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口炎(stomatitis)是指口腔黏膜由于各种感染引起的炎症,若病变限于局部如舌、齿龈、口角亦可称为舌炎,齿龈炎或口角炎等。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和维生素B、C缺乏等。感染常由病毒、真菌、细菌引起。不注意食具及口腔卫生或各种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可导致口炎的发生。目前细菌感染性口炎已经很少见,病毒及真菌感染所致的口炎仍经常见到。
一、鹅口疮
鹅口疮(thrush,oral candidiasis)又称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在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类固醇激素的患儿常有此症。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时奶头不洁及从污染的乳具获得感染。
【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周围无炎症反应,强行剥离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不痛,不流涎,一般不影响吃奶,无全身症状。重症则整个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甚至可蔓延到咽、喉头、食管、气管、肺等处,
此时可危及生命。重症患儿可伴低热、拒食、吞咽困难。取白膜少许放玻片上加10%氢氧化钠一滴,在显微镜下可见真菌的菌丝和孢子。使用抗生素可加重病情,促其蔓延。
【治疗】
一般不需静脉或口服抗真菌药物。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于哺乳前后清洁口腔,或局部涂抹10万~20万U/ml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每日2~3次。亦可口服肠道微生态制剂,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抑制真菌生长。预防应注意哺乳卫生,加强营养,适当增加维生素B2和C。
二、疱疹性口腔炎
疱疹性口腔炎(herptic stomatitis)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所致。多见于1~3岁小儿,发病无明显季节差异。从患者的唾液、皮肤病变和大小便中均能分离出病毒。
【临床表现】
常好发于颊粘膜、齿龈、舌、唇内和唇黏膜及邻近口周皮肤。起病时发热可达38~40℃,1~2天后,上述各部位口腔黏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直径约2mm,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溃疡,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覆盖,多个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有时累及软腭、舌和咽部。由于疼痛剧烈,患儿可表现拒食、流涎、烦躁,常因拒食啼哭才被发现。所属淋巴结常肿大和压痛,可持续2~3周。体温在3~5天后恢复正常,病程约1~2周。
本病应与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大都由柯萨奇病毒所引起,疱疹主要发生在咽部和软腭,有时见于舌但不累及齿龈和颊黏膜,此点与疱疹性口腔炎迥异。
【治疗】
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食物以微温或凉的流质为宜,避免刺激性食物。局部可涂疱疹净抑制病毒,亦可喷撒西瓜霜,锡类散等。为预防继发感染可涂2.5%~5%金霉素鱼肝油。疼痛严重者可在餐前用2%利多卡因涂抹局部。
第二部分 胃食管反流及反流性食管炎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包括从十二指肠流入胃的胆盐和胰酶等反流入食管甚至口咽部,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情况下,由于小婴儿食管下端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或神经肌肉协调功能差,可出现反流,往往出现于日间餐时或餐后,又称“溢乳”。病理性反流是由于LES的功能障碍和(或)与其功能有关的组织结构异常,以致LES压力低下而出现的反流,常常发生于睡眠、仰卧位及空腹时,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并发症,即胃食管反流病(GERD)。随着直立体位时间和固体饮食的增多,到2岁时60%患儿的症状可自行缓解,部分患儿症状可持续到4岁以后。脑性瘫痪、21-三体综合征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发育迟缓患儿,有较高的GER发生率。
【临床表现】
食管上皮细胞暴露于反流的胃内容物中,是产生症状和体征的原因。
1.呕吐 新生儿和婴幼儿以呕吐为主要表现。85%患儿于生后第1周即出现呕吐。
2.反流性食管炎 常见症状有①烧灼感:见于有表达能力的年长儿,位于胸骨下端,饮用酸性饮料可使症状加重,服用抗酸剂症状减轻;②咽下疼痛:婴幼儿表现为喂奶困难、烦躁、拒食,年长儿诉咽下疼痛,如并发食管狭窄则出现严重呕吐和持续性咽下困难;③呕血和便血:食管炎严重者可发生糜烂或溃疡,出现呕血或黑便症状。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可发生缺铁性贫血。
