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一、西药用药误区
小儿频繁用药好吗?
当今,一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一旦得了病,家长非常着急。有些家长,甚至某些医生,恐怕孩子的病好得慢,在用药时,干脆就像打鱼那样"撒个大网"。于是,用药品种越用越多,剂量也越用越大。其实这样做,潜在的危害是很大的。
因为,药物的毒副反应不一定在当时就表现出来,有时往往被误认为是疾病的另一种症状表现。许多家长对医药学知识不太了解,如果孩子的病情好转得不快,往往会埋怨、责怪医生,这也是某些医生用药较多的原因。有的家长有病乱投医,带着孩子从这家医院跑到那家医院,造成重复用药。殊不知,用药品种越多,药物之间产生的不良作用也就越大。有时药物的作用是增加了,而毒性也同样相加;有时又产生了拮抗作用,作用反而减弱了,这样"急于求成"反而害了孩子。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身体状况过分关注,不是用点保健药,就是用些营养药,不管大病小病动不动就吃药,使孩子的娇嫩易损的脏器,经常不断地遭到药物的刺激,成了名副其实的小药罐子。这样不仅对小孩的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而且当病情需要时,有的药物反而不灵了。也就是说,产生了耐药性。用药就像打仗一样,由于新式武器的过早反复使用,以至于到关键时刻再用时,因敌人有了对付方法,而造成"打击不力"。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应尽量少用,即使是各种维生素,只要平时注意均衡饮食,是没有必要服用的。
总之,用药原则是宜少不宜多,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用药。要使孩子身体健康,不能靠吃药,而是靠合理喂养,靠食物中的营养和运动锻炼,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小儿为啥不能滥用成人药品?
孩子生病时,有些家长随手拿起成人药品,适当减少药量后就给孩子服用,其实这是很危险的。
因为小儿与成年人的差别不仅是体重不同,而且还有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异,尤其是小儿的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全,酶系统也未完全建立,解毒、排毒的功能很弱,用药不当极易产生不良后果。有些病,如麻疹、腮腺炎、猩红热等,基本发生在小儿身上,而在成人身上较少出现。这说明小儿的身体与成人的身体,绝不仅仅是重量上的差异问题,而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因此,小儿用药与成人相比,有质的区别。再者,将成人药品减量给孩子服用,即使剂量估计得差不多,但如果对药的性质、作用及毒副反应不了解,使用后仍可能出现意外。小儿用药应注意以下情况:
▲小儿用药量不同于成年人。,比成年人用药量小,但如果按每千克体重的用药量来计算却比成人大。这是因为的新陈代谢旺盛,药物从体内的排泄速度比成年人快的缘故。小儿用药量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年龄折算法,即初生一l个月,1/24成人量;l个月一6个月,1/24-1/12成人量;6个月一1岁,1/12一I/8成人量;l岁一2岁,l/8一I/6成人量;2岁一4岁,1/6一I/4成人量;4岁一7岁,l/4一I/3成人量;7岁一Il岁,1/3一I/2成人量;ll岁一l4岁,l/2-2/3成人量。另一种方法是按小儿实际体重乘以每千克体重计算用药量。
▲一些兴奋神经的药物不宜给使用,即使使用,剂量也要特别小。这是因为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用这些药容易引起"抽风"。不同的小儿,因年龄、体质、体重等不同,用药也要有区别,切不可把成年人用的药,随便给吃。比如氨茶碱不宜给小儿服用,以免引起过度兴奋,造成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再有38c以下中度发烧,不必急于使用退烧药。尤其是l个月以内的新生儿,更不要随便使用退烧药。因其负责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的调节能力差,对退烧药不敏感,剂量难于掌握,使得有些家长见孩子退烧慢,就反复给孩子服用退烧药,容易引起中毒。△小儿的肝脏对药物代谢的能力差,用药受到一定限制,许多抗生素类、镇静药等不宜使用,必须用时也要减量,对肝毒性强的药物不可以用。
众不宜长期大量给使用鱼肝油,以防止中毒。
△不要给小儿滥用中成药。中成药虽然比较安全,但选用不当也会影响小儿健康。比如,至宝锭中含有朱砂,长期服用会引起汞中毒。同时,不能凭药名给小儿乱服药,比如肥儿丸与散只有一字之差,但他们的成分与作用、适应证等大不相同。
众生:长发育快,绝对不能使用对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如激素类、四环素等,吡哌酸、诺氟沙星类药物可能影响软骨发育,应禁用或慎用。另外,抗生素都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如青霉素能引起过敏性:休克,链霉素、庆大霉素可引起耳聋,四环索类(如米诺环素)可引起四环素牙等,故应用时应慎重。
2岁以下/肾功能发育变化较快,通常新生儿的肾脏排泄能力仅相当于成人的20%~40%,到2岁左右才能接近成人,所以,2岁以下的婴幼儿要慎用经肾脏排泄的药物,防止蓄积中毒。对肾脏有毒性啪药物一般不用,如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巴比妥类等。新生儿不可以用磺胺类药,以免引起黄疸等。
初生至1岁的婴儿,胃的容量小,胃活动能力差,喂药时应注意体位,不要喂水太多,否则容易引起PIXy土。因药物在胃中停留时间长,不宜给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必须用时要选择刺激性较小的品种。不宜空腹时喂药。
▲不可给小儿滥用外用药及滴鼻药。因为4皮肤、黏膜面积相对比成年人大,皮肤角质层薄、血管丰富、吸收作用强,特别是患发炎时的皮肤吸收药物能力更快更强。如果外用药物浓度高,吸收后可达到中毒程度。滴鼻净是一种强血管收缩药,滴鼻后可咽下去,通过胃肠而吸收中毒。有的小儿仅滴2滴便导致了中毒,一定要特别注意。
综上所述,把成人的药用于,病虽可以治好,但结果不一定理想。另外,由于小儿抵抗力弱及身体发育不成熟,成人药可严重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治好此病的同时,又可能会诱发其他病。儿童药品一般是根据生理特性、心理特点、用药特点专门研制的。它不仅有极强的针对性,而且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副作用,不仅能治好小儿疾病,同时,还能保护小儿的身体不受或少受伤害。
因此,为了孩子的用药安全有效,一般情况下,不要随便使用成人药品,最好选用小儿专用药。
为什么说婴幼儿用药不可大意?
