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慢性鼻炎,主要包括单纯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4种。单纯性鼻炎与鼻窦炎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容易罹患的疾病,并且多发于南方气候炎热潮湿的地区。一旦得病,治疗不当,则由急性转为慢性,慢性诱发为急性,交替发生缠绵不已,直到成年之后,才得以休止。对孩子的学习、成长均有不良影响,有的鼻子因此而变形,影响外观。这两类鼻病,在临床上可分寒、热两类统一论治。
寒阻肺窍,则鼻塞流涕,舌淡苔白,口不渴,每每遇寒而发,受寒加重。单纯性鼻炎鼻流清涕,色白而淡,时间一久,鼻甲增厚,变成肥厚性鼻炎,可见鼻甲肥大,鼻塞严重,睡觉时常常以口代鼻呼吸。鼻窦炎,则鼻流浊涕,色白黏稠,擤之不尽,时发时缓,长年不断。《内经》将之称作“鼻渊”,有源远流长之意,形容鼻涕量多,流涕时间长。两类鼻炎只要属于寒证,均可用温肺止流丹加减。
热阻肺窍,则鼻流浊涕,黄白相兼,舌红苔黄或薄黄,口微渴。常因感受风热而常发。鼻涕清浊交混,白多黄少,程度稍轻的,一般鼻炎居多;鼻涕黏稠难出,黄多白少,气味腥臭,时有头痛的,多为鼻窦炎。均可用苍耳散加减。
两类鼻炎,无论属寒属热,在用汤剂折其大半之后,宜制作蜜丸长服久服,以巩固疗效,可用都梁丸加减。
如果有明显的脾虚证候,宜补士生金,用七味白术散加减。
由于鼻窍与外界相通,适合用外治法。属于寒证的,可配合用滴鼻验方一。属于热证的,可配合用滴鼻验方二。不仅疗效好,而且没有副作用,很受病人欢迎。
过敏性鼻炎以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涕为主要证候。在气候变化大的季节,或者空气中含有某种特殊物质如花粉时,属于呼吸道过敏体质的人,容易罹患这种病。严重者,一年四季频繁发生,苦不堪言。这种病可以分为寒证、寒热错杂两大类型,极少有属于热证的。
属于寒证的,宜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方加减。缓解后,以补中益气汤加减,以温补、收敛肺气。
属于寒热错杂的,患者除有鼻塞、打喷嚏、流清涕症状之外,尚有口渴、舌红、苔黄、鼻黏膜发红等热郁之象,用乌梅丸加减。同时配合使用滴鼻验方三,效果更好。
萎缩性鼻炎,在《内经》中称作“鼻槀”,鼻腔内干涩发痒发痛,鼻黏膜萎缩,或无涕,或有少量鼻涕,有的患者鼻臭难闻。该病多见于北方干燥地区,秋冬易发,妇女居多。也有的患者是因为长期使用西医滴鼻剂,而导致鼻黏膜萎缩。
该病基本属于热证,可分为肺热与肺阴虚两大类。急性期以肺热为主,患者鼻干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洪数;慢性期以肺阴虚为主,患者鼻干涩、舌红少苔、舌体干瘦,脉细数,均可用清燥救肺汤加减。
慢性鼻炎,主要包括单纯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4种。单纯性鼻炎与鼻窦炎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容易罹患的疾病,并且多发于南方气候炎热潮湿的地区。一旦得病,治疗不当,则由急性转为慢性,慢性诱发为急性,交替发生缠绵不已,直到成年之后,才得以休止。对孩子的学习、成长均有不良影响,有的鼻子因此而变形,影响外观。这两类鼻病,在临床上可分寒、热两类统一论治。
