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一.怎样判定少阴病
少阴病概念已于太阳病篇说明,少阴病与太阳病是同属表证,但有阴阳之别,故前面太阳篇有“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的说明。不过此仅就发热与否以示两者之辨还不够完善,因于少阴病篇又提出:“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以是少阴病的特征,不但无热而恶寒,与太阳病发热恶寒者有别,而且津血俱不足,脉亦微细,并其人困倦少神,与太阳病有着明显区别,故不论太阳伤寒或中风,若脉微细、但欲寐、无热恶寒者,即可辨证为少阴病证。这里亦告诉我们,判定少阴病主要依据少阴病提纲、辅助提纲,更重要的是遇到表证,排除太阳病即是少阴病。今结合《伤寒论》中有关论述,简括如下。 提纲:《伤寒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这是说,少阴病的,主要特征,除无热恶寒与太阳病发热恶寒显然不同外,并由于虚衰,脉浮之中而有微细之象,而且精神不振,故其人但欲寐也。
辅助提纲:《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是说表证有两类,一者“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为太阳病,已在前述。二者为“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为表阴证少阴病,即少阴病的第二重要特征,为无热恶寒。
由这两个特征根据临床判定少阴病多无错误,是很简单的事。这里要说明的是,要明了少阴病为表证的阴性病。依据八纲的分析,同一病位均有阴阳两种不同的病证,表证当然亦不例外。临床验之,老年或体质素虚之人,若患外感,往往表现为少阴病这样的表证,而且《伤寒论》的少阴病篇,自证治论述开始,即首先提出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等发汗证。尤其于麻黄附子甘草汤条(第302条》,更明确指出:“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可见少阴病二三日之前,纯属表证甚明。唯以少阴病本来正气虚衰,维持在表的时间甚短暂,二三日后即常传里、半表半里,而并发,呕吐、下利的太阴病(胃肠型感冒是其一)。篇中有关四逆辈诸证治,大都属于并病和合病之类,而非单纯的少阴病。凡诸病死,概在胃气衰败之后,亦即太阴病的末期阶段,少阴病死证诸条,亦多系二阴的并病,仲景不于太阴病篇提出,而特出示于少阴病下篇六经类方证篇者,实亦大有深意。这就是,病之初作,即见少阴病这种表证,万不可等闲视之,因其二三日之间即有并发太阴死证的风险,必须抓紧时机及时治疗,乃可救凶险于未萌。太阳与少阴均属表证,故均有传里或传半表半里的变化。但太阳以传阳明、少阳为常,而间有传太阴、厥阴者;少阴以传厥阴、太阴为常,而间有传少阳、阳明者,故少阴病篇亦夹有大承气汤和四逆汤等证治的出现。少阴篇本就难读,如用经络脏腑解释则难得头绪,如用八纲分析之,尚易明了。
二.少阴病治则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肾苦燥,当是指全身津液虚少,体表皮肤干燥少津,正是少阴病的病证。急食辛以润之,是指用辛药开膜理、致津液,实即指发汗。急者,是因正气虚衰,邪在表停留的时间很短暂,不抓紧治疗将很快传里,这正是说明了少阴病的治疗原则。体现这一治法的是第302条,即“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得之二三日,是说时间不长,邪尚可在表。强调无里证则更证实邪在表,也同时说明少阴主表不主里。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是治疗单纯少阴病的方法和方药。用麻黄或桂枝发汗解表,这一点与太阳病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太阳病因气血津液俱盛,用麻黄、桂枝、杏仁等发汗解表即可,而少阴病因气血津液俱衰,治虽须发汗解表,但发汗不得太过,而且必须配加附子细辛等温性亢奋、强壮沉衰之药以助正气驱邪外出,这也即少阴病的治疗原则。 少阴病又常出现合病、并病,其治疗又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仍以微发汗为原则,如第316条“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这是少阴太阴合病,即表里合病,治疗唯发其汗,则表里皆治。又如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金匮要略·水气病》曰“脉得诸沉,当责有水”。可知这里的脉沉主水饮,即此条是说少阴病合并痰饮之证,或素有痰饮者出现表邪为水饮所郁而化热的少阴证时,治疗在微发汗的同时加入强壮亢奋、温化痰饮的细辛。再如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是因误治由表阳证(太阳病)陷入表阴证(少阴病),用桂枝加附子汤强壮发汗解表。还有第22条“若(脉)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也是少阴病的治疗,仍属强壮发汗解表。这些方证,说明了少阴病的治疗原则。
与太阳病相同,少阴病常合并痰饮、瘀血等,治疗时当随证治之。
三.少阴病类方证
1.麻黄附子甘草汤方证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麻黄(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方解〗本方是甘草麻黄汤加附子而成,附子温阳强壮祛寒,加入甘草麻黄汤中,故治甘草麻黄汤证而陷于阴证者。方中麻黄只取原量之半,是因少阴病宜微发汗之故。本方温阳益气发微汗,能改变神疲无力状态,故为温阳强壮解表,是单纯少阴病的治剂。