1岁以内的是婴儿,3岁以内的是幼儿,这是生命的启蒙阶段。他们的生理特点,既不同于成人,又与一般也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婴儿,如果乱用药往往会造成不可弥补的危害。如给婴儿注射庆大霉素,量稍大,即可造成永久性耳聋,导致终生残废。所以,婴儿用药与一般不同,这不仅是医生应当严格掌握的原则,作为家长们也是应当密切关注的大事。婴幼儿用药应该注意下述几点:
婴幼儿由于吞咽能力较差,且大多数不愿自己服药,为了治疗疾病,病情稍重者,多采用注射(即打针)给药法。由于婴幼儿局部血循环较差,一般尽量不采用肌肉注射法,而常用静脉慢注或静脉滴注的给药法。需要口服给药的婴幼儿则以采用糖浆剂、冲剂、颗粒剂或咀嚼片为好,因为这些剂型比片剂、散剂好一些。服用散剂、片剂容易因婴幼儿不愿意服而误人气管,严重时可以造成患儿窒息,即使服用糖浆剂,也要小心,最好让婴幼儿自己喝进去(稀释搅匀后),以免造成咳呛。服用鱼肝油等油类滴剂时,尤其要注意,要避免鱼肝油滴剂呛入气管内而造成油脂吸人性肺炎。婴幼儿的呼吸道比较狭窄,有炎症时其黏膜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肿胀,渗出物也比较多,此时,应当选用扩张支气管的药物和祛痰剂,而不宜单用镇静剂或镇咳药。只有当患儿因剧烈咳嗽而不能入睡,严重影响休息时,才适合在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祛痰剂的基础上,适当地加用镇静剂或镇咳药。
因为吗啡、阿片、哌替啶等麻醉性镇痛药,易使婴幼儿产生严重呼吸抑制而窒息,故应禁止使用,但他们对镇静剂的耐受力却很大。同时,因为婴幼儿的神经系统还未发育成熟,患儿常有烦躁不安,甚至有高热惊厥等症状。医生在此时常需加用一些镇静剂,如地西泮、氯丙嗪、异丙嗪等,用量也大一些。其目的在于使患儿充分安静地休息,有利于病儿恢复健康。家长们要和医生密切合作,切不可误认为用了这类镇静药,就可以使小儿变傻,而竭力拒绝应用,这样对患儿的治疗不利。除了常用的镇静剂以外,婴幼儿对苯妥英钠(抗癫痫药)、洋地黄毒苷(抗心衰药)的耐受力也比较大,但婴幼儿对氨茶碱却很敏感,易使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应谨慎使用。
婴幼儿还容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而出现腹泻等症状,有时也会发生习惯性便秘。前者应当及时调理饮食,因吃得过多而消化不良时,则应喝一些粥或加一些菜汤等,不宜过早地给予止泻剂,以免使肠中的毒素吸收增加而加重全身的中毒症状。如因吃得过多而便秘,也要从调理饮食着手,可多吃一些不易消化吸收的纤维性蔬菜(如豆芽、韭菜、芹菜等)或吃一些水果(如香蕉、苹果等),也可加服一些蜂蜜。必要时,才选用甘油栓或开塞露,一般均可解除症状。尽力不用缓泻药,更不得使用强泻药,泻药均有刺激性,使营养物质大量丢失。液状石蜡的通便作用较缓和,但是它有很多弊端,不仅可以使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的吸收受阻,并能使其大量丢失;在给婴幼儿喂液状石蜡时,稍有不慎,还会因液状石蜡误入气管而导致油脂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所以,也是应当避免使用的。需要使用滴鼻剂的小儿,也应当用棉签蘸药液涂抹鼻孔,以免药液误人气管或食道。可见,婴幼儿由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等,用药也有其特殊性,必须遵照医嘱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小儿可以口服注射针剂吗?
近年"吃针疗法"较多,有些医生在开处方时,让病儿口服针剂,如柴胡针、鱼腥草针、庆大霉素针、板蓝根针等。这是一种错误做法。因为药物剂型与其用法、用量和疗效是密切相关的,仅凭想当然是不科学的,使用不当还有危险。
针剂是常用的药物剂型之一,其特点是起效迅速,病人接受的剂量准确,尤其适用于急救和不能口服的病人。对于一些在消化道不易被吸收或易被破坏的药物,如链霉素、青霉素、胰岛素等;对胃肠道刺激性大的药物,如酒石酸锑钾等,只能制成针剂,注射给药,而不能口服。
由于针剂是供直接注入人体内的,故剂量一般比口服剂量小。如柴胡针、鱼腥草针,每毫升仅相当于19生药,经过提取分离等处理后,所含的有效成分就更少了。当口服后,再受到胃肠道酸碱度和消化酶的影响,真正能吸收入血的药物浓度,已远远达不到有效的治疗水平。一般来讲,注射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比口服制剂要求严格,如要求澄清、无菌、无热原,价格也比口服制剂贵,所以不应该口服针剂,况且服起来又不方便,易混入玻璃碴,给小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同一种药由于剂型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其吸收速度和使用量、作用的强弱也不一样,有时甚至可以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如硫酸镁外用湿敷消肿,口服导泻,注射用镇静、解痉。
庆大霉素口服用于肠道感染疗效确实较好,但不一定就要口服针剂。药房一般都有专给小儿服用的,硫酸庆大霉素颗粒(宝)、庆大霉素含片等。服用既方便,口感又好,易被接受。
而且针剂主要用于注射,其味道肯定不如口服剂型好,患儿不愿意服用:造成患儿抵触情绪,加重心理负担。
因此,应纠正"针剂质量高,口服疗效好"的偏见,物尽其用,使药物的使用真iE做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能让小儿在家里输液吗?
