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铁吸收障碍
①饮食中铁的生物利用度变化颇大。除血红素铁 外,其他铁形式均需转变为亚铁形式才能被吸收。铁的转变和吸收受诸多因素如肠道环境、饮食内容和还原物质的影响。
②胃酸有助于二价铁和食物铁的吸收。胃酸缺乏、胃切除术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他胃肠道疾病可造成铁吸收障碍,从而引起缺铁性贫血。
2、铁丢失过多
①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失血1ml丢失铁0.5mg。慢性失血的原因众多,包括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反复鼻出血、频繁献血、出血性疾病等。
②消化道是慢性失血的好发部位如痔疮、消化性溃疡、胃肠道恶性肿瘤、胃肠道憩室、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及钩虫病等。
③消化道慢性失血有时表现隐匿或部位难以确定,应尽力查找。慢性或反复的血管内溶血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人造心脏瓣膜和疟疾时,铁随血红蛋白尿排出,从而造成缺铁。
3、铁摄入不足
①饮食中的含铁量大致与其所含的热量相关。以混合饮食为例,维持铁平衡,成年男性应含5~10mg铁,女性应含7~20mg铁。如无吸收障碍或需求增加,饮食因素并非是缺铁的主要原因。
②育龄妇女因月经丢失、妊娠及哺乳铁需求量增
加:每次月经约丢失20~40mg的铁;胎儿体重每增加1000g需母体供给80mg的铁;哺乳期每日约丢失0.5~1.0mg的铁。如饮食供给不足,则易造成缺铁性贫血。婴幼儿生长迅速而铁储备量较少,作为主食的各种乳汁均又含铁甚少,如喂养不合理也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总之,以上就是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三大原因,大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吃含铁食品,预防贫血。
下次肖医生会告知大家含铁丰富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