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治痰涎郁塞胸膈,满闷短气。或渍于肺中为喘促咳逆;停于心下为惊悸不寐;滞于胃口为胀满哕呃;溢于经络为肢体麻木或偏枯,留于关节、着于筋骨为腑仰不利、牵引作疼;随逆气肝火上升为眩晕不能坐立。
生芡实一两 清半夏四钱 黑脂麻(炒捣)三钱 柏子仁(炒捣)二钱 生杭芍二钱 陈皮二钱 茯苓片二钱
世医治痰,习用宋《局方》二陈汤,谓为治痰之总剂。不知二陈汤能治痰之标,不能治痰之本,何者?痰之标在胃,痰之本原在于肾。肾主闭藏,以膀胱为腑者也。其闭藏之力,有时不固,必注其气于膀胱。膀胱膨胀,不能空虚若谷,即不能吸引胃中水饮,速于下行而为小便,此痰之所由来也。又肾之上为血海,奇经之冲脉也。其脉上隶阳明,下连少阴。为其下连少阴也,故肾中气化不摄,则冲气易于上干。为其上隶阳明也,冲气上干,胃气亦多上逆,不能息息下行以运化水饮,此又痰之所由来也。此方以半夏为君,以降冲胃之逆。即重用芡实,以收敛冲气,更以收敛肾气,而厚其闭藏之力。肾之气化治,膀胱与冲之气化,自无不治,痰之本原清矣。用脂麻、柏实者,润半夏之燥,兼能助芡实补肾也。用芍药、茯苓者,一滋阴以利小便;一淡渗以利小便也。用陈皮者,非借其化痰之力,实借其行气之力,佐半夏以降逆气,并以行芡实、脂麻、柏实之滞腻也。
初制此方时,愚年未及壮,医术无所知名。有李龙章先生,邑之宿医也。见之大赞异,谓异日必成名医。后果用此方屡次建奇功效。即痰证垂危,服之亦可挽救。
友人毛仙阁,曾治一妇人,年四十余。上盛下虚,痰涎壅滞,饮食减少,动则作喘。他医用二陈汤加减治之,三年,病转增剧。后延仙阁诊视,投以此汤,数剂病愈强半。又将芡实减去四钱,加生山药五钱,连服二十余剂,痰尽消,诸病皆愈。至今数年,未尝反复。
仙阁又尝治一少妇,患痫风。初两三月一发,浸至两三日一发。脉滑、体丰,知系痰涎为恙。亦治以此汤,加赭石三钱,数剂竟能祓除病根。后与愚觌面述之,愚喜曰:“向拟此汤时,原不知能治痫风,经兄加赭石一味,即建此奇功,大为此方生色矣。”
按:此方若治痫风,或加朱砂,或加生铁落,或用磨刀水煎药,皆可。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医学衷中参西录》
作者/张锡纯。编辑/刘继芳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