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左手伤寒,右手温病,我是马家驹,欢迎跟我一起学中医。 《伤寒论》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四逆辈是太阴病的主方,我们要讲太阴病,就离不开四逆汤,要讲四逆汤,首先要弄懂附子。今天我们来重点讲解一下附子。 附子、乌头、天雄 先把附子乌头天雄的关系分析一下,附子本身类似于红薯或者土豆,附子是用块根来繁殖的。把附子种到地里面,如果当年块根旁边生长的是附子,为什么叫附子呢?因为依附母根而生,所以称之为附子。那么原先种下的块根就成了乌头,就像乌鸟的头一样,所以称之为乌头。如果种下去的块根不生长附子,块根本身长大就像独头蒜一样,称之为天雄。因为块根增大,不生附子,古人认为温阳力量就不会分散,温补力更大,所以称之为天雄。所以附子、乌头、天雄,大家要把他们之间关系搞清楚,温阳力度最大的是天雄,力量最弱的是乌头,但是乌头的宣通力量比较明显,所以在治疗痛症痹症的时候,乌头用的相对多一些。 《神农本草经》:附子,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拘挛,脚痛不能行步。 附子的适应征 “方有方证,药有药证”,即方要适应方证,药也要适应药证。我们认为一个药物的作用是由它的四气五味所决定的,附子的四气五味是辛温有毒的。在《神农本草经》中,药物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例如四逆汤,这个方子非常有意思,四逆汤中甘草是上品,干姜是中品,附子是下品。下品什么意思,下品就是治病的、有毒的、不宜久服的药物。上品是可以长期久服的,甚至久服延年益寿等等,这是古人的认识。 所以在四逆汤当中的附子、干姜、甘草,就涵盖了上中下三品。附子是辛温的,我们中医的治则是“寒则热之,热则寒之”,因此附子的适应症是以虚寒证为主,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阴证范畴。纵观《伤寒论》中,仲景用药的规律,我们也能发现,附子应该适用于阴证,也就是三阴证,即少阴、厥阴和太阴,是以少阴和太阴为多见,当然厥阴病里也有附子,比如乌梅丸。 在《伤寒论》113方中,含有附子的方剂19首,另有小青龙汤、四逆散、理中丸等3方方后注中涉及到附子的应用,可见仲景对附子的重视程度。《伤寒论》中附子用于里证的方剂有:干姜附子汤、四逆汤、附子汤等;用于表证的方剂有:桂枝加附子汤、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 一般来说,附子主要还是分成两大类:生附子和炮附子。在《伤寒论》当中有“附子一枚,炮”,也有“附子一枚,生用”这样的用法,基本上是分为生附子和炮附子的临床应用。但大家需要记住,不管是生附子还是炮附子,仲景用法都是去皮,破八片。但是我们现在临床当中用的还是以炮附子为多,生附子用的少,药典上也都是炮附子。 在《伤寒论》中,仲景常用的温阳药物有附子、干姜。其中干姜温阳多用于里证,而用于解表方剂的温阳药物是附子。附子不仅可以用于里证,亦可以用于表证。就像我们前面提到,表证里证阴证的时候,都应用到了附子。因附子辛温,能通达上下,可升可降,可表可里。正如王好古曰:其性走而不守,非若干姜止而不行。而究其原因,在于附子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所以从《伤寒论》中附子的应用可见,附子既可以配伍里药温壮里阳,如配伍干姜的四逆汤,亦可配伍表药以温助表阳,如桂枝加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等。 附子煎煮时间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每个医家的经验不一样,论述也不一致,目前没有定论。一般来说,附子有毒,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还是建议附子要先煎,煎煮时间越长,可能会更安全一些。但中药的毒性本身也是治疗作用,是药三分毒,《周礼·天官》有“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的说法。可见在古代认为药物本身就是毒药,利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附子的毒本身也是一种治疗作用,附子也不是煎煮时间越长越好的。大家可以想药物都是有偏性的,比如我们常吃的小麦、大米非常平和,只能是供我们饮食生长,并不治病。 在辨证准确、方证相应的情况下,小剂量的附子可以不用先煎,因为我们用的都是炮附子,炮制过的,毒性已经很弱了。如果附子是10g以上的,还是建议先煎为主。一般先煎半个小时,15到30g之间煎煮一个小时,30g以上的煎煮两个小时是比较安全的。在《伤寒论》的四逆汤方中,附子一枚生用,以水三升煎煮一升两合,意思是加水三升,然后煮取一升两合,这样看附子煎煮时间并不是很长。 为什么呢?以《伤寒论》桂枝汤为例,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煎煮的时间和四逆汤差不多。通过煎煮法来看,四逆汤仲景并没有强调过久的煎煮。另外第29条的甘草干姜汤,以水三升煎煮一升五合,而四逆汤是以水三升煎煮一升两合,这样对比它的煎煮时间并没有比甘草干姜汤的时间长很多。15g以上先煎一个小时,30g以上的先煎两个小时,尽量保证安全。 使用附子的注意事项? 有是证用是方、是药。也就是说前提是要辨证准确,阴证的时候采用附子。同时附子的临床用量还是从小剂量起,以知为度。在《伤寒论》中,附子的应用有炮附子、也有生附子,剂量也不一致。