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01
病源体,四时病不同。
02
凡病须认清有无外感。
03
用药有故无殒,大积大聚衰其半而止。
04
用药的贵贱考虑,治贫寒的病者应注意药品及生活。
05
医生的态度与作风:临重病无畏,必须注意设法救治;临轻病勿疏忽酿成重病。
薛按
以下数点要言,为医者必须熟读深思,按其旨运用于救死扶伤、济世救人。
其一,病源体,四时不同。外感热病,包括传染病在内,外感何邪,中医的病源体,按基本性质不同,有风、热、暑、湿、燥、寒六淫之异。淫即邪,寒为肃杀之气,寒为六淫之邪对人导致疾病灾难的象征,故仲景《伤寒论》,实为“伤邪论”,为外感热病最早的专书。
热病先其所因,一要知运气学说,更要掌握季节气候,春多风邪,夏多暑邪,长夏多湿邪,秋多燥邪,冬多寒邪,六淫为不同气候产生的不同邪气。二要因发知受,据脉证辨证求因。四时虽有风、热、暑、湿、燥、寒的偏盛,然六气一体,即每季皆同时存在风、热、寒、湿、燥的对立统一,四时皆有风,也皆存在湿,夏有避暑感寒者,冬有伏暑者,故外感六淫必须知四时不同之常,又必须达变、因发知受何邪,尚可无误。
其二,凡病须认清有无外感。仲景《伤寒杂病论》,后世整理出《伤寒论》,为外感热病专书;《金匮要略》为内伤杂病之书。中医诸子百家多继承发挥。李东垣著《内外伤辨惑论》,对内外伤详加鉴别,立法、处方、用药有异。
然有内伤杂病之人,体质多虚,尤易感受六淫之邪,往往因正气之虚极,抗邪力弱,发热多轻微,甚则不发热;风寒外束,温邪上受犯肺,咳嗽也可甚微,或者肺闭不咳。
然内伤杂病之人感受外邪,病必突然有变而加重,必须细加辨证思考一般的内伤杂病之人,如高血压而又感冒,可选桑菊饮加葛根,即使是风寒外感,一般也要避用麻黄、桂枝。慢性胃疾之人而又感冒,可选香苏饮加防风、浙贝,或用香苏饮合小柴胡汤,皆可达到既治外感,又兼顾内伤杂病。
相反外感温病之人,亦要知有无内伤杂病相杂,虽外感为新病,中医一般必先治外感,但必须尽可能顾及旧病,或不影响旧病为宜。
其三,用药有故无殒,大积大聚衰其半而止。《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妇人宿癥,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历代注家多认为本条是癥胎互见之症,即宿有癥病又兼受孕,并因癥病致使孕后下血不止,故均以“有故无殒”之旨,作为使用桂枝茯苓丸化瘀消癥、既不伤母亦不损子的理论依据。
据此妇人妊娠患外感热病,只要辨证准确,如是白虎、承气汤证,不可犹豫,用之亦有故无殒。同样如见四逆汤证,也必须及时用附子之类。我在“体质有异,因人制宜”中,既论及小儿用药禁忌慎用,然亦倡有故无殒,可提高疗效,实为蒲老此论之心悟所得。
大积大聚衰其半而止,此即用药当遵循《素问·五常政大论》之旨“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邪实之初,首当宜药祛逐邪气,此时祛邪之药作用于邪毒,邪减而必有益于正气;邪衰其半,继续妄攻逐邪气,往往导致祛邪之药伤害正气,而反助邪气。这也是运用刚猛祛邪之药,有益或有弊的对立统一之理。
其四,用药的贵贱考虑,治贫寒的病者应注意药品及生活。先师一直有“布衣中医”之称,他体贴关心平民百姓,倡简便验廉为之解除疾苦,常说:“药不在贵,用之宜当。药物从治病而论,并无贵贱之分宜大黄者不可用人参、鹿茸。须用贵重药,对经济不宽者,尤可找代替品。”可见他呕心沥血,济世救人。
其五,临重病无畏惧设法救治,临轻病勿疏忽酿成重病。蒲老遵此道,为患者勤奋拼搏了一辈子,成为当代杰出的中医大师。此道已成为我临诊的座右铭、必须继承发扬的医德医风、必须继承发扬的中医优良传统。
?本文摘自《蒲辅周医学经验集》,薛伯寿、薛燕星编著。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