有病看医生,输液去医院。这一卫生常识在今天已经被一些人打破了,认为"家庭输液省时、省事、省钱",其实这种做法很危险。其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家庭输液不规范,不方便(无病房、病床设备)。输液必须用的乙醇(酒精)、碘酊(碘酒)、棉签、止血带、输液架等及消毒物品、医疗器械欠缺。
◇家庭输液缺少护理人员,包括临床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即时医嘱、见机医嘱的执行和监督,缺少医护人员的巡回护理。
◇无发生输液反应的应急措施和必备抢救药品。万一发生输液反应,因远离医院,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给病人造成生命危险。◇许多药物在输液前要做过敏试验,这在家里无法进行。
◇家庭输液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发热反应、肺水肿、出血、空气栓塞、溶血反应和细菌性污染。万一发生上述险情,非家庭医生或护士一人所能解决处理。
◇万一发生输液反应,家里无必备的抢救药品和抢救条件(如氧气、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等),只会使病情加重,增添麻烦和痛苦。
在输液中,配伍的药液输入体内,会发生的不同的表现和反应。有的可能在输液l5分钟内突然发生,有的在输入1小时内突然发生,还有的在输液中或输液结束后都有可能发生。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输液,若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必将会导致病儿病情的加重,甚至危及生命,非但不能达到减轻病儿痛苦,治疗疾病的目的,反而会因此而加速危重病儿的死亡。
用药剂量小,需要的液体量较少,有时候需要将瓶中液体抽出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家里由于没有进行空气消毒,在分剂量或加入其他药时,就容易造成污染,输入这种不洁的液体可导致感染或其他疾病;另一方面,在家中将液体分剂量时,有可能分不准确,从而影响药效,甚至造成不良后果。
所以,不提倡在家庭输液,尤其是小孩,在家里输液危险性更大。小孩有病需要输液时,最好在医院进行,千万不能为了省事、省钱在家里输液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捏着小儿的鼻子灌药可行吗?
孩子生了病,喂药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因为小儿不懂事,害怕药苦,不肯吃。曾有这样一个病例:一位5岁的男孩,因不愿吃药,他的母亲便捏着这个孩子的鼻子强行灌药。可是,喂药后不到1分钟,小孩的哭声及呼吸突然停止,虽经医院积极抢救亦未成功。后经尸体解剖发现l粒头孢氨苄胶囊嵌在气管的上端,导致了呼吸停止。多么严重的后果呀!
为什么捏着的鼻子灌药容易呛入气管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分析中得到答案:
人体咽部下端有两条通道,一条通往肺部,一条通往胃肠道;前者称为气管,后者称为食管。气管的起始处有一块"会厌软骨",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这块软骨的活动能密切地配合机体的呼吸和吞咽运动。例如进行呼吸、说话、唱歌等活动时,会厌软骨便关闭,防止食物误入气管。如在吞咽药物或食物时哭闹、嬉笑,就会使会厌软骨无所适从,以致药物或食物有可能"误入歧途",进入气管。如为固体物质,可能发生窒息而危及生命,特别在鼻腔受到压迫(如捏着鼻子灌药)时更易发生。
灌药的做法还有一个弊病:孩子本来对味道不好的药就不愿服,心理上有一种恐惧感,强行灌药更加重了这种恐惧。如果家长不给他讲明服药的必要性;孩子在身体上受到疾病煎熬的同时,不但得不到家长的关心与爱护,还要被强迫吃药,会把吃药看成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不但这次吃药难,以后吃药会更难,出现每次吃药孩子哭大人叫,闹的家里鸡犬不宁。所以家长要掌握准确的喂药方法,避免强迫孩子吃药。
怎样给小儿服药好呢?年龄偏小的孩子不肯吃药怎么办?
①对不能吞服药丸的婴儿,应将药丸或药片研成细末,然后调入糖水中喂给他喝。②对普通药粉,可黏附在妈妈的乳头或奶瓶上,然后给孩子喂奶,使药物随同奶汁一同服下。药量较大时,可分次进行,或拌糖水喂服。③对特别难吃的药,如苦药等,应先在小勺里放点儿糖,将药粉撒在糖上,再放点儿糖水,喂入口内,药物的苦味随即被糖的甜味遮盖,幼儿还未反应过来,已经将药吞入腹中。④对油类药物,如鱼肝油滴剂,可滴在饼干或馒头等食物上,或滴在一勺粥内,一起吃下。婴幼儿则用滴管滴入口中,再喂糖水冲服。
年龄偏大的孩子不肯吃药怎么办?
年龄偏大的孩子是指那些懂事的孩子,包括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可别小看了这些孩子,有时发起"犟脾气"来,软硬不吃。有一段撰文,谈的是父母"哄儿吃药"的事。大略说:夫妻俩为生病而需要长期服中药的孩子伤透了脑筋,思忖着如何让孩子喝下浓黑的散发着苦涩的药汁。决定夫妻轮流上阵,劝服孩子。妻子先上阵,采用"哄骗"、"许愿"的方式,想使孩子"就范"不成;后改为"强硬政策"向孩子"施加压力"都失败了。接着丈夫上阵,耐心说服,讲明为什么要服药的道理,然后告诉孩子,药里放了糖,是甜的,自己也吃一点儿,再让孩子吃,终于让孩子心服口服?
