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不理想?这些因素要考虑
编辑:ddayh.cn
作为内分泌医生,在面对糖尿病患者时,需要关注患者的血糖情况,首先需要搞清楚影响血糖的因素,除了那些熟知的因素外,亦要梳理一下不常见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洞察患者血糖变化的真实原因,在诊治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调节血糖的激素以一对多 调节血糖的激素分为升糖激素和降糖激素两大类。人体内具有降糖作用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而升高血糖的激素较多,常见的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此外,甲状腺素也有一定的升糖作用,尤其是餐后血糖。也就是说,要达到机体血糖的平衡稳定,胰岛素要对抗很多激素的升糖作用,它要足够强大才可以。
甲状腺激素使糖代谢速率加快,糖的吸收、利用,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均加速,肝糖异生也增加。其实甲状腺激素对糖代谢的影响比较复杂,既有使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加快并刺激糖异生,也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但通常前面的作用强度超过了后面的作用,因此,总的效应还是升糖作用。 影响血糖的四大因素 (1)饮食因素 需要强调的是不存在降血糖食物,这种说法不妥当。凡是食物都会升高血糖,只是它们升高血糖的幅度和速度有所区别罢了。 在临床工作中对于不好解释的高血糖,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包括饮品和加餐,某些食物不起眼,但是能量颇高,口味不甜却含不少添加糖,易被患者所忽视。
不少降糖药的服用有讲究,需要和吃饭的时间对应,胰岛素的使用更是如此,注射餐时胰岛素后不及时就餐容易导致低血糖,这些都是需要给患者强调的方面。 (2)运动因素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治疗不可或缺,《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成年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亦有患者对运动降糖持怀疑态度,其实运动既可以降低血糖也可以升高血糖,与预期恰好相反时主要是因为运动方案不合适。运动治疗也应该和药物治疗一样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病情及具体情况合理安排。 运动低血糖问题 正常人运动期间血糖变化非常小,对于仅仅采用饮食治疗和单纯运动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一般也不容易出现低血糖。而当饥饿时运动、运动前进餐不足、运动时间较长以及运动后没有及时加餐等情况时都可能出现低血糖,因此,当患者改变运动方案时要叮嘱其运动前后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及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越运动血糖越高? 有的糖尿病患者运动后血糖不降反升,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血糖较高的患者中,需要特别注意。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较高(>14mmol/L),在运动开始后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糖反调激素水平增加,尤其是儿茶酚胺释放增加,肝糖输出增加,另外运动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受抑制,最终导致血糖浓度急剧上升,一般到40~60分钟后回复到运动前的水平,因此对于血糖>14mmol/L的患者不建议运动。 (3)疾病因素 除了常见的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之外,其他的一些内分泌疾病也会导致血糖升高,比如胰升糖素瘤、肢端肥大症与巨人症、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生长抑素瘤及异位生长抑素综合征、VIP瘤等,如果是这些情况导致的血糖升高,治疗原发疾病才能使高血糖情况好转。
(4)药物因素 目前有很多种类的降糖药,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来发挥降糖作用,不管是通过改善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性,还是促进自身胰岛素的分泌,或是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以及最新的降糖药通过降低肾糖阈等方法都有助于降低血糖。 此外,糖尿病患者往往还伴有其他疾病,有些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服用其他药物,而治疗这些疾病的一些药物会导致血糖升高,比如激素类药物、噻嗪类利尿药、抗结核药物等,此外,避孕药也会升高血糖水平。平时需要关注患者的其他用药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同时减少药物间相互作用。 易被忽视的"另类"影响因素
(1)心理因素 人们发现情绪与血糖也有关系,如果长期抑郁、焦虑会导致血糖升高,这一点在一些糖尿病患者身上有很明显的表现。研究认为糖尿病不仅导致和加重抑郁症,而且抑郁症也可诱发和加重糖尿病。世界卫生组织把糖尿病定义为"心身疾病",患者的疾病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往往相互影响。所以内分泌医生关注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同时也别忽视患者的抑郁症,别让抑郁影响了患者的血糖控制。 (2)压力因素 工作压力(也称工作应激)是现代人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工作压力大的个体普遍疾病风险较高。因此,研究者提出工作压力与糖尿病极有可能存在相关性的假说。事实上,尽管有部分研究发现较大的工作压力与较高的糖尿病风险相关,工作压力是否引起糖尿病风险增高仍然是一个争议性问题。但人们在紧张应激时,机体会更多地分泌一些激素来应对,而这些激素都是升糖激素,可能对血糖有所影响。
(3)环境因素 近年来,研究者发现空气污染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相关,其机制可能与空气污染物引起的内皮功能受损、炎症、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有关。人群的糖尿病相关表型(包括HbA1c、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空气污染的暴露有关。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能导致机体内分泌代谢功能的异常,从而导致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的发生。接触过量的双酚A能够激活胰岛素过度分泌、促进肝脏和肌肉的胰岛素抵抗,从而诱发2型糖尿病。多项人群研究发现,较高的尿双酚A水平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显著相关,但尿双酚A水平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仍然存在争议。
(4)特殊生理时期 对于女性来说,特殊的生理时期血糖控制难度加大,比如月经和妊娠期间。女性妊娠期机体会分泌一些激素,而这些激素都是拮抗胰岛素功能的,间接地便会升高血糖,如果胰岛素功效不足以对抗这种些拮抗作用,那么血糖便会超标。月经期间血液中雌激素以及孕激素水平有周期性变化,因而在月经期间,女性的血糖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导致女性糖尿病患者此时的血糖控制难度加大,但是在不同的个体中,血糖变化存在个体差异。 参考文献: 1.许曼音,陆广华,陈名道.糖尿病学(第2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4, 30(10):447-498. 3.宁光,潘长玉,孟迅吾,陈名道.临床内分泌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4.孔晓牧, 邢小燕. 关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另类"影响因素[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7, 9(3):148-152.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医脉通内分泌科 医脉通内分泌科 了解更多 阅读 9625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