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病变,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断提高。近年来,生物制剂的应用大大延长了UC患者的生存期,但是癌变相关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ulcerative colitis associated colorectal cancer, UC-CRC)是UC最严重的并发症,并且是其死亡的重要原因。而UC-CRC也表现出了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中国在2017年开展过一个关于UC癌变的专项研究,一起来看看吧!
Q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和我们平时所说结直肠癌有区别吗?
这两者是有着显著区别的。我们平时常见的结直肠癌90%以上是各种基因突变累积,形成了结肠腺瘤(如结肠管状腺瘤,结肠绒毛状腺瘤),继而在腺瘤的基础上发生癌变,即突变累积→腺瘤→癌症。这些患者如果能早期发现,通过内镜将结肠息肉切除掉,就能避免结肠癌的发生。我们建议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都应该做一次结肠镜检查。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是长期的炎症刺激,继而引起肠道黏膜细胞异性增生,最后导致的癌变。与散发性的结肠癌相比,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更容易在肠道的多个位置出现,即多灶性。而且,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多为表浅型和平坦型,隐藏于肠道广泛的炎症病变当中,内镜难以发现。与散发性的结直肠癌相比,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的预后更差。
Q
问题二: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高吗??
有很多专家在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的发病率,总的趋势是发病率在逐年下降。2001年,外国权威杂志《Gut》上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溃疡性结肠炎在病程的第10年、第20年、第30年发生结直肠的累积风险分别为1.6%、8.3%、18.4%。到了2015年,这一数据下降到了0.07%、2.9%、6.7%。而我国的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发病率仅为0.81%,远低于西方国家的报道。在地域分布方面,不同的地区癌变率也不一样,其中华南地区最高(1.4%),其次分别为华北地区(0.9%)、西部地区(0.6%)和华中地区(0.6%)。而华东地区的癌变率最低,仅为0.5%。咱们河南属于华中地区,恶变率仅有0.6%。
Q
我癌变的风险高吗?
为了评价患者在未来发生癌变的风险,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下癌变的高危因素。目前文献报道的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包括病程的长短、病变的范围、发病的年龄、是否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慢性炎症的严重程度以及结直肠癌家族史等。目前关于高危因素尚存在一些争论,一般来讲,全结肠炎、病程大于10年、发病年龄偏小、合并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一级亲属患有结直肠癌病、长期严重活动性炎症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癌症。当然,关于高危因素目前的研究尚不充分,更权威、更新的研究公布后我们会第一时间为大家介绍,希望大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Q
我遵医嘱规律用药,是不是就不会癌变了?
目前的研究显示,药物可能会降低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风险,但是仍然存在比较大的争议。有一些研究认为5-氨基水杨酸制剂和激素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癌变有化学性预防作用,可能降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癌变的风险。当美沙拉嗪的用量大于1.2g/天时,可能会降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作用机制可能是美沙拉嗪可以降低肠道炎症反应,并且诱导癌细胞凋亡。中国的研究显示,是否应用激素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癌变率之间没有关系,但是5-氨基水杨酸可以降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关于生物制剂,目前相关的研究较少,尚没有达成共识。
溃疡性结肠炎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型药物的应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以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为代表的各种并发症仍然威胁着各位患者的生命安全。面对这种威胁,科学知识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我们会努力利用他们抗击疾病,并将武器分发给每一位患者。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继续科普的动力。在未来,我们会分享更多更好的文章。
郑大二附院IBD中心简介
请输入
我院消化内科于2016年6月成立河南省首家IBD中心;2017年10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IBD专家委员会河南诊疗中心落户我院;2019年11月获批第一批中国IBD质量控制区域诊疗中心;我中心设有IBD专科门诊、专用病房、专职医生(8名)、专职护士(2名),负责IBD病例库、标本库、资料库及粪菌移植项目管理,以及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另外,普外科、病理科、影像科、超声科、儿科、心理科、营养科等多学科专职医生共同参与IBD诊治,在IBD的诊治方面尤其是难治性IBD领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团队主持IBD课题近20项,发表论文120余篇。
热门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