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多见。普通人群中肝血管瘤的患病率为1%-20%,其中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5倍。肝血管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好发于平均年龄50岁左右的成人。 肝血管瘤通常为单发,约10%患者为多发血管瘤。目前对其确切的病理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由于体检的开展以及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肝脏血管瘤门诊病人日益增加,可能并不是与其发生率升高有关。
肝脏血管瘤是 常见的良性肿瘤, 临床上借助于多普勒超声联合MR或CT检查后综合分析,大多数患者能够确诊,对于存在 肝癌高危因素的患者(乙肝病史5年以上或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35岁以上的患者),需警惕发生误诊(同时行AFP检查等)。
肝血管瘤是肝脏的良性病变,不会恶变,增长速度较慢,罕见破裂。 无症状的肝脏血管瘤不需要处理。 临床上仅有20%的患者需要治疗。 手术治疗是血管瘤唯一的治疗方式(Herman et al,2005) 。 但目前尚无统一的、被广泛认可的手术指征。一般认为肝血管瘤外科手术指征 应从严掌握。具体包括:
(1) 有十分明确症状 (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临床常见肝血管瘤的症状为上腹、背部疼痛及饱胀感等,有明确症状应手术治疗,而不论其瘤体大小。明确症状与血管瘤之间关系很困难,排除胃、十二指肠、胆、胰等疾患 ,还有那些在查出肝血管瘤后才出现症状的患者,多是因为精神负担过重,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是必要的;手术治疗改善不了症状或症状加重,会出现两难境地。
(2) 瘤体破裂 (国内外已报道的肝血管瘤自发性破裂病例尚不足40例。当瘤体突出于肝脏边缘,尤其位于肋弓以下时,其发生外伤性破裂的可能性相对增大,此时可行预防性切除)或伴有大流量动静脉瘘及凝血功能障碍(Kasabach—Merritt综合征) ;
(3) 不能排除其他肝肿瘤;尤其对于肝癌高危因素的患者 。
(4) 血管瘤体直径>10cm 。
但当瘤直径在5cm-10cm 且合并以下情况时视为相对手术指征:
(1) 邻近第一、二肝门;
(2) 瘤体生长速度每年直径>2cm;
(3) 瘤体突出于肝脏边缘,尤其位于肋弓以下;
(4) 合并胆囊结石等其他外科疾患。
对位于肝中央部或尾叶的血管瘤,因其手术治疗可能需切除大块肝组织,手术的并发症和病死率还难以被患者所接受。故不主张积极手术,而宜密切地随访观察,更趋从严掌握手术指征。
手术的风险有多大,每位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手术死亡率不同,目前总体肝切除手术死亡率已降至5%以下 ,但术后并发症仍可高达30%,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有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胆漏、出血、肝功能衰竭、发热,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多数能够治愈。
其它治疗方法 如肝动脉栓塞、微波或射频的局部固化治疗等手术适应症同手术适应症 一样,并不能提倡微创而扩大其适应症;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如肝动脉栓塞治疗可引发肝内胆管坏死、肝脓肿甚至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微波、射频的局部固化治疗可能引发出血等。且当发生肝脏血管瘤的误诊时,微创治疗可能会造成误治,而行外科手术治疗,可以提供明确诊断。
也有报道 对于有症状且无法切除的复杂的巨大血管瘤病人进行了成功的肝移植手术 (Browers et al,1997)。
热门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