需要说明的是,小孩子吃药尽量采用小儿专用剂型,如冲剂、糖浆剂等,因为其剂量小,一般不需再分装,另外口感比较好,小孩子容易接受。对包衣片之类(如糖衣片、肠溶片等)不能掰开或研成细末服用;药物尽量不和乳汁、糖水或饮料等同服,以免影响药效,必须如此时,需要仔细咨询大夫。
因此,给小孩子吃药需要讲究方法,千万不能捏着鼻子硬灌。
母乳可以代替宝宝服药吗?
有的母亲听说人体用药后,部分药物可随奶汁分泌排出,于是当婴儿有病时,自己就代替婴药。这样做是有害的。
因为药物虽然能在奶汁中分泌排出,但大多数药物在奶汁中含量极微,婴儿吸吮含药的奶汁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反而会使病菌演变成抗药菌株产生抗药性或发生不良后果。如:乳母服用溴剂后,可引起婴儿皮疹和嗜睡;用碘剂可影响婴儿甲状腺的发育和功能。更严重的是乳母服用维生素B,体内会因糖代谢不全而产生过多的丙酮酸,母乳中的丙酮酸可使婴儿中毒,甚至突然死亡。此外,许多药物在奶汁中的浓度远比血液有效浓度低,婴儿通过母乳摄取这些药物,产生不了治疗作用。所以,乳母不应代替婴儿吃药。
为什么说"儿童酌减"是不合理的?
去药店买药或者接过医生开的医嘱单,你时常会发现"儿童酌减"的提示说明。许多家长给孩子喂药,就怕喂多了出现副作用或过敏反应.,喂少了孩子不能及时康复。在消费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我们不能不提出这样的疑问:"儿童酌减"究竟是不是合理的消费提示?
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善意提示的"儿童酌减",其危害性还远未被人们所重视。通常人们将成人规格的药片、胶囊研碎后减量给患儿服,而事实上那样做使药物原有剂型失去了作用,局部生物效应受到破坏。一些微量元素、维生索只有成人规格.有些家长以为它们无毒副作用,所以大人怎么吃孩二F也怎么吃,却不知维生素服用过量也有害。如维生素A,长期过量服用会导致毛发脱落、食欲不振。有许多药无论外包装、剂型、规格还是色泽、口感都不适于儿童使用,如|某种抗癫痫药片剂,个头大、味苦,儿童不易吞服,并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从而大大降低了用药的依从性。另外,由于通用剂型超出儿童用量的标准,许多药剂在达到治疗目的后仍有剩余,浪费较大。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是极少见的,因为他们的儿童专用药剂制品已非常普及。
有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上海市有关部门抽取了近1600份普通儿科处方,其中共使用药品320多种,而儿童专用的仅30余种,其余的药品剂型均为成人剂型。虽然并不是所有的药剂都要分成儿童和成人两大类型,但从一些药剂使用的方便性和安全性来讲,"儿童酌减"都不好掌握、试想,连生产商和医生都不知具体减多少,让绝大多数在用药上毫无经验的病人(当然也是消费者)怎么减?如果由于"酌减"不当出了问题,究竟谁来负责?从维权角度讲,"儿童酌减"并不是真正的消费提示,这种情况,应当引起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小儿能把含片当糖吃吗?
"含片"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常用于咽喉炎、扁桃体炎及口腔感染的辅助治疗。口感清爽、甘甜,病人乐于服用。有些小孩虽没有患这些病,但见含片甜,就拿来当糖吃,没事就往嘴里扔l片,而一些家长也错误地认为,孩子吃含片可起保护咽喉的作用。殊不知,让无咽喉病的孩子吃含片,是有害无益的。
常用的含片有服用草珊瑚含片、银黄含片、度灭芬含片、薄荷含片、利巴韦林(病毒唑)含片、咽喉片、西瓜霜含片等,均具有杀菌、消炎、止痛、润喉之功效。一般是用来治疗口腔疾病的,如润喉、咽喉炎、扁桃体炎、咽喉肿痛、口臭等。含上l片,会顿感清凉舒畅。但含片也是药,它会使孩子口腔内的微生物群落遭到破坏,使原本无病的口腔,招致疾病,大量含服含片还会使口腔黏膜干燥易损,从而导致口腔溃疡;肠道中正常的细菌也受到影响,使人体内食物的正常消化受到干扰,很容易引起胃肠疾病。
因此,应当记住,再好吃的药毕竟是药,不能当糖吃,即使口腔有疾患,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为什么小儿感冒不能乱用药?
