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哮喘是小儿时期的常见肺系疾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哮鸣气喘疾病,临床以发作时喘促气,急喉间痰吼哮鸣,呼气延长,严重者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唇口青紫为特征。常在清晨或者夜间发作或者加剧。
2019年8月13日初诊一小儿,男,2岁3个月,因喘憋2天,加重1天就诊,症见:喘憋明显,咳嗽不爽,张口抬肩,喉中哮鸣音明显,纳差,大便溏结不调。此次哮喘因食烤肠后,又感受寒湿邪气,患儿既往感寒后易发哮喘,冬日尤慎。此为内有雍塞之气(烤肠积滞);外有非时之感(寒湿);膈有胶固之痰(哮喘史)。三者相合发为哮喘。
14日加用石膏量,加用焦三仙和大黄消积导滞。
8月16日复诊,患儿喘憋减轻,无张口抬肩,声音嘶哑,流清黄鼻涕,纳可,大便稀水样,日3次,但肛门偏红点。舌质淡红,苔薄白,中部稍腻。
效不更方,患儿无寒湿之像,去利湿之豆豉、薏仁,大便质稀去大黄,加瓜蒌,醋五味子化痰滋肾,共用6付中药颗粒后诸症悉除。
至冬日,因外感病发一次咳嗽,3付中药后痊愈。整个冬天未出现哮喘。
明?楼英认为因寒邪引发哮喘分为两种,一种为中外皆寒,用温肺化饮法;一种为寒中包热,可在八、九月份,用大承气汤泻内热,使冬日无热可包。小儿因“纯阳之体”,饮食不加节制,“肺常不足”,容易出现“寒包火”情况。故在秋天可泻内热,可保冬日无火可包。
哮喘以外,小儿感冒、咳嗽都容易出现寒包火的情况。为了让冬天无火可包,在秋天这个季节消积滞,清内热,通过中药、推拿或者饮食调理,使肺气正常肃降,精气内收,体内无邪热,则冬日不容易生病。
热门中医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