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牙周病的病理变化有牙龈炎症和出血、牙龈增生、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移位和牙松动。牙龈炎病理变化是与牙颈部及龈沟内牙菌斑中的微生物相联系的。这些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产生作用于牙龈,一方面逐渐破坏牙周组织的上皮和结缔组织,是另一方面又可刺激局部免疫系统引起免疫应答反应。首先导致牙龈的炎症反应,根据牙龈炎的发展、发生过程分为三期,他们之间互相移行。
一般在11到13岁开始发病,主要发生于青春期到25岁的人群,早期无症状,就诊常见于20岁左右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病变进展迅速,牙周破坏速度比慢性牙龈炎快3到4倍,牙槽骨迅速破坏,患者20岁左右即开始拔牙或者患牙自行脱落。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局限于第一磨牙和切牙。至少有两个恒牙有邻面附着的丧失,其中一颗是第一磨牙,非第一磨牙和切牙的其他牙不会超过两颗。因受累牙较少,所以较好治愈。而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具有广泛的邻面附着丧失,除了第一磨牙和前牙外还会用以及三颗以上的牙齿,也就是侵袭全口大多数牙,较难治愈。早期的口腔清洁菌斑和牙结石数量较少,牙龈炎症也比较轻,但是牙周袋较深,菌斑堆积量与牙周组织破坏的严重程度不相符,伴放线杆菌的比例一明显升高在一些人群中,牙龈卟啉菌单孢菌的比例可见升高
热门口腔颌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