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医案一:女,33岁,西医诊断:压力性荨麻疹。皮肤受外力后出现肿胀瘙痒,白色风团,微红。(此案系后来回忆,好像以上半身为主)
舌诊:舌淡白粉苔,浮。
脉诊:浮、数,120次/分。(当时脉诊并未完全入门,只有这些)
辩证:皮肤其病位之标为太阳,痒其病性之标为热,皮疹肿胀其病性之标为湿。心中迷茫,试用了当归散、通关丸清热利湿,无效。按照上述辩证,当用苓桂枣甘汤,心中委实犹豫不决,脉数、痒皆为热像,担心自己辩证不对犯虚虚实实之戒。考虑到桂枝甘草汤脉数,压力性荨麻疹的特点好像与苓桂枣甘汤条文中的欲作奔豚的特点相符,思考再三,毅然决定试用苓桂枣甘汤。
方剂:苓桂枣甘汤 茯苓16 桂枝8 炙甘草4 大枣15个切 二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病减大半。
舌诊:舌淡白粉苔,浮。量较前减少。
脉诊:浮、数,90次/分。
辩证:病减大半,尤其是脉率下降明显,说明用药无误,没有犯虚虚实实之戒,效不更方(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方剂:苓桂枣甘汤 茯苓16 桂枝8 炙甘草4 大枣15个切 二剂水煎服。痊愈。? ?补记:痒,其标为热,就本案而言,热自何来?太阳之虚阳被水邪所郁,阳郁则形成局部阳胜则热,由此案推断出大枣的功用其实是太阳经的引经药,就是引药入太阳之意。若无大枣,炙甘草就引药趋向太阴。二者此处相合,就引药入太阳之阴。水邪为阴邪。桂枝生姜枳实汤不用甘草而用生姜就是为了引药入太阳之阳。
再补记:此案苓桂枣甘汤合防己茯苓汤是否更合拍?? ? 2015-11-05
案二:2014-09-06
初诊:女,37岁,鼻塞,只能张口呼吸,无恶热恶寒,无汗出,无流涕,略感咽痛,纳眠二便可。
舌诊:舌淡胖,水滑。
脉诊:84次/分,浮滑大紧,左脉略短虚,右脉略长。? ? 辨证:鼻咽,孔窍也,病性之标为少阳。鼻塞,西医谓之鼻粘膜充血水肿,病性之标为湿邪,脉紧乃阳郁欲伸之象,左脉浮短,阳虚之象,脉大邪实之象。脉证合参,苓桂术甘汤加黄芩。
方剂:茯苓24桂枝12炙甘草6大枣15个切黄芩6 二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鼻塞愈大半,鼻腔少许清涕,咽痛消失。
舌诊:舌淡胖,水滑较前减轻。
脉诊:84次/分,浮滑大紧,左脉略短虚,右脉略长。
方剂:效不更方,继前二剂水煎服。 略有鼻鸣,基本痊愈。
医案三:2014-09-08
初诊:男,40岁,夜尿频,上半夜无事,下半夜几乎每小时尿一次,无尿急尿痛,尿量正常,纳眠可。
舌诊:舌淡胖,水滑苔。
脉诊:84次/分,浮大滑,左脉略短,右脉略长有紧之象。
辨证:下半夜为阴中阳,尿频,机能亢进之象,左脉浮侯阳中之阳,脉短,阳虚之象,脉紧阳郁欲伸之象,脉大邪实之象,脉滑,饮之象,脉证合参,茯苓桂枝大枣甘草汤。
方剂:茯苓桂枝大枣甘草汤 茯苓24桂枝12大枣15个切炙甘草6 二剂水煎服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