3.其他全身症状
(1)与GERD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①呼吸道感染:反流物直接或间接引发反复呼吸道感染。②哮喘:反流物刺激食管黏膜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支气管痉挛而出现哮喘。③窒息和呼吸暂停:多见于小婴儿和早产儿,为反流物所致喉痉挛或呼吸道梗阻,表现为面色青紫或苍白、心动过缓,甚至发生婴儿猝死综合征。
(2)营养不良:见于80%左右的患儿,因呕吐及食管炎引起喂养困难而摄食不足所致。主要表现为体重不增和生长发育迟缓,贫血等。
(3)其它:如声音嘶哑、中耳炎、鼻窦炎、反复口腔溃疡、龋齿等。部分患儿可出现精神经症状:①Sandifer综合征:是指病理性GER患儿呈现类似斜颈样的一种特殊“公鸡头样”的姿势。此为一种保护性机制,以期保持气道通畅或减轻酸反流所致的疼痛,同时伴有杵状指、
蛋白丢失性肠病及贫血;②婴儿哭吵综合征:表现为易激惹、夜惊、进食时哭闹等。
【辅助检查】
食管pH值动态监测 经鼻孔将微电极放置在食管括约肌的上方,24小时连续监测食管下端pH,如有酸性GER发生则pH下降。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可反映GER的发生频率、时间、反流物在食管内停留的状况,以及反流与起居活动、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借助一些评分标准,可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反流,是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方法。特别是用于一些症状不典型的患者,或用于查找一些症状如咳嗽、哽噎、喘鸣、阵发性青紫、呼吸暂停的原因。
【诊断】
凡临床发现不明原因反复呕吐、咽下困难、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道感染、难治性哮喘、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贫血、反复出现窒息、呼吸暂停等症状时都应考虑到GER的可能
【鉴别诊断】
1.贲门失弛缓症 又称贲门痉挛,是指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障碍导致的食管功能性梗阻。通过X线钡餐造影、内镜和食管测压等可确诊。
2.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小婴儿应排除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如: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胃扭转、肠旋转不良、环状胰腺、胎粪性腹膜炎等。
【治疗】
凡诊断为GER的患儿,特别是有合并症或影响生长发育者必须及时进行治疗。包括体位、饮食、药物和手术治疗。
1.体位治疗 将床头抬高30°,睡眠时保持左侧卧位及上体抬高,减少反流频率及反流物误吸。
2.饮食疗法 以稠厚饮食为主,少量多餐,婴儿增加喂奶次数,缩短喂奶间隔时间。
3.药物治疗 主要基于降低胃内容物酸度和促进上消化道动力,包括促胃肠动力药、抗酸或抑酸药、黏膜保护剂等,但使用时应注意药物的适用年龄及不良反应。
(1)促胃肠动力药:吗叮啉为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西沙必利增加乙酰胆碱释放。
(2)抗酸和抑酸药
(3)黏膜保护剂
4.外科治疗 及时采用体位、包含、药物等治疗方法后,大多数患儿症状能明显改善和痊愈。具有下列指征可考虑外科手术:①内科治疗6~8周无效,有严重并发症(消化道出血、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②严重食管炎伴溃疡、狭窄或发现有解剖异常如食管裂孔疝等;③有严重的呼吸道并发症,如呼吸道梗阻、反复发作吸入性肺炎或窒息、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者;④合并严重神经系统疾病。
第三部分 胃炎和消化性溃疡
一、胃炎
1.急性胃炎 多为继发性,食物过敏,胃内异物,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和各种因素所致的变态反应等均能引起胃黏膜的急性炎症。
2.慢性胃炎 以浅表性胃炎最常见,约占90%~95%,
【临床表现】
1.急性胃炎 发病急骤,轻者仅有食欲不振、腹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呕血、黑便、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有感染者常伴有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2.慢性胃炎 常见症状为反复发作、无规律性的腹痛,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儿部位不固定,轻者为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为剧烈绞痛。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继而影响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胃黏膜糜烂出血者伴呕血、黑便。
检查手段
1.胃镜检查 为最有价值、安全、可靠的诊断手段。
2.幽门螺杆菌检测
(1)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与培养。