婴幼儿使用的药物多为感冒药,小儿感冒用药问题已被多种媒体反复论述过,但小儿感冒后父母仍很着急,匆忙去医院,或急忙让孩子吃药。而吃药呢,又存在许多误区,如:许多家长喜欢给孩子用新药贵药;还有许多家长由于心理作用,想马上将孩子的病治好,给孩子用感冒药"一次到位",即一次就将解热镇痛、抗病毒、止咳、抗菌药全给孩子吃,觉得这样更保险。殊不知现在市售的各种感冒药不能彻底杀死感冒病毒,只是在缓冲感冒症状、减轻病痛、缩短病程方面起作用;还有一些家长将成人用的感冒药给孩子用。诸如此类问题,不一而足,危害极大。
由二器官功能发育不全,酶系统不成熟,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较慢;此外,婴幼儿时期体液占体重的比例较常人大,水盐转换率较成人快,但对水、电解质代谢的调节功能却较差,易致平衡障碍;加之还无法准确描述病情等,因此,我们在用感冒药方面要熟知上:述生理特点,慎重用药。
说成人感冒药小儿并不是绝对不能用的,但使用时应注意:令感冒通:是中西药复合制剂,主要含双氯芬酸钠、人工牛黄、扑尔敏,在成人中广泛使用,有报道小儿用该药后能引起血尿,使肾小管功能受损,停服后血尿很快消失。虽然是暂时的,可儿童肾脏发育尚不成熟,加之感冒通中的双氯芬酸钠还可以破坏胃黏膜屏障的脂蛋白层,使氢离子反弥散,导致胃黏膜损伤引起出血,因此最好不用或慎用,忌超量服用。
◆快克、新速效感冒片等含金刚烷胺的感冒药:金刚烷胺是一种抗病毒药物,能影响脑内多巴胺的合成释放与摄取,副作用有多动、抑郁、失眠、幻觉等。另外,由于儿童中枢神经部位发育尚未成熟,神经细胞兴奋性较高,故对快克、新速效感冒片等含金刚烷胺的抗感冒药l:岁以下婴儿应禁用,l岁~8岁儿童应慎用。
◇速效伤风胶囊:主要含扑尔敏、扑热息痛、咖啡因、人工牛黄,因扑热息痛有很强的肝毒性,3岁以下儿童及新生儿应避免使用。
◇泰诺感冒片:主要含扑热息痛、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右美沙芬、扑尔敏,6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
◆含阿司匹林的感冒药:主要成分是阿司匹林。有的家长常用阿司匹林来降体温,但应注意使用阿司匹林后,带来的种种严重的不良反应:有报道阿司匹林易导致患儿虚脱,对患儿消化道也会产生刺激,导致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引起或加重幼儿哮喘,可诱发幼儿"瑞氏综合征"等等。所以家长谨防阿司匹林危害幼儿的健康,不宜用含阿司匹林的感冒药。
◇对于百服宁、幼儿泰诺林液、散利痛、感康、尼克、康必得、自加黑等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的感冒药,3岁以下儿童及新生儿因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应避免使用。
◆爱菲乐、诺合、臣功再欣等感冒药含布洛芬,布洛芬的抗炎、镇痛、解热作用比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强,偶见轻度消化不良、皮疹等,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患儿慎用。成人用感冒药种类很多,使用应严格注意其不良反应.严格掌握用药剂量、给药间隔时间等。
中药因其毒副作用小,深受家长喜爱,但当小儿有恶寒、高热等严重感冒症状时仍不去医院、不吃西药,可能会延误病情,增加患儿痛苦。在感冒症状轻时选择中药治疗是可以的,如小儿感冒冲剂主要含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等等,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小儿热速清口服液主要含柴胡、黄芩、板蓝根、葛根等,清热、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金银花露主要含金银花、清热解毒,用于小儿痱毒、暑热口渴。导赤丸主要含连翘、黄连、栀子(姜炒)、关木通等,清热泻火、利尿通便。
小儿感冒以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为主,用抗菌素治疗几乎无效,有的人认为合用抗菌素和感冒药,双管齐下,比较安全。恰恰相反,这种做法不但不能提高疗效反而可导致病毒感染的加剧。近年研究证明,抗菌素可降低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与细胞内的杀菌作用,抑制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和T细胞功能等多种免疫功能。因此,小儿感冒不需要使用抗菌素,但婴幼儿病人如3天不愈或咽炎、扁桃体炎、体温和白细胞增高不退,则可考虑选用适当的抗菌素。
因此,当小儿患感冒时,不仅要分清是哪一类型的感冒,而且选药时,也要特别慎重,不能乱用药,更不宜选用那些作用剧烈的复方制剂。
小儿发烧都要输液吗?
发烧是5岁以下小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感冒、扁桃体炎和肺炎是引起发烧的主要疾病。不少家长认为,输液是最有效、最快速的治疗方式,就诊时会主动向医生提出输液的要求。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发烧的孩子食欲减退,往往进食饮水少,失水增多,病程中可伴有呕吐或腹泻,加上高烧时张口呼吸,经肺排出的水分也增多,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脱水症。如烦躁不安、IEl干、少尿,少数婴幼儿可发生高热惊厥。儿科专家认为,发烧患儿身体内氧和营养物质的消耗是大量的,必须注意卧床休息,补足水分,吃些易消化、清淡的食物,配合吃药治疗,一般不必输液,理由有:
1.输液并不能迅速退烧,也不会缩短病程;
巾在观察室输液易发生交叉感染,可导致新病;1.有时会出现输液反应,从而加重病情。
专家们指出,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输液有严格的规定,很多孩子有病发烧都是吃药治疗。至于发烧后是否输液,应由儿科医生决定。因此,奉劝广大家长,不要一发烧就主动要求给孩子输液。
新生儿发热用退烧药行吗
多数家长都知道,当小儿高热时,就应尽快给孩子吃退烧药或打退热针。而对于那些刚刚当了爸爸妈妈的年轻人来说,面对着一个正在发热的粉嘟嘟的可爱的小宝宝,只有干着急。因为大夫说,宝宝既不能服退烧药片,也不能打退热针,这是为什么呢?人体之所以能够保持比较恒定的温度,主要是因为体内有产热及散热的内调节系统--体温调节中枢。而新生儿身体发育尚不成熟,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保温、出汗、散热功能都较差。这时,外界环境对小儿的体温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天气热或室内温度较高时,新生儿体温就会短暂性地升高;而天气寒冷或室内温度较低时,新生儿就会出现低体温。如果在新生儿发热时,随便给孩子用退烧药,往往会招来大祸。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很差,常会出现体温突然下降,当服用退烧药后体温可在35℃以下;出现皮肤青紫,严重者还会便血、吐血、颅内出血等,可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APC是复方阿司匹林的简称,是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广泛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关节痛等症,但对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最好不用APC。APC中的阿司匹林对消化道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尤其是婴幼儿胃肠黏膜非常娇嫩,肌层发育也不完善,且因婴儿胃接近水平位,药物在胃内存留时间会相对延长,如果服用APC,对黏膜的刺激和损伤更为明显,不仅会引起恶心呕吐,更易引起胃肠出血,甚至胃穿孑L。婴儿的听神经对阿司匹林异常敏感,用药后可产生眩晕、耳鸣、耳聋等症,停药后听觉功能恢复缓慢,甚至会造成永久性耳聋。因此,长期大剂量服用时,应定期接受听力监测,以早期发现与确定是否出现中毒反应,以便尽早采取措施。此外,在婴幼儿患流感、水痘时,服用APC易患雷耶综合征,很容易被误诊为中毒性脑病或病毒性脑炎。APC中的非那西丁对肝、肾等内脏也有损害作用,特别是婴儿的肾脏发育尚不成熟,严重的可引起急性肾衰i肾乳头坏死。APC中的咖啡因具有兴奋作用,因婴幼儿的神经抑制功能本来就较差,高热时很容易引起惊厥,如果当婴幼儿高热时,再改用APC来退热,就等于"火上浇油",致使因发汗过多而虚脱。由此看来,新生儿发热是不宜应用退烧药的。年轻的爸爸妈妈可能要问了,那新生儿发热怎么办呢?办法很简单,当新生儿发热时,只要将周围环境的温度加以改变,即将衣服适当松一松,也就是俗语说的"抖包",适当改换通风环境,体温就会下降,从而达到退热目的。反之,若新生儿体温下降,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体温就会升上来。
小儿可以吃阿司匹林吗?
