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一、假性蛋白尿
混入精液、前列腺液、炎症、肿瘤、月经、白带等,尿沉渣中可见大量红、白细胞和扁平上皮细胞,无管型。
有些药物如利福平、山道年服用后等从尿中排出时,可使尿色混浊类似蛋白尿,但蛋白尿定性反应呈阴性。
乳糜尿:呈乳白色,劳累后或过多吃高脂肪食物引起,建议多休息,限制脂肪摄入,一般可恢复正常。
二、生理性蛋白尿
功能性蛋白尿:一般为暂时性的,尿蛋白量一般小于<1g/24h,发生在剧烈运动后或发热过程中,过度寒冷、高温作业、精神紧张等交感神经高度兴奋等状态,原因去除后,蛋白尿即可消失。
体位性蛋白尿:一般小于<1g/24h,站立久时可出现,又称“胡桃夹综合征”,常见于瘦长体型的儿童及青少年。
三、病理性蛋白尿
溢出性蛋白尿: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严重挤压伤的肌红蛋白尿。
分泌性蛋白尿:肾小管受炎症或药物刺激后导致肾小管、下尿路分泌蛋白。
组织性蛋白尿:中毒、缺血、炎症或肿瘤引起组织坏死时,使尿中组织分解代谢蛋白。
四、肾源性蛋白尿
肾小球性蛋白尿
机理:肾小球滤过膜屏障破坏,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对血管里蛋白通透性增高。
特点:持续性,蛋白尿量较大(一般1-3克/天),以白蛋白为主。常伴伴血尿、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损伤。严重时伴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即肾病综合征。建议及时就诊,必要时需要肾穿活检,明确病理类型。
肾小管性蛋白尿
机理:肾小管对滤出蛋白的吸收障碍所致。
特点:持续性,蛋白尿量较少(一般小于1克/天),以低分子蛋白为主,主要是药物性、过敏性肾小管损伤引起。
热门肾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