年她处于满意而幸福的状态,尽管丈夫对她的温情与支持并不够,甚至经常责备她。但她因为丈夫的社会地位能给她带来优越感,而能忍受一切。她承担了家里的一切事务和对孩子的抚养。当她对自己与丈夫的关系感到捉摸不定时,她开始失眠、抑郁和焦虑不安。后来,她父亲突然去世,她得了急性抑郁症。缓解之后,她开始对自己婚姻生活的实质产生了疑问。她感到自己不被理解、不被重视,感到受伤害和愤怒。但是为了家庭和睦,她总是忍气吞声。而她流露感情的唯一方式就是自我抱怨、生闷气、不断地生些小病。为此,婚姻关系充满着相互看不惯的委屈与怨恨。她终于被压抑的情绪所激怒,鼓足勇气向丈夫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与感情。丈夫十分惊诧:“这么多年来,你为什么不早点说出来呢”?而丈夫也十分愿意改进自己来表达更多的温存。
答案应从她的成长过程中寻找。她的双亲是一对刻板而缺乏感情的人,决不允许家庭内部有任何分歧。她提到她原生家庭里谁都很少流露出温情,表示怨气就更不必说了。父母对她只有教导和指责,没有过赞扬。她婚后体验与处理自己的感情,特别是愤怒时就困难重重。
事实证明,产生这些困难的温床,就是一个人那僵化的、缺乏感情的童年家庭。当然要看到,父母对孩子过于担心、娇生惯养、仔细地照管,同样也是致病原因,特别是神经质的母亲对孩子的过分关照,会造成孩子的不安全感。因为这样成长起来的人依赖性极强,遇到很小的生活境遇的改变,就可出现抑郁反应。
本能内驱力障碍的早期症结
1、本能内驱力障碍是抑郁症的主要特征之一。用通常的抑制概念来表达内驱力方面的体验是不够的,这种体验明显地不同于一般性抑郁概念的含义。因为病人无法振作起来,不能作决定或下决心,缺乏主动性,做每一件事似乎对他都很痛苦。特别是在早晨,有一种麻木僵硬、生活的空间缩小了的感觉,由此而产生的迟疑、延误,又导致了过失感和痛苦。
当情感活动和本能内驱力出现如此障碍时,可发生许多方面的效率下降,患者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不会再那么认真、严格,甚至对人生产生绝望感。用精神分析理论解释,这叫“精神动力学性退化”。
2、既然是精神动力学性退化,那说明人的精神活动能量在向反方向运行。那么,什么在决定精神动力的发展与退行呢?应该是人的本能内驱力。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本能内驱力是人的生命本能,或叫里比多本能,它包括生存自保本能和生殖本能。一个人若在童年时,代表里比多的两大本能受到抑制,将形成今后心理障碍的早期痼疾。弗罗姆认为,生命有其自己的内在动力,即生长与表现自己的本能倾向。其实,这两位精神分析大师表述的语言各异,但实质完全一样:人的本能内驱力是包括人自然属性的生理生长欲望,和人的社会属性的精神表现欲望。两大本能的任何一方受侵犯,都会制约人的健康发育。我们研究的是心理疾病,这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因此它的症结无疑是基于人的社会属性的精神欲望抑制,也就是说,是人的生殖本能或精神表现本能受阻碍。而这一本能内驱力障碍,是由于我们的文化模式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压制了儿童正常的体验与表达感情所致。
一位19岁的男生,由他母亲陪着来看心理医生。母亲显得泼辣、能干,她催促孩子“快去,好好跟医生谈谈”。孩子毫无表情,不置可否。着急的母亲干脆把儿子叫到休息室等着,然后她开始对医生滔滔不绝:“我儿子患抑郁症都5年了,吃了不少的药还是这样子。他从小胆子就特别小,一点不像他爸。小学6年级时曾被同学用脚把他一根肋骨踹断,他居然闷着几天不说,疼得没办法,才被我们发现。我气死了,狠狠骂他没用的东西……”我询问了他们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她似乎有所反省的样子说道:“也许是我们家长对他太严厉了,很少给他自由。他出生以后,我就视他为我的生命一样细心呵护,生怕他饿了、冻了,生怕他在外面受到一丁点伤害。我教他千万不要跟别的孩子打架、不要去惹事生非。从上幼儿园到小学3年级,都是我接送他。他的饮食、作息、活动都是很有规律的。10岁以前他非常乖巧、听话,上初中后突然变得沉静起来,寡言少语,不爱活动……”
从母亲讲述的内容足以让我们感到:孩子的抑郁症是她一手“造”出来的。母爱让孩子在心理发育的关键期,经历的是剥夺体验或丧失体验,使他自我发展的本能内驱力受到了阻碍。
上面这种案例在许多家庭都可以看到,成人在开始教育孩子时,便教育孩子种种根本不属于“他的”感觉,比如教儿童要热情、主动地“喊人”,要儿童守规矩、不要弄脏衣服、不要去有风险的地方。孩子有哭闹、逆反行为时,通常情况下会听到“不许哭!”“你咋这么不听话?!”“你才多大,脾气就这么犟”!如果孩子抱怨学习太烦人,父母多半会教导孩子学习有多么重要。我们很少看到,父母在孩子闹别扭时这样面对孩子:“孩子,看来你心理有委曲或有怨气。过来,讲给妈妈听听”。父母如果这样做到,孩子的情绪之门便是打开着的。
可是,在我们的文化中,教育的结果经常是消除自发性,用成人的感觉、思想和希望,来代替被教育者的心理行为。而最早使儿童受压抑的感觉之一是敌意与厌烦。孩子要取悦于大人、获得更多的爱,或者要避免大人的疏远、责怪、惩罚等,就意味着顺从大人意志做一个乖孩子。开始,儿童是不再表示出他们的感觉,最后,他根本就放弃了这种感觉。儿童跟着成人,慢慢学会了用掩饰自己、抑制不满等方法来挽救或维护友谊。这样一来,孩子控制了自己的感觉而在服从他人的感觉中成长,那么,他自我发展的本能内驱力就被停留。这种本能若始终未开发,他就可能是一个精神发育迟滞的人。就像孩子的智力,若是从小就不教他说话、识字,长大后他就是一个白痴。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