寒阻肺窍,则鼻塞流涕,舌淡苔白,口不渴,每每遇寒而发,受寒加重。单纯性鼻炎鼻流清涕,色白而淡,时间一久,鼻甲增厚,变成肥厚性鼻炎,可见鼻甲肥大,鼻塞严重,睡觉时常常以口代鼻呼吸。鼻窦炎,则鼻流浊涕,色白黏稠,擤之不尽,时发时缓,长年不断。《内经》将之称作“鼻渊”,有源远流长之意,形容鼻涕量多,流涕时间长。两类鼻炎只要属于寒证,均可用温肺止流丹加减。
热阻肺窍,则鼻流浊涕,黄白相兼,舌红苔黄或薄黄,口微渴。常因感受风热而常发。鼻涕清浊交混,白多黄少,程度稍轻的,一般鼻炎居多;鼻涕黏稠难出,黄多白少,气味腥臭,时有头痛的,多为鼻窦炎。均可用苍耳散加减。
两类鼻炎,无论属寒属热,在用汤剂折其大半之后,宜制作蜜丸长服久服,以巩固疗效,可用都梁丸加减。
如果有明显的脾虚证候,宜补士生金,用七味白术散加减。
由于鼻窍与外界相通,适合用外治法。属于寒证的,可配合用滴鼻验方一。属于热证的,可配合用滴鼻验方二。不仅疗效好,而且没有副作用,很受病人欢迎。
过敏性鼻炎
慢性鼻炎|彭坚教授中医经验
过敏性鼻炎以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涕为主要证候。在气候变化大的季节,或者空气中含有某种特殊物质如花粉时,属于呼吸道过敏体质的人,容易罹患这种病。严重者,一年四季频繁发生,苦不堪言。这种病可以分为寒证、寒热错杂两大类型,极少有属于热证的。
属于寒证的,宜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方加减。缓解后,以补中益气汤加减,以温补、收敛肺气。
属于寒热错杂的,患者除有鼻塞、打喷嚏、流清涕症状之外,尚有口渴、舌红、苔黄、鼻黏膜发红等热郁之象,用乌梅丸加减。同时配合使用滴鼻验方三,效果更好。
萎缩性鼻炎
慢性鼻炎|彭坚教授中医经验
萎缩性鼻炎,在《内经》中称作“鼻槀”,鼻腔内干涩发痒发痛,鼻黏膜萎缩,或无涕,或有少量鼻涕,有的患者鼻臭难闻。该病多见于北方干燥地区,秋冬易发,妇女居多。也有的患者是因为长期使用西医滴鼻剂,而导致鼻黏膜萎缩。
该病基本属于热证,可分为肺热与肺阴虚两大类。急性期以肺热为主,患者鼻干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洪数;慢性期以肺阴虚为主,患者鼻干涩、舌红少苔、舌体干瘦,脉细数,均可用清燥救肺汤加减。
附方
1.《疡医大全》温肺止流丹
鱼脑石15g(研末冲服1~3g) 桔梗10g 荆芥3g 细辛3g 诃子5g 党参10g
本方以鱼脑石(即大、小黄鱼的脑骨,黄鱼古称石首鱼)为君药,专治鼻渊、鼻鼽;以细辛、荆芥、桔梗为臣药,辛温宣肺,化痰止涕;以诃子收敛肺气为佐药;以党参温补肺气为使药,全方散中有收,泻中有补。颜德馨先生论曰:“鼻渊一证,实有寒热之分:大抵涕之浓而臭者,通于脑,为鼻渊,属热;涕之清而不臭者,通于肺,为鼻鼽,属寒。热者宜清凉之剂散之,如清肺饮即是;寒者以辛温之剂调之,如本方即是。
从我的临床经验来看,本方对于鼻流清涕或浊涕色白,屡犯屡止,遇寒则发,难以断根的鼻炎,确有疗效。其中的辨证要点在“色白”二字,即未曾化热,当然尚须结合其他脉证,确认为寒证。但方中的鱼脑石假货居多,有时只好不用,凡遇风寒而诱发者,可加辛夷5g、苍耳子10g、白芷10g、麻黄5g,暂时减去诃子、党参,以强化其温散的作用;流涕日久者,可加附子3g、补骨脂10g、黄芪10g,甚至乌药10g、益智仁10g,以强化其温涩的作用;鼻甲肥大,堵塞严重者,可加石菖蒲10g、郁李仁5g、白芥子10g、鹿角霜10g,以化痰软坚,疏通鼻窍。
2.《济生方》苍耳子散
苍耳15g 辛夷30g 白芷60g 薄荷15g