比如《伤寒论》中的四逆汤,是“附子一枚”,但后面备注到“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这就是根据体质的强弱不等决定药物的剂量。我们临床当中还是从小剂量缓慢加起,以知为度,中病即止,不要盲目地加大剂量。道理很简单,能用10g的,为何要用20g呢?就像我们之前讲麻黄汤一样,如果能用三两麻黄解表发汗,为什么我们还要用更大剂量呢? 第二,附子应用时一定要注意配伍。比如在四逆汤中,附子一枚、干姜一两半、甘草二两,我们发现甘草用量明显大于干姜和附子的量,这就是利用干姜和甘草来佐制附子的毒性。我们说附子是辛温的,辛温可助阳;又说“壮火食气,少火生气”,所以温阳要慢慢的温,就像我们煲粥一样,小火慢炖煮出来粥才香,对于慢性病的温阳也要慢慢温。我们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然这个寒应该用什么?用温火慢慢去化,而不是大火急攻。我们知道缓慢温阳最好的方剂是桂附八味丸,它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桂枝和附子来缓慢的温阳,也是所谓的阴中求阳。 在四逆汤中干姜和甘草的量较大,甘草用到二两,所以有后世阐发理论的时候说,附子温阳,加上甘草后有厚土伏火的作用,这就避免吃完附子后上火。我们注意到,有些人吃完附子后上火,就是因为方中甘草的量是不够的。临床上运用四逆汤时,一定要注意方剂当中甘草的剂量,要适当比附子、比干姜的量要大一些,而不是单纯的温阳。这就是为什么有甘草干姜汤、桂枝甘草汤、甘草附子汤,甘草多用应用,体现了辛甘化阳的作用,利用甘草,把附子、干姜的热转化为人体需要的阳气。 关于药物的剂量,有的人喜欢大剂量,有的人喜欢小剂量。喜欢大剂量的理论是重剂起沉疴,应用小剂量的理论呢,其中有一派认为古代的神农秤都是小剂量,小剂量治疗重病也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所以临床上我们能够看到医家的风格截然不同:有的用大剂量,附子可以是30g、100g、300g,甚至成斤给人使用;有的人附子用3g、5g,临床疗效也很好,这就涉及到个人经验了。 我的个人经验,临床用药,药不是主要的,关键是证是不是辨的准确;证辨的准确之后,就有法,所谓“方从法出,法随证立”,先把证和法确立。在选方用药过程中,如果需要使用附子的时候,它的剂量可能不大,3g、6g、10g、15g加上去,微微的温阳助阳,同样能够达到效果,只不过可能会稍微慢一些,但有助于安全。如果是一把火烧过去,就像我们开大火煮粥,这个粥很容易糊,很容易溢。所以临床中,我们用小剂量附子同样能够达到临床治疗效果,不要盲目追求,迅速快速的疗效。当然我们指的更多的是一般的慢性疾病、临床杂病。如果在对于急危重症的时候,附子的剂量可能还需要大一些为好。 临床中我们会发现一些附子中毒事件,怎么样避免附子中毒呢?附子中毒,首先的原因就是可能是辨证不准确,其次是配伍不是特别恰当,再者就是药物剂量过大,时煎煮时间不够长。就像当前中药注射剂过敏的比较多,一方面可能和技术工艺不过关,再者就是临床适应证把握不准,比如表阳证的发热,你给用清开灵等。 所以临床中用附子,第一个就需要我们辨证准确,有是证用是方,只有在虚寒证、三阴证时才能用附子。三阳证,就不能用附子。因为,“桂枝下咽、阳盛则毙”,同样道理,附子下咽也可阳盛则毙。第二个问题就是,附子临床应用当中剂量不宜过大。如果附子中毒了,首先还是考虑送急诊,洗胃催吐,如果肝肾功能有损伤就保肝保肾,或者血液透析,或者静脉输液促进药物代谢等等。那么传统来说,据一些文献记载,有应用防风杀附子毒、用绿豆杀附子毒等等。 再多说一点,现在(一些人)用附子的量越来越大,其实是深受扶阳学派的影响。山西李可老中医就是以大剂量出名,也以重剂起沉疴为论点。但是当前我们临床中治疗的疾病病,大多数属于慢性疾病,而李可老先生治疗的都是急危重症,和我们大多数临床治疗的病种是不一样的。虽然李可老先生临床上经常采用大剂量的姜附桂,药物用量很大,但是在抢救病人时常常是水煮开就给患者频频服用,而且中病即止。所以方中可能开的是100g附子,但其实真正吃到患者肚子里的却不是100g。李可老先生虽然大剂量用药,但是采用的是频服的、中病即止的方法,因此实际的剂量并不大。 我们今后用药,并不排斥大剂量,比如重症的时候确实是阳虚重症休克,甚至中医认为脱证的时候,我们该用大剂量就用大剂量。在患者休克状态下,我们无法等待药物煎煮两个小时,只能采用水开就服、中病即止的方法,这样既能够达到缩短时间抢救患者,同时中病即止,又避免了附子副作用的发生。 临床上大家比较关注附子。因为张景岳说,“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也是临床比较常用的药物,尤其是抢救时比较常用的药物。但是我想更加强调是,临床上还是先辨六经,再辨方证。只有在六经辨证中,属于三阴病的时候,才能使用附子。应用附子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剂量。比如《伤寒论》中,有用生附子的,有用炮附子的,有用正常一枚的,有用大者一枚的,都是不一样的。同时运用的时候要注意从小剂量缓慢加起,中病即止,不要盲目的用大剂量,首先还是保证安全。 就单独一味药,肚子应用的时候,我们更加强调,要辨方证,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只要这个法的方向是对的,方是合适的,需要用附子的时候就加附子。对于一般虚寒证的时候,我们用甘草干姜汤,如果到虚寒重症明显的时候就需加附子,并且根据虚寒程度的轻重,选择合适的剂量,但一定要注意尽量不出安全问题。炮附子10g以上的时候要注意先煎。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