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首先说血型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血型有A、B、AB和O型。
注:当然了,这仅仅是ABO血型系统的分法,还有很多其他血型分类,比如Rh血型。中国人绝大多数是Rh阳性,Rh阴性只占人群中的0.3-0.4%,也称为熊猫血。检验医学网
中国人ABO血型系统的血型分布基本上是
↓↓↓
A:B:O:AB=3:3:3:1
ABO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红细胞表面的ABO血型决定抗原——A抗原和B抗原——可以理解为红细胞的一种身份识别码。
A型血就是红细胞表面有A型抗原;
B型血就是红细胞表面有B型抗原;
AB型血就是红细胞表面有A型抗原和B型抗原;
O型血就是红细胞表面既没有A型抗原也没有B型抗原。检验医学网
同时,血浆里面有对抗外来血细胞的ABO抗体:
A型血的人血浆内抗有抗B型抗体;
B型血的人血浆内抗有抗A型抗体;
AB型血的人血浆内既没有抗A型抗体也没有抗B型抗体;
O型血的人血浆内天然具有抗A型抗体和抗B型抗体。检验医学网
原因很简单,如果A型血的人体内有抗A抗体,那自己的红细胞就会凝结,人就会狗带(go die)。
至于为什么这样——天知道,人就这样设计的,科学家至今没搞明白为什么,只提出了一些假设。
然后聊聊造血:
我们血管内奔流的血液是一种组织,其细胞成分是血细胞。所有血细胞都来自于红骨髓的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分化出所有类型的血细胞(仅涉及红细胞)。
最后聊聊血细胞的生老病死:
如同每一个个体,我们的血细胞也会经历生老病死:
1、红细胞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自然老化的时间大概是120天。
2、血小板用于维护血管的完整性,参与止血。如果用不到,自然老化只需要7-9天。
3、白细胞分为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和粒细胞(中性、嗜酸性、嗜碱性三种),产生和使用都很活跃,总体上能在体内存活7-14天。
它们老了以后怎么办呢?《红色警戒2:尤里的复仇》里面尤里国有一个建筑单位叫单位回收器:
老化血细胞因为自身结构、表面蛋白质的改变,在这些小间隔里面被抓住,然后被吞噬消化,释放出营养资源,被人体重新利用——这个和尤里的单位回收器就是一个套路。
所以回到问题本身——输入O型血后,其它血型的体内是否就会有了O型血呢?
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这些O型的红细胞最多在体内存活120天,120天过后,O型血细胞就被脾脏吃干净了。
但是还有一种可能——输全血
全血中含有造血干细胞,这些干细胞来自于O型血的供体,如果能成功定植于骨髓间充质、肝脏,那么也会产生一定量的O型红细胞,今后受体体内可以检测到一定量O型血细胞。
目前提取造血干细胞的方式就是将供体的血液抽入机器,经过机器筛选后留下干细胞,把其他细胞再输回供体内。
什么叫全血呢?
就是血管里面抽出来的血仅经过抗凝处理后的产品。这是一个相对概念。因为为了使一份血液服务多位患者,医务人员往往会把血液分为不同成分:
血浆——给急性丢失体液的患者
红细胞——给红细胞绝对缺乏的贫血患者,术中输血,大出血患者
白细胞——给造血功能被抑制(中毒、化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白细胞低,抵抗力低下的患者
血小板——给缺少血小板(造血功能抑制、特殊中毒、广泛出血后)
其他特殊成分——
①冷沉淀,富含血液中的含有Ⅷ因子及纤维蛋白原,可治疗缺乏Ⅷ因子及纤维蛋白原而出血不止的患者或血友病患者。
②白蛋白,对于极度虚弱的、癌症晚期恶液质的患者,纠正低蛋白血症效果很好。
③免疫球蛋白,这就是血液中的抗体,富集以后输给免疫力极度低下的患者,能帮他们获得一定的免疫力,度过难关。
那么为什么不输全血呢?三种血细胞成分齐全,富含血浆蛋白,输进去对病人岂不是更好?
事实上成分输血不仅是出于用血的经济性,更包含了安全性的考虑。
前面提到了,血液中含有抗A和/或抗B抗体。O型血的血浆内含有抗A和抗B抗体,这些抗体进入受体内后会凝集(可以理解为攻击)受体的红细胞。输进去的血浆量比较少也就算了,如果比较多,对患者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O型全血输给异型受体时:一定要少量、缓慢!
而且目前一般不会输异型血,即便是同型血,输血前都要做交叉配血实验。
热门血液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