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红榜狼疮是一种具有谱性的疾病,根据其发病人群、发病症状及原因等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盘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深在性红斑狼疮、药物性红斑狼疮、新生儿红斑狼疮以及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发病类型
6种不同类型的红斑狼疮病症,各有其独特的发病症状及临床表现;
1、盘性红斑狼疮
这也是红斑狼疮中最为轻的类型,主要是皮肤受累,少数也会导致轻度的内脏受损。还有少数患者可能会转化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盘性红斑狼疮在发病初,皮肤会出现一片或者多片的鲜红色斑,大小与绿豆一般,并且表面会有粘着性的鳞屑,随着病情发现,这些皮肤色斑会不断扩大,形状呈现圆形或者不规则形。边缘色素明显增加,中间颜色比较淡,并且呈现低洼状,轮廓看起来就呈现盘状,所以叫做盘状红斑狼疮。
盘状红斑狼疮损害的主要部位是日光可照射的地方,比如面部、头皮,还有少数的患者胸部、手背、前臂、口唇等都可能受影响。大多数患者的皮肤损伤很难完全消退,并且新的皮肤损伤会逐渐增加。
在经过日光暴晒,或者劳累后,皮肤损伤程度会更加重。头皮受损可能会导致永久脱发,并且陈旧性的皮肤损伤可能会导致皮肤鳞状细胞癌。
2、系统性红斑狼疮
这也是红斑狼疮类型中作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大多数的患者在发病时,身体各个系统大都会有受累现象。还有部分患者会同时伴随着其他结缔组织病,比如硬皮病、皮肌炎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多样,并且复杂、严重,患者生命可能会因为多种并发症及大量服药导致的副作用而受到威胁。
3、深部红斑狼疮
这种属于程度中间的红斑狼疮类型,皮肤会出现结节或者斑块的损伤,大小、数量没有定数,皮肤颜色正常或者呈现淡粉色,质地比较硬,不会移动,受损部位范围广,不过最为常见的就是脸颊、手臂及臀部,小腿、胸部也会出现。
慢性疾病,持续时间比较长,在治愈后,皮肤也会出现萎缩、凹陷等。深部红斑狼疮的性质并不稳定,有时单独发病,有时会转化为盘状红斑狼疮或者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时也会与这两种同时存在。
4、新生儿红斑狼疮
皮肤会有环形的红斑,先天性心脏传导受阻滞,有一定的自限性,宝宝在出生4-6个月内就可以自行消退,不过心脏疾病经常会持续性存在。
5、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这是一种比较少见并且比较特殊的中间类型,皮肤损害有两种,一是呈现环状的红斑,在面部及躯干部位最容易发作;而是丘疹鳞屑型,主要发生在躯干上肢及面部。
皮肤受损情况会经常反复出现,大多数患者的内脏都会受损,不过情况不会很严重,主要症状是关节、肌肉疼痛,反复性低热,少数会有肾炎、血液系统的改变。
6、药物性红斑狼疮
这种类型的红斑狼疮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疼痛,发热,口腔溃疡、面部出现蝶形的红斑,可能会出现浆膜炎。
红斑狼疮在中国古代医籍中没有相对应的病名,但就红斑狼疮各种症状在历代医学典籍中都有不少记载,如中医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有'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绵纹……;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等症状的描述。就本病病名而言有的根据本病斑疹红赤如丹涂之状,形如蝴蝶,名之为'红蝴蝶疮'、'马缨丹'、'茱萸丹'等。又因红斑狼疮常因日光暴晒而诱发或日晒后病情加重,名之为'日晒疮'。而盘状红斑狼疮常在面部形成周边盘状隆起的红斑性损害,有人称其为'鬼脸疮'、'流皮漏'。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表现发热、发斑者,按卫气营血进行辨证治疗,称其为'温毒发斑'、'热毒发斑'、'阴虚发斑'、'血热发斑'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损伤心脏、肝脏、肾脏等,出现胸水、腹水、水肿等症状者,中医称为'悬饮'、'水臌'、'水肿'等,如病程较久,人体比较虚弱者,可以归属于'虚劳'范畴。总之由于病情的发展阶段不同,外在的表现不一,累及脏腑各异,中医有不同的相对应的名称。
中医对红斑狼疮的发病机理认识不一,大致认为本病有先天不足,身体亏虚,加上七情内伤,劳累过度,房事不节,外受'六淫'之邪侵袭,引起五脏亏虚,三焦阻滞,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而临床以虚象为主要特点,兼有湿阻、血瘀等标实之症。
治疗上普遍认为红斑狼疮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近年来中医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常用的治疗方剂有数十种,所选药物达到了上百种。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治疗的同时不断的总结,逐步提高,经过锤炼筛选产生了雷公藤多甙片、昆明山海棠、狼疮饮系列方剂等不同的治疗药物,使红斑狼疮的中医疗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下面介绍名医韩百灵的自制方:消毒灵
[组成] 生地20g,赤芍15g,丹皮15g,怀牛膝15g,若参15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20g,花粉15g, 当归15g,连翘15g,黄芬15g,甘草10g.
[功效] 清心火,凉血热,解热毒。
[主治] 红斑狼疮。
[用法] 先将上药用适量水浸泡30分钟,再放文火上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方中用药多偏苦寒,此为正治之法,热者寒之之意,以生地、赤芍、丹皮凉血中之热以治标。当归、牛膝活血逐瘀,引血下行。苦参、连翘清心泻火以断热之源,公英、地丁解已成之热毒,花粉、甘草生津泻火以润燥。全方共奏清心火、凉血热、解热毒之功效。
[加减] 本方适用于肝郁化热,心火内炽,血热成瘀而致的该病患者。症见:皮损为水肿性鲜红色斑片,或有瘀点、瘀斑、血疱,甲下及眼结膜出血点甚或伴高热、烦躁,热度持续不退,神昏,谱语,抽搐,肌肉酸痛,关节疼痛舌质红绛或紫暗,脉洪滑或洪数等。
典型病例
王某,女,24岁。
患红斑狼疮4年,西药治疗无效。于1979年来诊,诊见面部有紫斑,唇色深红,手足干热,心烦少寐,月经提前,形体消瘦,舌质深红,脉弦而有力。服用上方30余剂病愈。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u/1670325763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