【歌诀】麻黄附子甘草汤,是治少阴表证方。麻黄量小附子温,微汗解表神能强。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解读〗少阴病,这里当指病人具有“脉微细,但欲寐”症状。本条又强调:初得二三日的时期内,在没有传里并发太阴病的里证时,则呈现典型的少阴病,即在表的虚寒阴证,治疗宜用麻黄附子甘草微发汗以解表。应当指出,本方证是单纯的少阴病证。此所谓得之二三日无里证,而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可见此二三日时纯属表证甚明。二三日后传里,而始有里证,但不是说少阴病根本属里。这里首先弄清少阴病提纲。
【讨论归经】本方证属少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表虚寒证见恶寒、无汗、脉微细者。体弱或老年人若患伤寒或感冒,往往表现为少阴病。但也见于青壮年(禀性阴寒之体也)。如治验:许某,男性,47岁,病历号3752,1978年5月4日初诊。右侧头痛2天,自感无精神,两手逆冷,恶寒无汗,口中和,不思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咽红、多滤泡增生。此属虚寒表证,治以温阳解表,予麻黄附子甘草汤加味:麻黄10克,炮附子10克,炙甘草6克,川芎10克。结果:上药服一煎,微汗出,头痛解,未再服药,调养2天,精神如常。
2.麻黄附子汤方证
麻黄附子汤方:麻黄三两,甘草二两,附子(炮)一枚。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分,日三服。〖方解〗此即麻黄附子甘草汤而增量麻黄,亦和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与桂枝附子汤的组方相类,只增一二味药用量而已,似无另立方名的必要,不过上方是为少阴病微发汗,麻黄的用量须小,本方是为发散水气,麻黄的用量须大。制因证异,岂可苟同,学制方者,应用经方加减,宜留意于此。
【歌诀】麻黄附子同前方,只是增加麻黄量。发散水气有侧重,制因证异细端详。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4条: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解读〗水之为病,指身肿的水气病而言。脉沉则为水,少阴脉本微细,今其脉沉小,知属少阴证。若脉不沉小而浮,则为前述之风水。若形似肿而内无水者,则为气胀。水肿发汗即愈,脉沉小属少阴者,故宜麻黄附子汤;脉浮之风水者,宜杏子汤。〖按〗杏子汤未见,注家谓恐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医宗金鉴》则谓甘草麻黄汤加杏仁。我们认为,若就风水的外证骨节疼痛,则以大青龙汤更较合理。
【讨论归经】本方证属少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少阴病兼见浮肿明显、无汗恶寒者。临床可见于各种浮肿,年老、体质,呈现本方证。
3.白通汤方证
白通汤方: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生,去皮,破八片)一枚。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方解〗葱白为一辛温发汗药,配伍姜、附使皮肤汗出,故称白通。本方配伍姜、附,亦和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同属少阴病的发汗剂。由于本方有作用于下利,故少阴病下利宜本方,而不用前两方。〖按〗这里应特别注意,本方以葱白发汗为主,主在解表,因少阴病虚寒甚,故必配温阳强壮的附子才能解表。后世注家因囿于葱白通阳而救格阳,而忽视葱白发汗,因致不解少阴病本质,及惑于白通加猪胆汁方证(见下条解析)。
【歌诀】白通汤里姜附葱,辛温发汗称白通。发汗解表治下利,少太合病有奇功。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316条: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解读〗既有少阴病的外证,而同时又有下利里证,此亦少阴、太阴合病,表里合病之属,宜白通汤主之。〖按〗下利而有表证,现太阳病者,宜葛根汤;现少阴证者,宜白通汤,其理同,可互参。
【讨论归经】下利属太阴,干姜治在太阴,故本方证属少阴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少阴病表证明显又见下利者。本方证常见于老年体弱外感、病毒性或胃肠型感冒者,亦见于慢性病者。如刘宇医案:刘某,男,12岁,每晨起头痛绵绵,至中午不治则自愈。某中医诊治,按气虚头痛,屡治无效,严重影响学习。症见:自汗,精神倦怠,畏寒喜热,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证属阳虚头痛,予白通汤加炙甘草:熟附子6克,干姜4.5克,炙甘草4.5克,葱白2枚。结果:服2剂而愈。
4.白通加猪胆汁汤方证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葱四茎,干姜一两,附子(生,去皮,破八片)一枚,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伤寒论》第31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解读〗胡老初读该条以为如是,而晚年方悟条文有误,认为: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当是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那么该条文的主旨应是:少阴病下利,虽宜白通汤主之,但少阴病脉微者,为亡阳,不可发汗,《伤寒论》有明文(如第285、第286)。若少阴病下利而脉微者,故不可与白通汤,今误与之,不但利不止,而且更致厥逆无脉、干呕、烦等虚脱恶候,此时应该用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服药后,若脉暴出者,为烛欲息、焰反高的凶兆,主死。若脉微续而出者,为正气渐复,故生。
