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余与从兄念农,当光绪末年,同在李家教授,距离半里许,其室朱满妹,时年三十,一日肩舆至馆,云患气痛已数年,医治益剧,时值冬月,怯风异常人。询知胸及背胁牵痛,头重不举,手足酸软不温,面色黧黯,舌苔湿滑而厚,时时欲呕,脉沉迟而弦紧。予栝蒌薤白半夏汤不应,进人参汤亦不应。乃用乌头赤石脂丸并入蜜作汤冷服,痛稍减,即嘱其相机递加分量,连服不断,以疾愈为度。后两月为夏历新正,余时家居,复肩舆抵念兄家就诊,云乌头、附子已增至每剂二两,服药时毫无痛苦;但停药三四日或五六日,疾又作,根未拔,故再请方。余为改用生乌头二个,计重二两,入前汤内,以清水七大碗,煎至四大碗,侯冷,分七次或八次,渐次增加进服。奈从妹以病苦贪速效,又以曾服附子近二十斤,有益无害,心信坚,胆亦壮,遂取进三分之一,约至二句钟,不见变异,续进三分之一。时天已晚,乡人傩,尽室观灯,独从妹在室,忽面如火烘,手足顽痹,口中麻,知药力发作,强忍之,不令人知,拥被而卧,约一句钟,身渐渐汗出。迨观灯者返,则笑语曰:吾病今其瘳矣。次日促诊,告以先夕各情,并述今早诸病如失,后当不复作矣,请疏善后方,为疏理中汤加附子,并令以温补美膳调养而痊。后念兄以症奇方奇,询余曰:阅历多矣,从未见此等方并大剂者,岂他医皆不知耶?抑知之而不敢用耶?余曰:唐宋以来医家,多以模棱两可之方试病,又或创为古方不可今用之说,故《内经》之理,仲景之方,几成绝学,间有一二卓荦者,恒倡而无和,道 阨不行,亦如孔孟身当周末,终于穷老以死也。医者治病,必先炼识,一识真病,一识真方。仲师之方(经方),即真方也,识既真则胆自壮,一遇大病,特患病家不坚信耳,信苟坚,除不治症外,未有不愈者。念兄唯唯称善,并勉将来。念兄生平孝友好施与,长余八岁,共笔砚最久,常师事之;死之日,乡人谥之文惠,曾嘱余叙为谥议。今录此案,何禁池塘春草之感也!
按:此案的“忽面如火烘,手足顽痹,口中麻,知药力发作,强忍之,不令人知,拥被而卧,约一句钟,身渐渐汗出。迨观灯者返,则笑语曰:吾病今其瘳矣”当是服用温阳扶正驱邪外出的“瞑眩反应”。
什么是瞑眩反应?
古人云:“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中医治病与西医治病其中最大的不同点之一就在于中医治疗可以产生瞑眩反应,而瞑眩反应正是人体阳气调动起来修复机体的必要过程。西医治疗是一种损伤,是伤害正气的治疗,这样的治疗不容易产生瞑眩反应。
那么,什么是瞑眩反应呢?
