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美食千千万,病从口入不能忘
编辑:ddayh.cn
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急性损伤引起的炎症,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多由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败食品引起。
常见病因
1. 病原体感染:患者常有不洁饮食饮水史,如进食隔夜饭菜、生冷食物、不新鲜的海鲜和过期食品、冰箱内贮存的食品等。此类食物中可能含有大量病毒、细菌以及寄生虫,容易导致急性胃肠炎。
2. 物理因素:大量进食过冷、过热、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如冷饮、火锅、浓茶、酒等。均可造成胃肠黏膜损伤,引发急性炎症。
3. 化学因素:长期服用水杨酸等类药物或误服毒物,如农药、毒鼠剂等,会严重破坏胃肠黏膜,导致急性胃肠炎。
4. 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低下者无法抵御外来入侵的细菌、病毒等,造成肠胃炎。
高风险人群
1. 大量饮酒及暴饮暴食者:长期大量饮酒损伤胃肠黏膜,易引发急性胃肠炎。
2. 长期服用损伤胃肠黏膜药物者:如水杨酸类药物,会破坏胃肠黏膜。
3. 不洁饮食者:不洁食物中滋生大量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在人体内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导致急性胃肠炎。
4. 免疫力低下人群:人体免疫力下降无法防御入侵的病毒、细菌、引发急性肠胃炎。
5. 低龄儿:年龄小、断奶过早都可能引发。
典型症状
1. 腹痛:一般为持续性钝痛感,上腹部或脐周疼痛,呈持续痛伴发作性加剧的绞痛,伴有肠鸣音亢进。
2. 腹泻:一般为3-5次/日,严重者可达10次/日,大便可呈蛋花汤样或稀水样便。
3. 恶心、呕吐:呕吐多为胃内容物,呕吐后恶心会缓解。
其他症状
由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引发中毒反应,可导致发热或昏迷,有休克风险。
并发症状
1. 电解质失调:由于呕吐腹泻次数过多,易引起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当患者出现低钾血症,常会感到腹胀、四肢无力等。
2. 败血症:病原体在患者体内繁殖入血引发败血症,可导致患者高热、昏迷。
3. 脱水:由于呕吐腹泻次数过多,导致体液大量丢失,进而可发生脱水。而患者由于脱水会自觉口渴,出现尿量减少、狂躁、谵妄等症状。
4. 肠穿孔:感染严重会导致肠溃疡,引发穿孔。患者会突然出现腹部剧烈疼痛。
辅助检查
1. 体格检查:对腹部进行视、触、叩、听,有助于排除其他腹部疾病,如胃肠穿孔、阑尾炎、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
2.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便常规、便培养等。其中便常规可检查患者有无便隐血,进而判断有无消化道出血。便培养可明确急性胃肠炎的类型,以对症治疗。
3. 影像学检查:如腹部彩超,立位腹部平片、腹部CT等,有助于排除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肠梗阻、胃肠道穿孔等其他腹部疾病。
鉴别判断
1. 急性阑尾炎:早期症状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但随病情进展转变为右下腹疼痛,固定点压痛、反跳痛。
2. 胆囊炎:患者表现为反复右上腹疼痛,可放射至右肩及背部。此外,墨菲征阳性往往可触及肿大胆囊。
3. 急性胰腺炎:上中腹或左腰腹部的突发急性持续性疼痛,可伴恶心、呕吐,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胰腺水肿增大、渗出,血液淀粉酶的明显升高。
4. 心肌梗塞:患者早期可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之后会出现心前区疼痛。
治疗原则
急性胃肠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轻症患者可自愈,症状严重的患者根据病因不同,给予相应对症治疗。
一般治疗
1. 通常急性胃肠炎不需要禁食, 如严重呕吐则要禁食,但应在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多喝水。
2. 婴幼儿建议每日进餐6次,如少油腻、易消化、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混合食物,禁食者通过静脉补充营养。婴幼儿配方奶粉喂养者,可选择食用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粉。避免罐装果汁等高渗性液体,以防腹泻加重。
3. 病毒性急性胃肠炎无需抗病毒,只需补液及药物对症治疗即可。
4. 细菌性急性胃肠炎患者,应根据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抗生素治疗,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
药物治疗
常见药物:蒙脱石散、阿托品、甲氧氯普胺、654-2解痉药、消化酶制剂、抗生素
1. 蒙脱石散:对于腹泻严重患者可给予蒙脱石散止泻,注意剂量防止便秘。
2. 阿托品:对于腹痛严重的患者,可给予阿托品类,包括654-2解痉药物治疗,但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
3. 甲氧氯普胺:对于恶心呕吐严重的患者可给予甲氧氯普胺止吐,但禁用于嗜铬细胞瘤、癫痫、进行放疗或化疗的乳腺癌患者。
4. 消化酶制剂:有助于消化道症状的改善。
5. 抗生素:对于感染性急性胃肠炎,可根据便培养,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合适的抗生素。实际上,该病多可自愈,大约70%的腹泻患者无需抗菌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