〖按〗对于本条的解释,历来注家多以为不是白通汤药有误,认为阴寒盛极,初服药热反而拒格,以是则利不止,厥逆无脉而干呕烦,宜以热因寒用之法,乃以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胡老初读是书亦信其说,但经长期的体验研究乃知其非,今就所见,述之于下,以供参考。
首当讨论一下白通汤究竟是属于哪一类的治剂。葱白为一辛温发汗药,乃众所周知的常识,佐以姜、附辛温热药,当更能致汗,此与麻黄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配伍的大意同,虽主治有所出入,但均属少阴病的发汗剂,这是可以肯定的。有的注家为了附会条文,或谓葱白通阳,或谓能升下陷的阳气,而避言其发汗作用。谓其温中逐寒的作用较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更为有力,是毫无道理的。温中逐寒、振兴沉衰,须赖姜、附的作用。白通汤姜、附的用量还不及四逆汤,更不说通脉四逆汤了。何况主用发汗的葱白,虚寒盛极于里者,依法势在必禁,试看下利清谷、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诸治,均用无葱白的四逆汤,或通脉四逆汤,而无一用有葱白的方,就是这个道理。葱白通阳原无可非议,但通阳是谓通津液以致汗,名之为白通汤意即在此。上条少阴病下利的白通汤主之,为下利而同时见少阴病者,即所谓表里合病的一种,用白通汤温中发汗,则表里当均治,此与太阳阳明合病而下利者,用葛根以发汗,是同样的治疗手段。
白通汤的功用即明,兹再进一步探讨本条与白通汤后的结果,是不是药有所误。少阴病下利,似与上条的证候同,但明明提出“脉微者”三字,哪能看作是无关重要的浮词?论中原有少阴病脉微者不可发汗的明文,白通汤是一发汗剂,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当然是脉不微者。今少阴病下利,而脉微,则不可与白通汤汗以解之。若误与之,则不但利不止,而且由于误治,更必致厥逆无脉、干呕烦的虚脱险证。有的注家只看到姜、附的辛温,而忽视了葱白的发汗,并把前后为病看作同证,因而说药无所误,是因证极阴寒,初服热药反而拒格云云,是很值得再深讨的。
基于以上的说明,可知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显系误与白通汤治成的坏病,最后更有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的说明,这是何等严重的虚脱脏腑?猪胆汁虽有较强的亢奋作用,但加于白通汤的发汗剂中反攻其表,势必益其虚脱,而速其死亡。厥逆无脉,只有通脉四逆的一法,加猪胆汁亦只能加于通脉四逆汤中才较合理,故谓“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当是“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原文可能传抄有误。
【临证思辨】白通加猪胆汁汤应为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参见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证。(唐步祺:“通脉四逆汤即四逆汤倍干姜加重附子用量,作用与四逆汤相同,但因其整个证状都较四逆汤为严重,故加重其剂量”。整理者:通脉四逆汤与白通汤属同类方剂--“四逆辈”,若仅理解白通汤为发汗剂,恐此看法本身即有误,更不要谈仲景文之“误”与“不误”了。为医者,当掌握方剂的“圆通应用”,若拘于一字一方,则不能“跳出五行外”。“大医”者,郑氏钦安是也。)
(《郑钦安医书阐释》--白通汤用药意解:按白通汤一方,乃回阳之方,亦交水火之方也。夫生附子大热纯阳,补先天之火种,佐干姜以温中焦之土气,而调和上下。葱白一物,能引离中之阴,下交于肾,生附子又能启水中之阳,上交于心。阴阳交媾,而水火互根矣。仲景一生学问,就在这阴、阳两字,不可偏盛,偏于阳者则阳旺,非辛热所宜;偏于阴者则阴旺,非苦寒所可。偏于阴者,外邪一入,即从阴化为病,阴邪盛则灭阳,故用药宜扶阳;邪从阳化为病,阳邪盛则灭阴,故用药宜扶阴。此论外感从阴从阳之道也,学者苟能于阴阳上探求至理,便可入仲景之门也。【唐步祺阐释】…笔者用白通汤治疗发高烧不退,取得满意效果。患儿张××,9岁,高热摄氏39度以上,注射针药已四日,高烧不退。来诊的前夜,哭闹不宁,将转为抽风。余以手摩小儿头部及上身,热可烫手,但腿部以下渐凉,至脚冰冷。此为阴阳相格,上下不通,虽发高烧,却非凉药可治。因白通汤虽能宣通上下之阳,但必须加猪胆汁或童便乃能入阴,故为之处方如下:附片30克干姜20克葱白30克童便引。病者一剂减轻,二剂痊愈。以后凡治此类患者发高烧,久治不愈者,即以此方轻重上斟酌治之而愈,其例不下十数。)
5.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麻黄(去节)二两,细辛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方解〗本方是麻黄附子甘草汤去甘草,加细辛而成。甘草有缓急迫作用而对逐饮不利,细辛驱寒逐饮,故本方治麻黄附子甘草汤证里有寒饮而不急迫者。