研末,每服6g,饭后用葱白、细茶煎汤调服。改用汤剂,药量可适当调整。
本方以苍耳子散寒去湿,辛夷祛风通窍为君药。焦树德先生认为:苍耳子“偏于散头部风湿,兼治头风头痛;辛夷偏于散上焦风寒,开宣肺窍”。两味药均属治疗鼻病不可挪移之品,为君药;以白芷通窍止痛,薄荷疏散风热为臣药;以葱白之辛温,解表利窍,细茶之苦寒,清利头目为佐使药,合而治疗肺窍为风寒、风热所阻引起的鼻炎。
从我的临床经验来看,本方是治疗各种鼻炎的基本方,无论属寒属热,都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减,使之更加符合辨证论治的要求。如果是风寒感冒诱发的鼻炎,症见头痛,鼻塞,畏寒,舌胖淡,鼻流清浊涕,色白,可加麻黄、细辛、苏叶等,或合用杏苏饮、温肺止流丹;如果是风热感冒诱发的鼻炎,症见头痛,发热,鼻塞,咽喉疼痛,舌干瘦,鼻流浊黄涕,或清涕中夹有黄涕,可加金银花、连翘、菊花、桔梗、甘草、黄芩、浙贝等,或合用银翘散;如果痰热中阻,症见头目昏重,四肢困倦,胸脘痞闷,舌苔黄腻,脉滑,黄涕量多,或兼咳嗽,痰多而黄,可加半夏、瓜蒌皮、胆南星、黄连、黄芩等,或合用小陷胸汤、千金苇茎汤等;如果是胆火上干,症见口苦,咽干,烦躁,眼红,头痛,鼻内红肿,舌红苔黄,可加龙胆草、栀子、丹皮,茵陈等,或合用龙胆泻肝汤。
3.加味都梁丸(彭坚经验方)
白芷50g 川芎15g 辛夷10g 细辛5g 荜茇5g 黄芩10g 诃子10g 鱼脑石10g 穿山甲10g 天花粉10g 浙贝母10g 黄芪30g 当归10g
以上12味药研末为蜜丸,早晚各1次,每次9g,清茶送下,两剂药制作的蜜丸即可慢性服1个月,有效则一般须服3个月。鼻甲肥大,加山慈菇10g、皂荚刺10g、僵蚕10g、乌梅10g;耳闭、耳鸣,加石菖蒲20g、磁石30g;咽喉不利,加牛蒡子10g、射干5g。
用方心得:
以一味白芷研末制成蜜丸,清茶送下,《百一选方》中名“都梁丸”。白芷芳香辛散,上行头面,善治前额疼痛及眉棱骨痛,除了可通窍止痛之外,还可排脓解毒,尚有抑制细菌和真菌的作用,白芷这些作用恰恰是治疗慢性鼻炎所需,故一味白芷可为治疗头痛风眩的验方。
从我的临床经验来看,鼻炎转为慢性而长期不愈,多数形成了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格局,常非单一的治疗方法可以取效。故加辛夷、细辛、荜茇温寒通窍,黄芩清解郁执诃子、鱼脑石收涩敛津,穿山甲、天花粉、浙贝化痰软坚,黄芪、当归补气血,组成一首温凉并用、消补兼施的方剂,并以蜜丸缓缓图之,服3个月到半年,往往能断根。
4.七味白术散加减(彭坚经验方)
党参15g 白术15g 茯苓15g 炙甘草5g 葛根30g 木香5g 藿香10g砂仁5g 石斛10g石菖蒲10g桔梗10g辛夷5g白芷10g
用方心得:
从我的临床经验来看,慢性鼻炎的患者,因为长期以口代鼻呼吸,加之服药甚多,患病的又多是小孩,脾胃虚弱,易受戕伤,往往见到痰多纳呆、便溏、舌淡、脉弱等证候,此时不宜再一味宣肺通窍,须用七味白术散补土生金,更加陈皮、半夏理气化痰,砂仁暖胃阳,石斛养胃阴,石菖蒲助藿香化湿,又能通窍,桔梗助葛根升阳,又能排脓,复加辛夷、白芷,以期标本兼顾,以治本为主。
5.滴鼻验方一(彭坚经验方)
生萝卜、独头大蒜,等分取汁,每次1ml,滴鼻,早晚各1次。
主治:鼻炎、鼻窦炎属于寒证者。
6.滴鼻验方二(彭坚经验方)
黄连5g、苍耳子5g(捶破),用麻油30g,小火煎枯,取油,趁热加冰片少许,搅化,收好备用,每次滴2~3滴,早晚各1次。
主治:鼻炎、鼻窦炎属于热证者。
