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在没有特异性方证的时候,开方的准确性,方剂的有效性,就体现在对中医“证候”的辨别上。在脏腑辨证的体系中,各脏腑就有许多疑似证候,如何辨别,如何选方用药?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周天寒先生的临床经验。
疾病证候,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关键之一,只有确切地辨别疾病证候,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保证治疗效果。
故清代喻昌在《寓意草》中说:“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能胜病也。”
然而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千变万化的,人体内外、脏腑之间常常相互影响,产生各种错综复杂的证候,极易混淆。
如心气虚、心阳虚与心阳虚脱,肝火、肝阳与肝风,脾气虚弱、脾气下陷、脾不统血与脾阳不足,肾阳不足、肾气不固、肾虚水泛与肾不纳气等,给辨证带来一定困难。
故本文就它们之间的关系及辨识要点简述于下,供临证参考。
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辨
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三者既有阳气亏虚的共同表现,又有程度不同的明显差异,遣方用药当有权衡。
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多由久病体虚,或暴病伤阳耗气,或年高脏气虚弱,或素禀不足,或思虑劳心过度等,致使心气耗伤,气虚阳弱,心阳不振。
心主血脉,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心阳的推动,如果心气、心阳不足,心的推动无力,则可引起血液运行障碍,出现心悸、气短,脉细弱或结代等;
阳气不通,心脉痹阻,则引起心痛,胸部憋闷等;
阳气不达于面,则见面色晄白;
阳气不达于肌表,则见形寒。
如果心气、心阳亏虚失治,进一步发展成心阳虚脱的危重症。
心阳虚脱则心液随阳外泄,症见大汗淋漓,心主神明,心阳虚脱则神失所主,症见昏迷不醒,阳气不达于四肢,则四肢厥冷,阳气虚脱,则脉细欲绝。
可见从心气虚、心阳虚脱的病机讲,三者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先后不同、病情轻重不同的问题。
一般地说,心气、心阳亏虚为心阳虚脱之渐,心阳虚脱为心气、心阳亏虚之极,前者为轻,后者为重,前者预后好,后者预后差。
从临床表现及治疗上讲,心气虚以心悸、气短、自汗、体倦乏力,动则尤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或结代等为特征,治疗以补益心气为主,方如养心汤。
心阳虚为气虚的重证,除具有心气虚的见症外,更可见形寒肢冷,面色晦滞,口唇青紫,气喘难续,心胸憋闷作痛,舌质淡,紫暗而胖嫩,脉沉迟或结代等,治当温补心阳为主,方予保元汤。
心阳虚脱,则为心阳虚的严重危候,临床常以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昏迷不醒,脉细欲绝等为特征,治以益气固脱,回阳救逆,方如参附汤或四逆汤。
2肝火、肝阳、肝风辨
肝火、肝阳、肝风为肝系常见的三种不同证候,临床较为多见,但由于三者皆有阳亢之象,症状表现复杂,易于混淆。
肝居胁下,体阴而用阳,有疏达气机、发泄壅滞和贮藏、调节血液的功能,即所谓“肝主疏泄”、“肝藏血”。
肝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也忌过亢。
若情志所伤,郁怒伤肝,致使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火郁肝经,循经上扰,即为肝火上炎,甚至上行迫肺;
火动则内耗阴血,阴不制阳,肝阳独亢即出现肝阳上亢的证候;
若阳热亢极,化火生风,或阴血亏耗,风阳妄动,致使气血逆乱,发为严重的肝风证候。
可见肝火、肝阳、肝风三者既有病理的联系,也有病理的区别,但总属肝经实证或本虚标实证。
肝火临床表现:
一为肝火上炎,症见头痛眩晕,面红目赤,耳鸣如潮,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胁肋灼痛,或吐血衄血,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干,脉弦数。治疗宜清肝泻火,方予当归龙荟丸或龙胆泻肝汤。
一为肝火迫肺,又称“木火刑金”,症见胸胁痛,咳嗽阵作,痰少黄粘,甚则咳血,烦热口渴,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当清肝泻肺,方予黛蛤散合泻白散。