【歌诀】麻黄附子细辛汤,解表祛饮好商量。少阴表证反发热,外寒内饮两解良。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解读〗少阴病是阴寒表证,应以无热为常。始得之病在表,脉也不应沉,今既发热而脉又沉,故谓反发热。沉脉是寒饮在里的反应,脉沉者,这也是外邪内饮之证,故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按〗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均属少阴病无汗的治剂,若自汗出者,宜桂枝加附子汤或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等,读者可前后互参。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少阴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少阴病兼寒饮,即恶寒、无汗、脉沉者。本方证在临床最为多见,不论是感冒,还是急慢性气管炎、关节炎等病,常可现本方证,亦可治疗哮喘(本方功能甚多,整理者常用治阳虚型高血压、自汗、咽肿痛、牙痛、过敏性鼻炎等,皆有捷效。阳虚舌者皆可用之,勿问何病),如治验:唐某,女性,40岁,病历号81486,1980年1月19日初诊。1979年3月出现哮喘,经中西药治疗不缓解。前医以三阳合病用大柴胡汤加生石膏加减,服38剂不效。近症:白天无咳喘,但有鼻塞流涕、头痛、口干不思饮、背恶寒、但欲寐,晚上胸闷喘息,喉中痰鸣,吐少量白痰,口干不思饮,大便干,脉沉弦细,苔白根腻。变态反应检查,对尘土、螨、花生、大豆等8种物质过敏,血流变学检查,全血比黏度6.25mPas,血浆比黏度1.98,全血还原黏度11.17,红细胞电泳16.70/s,血细胞比容47%;免疫球蛋白检查:IgG 1.24g/L,IgA 1.10g/L,IgM1.38g/L,血乙酰胆碱44.9μg%。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少阴表证挟饮。治以温阳解表、祛寒化饮,予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6克,细辛6克,炮附子6克。结果:上药服3剂,鼻塞明显好转,头痛减,增加附子用量,经服2个多月,喘平。复查血流变学:全血比黏度4.86mPas,血浆比黏度1.94,全血还原黏度9.74,红细胞电泳15.03/s,血细胞比容40%;免疫球蛋白IgG 2.34g/L,IgA 0.99g/L,IgM 2.11g/L,血乙酰胆碱63.60μg%。经追访3年未见复发。
6.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二两,细辛二两,附子(炮)一枚。上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方解〗此即桂枝去芍药汤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方,故治二方的合并证。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9条: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解读〗《医宗金鉴》谓:“气分以下十六字当是衍文,观心下坚之本条自知(即枳术汤条)。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之十三字,当在上条气分之下,义始相属,正是气分之治法,必是错简在此”。此说可信,今照《医宗金鉴》气分条文于下,供参考:“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荣卫不利,荣卫不利,则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则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矢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以上词义费解,各家说法不一,亦难为据。但根据对气分的描述,实质是外有手足逆冷,身冷骨痛、恶寒、麻痹,内有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这些不外是荣卫外虚、寒邪内客,以致痹痛胀满之证,即桂枝去芍药汤证和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的合并证,以本方主之,未为不可。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少阴太阴合病证。
【临泥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手足逆冷、恶寒、身痛者。
7.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炮)二两。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方解〗本方是由桂枝汤增桂枝、生姜用量,去大枣,加麻黄、防风、白术、附子、知母而成。增加桂枝、生姜用量并加入麻黄、防风,旨在发汗解表并治呕逆;加入白术、附子功在利湿祛寒除痹,佐以知母消肢体肿,故全方用以治疗风湿关节痛、肢体肿而气冲呕逆者。
【歌诀】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去枣增桂姜。加入麻防为解表,术附逐痹治痹尪。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第8条: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解读〗诸肢节疼痛,即四肢关节都疼痛。身体尪羸,即言身体瘦之甚而关节肿大的样子。脚肿如脱,即言脚肿之甚。头眩短气、温温欲吐为气冲饮逆的结果,这是桂枝芍药知母汤的适应证,故用本方拉。