7.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方(彭坚经验方)
麻黄5g 附子5g 细辛5g 桂枝10g白芍10g 炙甘草10g 白术15g 防风10g 黄芪15g 生姜10g 大枣10g
用方心得:
这首方剂是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汤、玉屏风散三方的合方,每首方的用药布局都发中有收、散中有守,均有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合用则疗效更为显著。
如果用后出现热象,即口苦、咽干,加黄芩10g、玉竹15g;久服效减,加益智仁10g、补骨脂10g以补肾摄津。我用本方加地龙治疗过敏性哮喘也很有疗效。
8.补中益气汤加减(彭坚经验方)
黄芪15g 红参须10g 炙甘草10g 白术10g 陈皮5g 当归10g 升麻10g 精梗10g 附子10g 乌药10g 益智仁10g 山药15g
用方心得:
前7味药,出自补中益气汤原方,以枯梗代替柴胡,取其既可升阳,又可排脓解毒与本病甚为贴切:过敏性鼻炎往往遇寒而发,其根本是因阳气不足,故加附子温阳,与黄芪一以卫外,一以守内,相得益彰;益智仁、乌药、山药,名缩泉丸,本为治疗肾气虚冷、膀胱失约、小便频数而设。某老中医认为:肺肾母子相通,共同完成通调水道的作用,固下同样可以摄上,鼻流清涕不止,可用缩泉丸。我觉得很有道理,合用到补中益气汤中,肺肾同治,以收固本之效。
9.乌梅丸加减(彭坚经验方)
乌梅15g 黄芩10g 黄柏10g 附子10g 桂枝10g 细辛5g 川花椒5g 干姜5g 党参10g 当归10g 苦参10g 白鲜皮10g 防风10g? 僵蚕10g 蝉蜕5g苍耳子10g
用方心得: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原洽厥阴病吐蛔证,是治疗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各种病证的祖方,共10味药。针对寒热错杂的过敏性鼻炎,我以黄芩代替原方中的黄连,因为黄芩清肺热而黄连清胃热,显然黄芩更适合;并加诃子酸收、专走肺窍,与乌梅相配,收敛止流的作用大增;再加苦参等6味清热、祛风、止痒之品,使得加减之后的乌梅丸对于本病效价更强。
10.滴鼻验方三(彭坚经验方)
蝉蜕5g(揉碎) 苍耳子5g(捶破) 苏合香1g 麻油30g
用麻油先煎苍耳子至枯,捞出,次煎蝉蜕至枯,用纱布滤过,将药油加热,化入苏合香。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2滴。
用方心得:
据耿鉴庭先生经验:蝉蜕配苍耳子有抗呼吸道过敏作用,我受其启发,改内服为外用,并加苏合香。苏合香外用可治疗皮肤湿疹、瘙痒,加之后疗效更好。
11.清燥救肺汤加减(彭坚经验方)
桑叶15g 石膏15g 麦冬10g 杏仁10g 枇杷叶10g 阿胶10g 黑芝麻30g 北沙参15g 炙甘草10g 玉竹15g 石斛10g
用方心得:
《医门法律》清燥救肺汤是治疗感受秋燥之邪、身热头痛、干咳无痰的名方,很多医家借以治疗萎缩性鼻炎,用原方即有效。我则常以北沙参代党参,黑芝麻代麻仁,再加玉竹、石斛。北沙参、玉竹养阴清肺,较之党参力专而凉润之性更适宜本病;黑芝麻配桑叶名桑麻丸,不仅润肠,且两滋肺肾;再加石斛滋养胃阴,则肺、肾、胃三者兼顾,适合于久服、长服。急性期以燥热为主,加寒水石、滑石、牡丹皮,凉血利窍;鼻臭加鱼腥草、黄芩、土茯苓、金银花清热解毒。
萎缩性鼻炎非同寻常,燥热与阴虚的病机总是同在,即使慢性期也须清热、养阴并举,可长期服用清燥救肺汤加减,直至痊愈。