瞑眩反应是一个很大的范畴,是指人的体质或身体能不好转好,(如虚寒性体质变为健康)或人体在排出毒素时(如西药、食物中的农药、人工添加物、饲料中的荷尔蒙、抗生素、人体产生的废残物)身体的反应,也称为排毒反应,或者好转反应。瞑眩反应不光是颜面或身体,甚至口中亦会出现荨麻疹,其他也有浮肿、大便次数增多、腹痛、腹泻、发烧、耳鸣、血压变化、骨骼酸胀疼痛等症状。药后症剧者,往往是药力生效,外邪内透之故。因此出现这种反应者都不要担心,它不是副作用,经短时间后就会自然减轻和消失。瞑眩反应是医生与患者都应该努力追求的东西。
一般服中药,或者针灸都可能出现瞑眩反应,有时服用保健品也可能出现这种反应。这代表着机体的阳气正在努力工作,为着健康而奋斗。这个反应有其特殊性。
一般来说,瞑眩反应只发生在有病的脏腑,甚至有时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已有脏腑功能发生病变或功能障碍,会在不知不觉中恢复。
并且,这种瞑眩反应大多是暂时的。当反应告一段落时,身体自然好转,整个人因而轻松起来。这时睡眠品质会显著提升,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强、感冒减少,面色红润,自觉精神旺盛,且生理时钟也变得有规律了。
另外,瞑眩反应可能多次出现,直到阳气完全修复了病体才会停止。
产生瞑眩反应的时间也不一定。一般轻病患者服药一两天后就会出现瞑眩反应,这是中药发挥效果的前兆,但也因人而异。故不是每个人都会出现,依其各人体内邪气之多寡以及邪伏的位置而有所不同。甚至于有人直接产生治疗效果,并无瞑眩反应,但大部分患者服中药十数天至三个月内会发生瞑眩反应。
因此,能产生瞑眩反应,说明机体有能力修复自己的问题。但并非每个人的治疗过程中都会出现瞑眩反应。一般来说,越是邪气重而正气虚的体质,越容易出现这种反应。
比如说,阴寒性体质,这种体质比较容易感受外邪而生病,也称为过敏体质。长期吃阴寒性食物,如香蕉、牛奶、冰淇淋、生冷食物等是产生这种体质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有幸的是,正气没有完全伤害,在中医药的帮助下,还可以产生排邪反应。如果正气完全耗伤了,其过敏性体质也好象自动康复了。但事实上是邪气已经入脏入腑了,正气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这样的体质也就很难再产生排邪反应了。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体内化学物质越积越多,比如象药品残留、农药残留、酒精、人工添加物、饲料中的荷尔蒙、抗生素、环境污染等等,都会导致机体阳气下降。而经过服用中药扶助阳气后,机体就会产生排毒反应。这些反应都是毒素排出体外时的必然现象。因此,要想把体内所累积的各种毒素排出,一方面要用扶阳的方法,调动机体的自然抗病力。二则要准备出现各种反应。
现在越来越多的三高症患者,包括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这类病人服中药后也会出现排邪反应。最基本的表现是血糖升高,血压升高,血脂升高,因此,如果相信你的医生,就千万不要总是量血压,量血糖,量血脂,专心地接受治疗。否则一旦产生了怀疑,开始服用西药,则前面好不容易补起来的阳气又会被消灭掉,前功尽弃。所以,既然相信中医,那就不要三心二意,否则,干脆不要来看中医,专心地听西药好了。临床上每每见到这样的病人,听风就是雨,听西医一番话,马上就跟着走了。结果反而嫌中医给他产生了排邪反应,让他不舒服了。这样的病人,属于十不治之人,奉劝天下的中医,千万不要给他们治疗。就是被西医治死了,他们也会认为是自己病当如此!
如果以前曾经发生过内伤,或者骨关节的损伤,服药后可能会自动产生瞑眩反应。表现为受伤部位的疼痛、痒麻酸重胀等感觉。要继续服药到反应消失为止,则机体的阳气会彻底清除原来所积累的瘀血并更新组织,内伤会不治自愈。
有人问,能不能降低瞑眩反应的不舒服或缩短反应时间呢?我认为一定程度内是可以的。但条件是正气正在修复病体,你只能帮助正气来尽快地把病邪赶出去,千万不能帮助病邪把正气消灭掉。否则,瞑眩反应是减少了,但病邪也进去了。如果想治好病,就不要光想着减少反应,应该知道:越是反应,越是高兴,痛苦并快乐着。治愈疾病是有代价的,不能不付。越想减少反应,越是要努力培养正气,越是要注意忌口与饮食节制。比如说,不吃油炸、腌制、刺激性食物,少吃肉等等。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