【讨论归经】桂枝、麻黄、防风、附子治少阴;白术、生姜治太阴;知母、芍药治阳明,故本方证当属少阴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关节疼痛、肢体肿而气冲呕逆者。慢性关节炎下肢或腕指关节肿痛者,用本方有良验。如治验:徐某,男性,19岁,病历号189520,1966年月15日初诊。左足肿痛已五六年,近2年加重。经拍片证实为跟骨骨质增生。现症:左足肿痛,怕冷,走路则痛甚,口中和,不思饮,苔薄白,脉沉弦。此属风寒湿客表,为少阴表证,治以强壮发汗驱湿。予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10克,白芍10克,知母12克,防风10克,麻黄10克,生姜12克,苍术12克,川附子6克,炙甘草6克。结果:上药服7剂,左足跟痛减,走路后仍痛,休息后较治疗前恢复快。增川附子为9克继服,1个月后左足跟肿消,疼痛已不明显。
本方加石膏治年余不解的风湿热有奇效。本方与桂枝茯苓丸合用,治疗下肢肿的脉管炎亦验。
8.桂枝加附子汤方证
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三两,生姜(切)三两,大枣十二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方解〗附子辛温,为一有力的温中、祛寒、逐湿药,尚有振奋代谢功能的作用。无论表里证,若陷于阴证者,多适宜配以本药治之。桂枝汤是治太阳表虚证者,如陷入表阴证即少阴病,则应加附子以温阳解表。即桂枝加附子汤为治桂枝汤证而变为少阴证者。
【歌诀】桂枝汤中加附子,加重温阳祛寒力。太阳已转少阴病,强壮解表是玄机。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解读〗本来是太阳病的桂枝汤证,由于医生误用麻黄汤大发其汗,遂使汗流似漏而不止。其人恶风,半由于桂枝汤证未解,半由于已陷入阴证(少阴病)。小便难,是由于汗漏不止、体液大量亡失的结果。四肢微急、难以屈伸,亦是津液亡失、筋肌失和的极虚证候。以上种种纯属于误治,使太阳表虚证还未解而陷入阴证少阴病,故以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按〗桂枝加附子汤为少阴病的发汗剂,本条是说误治可造成本方证,但不因误治而呈现本方证者,临床更为多见。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少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桂枝汤证更见恶寒、小便难、四肢微急者。桂枝汤治太阳病即表阳证,桂枝加附子治少阴病即表阴证,有关太阳病和少阴病的概念,参看六经提纲。本方证常见于急慢性关节病和风湿病。如治验:任某,女,33岁,首都机场门诊患者,初诊日期1966年3月25日。因腰背痛在积水潭医院、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均诊断为“脊椎骨质增生”。近来头晕、头痛、目胀,下肢关节胀痛,手麻,乏力,四肢逆冷,易汗出,恶寒,舌苔白,舌质淡,脉沉细。证属在表之阴证,为桂枝加附子汤证: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制附片10克。结果:上药服3剂痛减,四肢逆冷好转。服1个月后全身症状好转。
9.乌头汤方证
乌头汤方:麻黄、芍药、黄芪各三两,甘草(炙)三两,川乌(?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五枚。上五味,?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方解〗本方主用乌头煎,合以麻黄、黄芪、芍药、甘草发汗解表药,故与乌头桂枝汤同属里寒外邪的治剂,不过此用麻黄治肢节肿痛。
【歌诀】乌头汤自乌头煎,麻黄黄芪芍药甘。脚气历节关节肿,发汗解表重祛寒。
【解读仲景原文】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第10条: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解读〗历节为一身关节俱疼的病名,病历节疼痛以至不可屈伸者,此是外寒重的少阴病,故治宜温阳强壮解表,宜用乌头汤。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第11条: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解读〗此亦属于正虚寒重的脚气肿痛,因风寒湿困表,致关节不可屈伸,此亦表阴寒重证,宜乌头汤治之。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附方(一):《外台》乌头汤,治寒疝腹中绞痛,贼风入攻五脏,拘急不得转侧,发作有时,使人阴缩,手足厥逆。〖解读〗这是《外台秘要》也记载的乌头汤方证,其适应证是:病寒疝而腹中绞痛,更由于贼风入攻五脏,以至身体拘急不得转侧,发作有时,令人阴缩,手足厥冷。“贼风入攻五脏”,古人以外邪伤人称贼风,入攻五脏是说邪甚而伤于内,即内外皆寒,这种外内皆寒证因以表寒为主,仍属少阴病,故用乌头汤发汗解表。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少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关节痛甚、屈伸不利、四肢厥冷者。本方以乌头煎为主药,若只寒气内盛而腹中痛者,为乌头煎证;若兼外邪而身体疼痛或肢节痛者,则宜适证选用本方。要注意乌头有毒(尤其草乌),必须依法蜜煎。乌头桂枝汤后注“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其他两方虽未明言,亦不例外,可见是经常瞑眩的峻药,用时当慎,并宜详告病家。
10.乌头桂枝汤方证