验案举隅
案例一:慢性鼻炎,腺样体肥大症
李某,男,11岁,长沙市人,小学生,2004年10月25日初诊。
患者自从3岁起,即患慢性鼻炎,时好时发,本次因为感冒诱发,已经6天,鼻中流涕,清浊相兼,色白量多,睡觉时因为鼻塞,以口呼吸,时有鼾声,面色白,鼻翼肥大,舌胖淡,苔白腻,脉弦。处以温肺止流丹加减:
辛夷5g 苍耳10g 白芷5g 细辛3g 荆芥5g 桔梗10g 甘草10g诃子5g 麻黄5g 石菖蒲10g 路路通10g 7剂
11月4日二诊,服上方鼻涕减少,但有少量黄涕,鼻堵塞减轻,上方去细辛,加浙贝10g、桑白皮10g、黄芩6g,续服7剂。
11月12日三诊:鼻中流涕基本消失,西医检查:慢性鼻炎,腺样体肥大,鼻中隔轻度弯曲。患者家长要求服丸药以求根治,处以原方加减:
鱼脑石10g 辛夷5g 苍耳10g 白芷10g 细辛5g 荆芥5g 桔梗10g 诃子5g 麻黄5g 补骨脂10g? 黄芪15g当归10g 黄芩10g 莪术10g 渐贝母10g 乌梅15g 郁李仁10g 白芥子10g 穿山甲10g 皂角刺10g 鹿角霜10g 露蜂房10g石菖蒲10g苏合香5g
2剂,为蜜丸,每次5g,早晚各1次,可服两个多月。
2006年上半年随访,上方前后共服3剂,鼻炎很少复发,腺样体肥大明显缩小,睡眠不再打鼾。
治疗心得:
本案属于慢性鼻炎,南方青少年发病率极高,每遇感冒时容易发作,西医没有特特效的内服药物。严重时,外用滴鼻剂一般有效,但使用多了,容易引起鼻黏膜萎缩,嗅觉下降。特别是腺样体肥大者,睡觉时呼吸不畅,有的听力减退,影响小儿发育,西医主张手术治疗,患者家属多有顾虑。中医治疗慢性鼻炎急性发作的方药,如辛夷散、苍耳子散、温肺止流丹等,辨证使用,都非常有效。本案见证为寒证,故一诊时用温肺止流丹合苍耳子散加减。二诊时白色浊涕已经减少,只剩少量黄色浊涕,这是痰湿虽减,余者开始化热,故仍用原方,加清热化痰之药。三诊针对腺样体肥大而设,仍用原方,加软坚散结之品,以蜜丸缓图,半年后取得成效。
用药心得:
该案有本人的一处用药心得,即用软坚散结之药治疗腺样体肥大症。方中共有4个对药,即郁李仁配白芥子,侧重于利湿化痰;穿山甲配皂角刺,侧重于排脓解毒;鹿角霜配露蜂房,侧重于散结消肿,石菖蒲配苏合香,侧重于豁痰开窍。配合全方的温散、酸收、补气血、调寒热,用蜜丸缓图,经过较长时间的服用,可以消除腺样体增生。
案例二:萎缩性鼻炎
王某,男,64岁,长沙市人,退休于部,2005年10月25日初诊。
患者退休前在新疆工作30余年,3年前患萎缩性鼻炎,至今未愈,且日趋严重。察其两鼻孔较大,鼻毛脱落,鼻黏膜萎缩、干红,患者自诉鼻腔内发干、发痒,气候干燥时加剧,潮湿时稍舒。鼻中偶尔有少量分泌物,色黄气臭,口干,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处以清燥救肺汤加减:
北沙参30g 炙甘草10g 黑芝麻30g 石膏30g 杏仁10g 麦冬15g炙枇杷叶10g 桑叶10g 玉竹30g 胡黄连10g 白鲜皮15g 10剂
复诊:服上方后,鼻中感觉有潮润感,口渴、鼻痒减轻,大便通畅。该病治愈恐非一日之功,拟制膏滋长服,处以集灵膏合二至丸加减:
生地60g 熟地60g 天冬60g 麦冬60g 西洋参30g 枸杞子30g怀牛膝30g 仙灵脾15g 女贞子60g 旱莲草60g 桑椹子60g 冬虫夏草10g
以冬桑叶120g、鱼腥草120g,枇杷叶120g煎取汁,加入以上12味药,浓煎2次,去渣,浓缩,大约600g,加蜂蜜500g,慢火收膏,约得1000g,每服15g,早晚各1次。半年后告知,已经痊愈.