阿司匹林是家庭必备的良药之一,人们除了用它来治疗伤风感冒、头痛、肌肉痛、关节痛以外,也用它来防治心脏病和脑血栓等疾病。现实生活中,好多人觉得阿司匹林止痛或退烧效果不错,经常给自己的孩子吃一些,殊不知,小孩子吃阿司匹林是很危险的。经常大量使用阿司匹林,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例如,有的人服用阿司匹林后,会出现哮喘、皮疹、多形性红斑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反应;有的人服药后会感到不适、恶。15n瞬_吐,甚至发生缺铁性贫血。追根溯源,是由于阿司匹林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促使胃酸分泌增加,同时又抑制胃部黏液分泌,使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明显减弱导致的。再则,阿司匹林是酸性药物,它能直接刺激胃黏膜,故用药者极易发生溃疡性出血。此外,阿司匹林对肝、肾等内脏也有损害,用药后会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故儿童用此药时应特别小心。
据研究,儿童的听觉神经对阿司匹林异常敏感,用药后可产生眩晕、耳鸣、耳聋等症状,停药后听觉功能恢复缓慢,有的甚至会引致永久性耳聋。,长期反复应用此药,还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血小板等明显减少。说到阿司匹林对儿童的影响,有必要提提l963年澳大利亚病理学家雷耶博士的一个发现。当时,雷博士发现有21例4个月至16岁的病儿因服用阿司匹林而突然发生急性精神、神经症状,而且都在短时间内相继死亡。尸体解剖证实,服药者有脑水肿及肝、肾等脏器的脂肪沉积现象,后来人们便称此病为"雷耶氏综合征"。近几年,人们发现雷耶氏综合征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以小儿发病率最高。尤其是患了流行性感冒与水痘等病毒性传染病以后,若服用阿司匹林,7天左右最易患此病。雷耶氏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不断呕吐、昏睡、抽动、烦躁不安等,严重者会昏迷、抽搐,甚至死亡。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雷耶氏综合征病人的死亡率可高达32%。小儿患此病,若能早期诊治,可以完全恢复健康。至于病情严重者,则会产生脑部损伤后遗症,出现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和运动障碍等现象。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虽然引起雷耶氏综合征的元凶是病毒,但阿司匹林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有些国家为了防患于未然,在阿司匹林的包装及其瓶子上贴上"l6岁以下少年和儿童不得擅自使用本品"的标签。
"激素"是小儿的退烧妙药吗?
这里所说的"激素",是糖皮质激素的简称,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在医院里,有些家长看到小孩子患病高热不退时,医生给他用点"激素",体温就下降了。使得一些人误将其当成"退烧药",甚至因感染而发热时,便随意使用泼尼松或地塞米松来退热,从而造成不良后果。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种,它可促进糖异生,增加肝糖原生成,抑制蛋白质合成而促进其分解,并增加尿钙排出。医生之所以把泼尼松作辅助药物用于发热的患儿,是因为它可以抑制细菌释放的"致热原";或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提高机体对有害物质的反应能力,使体温下降,能收到单用抗菌药难以达到的效果,但它并无杀菌作用。相反,它还能削弱机体对细菌的抵抗能力,阻碍抗体形成,使某些致病菌趁机生长繁殖,诱发感染或使感染扩散。使用激素治疗,会增加胃酸分泌,引起恶心、呕吐,同时会降低胃黏膜的保护和修复能力,易诱发炎症及溃疡;另外激素类药物不能消除病因,只能缓解疾病症状,停药后又会出现高热,所以对于发热须先诊断清楚病因,再用药。长期使用激素还能影响小儿对钙的吸收,不利于骨骼发育。
凡是因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必须用泼尼松等激素类药时,一定要同时使用足量的抗生素作基本治疗,否则将使炎症扩散,感染加重,发热也不可能退下来。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感冒、病毒性肺炎、麻疹、水痘、带状疱疹等所致的发热,则不能应用泼尼松,否则可能促使病情加重。因为激索类药物能抑制人体内抗体的生成及干扰素的产生,使病毒迅速增殖而难以控制,导致病情急剧恶化。
所以,当小儿发热时,首先必须分辨是由细菌还是病毒引起的,应由医生对疾病做出诊断,制订治疗方案,家长决不能自作主张将"激素"当成"退烧药"来用。
麻疹早期可以使用退烧药吗?
