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艾灸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中医传统理疗方法之一,对很多疾病有治疗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寒性疾病效果较好,艾灸具体的作用是温经止痛、散寒通络。艾灸时需要将艾条、艾绒或者艾柱点燃,用于熏灸人体某些穴位,在这个过程中会散发一定的热量,人体有微微的出汗是比较正常的一种反应,但是有的患者可能在艾灸的过程中大量出汗,中医形容这种大汗为“大汗淋漓”,这时就应该考虑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的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考虑与患者本身的体质因素有关,比如患者是一个阴虚阳亢的体质,在艾灸治疗的过程中,由于艾灸是温热的一种疗法,治疗时有助于人体的阳气升发,对于阴虚阳亢的患者可能导致阳气过盛,最终迫使人体的津液大量外出,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大汗淋漓的症状,在临床上这种症状是比较常见的,在艾灸前应该给予患者进行辩证分析,如果是阴虚阳亢的患者并不适合进行艾灸治疗。
第二,年老久病体弱,如果患者体质非常虚弱,在艾灸时姿势又非常不正确,患者感到不舒适,出现疲乏的感觉,在艾灸过程中就会出现类似虚脱的症状,自然也会出现大汗的症状,这时需要停止艾灸,给予患者充分的休息和补充一些盐糖水,目的是为了避免出汗过多而导致的脱水等,并且给予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稳定情绪,因为紧张焦虑也有可能会出现这种大汗的情况,尽量让患者感到舒适以及环境的安逸和精神的放松,这样能够避免艾灸后出汗较多。
热门内分泌与代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