案例三:额窦炎,慢性头痛
周某,女,45岁,头痛10余年,终日前额昏痛,记忆力下降,服药无数,少有疗效,1999年4月5日初诊。
近10年来,患者为治疗头痛,遍访各地名医,头痛仍时好时坏,未显著改善,亦未继续恶化。查阅患者服用过的药方,计有羌活胜湿汤、益气聪明汤、清上蠲痛汤、川芎荼调散、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均服头两三剂时似乎有效,后来就恢复原状。正在无计可施之际,患者偶然提到,多年前西医曾诊断她患有额窦炎,但从不流涕。考虑良久,处以下方:
土茯苓120g 川芎10g 辛夷5g 玄参24g 蔓荆子10g 天麻10g防风10g 黑豆15g 灯心3g 金银花15g 细茶5g
服10剂后,头痛基本痊愈,以后每遇发作时,均以本方加减,服7~10剂,治疗大约3个月,一如常人,至今未发。
治疗心得:
这个病例,按照头痛的一般治法无效。在吸取了前医多次失败的教训后,才想到了本方。这是《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的“头风神方”,在《伤寒温疫条辨》中,又称作芽茶煎,用来治疗头痛,但是,是治疗什么性质的头风、头痛,历来从未有人说清楚。我考察方中的药物,用于止痛的并不多,突出的是主药土茯苓,用量达到100g以上,这在古方中是很少见的。土茯苓自《本草纲目》开始入药,最早用于治疗梅毒,后来用于解铅汞之毒、解痈疽毒疮之火毒,朱良春先生用来解痛风尿酸积淀之毒,皆有效,但用来治疗头痛,理由何在?始终不可理解。因此,我得此方20余年,始终存疑待考,备而未用。直到遇上这个案例,在常规治法无效时,才想到了此方。患者的头痛,应当是一种隐匿的难以消除的炎症所致,与一般的神经性、血管性头痛不同,治疗当另辟蹊径。头风神方用大剂量土茯苓,配以金银花、玄参、黑豆,正是为清热解毒而设,川芎止痛,天麻定眩,防风祛风,灯心、细茶引热下行,辛夷更是治疗鼻炎专药,整首方好似为额窦炎头痛专门设置。法外施法,困扰患者十几年、因额窦炎而引起的头痛才得以霍然而愈。
案例四:过敏性鼻炎
黄某,女,42岁,已婚已育,长沙人,经商,2003年7月15日初诊。
患过敏性鼻炎10余年,每天早晨打喷嚏、鼻痒、流清涕,须持续一个多小时,四季无差别,天冷尤剧。做过各种检查,服过多种中西药,均疗效不显。现在靠天天服一种昂贵的进口药,可以控制几小时不发作,但该药严重影响食欲。患者面白,口不渴,津液多,食欲差,小便少偶尔黄,舌淡,脉沉细。此为肺气虚寒,卫外不固。处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温肺止流丹加减:
辛夷5g 诃子10g 鱼脑石10g 荆芥10g 麻黄5g 细辛5g 附子10g 桔梗10g 炙甘草10g 党参15g 黄芪15g 肉桂2g 蝉蜕5g 僵蚕10g 服15剂
8月1日二诊:上方服后,基本不发作,但月经提前1周,量多,白带偏黄,如豆腐渣状,月经前后阴部瘙痒,查有慢性阴道炎,口苦,咽微痛,舌苔薄黄。上方药性偏温,当予以调整,监之以凉药,兼以治带。拟用乌梅丸加减:
乌梅25g黄柏15g 黄芩10g 苦参10g 白鲜皮15g 蝉蜕10g 僵蚕10g 附子10g 桂枝10g 细辛5g 辛夷5g 诃子10g 蛇床子15g 川槿皮15g 炙甘草10g 15剂
8月18日三诊:上方服后感觉尚可,温凉适中,原方去黄柏,加党参15g,生地黄10g,地骨皮15g,续服15剂。
9月4日四诊:5天前来月经,昨天已干净,两次月经间隔29天,白带不多,也无瘙痒,宜用蜜丸缓图,嘱服3个月以巩固疗效,处方:
乌梅30g 黄柏15g 黄芩10g 苦参10g 白鲜皮10g 蝉蜕10g 僵蚕10g附子10g 桂枝10g 细辛5g 辛夷5g 诃子20g 蛇床子15g 川槿皮15g炙甘草10g 苏合香10g 石菖蒲15g 补骨脂30g 益智仁15g