麻疹是由于感染麻疹病毒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婴幼儿,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症及皮肤出现红色丘疹等症状。发热出现于麻疹的全过程,并随着本病病毒的活力强弱而变化不一。在麻疹初起之时,不宜过早使用解热药。
我们都知道,发热是人体防御疾病和适应环境温度异常的一种代偿性反应,它有利于杀灭致病微生物。因为发热,机体内的白细胞受到刺激,会产生一种内源性致热质,刺激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从而使体温升高。当体温升高时,白细胞增多,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加强,抗体生成增多,肝脏解毒功能加强。这有利于消除病因,为身体康复创造条件。
但是有的家长,一看到孩子发烧就心疼不已,生怕孩子烧出毛病;甚至有些大夫,也怕贻误病情,遭到病人家属责难,所以为保险起见,先控制住发热,再慢慢治疗。殊不知,如此急于退热,不仅不能使麻疹尽快痊愈,反而有损于机体的抵抗力。因为过早或过量使用解热药,会使患儿出汗过多,不仅丢失大量体液,还会使体温降低而影响麻疹的透发。但是不能过早过量使用退烧药,并不是不能使用退烧药。若麻毒炽盛,患儿体温过高,持续在39℃以上,就会使出疹时间延长,皮疹出得过多,甚至连成一片,此时极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等。
所以,对本病的治疗,还应在短时间内给予适量的解热药物。那么,选用哪一种退烧药好呢?此时,中草药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如在麻疹初热期,就可以给予辛凉透表的中药(如葛根、荆芥、防风、薄荷、连翘),促使麻疹早日透发。而在麻疹尚未出齐就出现高热者,可酌情加入银花、黄芩、丹皮、生地等,以达到清热解毒凉血之目的。此举既可以退热,又不影响麻疹的透发,乃两全其美之策也。
婴儿吃鱼肝油越多越好吗?
鱼肝油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它不仅是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而且也是防止夜盲症、干燥性眼病、佝偻病及软骨症的良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年轻的父母,把它当作营养滋补品,给小孩长期大量服用。其实,鱼肝油也像其他营养品一样,有利也有弊。
长期大量服用鱼肝油,容易造成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中毒,特别是浓鱼肝油。在防治佝偻病时,人们常以维生素D的含量来计算用量,而忽视了维生素A的含量,而维生素A在鱼肝油中的含量,却是维生素D的l0倍,结果造成维生素A中毒。
维生素A中毒,在6个月至3岁的小儿中发生率最高。小儿1次服用维生素A的量,超过30万单位可引起急性中毒,每天服用维生素A 5万~l0万单位,使用数周或数月,都可以引起慢性中毒。根据中毒程度的不同,表现为疲劳乏力、低热、多汗、食欲不振、皮肤干燥、皮疹、皮肤瘙痒、脱皮、毛发干枯、恶心、呕吐、腹泻、嗜睡等。维生素D中毒剂量的个体差异很大,特别是对维生素D敏感的小儿,每天服4000单位,持续1-3个月即会中毒,表现为食欲不振、哭闹、烦躁、低热多汗、精神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重症可出现惊厥、血压升高、肾功能减退,严重的可致内脏器官钙化、肌张力低下、运动失调。严重影响的身体发育和健康。如果发现鱼肝油中毒,应立即停用鱼肝油。急性中毒症状可于停药1.5-2天内迅速消失而康复,慢性中毒症状也于l~2周后逐渐消失,但完全恢复正常则需要半年时间。其实,人体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极微,一般情况下,从食物中即能得到足够的补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营养的改善,维生素A缺乏症越来越少见,只有当人体利用或吸收发生障碍时,如腹泻、肝炎、孕期等维生素A的需要量增加时,才会出现维生素A缺乏症。因此,能正常进食的孩子,不宜长期大量吃鱼肝油。治疗佝偻病,应该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用单纯维生素D制剂。
果味维生素C可以当糖吃吗?
果味维生素C片既含有维生素c,又有水果香味,很适宜儿童服用,咀嚼或吞服均宜。但有的孩子把果味维生素C片当糖吃,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果味维生素C每片含维生素C l00 mg(正常人每天需要量为l 000-2000 mg),若服用过量,会降低人体所需要的钙和其他矿物质,而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烦躁不安、荨麻疹和水肿等,还可能在肾或膀胱中形成草酸结石。潮解和过期的果味维生素C片还含有有害成分,尤其不宜服用。
因此,果昧维生素c片不宜当糖吃,应控制服用剂量,以免引起疾病或不适。
大量用维生素D或钙片就能治疗佝偻病吗?
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由于维生素D不足而使钙、磷的代谢失常,钙盐不能正常地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分,以致骨骼发生病变。轻者婴儿出现惊哭、出汗,重者可有鸡胸、方颅、全身衰弱等。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储存,使人体组织中的钙、磷保持一定的浓度。既然佝偻病的发生与维生素D和钙都有关系,那么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或单纯服用钙片就可以治疗佝偻病吗?当然不是。
长期大剂量使用维生素D,会造成维生素D中毒,出现厌食、恶心、呕吐、乏力、腹泻或便秘、多饮多尿、烦躁及头痛等,甚至发生脱水现象,尿内可出现蛋白,血内非蛋白氮也可增加。长期摄人过量的维生素D可致肾钙化、长骨异常钙化以及骨质疏松,同时血钙过高,尿内可见钙质管型。过量服用维生素D所引起的中毒反应,其后果要比自身患佝偻病、软骨病或缺钙等更为严重,所以不能滥补维生素D。一旦发生中毒,必须立即停止服用维生素D,并以豆浆代替牛奶。对严重中毒者应暂时给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钙的肠吸收减少,血磷及血钙迅速降低。重症病例可注射依地酸二钠以增加钙的排泄。
有的孩子得了佝偻病后,家长简单地认为是孩子缺钙,就买些钙片给孩子吃,结果钙片吃了好几瓶,孩子的病却丝毫没有好转。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已经提到过,4qL佝偻病是因为骨骼钙化不全,并不是由于饮食中缺钙所致。一般来说,人乳喂养的婴儿,每日摄入的钙并不缺乏。导致佝偻病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维生素D,单纯服用钙片是治不了佝偻病的。所以,在防治佝偻病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合理用药。一般来讲,小儿2岁以后,食物种类增多,维生素D亦不至于十分缺乏。除了合理膳食以外,最经济实惠又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多晒太阳可有效防治佝偻病。人体皮肤中含有7一脱氢胆固醇,经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后,可以转变成维生素D,。另外酵母等含有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转变成维生素D:D:与D,两者作用相同,均参与钙、磷代谢。因此,佝偻病就不易发生,无须再服维生素D或钙片。既然如此,带你的宝宝到大自然中去吧,让他的小手小脚暴露在暖暖的阳光下,充分享受大自然的赐予吧!