(2)尿素酶试验:。
(3)血清学检测抗Hp抗体:但是IgM抗体可在清除了Hp几个月后仍保持阳性,限制了其诊断意义。
(4)核素标记尿素呼吸试验:让患儿口服一定量同位素13C标记的尿素,如果患儿消化道内含有Hp,则Hp产生的尿素酶可将尿素分解产生CO2,由肺呼出。通过测定呼出气体中13C含量即可判断胃内Hp感染程度,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达90%以上。
【治疗】
1.急性胃炎 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服用一切刺激性食物和药物,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有上消化道出血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监测生命体征及呕吐与黑便情况。静滴H2受体拮抗剂,口服胃黏膜保护剂,可用局部黏膜止血的方法。细菌感染者应用有效抗生素。
2.慢性胃炎
(1)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2)饮食治疗: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规律。饮食定时定量,避免服用刺激性食品和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
(3)药物治疗:①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粉剂等;②H2受体拮抗剂常用西咪替丁等;③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西沙必利;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进行规范的抗Hp治疗。
二、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以学龄儿童多见。男孩多于女孩,可有明显的家族史。
饮食习惯不当如暴饮暴食,过冷、油炸食品、气候因素、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类固醇激素等均可降低胃黏膜的防御能力,引起胃黏膜损伤
【临床表现】
1.新生儿 继发性溃疡多见,常见原发病有:早产儿、出生窒息等缺血缺氧、败血症、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常表现急性起病,呕血、黑便。生后2~3天亦可发生原发性溃疡。
2.婴儿期 继发性溃疡多见,表现为食欲差、呕吐、进食后啼哭、腹胀、生长发育迟缓,也可表现为呕血、黑便。
3.幼儿期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相等,常见进食后呕吐,间歇发作脐周及上腹部疼痛,烧灼感少见,夜间及清晨痛醒,可发生呕血、黑便甚至穿孔。
4.学龄前及学龄期 以原发性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脐周及上腹部胀痛、烧灼感,饥饿时或夜间多发。严重者可出现呕血、便血、贫血。并发穿孔时疼痛剧烈并放射至背部或左右上腹部。也有仅表现为贫血、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治疗】
目的是缓解和消除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复发,并预防并发症。
1.一般治疗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定时定量,避免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消除有害因素如避免食用刺激性、对胃黏膜有损害的食物和药物。如有出血时,应积极监护治疗,以防止失血性休克。应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及末梢循环。禁食同时注意补充足够血容量。应积极进行消化道局部止血(如喷药、胃镜下硬化、电凝治疗)及全身止血。如失血严重时应及时输血。
2.药物治疗 原则为抑制胃酸分泌和中和胃酸,强化黏膜防御能力,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1)抑制胃酸治疗:是消除侵袭因素的主要途径。常用奥美拉唑,剂量为每日0.6~0.8 mg/kg,清晨顿服。疗程2~4 周。
(2)胃黏膜保护剂:蒙脱石粉、麦滋林-S颗粒剂:亦有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3)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有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需用抗菌药物治疗。临床常用的药物有:枸椽酸铋钾6~8 mg/(kg·d);阿莫西林50 mg/(kg·d);克拉霉素15~30 mg/(kg·d);甲硝唑25~30mg/(kg·d);呋喃唑酮5~10 mg/(kg·d),分3次口服。目前多主张联合用药,以下方案可供参考:即以PPI为中心的“三联”药物方案: PPI+上述抗生素中的2种,持续1~2周;
?3.消化性溃疡一般不需手术治疗。但如有以下情况,应根据个体情况考虑手术治疗:①溃疡合并穿孔;②难以控制的出血,失血量大,48小时内失血量超过血容量的30%;③幽门完全梗阻,经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72小时仍无改善;④慢性难治性疼痛。
热门小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