乌头桂枝汤方:乌头上一味,以蜜二斤,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得一升后,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方解〗此即大乌头煎与桂枝汤的合方,故治二方的合并证。〖按〗乌头桂枝汤方仅举乌头,未言枚数,《千金》记载:“秋干乌头实中者五枚,除去角”。《外台》又载:“秋乌头实中大者十枚,去皮生用”。《医心方》也作五枚。乌头的治疗作用主要是乌头碱,其毒性也主要是乌头碱,因此非和平之药,性极猛烈,当以5枚为常用量。不过这里不写用量,亦有深意,即临证据病情而定,可大可小,古人总结经验,为了用其毒治病而防其中毒,主要掌握在服法,“以知为度”是关键。又方后有“其知者如醉状,得吐为中病”,是药已中病所发生的暝眩现象,宜慎之。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9条: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解读〗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此疝之寒甚于里。若身疼痛,更兼外邪,宜以乌头桂枝汤主之。而非灸刺和诸药等一所能治。
【讨论归经】本方证属少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大乌头煎证与桂枝汤证并见者。腹痛里寒重而外证也明显,也即关节痛明显者,可试用本方。
11.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证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去皮)三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方解〗本方是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而成,去芍药之凉,增附子之温,使温散祛寒解表力量加强,尤其附子有温阳亢奋作用,更有助于扶正祛邪。故本方适用于桂枝去芍药汤证而陷于少阴病者。
【歌诀】桂枝去芍加附子,只因表寒邪未去。病从太阳陷少阴,加强温散解表力。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第22条:若(脉)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解读〗第21条解读请参阅太阳病篇。第22条原文是“若微恶寒者”,应是“若脉微,恶寒者”(会通本为:太阳病,下之后,其人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否则下后微恶寒,是属太阳证未罢的证候,如何能加附子,明明漏去“脉”字,应补上。桂枝去芍药汤已如前述,若更见脉微,恶寒者,则说明病已由阳性证变阴性证,即由太阳病变为少阴病,故治疗宜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讨论归经】本方证属少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桂枝去芍药汤证又见脉细、恶寒明显者。本方证多见于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病、各类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风心病等),如赖良蒲医案:头痛项强,身痛,胸满足软,恶寒,漏汗不已,舌苔薄白,口淡无味,脉沉迟。治以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9克,附片12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生姜9克。结果:1剂减轻,2剂痊愈。
12.桂枝附子汤方证
桂枝附子汤方:桂枝(去皮)四两,生姜(切)三两,大枣十二枚,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三枚。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方解〗本方即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的变方,药味没变,只不过增加桂枝、附子用量而已。由于附子擅长除湿痹,桂枝尤善利关节,增加二味用量,更专于治疗风湿关节痛,改名为桂枝附子汤,以标明与桂枝去芍加附子汤方主治有别。古方立法之长如此,学者宜细寻味。
【歌诀】桂枝附子即前方,增加桂枝附子量。药味虽同量不同,祛除湿痹是特长。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解读〗本来有湿,又被风邪所伤,因称风湿相搏。太阳伤寒已八九日,又相继发风湿相痹证。身体疼烦,是说全身痛剧,以至烦躁不宁。不能自转侧,是由于肢体痛剧,而不能自主翻身转动的意思。因未传少阳故不呕,因未传阳明故不渴。虽病还在外,但已虚极变为阴证,故脉浮虚而涩,这是桂枝附子汤方证,故用该方治疗。如果患者大便硬而小便频利,则津液绝于里,不宜再用发汗的方法治疗,应改用去桂加白术汤主之(参见下)。〖按〗小便自利,宜作小便频数解,茯苓、白术等利尿药与附子为伍反治虚衰的小便失禁。本条所述即由于小便失于收摄而自利,水分被夺,大便因而成硬。水湿在表之证,本宜发汗治疗,但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金匮要略·水气病》有详细论述,可互参。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第23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湛,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解读〗该条是上条在《金匮》的重出。
【讨论归经】本方证属少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外寒里饮关节痛、腹痛者。本方证常见于风湿痹痛、腹痛等。如秦伯未医案:黄某,女,24岁,下肢关节痛已年余,曾经中医治疗效不显。现病情仍重,尤以右膝关节痛为甚,伸屈痛剧,行走困难,遇阴雨天则疼痛难忍,胃纳尚好,大便时结时烂,面色?白,苔白润滑,脉弦紧,重按无力,予桂枝附子汤:桂枝尖30克,炮附子24克,炙甘草18克,生姜18克,大枣4枚。结果:服3剂痛减半,精神饮食转佳。前方增附子为30克,生姜24克,连服10剂,疼痛完全消失。