小儿补钙多多益善吗?
钙是小儿发育过程中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有些家长生怕孩子得佝偻病,而把钙片当成营养品,长期给小儿服用。殊不知,这样做是很危险的。研究证明:小儿患佝偻病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缺钙,而是缺乏维生素D。因为,维生素D能增加肠道对钙、磷的吸收,所以在小儿缺乏维生素D时,血中也就缺钙,使小儿发生骨化不全等一系列佝偻病症状。其实,钙质在母乳中含量较多,又很适合小儿肠道吸收,得到充足母乳的孩子几乎不缺钙,当然不需要加钙喂养,凡事都有个度,补钙也不例外,也有个量的问题。如果补钙过量及补钙方式不当,便可引起高钙血症。较长时期的血钙水平过高,可导致婴儿囟门过早闭合,头颅不能随着脑的发育而充分增大。一方面形成小颅畸形,另一方面会限制脑部的发育。钙过多还会使骨前(骨髓的生长部位)过早钙化闭合,反而使骨髓的发育受到影响,自然也使身高增长受到限制。骨中钙的成分过多,骨骼变脆,易发生骨折。此外,吃太多的钙,还会引起小儿食欲不振;也会影响肠道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甚至造成肾结石的发生率增高,特别是与维生素C同服时,就更易发生。对于注射钙剂更应该谨慎。维生素D:胶性钙(维丁胶性钙)注射液俗称"钙针",主要是用来治疗佝偻病的。当小儿患佝偻病时,医生要让孩子注射一些"钙针",但"钙针"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一旦症状消失就应该停止注射,绝不能长期使用。因为,每毫升钙针内除含0.5 m9钙以外,还含有5万单位的维生素D2。如果过多注射钙剂,体内有了过量的维生素D,就会发生中毒。家长们应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物极必反。任何剂型的钙都是药品,而不是营养品。不缺钙,就不用补钙,更不能长期大量应用钙剂。
儿童应该多补锌吗?
锌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多种锌制剂和加锌强化食品,加上引入注目的广告,许多年轻的父母不管孩子是否缺锌,纷纷给孩子购买含锌药物或加锌食品,希望通过补锌让孩子长得高大强健。事实上,尽管锌的毒性较低,但如果滥用,也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出现锌中毒。锌摄人过多,会妨碍铁、铜等二价离子的吸收,从而加重贫血。锌在胃液中易变成具有强烈腐蚀性的氧化锌,当其浓度过高时,易发生肠胃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血锌过高还会抑制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和杀菌作用,容易感染疾病。因此,补锌切勿过多,家长们一定要注意。
为了正确合理服用锌剂或吃一些含锌强化食品,有关专家指出:儿童补锌,必须到医院经检查确诊为缺锌后,才可服用锌制剂。每日补锌量为,每克体重o.6-1.5 m9。对缺铁性贫血和佝偻病患儿,在进行补铁、补钙治疗期间,如需要补锌,则剂量不宜过大。牛奶不利于锌的吸收,故锌制品不宜与牛奶同服。母乳喂养的婴幼儿,一般不会缺锌,因此不必补锌。涨对食欲不佳的儿童,应做血清铁和血清锌的测定,查明原
因后对症处理。对经常吃瘦肉、鱼、蛋、肝、贝类、核桃、花生和西瓜等食物的儿童,平时只要注意饮食结构,也不用补锌。锌制剂不宜空腹服用,应在饭后吃。总之,如儿童被确诊为缺锌时,应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切勿盲目滥用含锌药物。
小儿补了铁就不贫血了吗?
有些儿童患有缺铁性贫血,医生建议服用铁剂。家长便严格按照医嘱给孩子服药,但是效果却不好。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家长忽略了一些小小的细节,使得铁剂疗效降低。那么,小儿补铁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铁剂不宜放置过久。因硫酸亚铁是二价铁,放置过久,储存不当,二价铁可氧化成三价铁而影响疗效。
◎铁剂不宜在饭前服用。因为铁剂对胃黏膜有刺激,饭前服,使人难以耐受,宜饭后服。
◎铁剂不宜与茶、牛奶、咖啡同服。因牛奶含磷高,可影响铁的吸收。茶和咖啡中的鞣酸可使铁的吸收减少75%。宜用温开水送服。
◎铁剂不宜过量服用。铁剂药片、药丸,外面包有糖衣,易被d,Jb吞服。如果用量较大,可刺激胃肠黏膜,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昏迷,甚至死亡。因此,铁剂不宜过量服用。◎服用铁剂时可加服维生素c,以促使铁吸收。
◎服用铁剂后,患儿大便可变黑,这是正常现象,停药后消失,家长不必紧张。
可见,虽然补了铁,但如果吸收不好,照样不起作用。家长在了解了服用铁剂的一些注意事项后,就会对铁剂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服用铁剂时再遇到问题时就可迎刃而解了。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mjn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