肝阳上亢临床以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面部烘热,目赤咽干,虚烦心悸,失眠多梦,舌质红,脉弦细数为特征。治疗宜平肝潜阳,方如天麻钩藤饮或杞菊地黄丸。
肝风临床可表现三种情况:
一为热极生风,属实证。
多见于外感急性热病,症见高热烦渴,抽搐项强,角弓反张,两目上翻,神志昏迷。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热泻火,凉肝熄风,方予羚角钩藤汤。
二为肝阳化风,属本虚标实证。
多见于内伤病,症见头目眩晕,头痛如掣,肢体麻木,语言不利,舌质红,脉弦细,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舌强不语,或半身不遂,治当育阴潜阳,平肝熄风,方如镇肝熄风汤。
三为虚风内动,其症偏虚。
多见于外感热病后期,或内伤病,临床表现有头目眩晕,肢体麻木,或筋脉拘急,或肌肉瞤动,心中憺憺大动,舌红无苔或红绛少苔,脉细数等。
因于肝血虚,或失血引起的叫“血虚生风”,治宜养血熄风,方予补肝汤加减;因于热灼真阴引起的称“阴虚风动”,治疗又宜滋阴熄风,方如大定风珠。
3脾之疑似证辨
3
脾气虚弱、脾气下陷、
脾不统血、脾阳不足辨
脾位于腹中,有主运化,化生气血,统摄血液,主四肢肌肉等功能,开窍于口。
人体的生长发育,全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供给,故有“脾为后天之本”之说。
脾气足则人体气血旺盛,精力充沛,肌肉丰满;脾气虚则健运失调,气血生化无源,发生种种病证。
脾病多虚,故有“虚者太阴,实者阳明”之说。
由于脾虚病程有长有短,病情有轻有重,故临床根据脾虚症状分为脾气虚弱,脾气下陷,脾不统血,脾阳不振,诸证皆由饮食不节,劳倦思虑,或身体虚弱,或久病失调等引起,其共同症状为食欲不振,身倦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蜡黄。
所不同的是:
脾气虚弱,多因脾虚失键,生化之源不足,气血不充所致。
症见食少乏味,饭后脘腹胀满,大便溏泻,四肢倦怠,面色无华,神疲懒言,舌淡苔白,脉缓弱。
治当健脾益气,方用六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
脾气下陷,则多由脾虚中气不足发展而成,或因久泻久利,损伤脾气,致使发生中气下陷的病理变化。
症见头目眩晕,语音低怯,自汗,食入则胀,脘腹重坠,便意频数,小便淋漓不尽,或久泻脱脏、子宫脱垂,舌淡苔白,脉虚弱。
治宜益气升提,方用补中益气汤。
脾不统血,则多属中气虚衰,脾失统摄之权,以致血不归经的病证。
症见便血肌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及其他血证,常兼饮食减少,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脉细弱等。
治宜益气摄血,方如归脾汤。
脾阳不振,则多由脾气虚弱发展而来,也可因过食生冷,损伤脾阳所致。
症见腹胀纳呆,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或遍身浮肿,小便不利,舌质淡嫩,苔白滑,脉沉细或迟弱。
治宜温运脾阳,方如理中汤;或温脾行水,方用实脾饮。
4
肾阳不足、肾气不固、
肾虚水泛、肾不纳气辨
肾的阳气亏虚,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可分为肾阳不足、肾气不固、肾虚水泛、肾不纳气四种证型,它们临床表现都具有面色晄白,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苔白等特点,易于混淆。
肾阳不足,多为肾阳虚衰、阴寒内盛的病变。
临床以面色晄白,形寒怕冷,腰膝酸软,男子阳痿不举,女子宫寒不孕,舌淡苔白,脉沉无力为特征。
治宜温补肾阳为主,方予桂附地黄丸或右归丸。
肾气不固,则多为肾气亏耗,以致封藏固摄的功能失职。
临床表现男子以滑精早泄为主,常兼神疲,小便频数而清,尿后余沥,甚则不禁,夜尿频多,女子带下清稀,胎动易滑,舌淡,脉细弱等。
治当补肾固摄,方予秘精丸或大补元煎。
肾虚水泛,则多因肾阳虚弱,阳虚不能制水,以致水液泛溢肌肤。
症见浮肿,下肢尤甚,按之凹陷没指,尿少,畏寒肢冷,或兼呼吸急促,咳喘痰鸣,舌淡胖嫩有齿印,苔白滑,脉沉弱或沉滑。
治宜温阳利水,方用真武汤或济生、肾气丸。
肾不纳气,则多由肾气虚弱,摄纳无权所致。
症见喘促息微,呼多吸少,动则喘促更甚,或咳时遗溺、汗出肢冷,或面目虚浮,舌质淡,脉沉弱。
由此可见,肾阳不足、肾气不固、肾虚水泛,肾不纳气四型,皆与肾阳亏虚有关,故治疗总宜以温肾助阳为主。
偏于肾阳不足者,证属肾气亏耗失固,治疗重在温肾以固摄;偏于肾虚水泛者,证属肾阳亏虚,阳不制水,治疗重在温阳行水;偏于肾不纳气者,证属肾气不足,摄纳无权,治疗重在温肾以纳气。
如此等等,临证都当详辨细察,分别论治。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u/1670325763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