13.桂枝去桂加白术汤方证
桂枝去桂加白术汤方: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三枚,生姜(切)三两,大枣十二枚,甘草(炙)二两,白术四两。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方解〗白术、附子配伍,不但逐湿解痹,而且治小便频数。于桂枝附子汤去桂代之以术,故治桂枝附子汤证,大便硬而小便数、气上冲不明显者。〖按〗桂枝附子汤为少阴太阴合病而表证明显者,因用桂枝、生姜解表,去桂加白术汤亦为少阴太阴合病,而表证轻里证重,故但用生姜解表,此是两方证的异同。由此两方证可悟到:白术治太阴虚寒性便秘,临床屡用皆效。
【歌诀】去桂加白术汤方,桂枝附子去桂汤。只因津伤大便硬,加术逐湿二便畅。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解读〗见桂枝附子汤条。
【讨论归经】本方证属少阴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桂枝附子汤证,无气上冲而见小便自利、大便偏干者。老年体虚骨节疼痛、风湿痹痛,偏虚寒又见大便干、小便频者。如刘渡舟医案:韩某,男,37岁,自诉患关节炎有数年之久,右手腕关节囊肿起,如蚕豆大,周身酸楚疼痛,尤以两膝关节为甚,已不能蹲立,走路很困难,大便干燥难解,每逢天气变化则身痛转剧。视其舌淡嫩而胖,苔白滑,脉弦而迟。治以桂枝去桂加白术汤:附子15克,白术15克,生姜10克,炙甘草6克,大枣12枚。结果:服药后,周身如虫行皮中状,两腿膝关节出黏凉之汗甚多,而大便由难变易。改服肾着汤3剂,下肢不痛,行路便利。再服3剂而身疼痛亦止,以丸药调理,逐渐平安。
14.甘草附子汤方证
甘草附子汤方:甘草(炙)三两,附子(炮,去皮,破)二枚,白术三两,桂枝(去皮)四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水煎服。〖方解〗本方是由桂枝附子汤去生姜、大枣,加白术而成,没有了生姜则不治呕,无大枣则缓中力差,但白术和附子同用,则温中利湿作用强,故本方用于寒湿痹痛疗效佳。
【歌诀】甘草附子汤方温,术附同用最要紧。温中利湿兼解表,善治寒湿痹痛甚。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175条: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解读〗掣痛,是说疼痛如掣,形容痛的剧烈。近之则痛剧,是说以手触近即感疼痛加剧,形容疼痛的敏感,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较前之桂枝附子汤证,不但剧烈而且急迫。因水伴气上冲,故短气而小便不利。汗出恶风,是病还在表,但恶风以至不欲去衣,是说明变为表阴证少阴病,呈现表虚寒,重或身微肿。此证宜肺草附子汤治疗。〖按〗由以上可知,白术(或苍术)、附子合用为治寒湿痹痛的要药,加入适证的解表剂中,用来治疗风湿关节痛,均有捷效,如桂枝加术附汤、葛根加术附汤、越婢加术附汤等,皆为常用之良方,宜注意。
【讨论归经】本方证属少阴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表虚寒证见关节疼痛、汗出恶风、小便不利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老年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病,常出现本方证。如治验:任某,女,33岁,某厂医院会诊病例,1966年3月25日初诊。八九年来腰背疼痛,经X线摄片确诊为脊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近症:常有头晕头痛、目胀、下肢关节痛、手麻木、全身无力、四肢逆冷,舌苔白润,脉沉细。此属少阴风寒湿痹痛,治以温化寒湿,与桂枝加术附汤: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苍术10克,炮附子12克。结果:上药服6剂,腰痛稍减,他症无变化,上方加茯苓12克继服。1周后痛麻皆减,继服原方。4月15日来诊时,痛麻已不明显,天气变化时也不加重。〖按〗本例是桂枝汤加术附,实际也是甘草附子汤加芍药大枣。临床痹症多长期不愈,往往有血虚血瘀,故加芍药补血活血,以利于通痹活络,临床桂枝汤加茯苓、白术、附子更为常用。
15.天雄散方证
天雄散方:天雄(炮)三两,白术八两,桂枝六两,龙骨三两。上四味,杵为散,酒服半钱匕,日三服,不知,稍增之。〖方解〗本方主药为天雄,《神农本草经》谓天雄:“味辛,温。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疮,强筋骨,轻身健行”。可知为一温阳强壮药。一般认为,天雄、附子、乌头实为一物。《广雅》云:“奚毒,附子也,一年生为侧子,二年生为乌喙,三年为附子,四年为乌头,五年为天雄”。时珍云:“天雄有二种,一种是蜀人种附子而生出长者,或种附子而尽变成长者,即如种芋形状不一之类,一种是他处草乌头之类自生成者”。故《别录》注乌喙云:“长三寸以上者名天雄是也”(今云:天雄者,如附子之独头蒜是也)。〖按〗该附方有方无证,后世注家认为可能为宋人所附。又《外台》载:范汪疗男子虚失精,三物天雄散,即本方无龙骨,云张仲景方存龙骨,文仲同。可知非宋人所附也。又《千金方》记载:“天雄散,治五劳七伤,阴痿不起衰损方”。亦证唐代已有记载。据药物分析,方中白术治湿痹,桂枝解表,龙骨敛津液。以药测证,当知本方适用于寒湿痹痛汗出多,或失精,或见头眩、气上冲、小便不利的少阴证。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少阴太阴合病证。
