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寒冷冬日,心脏也是最怕冷的。冬季是心脏病的高发季节,这个季节因为寒冷,容易导致各种血管类疾病的发生,从而影响到心脏,让心脏病在这个季节也成为高发疾病。心脏是维持我们生命最重要的器官,当心脏出了问题,常常会直接危及到我们的生命。因此,对于心脏疾病,除了积极治疗外,冬季老年人还要做好各项预防工作。
冬季——心血管疾病的“温床”
1
心脏更容易“累”
冬季天气寒冷,心脏需要额外增加工作量来给身体供热,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主要是通过增加心脏收缩频率,增大心肌收缩力来加大泵血。冠心病患者心脏血管本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狭窄,已存在供氧和耗氧失衡的问题,此时增加心脏运作会使耗氧增加,更进一步加重心脏缺氧,心肌严重的缺氧会导致心肌梗死发生。
2
血管容易窄
寒冷还会刺激血管收紧,从而导致血流量减少,使心脏的供氧也减少 ;血压也会随着血管的收缩而上升,心脏病发作的几率相应增加。因此,冬天护“心”的工作就更加紧迫而重要。
3
冬季容易感染
冬季天气干燥,唇、鼻等部位的干燥很容易为细菌大量入侵提供通道,呼吸道纤毛功能减弱,也使得病菌不易排出,增加感染几率,而感染会加重包括冠心病在内的各种心脏疾病。
4
昼夜温差大
老年人由于自身机体调节能力下降,对于昼夜冷热的变化不易适应,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功能更容易出现紊乱,可能会诱发急性病症。
5
容易“猫冬”
很多老年人在冬季久坐不动,冬季室内通风不良,湿度不易控制,加之南方多数家庭缺少供暖设施,室内温度低,造成血液循环不畅、人体新陈代谢紊乱,容易诱发心血管等病症。
增强对心脏的“免疫力”
为了安全度过寒冷的冬季,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以下几点,可帮助安全度过敏感期:
一
怎么吃很重要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关键在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适当多吃些健康的食物,这类食物不仅要有营养的特点,同时还要容易消化 ,只有这样才能在提供营养的同时减轻患者身体的负担:
膳食搭配
①增加纤维膳食: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改善肠道消化功能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海带、蔬菜、水果等,每日摄入纤维量35克―45克为宜。
②多吃豆制品: 大豆里面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③低盐饮食:老年人每日摄盐量宜小于2-3克,对于伴有严重心衰和高血压的患者,更应当严格控制盐的摄入。
④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脂肪摄入应严格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0克或占总热量的15%以下。胆固醇摄入量每日应该控制在200毫克―300毫克以下为宜。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的脑子、内脏、蛋黄、贝壳类(如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籽)。
⑤每次进食量宜少:老年人由于机体衰败,消化系统大不如以前,所以一天之内总的热量应限制。每天饮食量应该要平均适宜、亦或者采用少量多餐的进食方法,减轻身体负担。“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
药不能停?
?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按时、规范用药,并要根据气候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控制各种慢性病的复发,尤其要控制好血压。
三
注意保暖
? ? ? ?出门记得戴上帽子跟围巾。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平时要注意保暖?,少在户外活动。??
四
适当运动?
?
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老人睡醒时不要急于下床,先在床上躺一会。心血管病患者不宜晨练,运动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清晨人体血管应变力最差,是急性心梗发生的高峰时段,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集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五
保持大便通畅?
?有便秘的冠心病人,排便时用力过度,腹压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可诱发心绞痛,甚至引起心肌梗死或猝死。平素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品,适量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六
睡觉抬高床头
有些冠心病患者夜间心绞痛发作,是由于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减慢,心肌供血不足或因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发病。此类冠心病人可将床头抬高25厘米,以减少发作。
七
心态平衡
情绪激动是心血管病的大忌,会增加心脏耗氧,加重心脏负担,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热门血液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