蜜丸,每日2次,每次5g,早晚各1次,饭后开水送服。
3个月后复诊:仍有稳定的效果,在极偶然的情况下,须加服一粒进口药,一般可以不服西药。原方再加麝香1g、苏合香5g、熊胆3g,仍为蜜丸,嘱再服3个月,终于告愈。
治疗心得:
对于过敏性疾病,西医很重视找出过敏原,并加以排除。过敏性鼻炎常常与患者对空气中含有的某种物质过敏有关,如对花粉过敏,只要找出导致过敏的原因,就可设法避开。然而对冷空气过敏,给患者带来的烦恼则大得多。本例患者刚开始服一般抗过敏的西药,既未达到脱敏的作用,又成天昏昏欲睡,工作效率降低,改服进口的高级抗过敏药,不影响日常工作,但食欲减退,况且不能停药,无法根治,服一次只能保一天,患者被此病困扰了10多年。中医认为本病属肺气虚寒,不能卫外,故屡屡为寒气侵袭,当温阳散寒,益气固表。一诊处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温肺止流丹加减,取得初步疗效,但药性过温,导致月经提前,并诱发了慢性阴道炎,故二诊改用乌梅丸加减,寒温并用,上下兼顾,病情趋向平稳。为检验药性调节是否到位,直到服完一个月经周期,妇科慢性炎症不再复发,并有好转,才改用丸剂缓图,服药半年以后,始告痊愈。
用药心得:
该案有几处本人的用药心得:其一,内服蛇床子、川槿皮对药,止痒抗过敏。这两味药一般都外用,很少有人内服用于止痒。我从朱良春先生的著作中读到蛇床子可治咳嗽咽喉发痒,试用于临床,确实有效。朱良春先生善用白槿花治疗过敏性结肠炎,白槿花长沙药店无货,只好用川槿皮代替,亦有效。蛇床子性温,川槿皮性寒,两者同用,则不温不凉,我常用于鼻痒、咽痒、皮肤瘙痒、阴痒等症,感觉比传统止痒抗过敏的对药如荆芥、防风,蝉蜕、僵蚕等效果要好。其二,用苏合香治疗过敏性鼻炎。我从文献中读到成药苏合香丸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但该药价格昂贵,临床用之不多,难以购到,《本草纲目》云“苏合香气窜,能通诸窍,故其能辟一切不正之气”,成药中起作用的是主药苏合香,故取单味苏合香与其他药物配合,另外组方。其三,过敏性鼻炎不宜一味辛温通窍,久之必耗散肺气,当配之以摄纳肺肾的药物,我常用乌梅、诃子、补骨脂、益智仁等。
案例五:小儿鼻炎,发育不良
鲁某,男孩,5岁,吉林省农安县人。2012年10月9日初诊。
患儿母亲代诉:小孩自3岁多以来,长年流鼻涕,打喷嚏,易感冒,皮肤瘙痒,消瘦,西医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湿疹,变应性皮炎,发育不良。长期吃西药无效,也曾找当地国家级名老中医,持续看过多次门诊,疗效不显,病情经常反复。目前的情况是:睡觉打呼噜,一侧鼻黏膜堵塞,半夜常打两次喷嚏,流清涕,偶尔呛咳几声。早上刚睁开眼时即打喷嚏,流清涕10余次。饭量一般,易上火,牙龈起脓疱,嘴唇脱皮,不长身体,湿疹比原来稍好,但时常复发。察之脸上无光泽,身瘦体轻,舌淡,有块状剥脱苔,即地图舌,脉缓。用辛夷散、麻黄附子细辛汤、桔梗甘草汤加减:
辛夷20g 苍耳子60g 细辛30g 乌梅90g 穿山甲30g 鸡屎藤60g鸡内金50g 黄芪60g 白芷40g麻黄30g 熊胆5g 苏合香10g 桔梗40g 甘草30g 诃子40g 附子50g 补骨脂40g 益智仁50g 浙贝50g 皂角刺20g 鹿角霜20g 白芥子30g 蜂房30g 石菖蒲30g
1剂,为水丸,每天2次,每次5g,饭后开水送服。
2013年1月25日二诊(通过邮件):吃药丸第3天时鼻涕量就少了,流的次数也减少,很少打喷嚏,晚上睡得也好,鼻子通气。目前晚上稍稍有些睡不好,流几次清鼻涕,其他尚可。仍然用原方加减:
辛夷30g苍耳子60g 细辛15g 乌梅90g 穿山甲15g 鸡屎藤150g 鸡内金50g 黄芪60g 白芷30g 麻黄15g 熊胆5g 苏合香15g 桔梗30g 甘草30g 诃子30g 附子30g 补骨脂40g 益智仁50g 浙贝30g 皂角刺20g 鹿角霜30g 白芥子30g 蜂房30g 石菖蒲30g 鹿茸10g 紫河车50g 白参30g 仙灵脾30g 苦参30g 白鲜皮30g 蛇床子30g
1剂,为水丸,每天2次,每次5g,饭后开水送服。
2月25日三诊(通过邮件):整个吃药丸的期间,比原来好很多,鼻涕量少,流的次数少,最少时一天2次清鼻涕,最多时5~10次,饭量比原来增加,抵抗力增强,肌肤比原来摸着壮实些了。停药7天后,又有一点反复,仍然用原方加减:
辛夷30g苍耳子60g细辛15g乌梅90g穿山甲15g鸡屎藤180g鸡内金270g黄芪60g白芷30g麻黄15g熊胆5g苏合香15g桔梗30g甘草30g诃子附子30g补骨脂40g益智仁50g浙贝30g皂角刺20g鹿角霜30g白芥子30g蜂房30g石菖蒲30g鹿茸10g紫河车50g白参30g仙灵脾30g蛇床子30g冰片15g牙皂30g川槿皮50g白术50g神曲50g枳壳30g
1剂,为水丸,每天2次,每次5g,饭后开水送服
治疗心得:
因为空气寒冷、潮湿导致的过敏性鼻炎,在儿童中非常普遍,严重影响小孩的生长发育,学习和睡眠。口服脱敏的西药,外用喷雾剂,往往能够取得一时之效,但长期使用则副作用大。中药煎剂疗效也不持久,更没有合适的成药。我用辛夷散、麻黄附子细辛汤、桔梗甘草汤3方合方,再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加减,做成药丸长期服用,疗效颇为显著。本案患儿情况比较严重,在当地调治两年多未见太大的功效。我认为是上焦有寒痰阻肺,故打喷嚏,流清涕,呼吸不畅;中焦有积食伤脾,故出现地图舌;下焦肾虚有寒,故发育不良,个子不长。一诊在3方基础之上,加苏合香通窍,石菖蒲、皂角刺、浙贝母、白芥子化痰,鹿角霜、益智仁、补骨脂、诃子、蜂房固肾,鸡屎藤、鸡内金、穿山甲、熊胆消积,黄芪益气,乌梅收敛,使消中有补,发中有收。在初步取得疗效的基础上,二诊加鹿茸、紫河车、仙灵脾、白参,补肾益气,加蛇床子、白鲜皮、苦参除湿止痒,协助乌梅脱敏。三诊再加冰片通窍,川槿皮止痒脱敏,白术、枳壳、神曲调理脾胃的升降。本病治疗不能性急,当标本兼治,用丸剂缓图,需要坚持至少1年时间。
用药心得:
近年来,我用鸡屎藤治疗小儿厌食症,感觉效果不错。这味药从清代才开始选入本草之中,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即有记载。近代许多中医名家均喜欢用该药,如湖南名医刘炳凡先生就用之治疗头痛。民间更用来治疗风湿疼痛,胃脘疼痛,肝脾肿大,妇科带下,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等,认为可以补虚劳,调补脾胃元气。正因为其药性平和,具有消补兼施的功效,我治疗小儿不爱吃饭,在开汤剂时,每剂药常用到30~50克;在做丸剂消积滯时,常配鸡内金、穿山甲、三棱、莪术;若已经形成了疳积,则加熊胆、胡黄连等为丸,临床应用没有发现副作用。近来,读到曾培杰、陈创涛编著的《任之堂跟诊日记》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用鸡屎藤配枳壳、桔梗,合三仙汤(神曲、麦芽、山楂)、四君子汤治疗小儿厌食,并编成了“一二三四”歌:“一味鸡屎藤消积,二味枳桔调气机,三仙消食开胃气,四君补养脾中虚”。颇有意味,可以师法。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u/1670325763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