16.真武汤方证
真武汤方:茯苓、芍药、生姜(切)各三两,白术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方解〗本方是附子汤去人参而加生姜而成,故治附子汤证心下不痞硬,有表证而呕者。既用茯苓、白术以利水,复用附子温中,又用生姜温中兼解表。中寒有水,转入太阴则下利,用芍药治腹痛下利。此本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少阴与太阴合病的治剂。本条所述,为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误用汗法,而陷入少阴太阴合病。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解读〗振振欲擗地,是说身体振振而欲仆于地,即比身振振摇更剧者。太阳病,本宜发汗,但心下有水气,若不兼驱其水,单纯发汗,汗出伤津液虚其表,使阳证变为阴证,并激动里饮,饮郁于表,故其人仍发热;水停心下则心悸,水气冲逆则头眩;动及经脉则身瞤动、振振欲擗地。此少阴太阴合病证,宜真武汤主之。〖按〗此与苓桂术甘汤证甚相似,不过前者为阳证,故只身为振振摇而已,而本方证虚极入阴,不但身动而且呈现振振欲擗地。
《伤寒论》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解读〗前即有“自下利”,后之“或下利”当是“或不下利”,前后文始相应,必是传抄有误,应改之。少阴病二三日不已,暗示已服麻黄附子甘草汤而病还不见好转。至四五日又并发腹痛自下利的里证。由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的证候观之,可知前之病不已,和今之腹痛自下利,都是由于里有水气的关系。或以下皆属不定的客证,但均宜本方主之。〖按〗本条冠首以少阴病,是说本来是少阴病,因里有水饮而误发汗,由于误治并于太阴,而成续得腹痛自下利的真武汤方证。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少阴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头晕心悸,下肢浮肿或痛,脉沉者。本方为少阴太阴合病的治剂。上条之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和下条之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腹痛下利或呕者,都是应用本方的重要依据。参照以上证候,可适用于痿躄、麻痹、浮肿、心力衰竭等病有效。曾见一呼吸科主任,虽未系统学习中医,但在会诊肺心病有心力衰竭浮肿时,常于会诊记录中写:“建议服真武汤加减”。可见其用于肺心病浮肿的机会较多。但应注意:必是少阴、太阴合病外寒里饮证时方可用,如是太阳阳明合病,则不可用本方,应依证选越婢加术汤等方本方常用于痹证的治疗。如治验:陈某,男性,41岁,病历号189395,初诊日期1966年2月8日。头晕,左肩背痛3个月余,经X线摄片提示第6颈椎增生。近头晕、心悸、左肩背痛,左手拘急痛,肘上下部亦酸痛,夜尿较频,苔白根腻,脉沉滑。此属少阴太阴合病,寒湿痹阻,阳虚水气上犯,为真武汤方证:茯苓12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白术10克,炮附子6克。结果:上药服3剂,头晕减,他症变化不明显,前方加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增炮附子为10克,服1周,肩背痛减。继渐增附子用量至15克,服2个月诸症皆消。
四.少阴病方证小结
本篇解读16首方证,是仲景书中所示治疗少阴病的主要方证,以方证数量看明显少于太阳病,这并不是说临床所见太阳病方证多、少阴病方证少。当知这16首方证是张仲景在示范治疗少阴病及常见合并证的治疗,许多少阴病证是由太阳病转化而来,其方剂亦由太阳病方证变化而来,如桂枝加附子汤方证、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证、乌头桂枝汤方证等。许多治疗太阳病的方剂,可依据证候变为治疗少阴病的方剂。如葛根加术附汤治疗葛根汤证更见少阴病证;麻黄加术附汤治疗麻黄汤证合并少阴病证……其治疗方证是很多的,其用方,张仲景已做出示范。 太阳病和少阴病,实即同在表位的阳与阴两类不同的证。病在表,法当汗解,但少阴病因体质虚衰,维持在表的时间甚暂,一般二三日后即常传里或半表半里,而为表与里或表与半表半里的并病。因此治疗少阴病虽须发汗,但发汗不得太过,而且必须配以附子、干姜等温阳亢奋药。太阳病则不然,若阳热亢盛,当配以沉寒清热的石膏,此即两者证治概要区别。不过,无论太阳或少阴,均有自汗和无汗明显不同的两种证型,虽依法均当汗解,但自汗者必须用桂枝汤法,无汗者必须用麻黄汤法,随证候的出入变化,而行药物的加减化裁,因而在《伤寒论》形成了桂枝剂类和麻黄剂类两大系列的解表方剂。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列出的方证,没有仲景原文少阴病篇中所出现的“死证”和“三急下”的方证。这是因为,仲景的六经辨证规律,详述了病之死多在太阴。但为何不出于《伤寒论》太阴病篇,而反出于少阴病篇呢?其故有二:其一,少阴病传变以传太阴病为常,所列证治和死证,均有关于少阴病转属太阴病者。其二,少阴病在表本无死证,但以其传变迅速,二三日后即常转属太阴病,便有死亡可能,正是为了警告医家,一见少阴病,即不得轻忽视之,要抓紧时机解表,最好防止不传太阴,即传太阴更当急救其里。
关于“少阴三急下”,少阴病传里以传太阴为常,亦间有传里为阳明病者,以津虚血少的少阴病,若传阳明,则燥结分外迅猛,津液立有枯竭之患,故略见其端即宜急下,不可循常规、迟疑等待。因此,其三急下证治用少阴病和阳明病提纲量之,则属阳明,不属少阴病证治。后世因附会脏腑经络解六经,却把大承气汤方证归属于少阴病,是无视六经翻的错误。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