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现代胃肠职业病,常没有任何器质病变,但肠胃总爱“闹情绪”吃不好睡不着。您经常感觉想吃,但吃一点就胃部饱胀吗?您经常嗳气、烧心、腹胀,或没吃坏东西,却动不动拉肚子,如果是的话,您就有可能患有我们要谈到的一种综合症——功能性胃肠病。
众所周知,胃肠的功能与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胃担当着碾磨、消化食物的重任,为机体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人们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竞争日益激烈,所承受的压力也就可想而知了,而饮食无规律及不良情绪言都有可能使胃出现不舒服,而这些人还不在少数,年轻人中的胃病患者越来越多。春季,正是消化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在各种各样的胃病中,一种名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病已上升至年轻人胃病中的第一位。
在我国,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病率高达30%-40%,占消化门诊的50%左右,女性多于男性,20-49岁之间最多。虽然此病病情不重,危害性却不小,对社会生产力影响很大。功能性消化不良多数起病较缓慢,症程常经年累月,呈持续性或连续发作。发病诱因很多包括十二指肠粘膜慢性炎症、胃肠运动功能失调、内脏感觉异常、精神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这5种诱因中,精神因素占了很大比重。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女性比男性更易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尤其是更年期的妇女,这可能与其内分泌紊乱以及女性对各种压力的承受能力较男性脆弱有关。另外,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的职业如司机、高级白领人士等也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高发群体。此外,相当多的病人同时伴有焦虑、失眠、抑郁、乏力、头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易误诊为神经症或精神症。
为什么大多数持续的忙于压力或情绪问题的人们易患功能性消化不良呢?因为在精神紧张或抑郁状态下,胃的运动与分泌减弱,甚至可能停止,在抑郁,灰心时,肠蠕动呈抑制状态,焦虑或抑郁的心理状态可引起体内某些激素分泌的改变和植物神经功能改变。由于人胃肠道拥有的神经细胞在体内居第二位,仅次于中枢神经,所以反应很灵敏,也很容易接受外界刺激。这种易受刺激而超常激动的肠胃,就像爱“闹情绪”的人一样,因为心理压力本身就会植物神经的功能性紊乱,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下降,饱胀等消化不良样的症状。
既然功能性胃肠病是精神方面的因素在“捣乱”,因此药物治疗不是主流,需注重心理治疗。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及胃排空缓慢是主要病因,而其形成往往是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有明显紧张、恐惧、失眠、焦虑或抑郁等精神与情绪变化的人易患功能性消化不良。工作紧张程度大幅度提高,生活节奏加快,是该发病率高的重要原因,切断恶性循环这在整个治疗中相当重要。因此,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的生活节奏,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也是让胃恢复“动力”所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处在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年轻人,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和作息,觉得压力过大时要适当放松自己,运动或者外出旅游,都是不错的减压方法。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尽量让精神得到放松;要鼓励患者积极调整生活方式,作息规律化,加强身体锻炼。
此外,一定要调节好自己的睡眠和饮食,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饮食中应避免油腻及刺激性食物,避免个人生活经历中会诱发症状的食物,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戒烟、戒酒,避免暴饮暴食;睡前勿过量进食,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要特别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心境。另外,睡眠不足很容易引起便秘,长此以往就会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饮食中要注意多吃含有纤维的食物,蔬菜和水果都是最佳选择,富含粗纤维食物有助消化。功能性消化不良虽然不是什么恶性疾病,但却应引起人们的重视。它给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困扰,不仅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常年服用多种药物而疗效欠佳,这已成为当今医疗保健难题之一。不少病人因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酗酒吸烟等而导致该病久治不愈,经年累月,时好时坏,反复发作。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良性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经适当治疗可得到有效控制,其预后良好。合理的生活节奏,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对本病的治疗胜过药物
热门精神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