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纵观人类历史,青少年期一直被视为个体社会及情感发育的关键阶段,而近年来神经科学的发展也为这一观点提供了充分的证据。从青春期至20多岁,个体进入神经发育的新时期,同时伴随着情感体验的巨变。因此,很多精神障碍在青少年及成年早期初露端倪,其中大约一半出现于十几岁时,也并不令人意外——研究显示,大部分人在青少年期的某个时段满足至少一种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研究证据:无需过于悲观,但不可盲目乐观
人们往往认为,青少年情绪及行为问题“十分正常”、“这个年龄段都这样”,临床意义不大。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长期以来,青少年精神障碍在临床及公共卫生层面常常被忽略。然而,Eva Asselmann等发现,青少年及成年早期的精神障碍完全有能力扰乱个体社会角色的转化,如从学生向职场人士的角色转换,建立终生的伴侣关系,以及实现经济独立等。既往流行病学研究也显示,青少年期存在常见精神障碍的个体更难参与正式的教育、就业及培训,存在自伤行为者日后出现精神障碍及物质使用障碍的风险更高,使用大麻及其他非法物质者的总体生活转归更差。
针对青少年及成年早期精神障碍的健康及社会后果,我们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在这一背景下,Asselmann等开展了一项研究,共纳入了2000余名来自慕尼黑社区、年龄14-24岁、罹患精神障碍但未寻求治疗的受试者。经过10年的随访,不出所料,基线时存在精神障碍的个体日后精神状况更差,在社会经济适应方面也遇到了更多困难。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基线疾病对日后功能的影响也存在差异:物质使用障碍及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社会经济转归尤其不佳。
另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是,随访结束时,曾经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康复。例如,只有一小部分进食障碍及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在进入成年后仍存在类似问题,超过60%的抑郁焦虑障碍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出现类似发作。然而,物质使用障碍是个例外,大部分个体的症状迁延至8-10年后的成年期。与之类似,包括教育、就业、婚姻及经济状态等生活转归方面,大部分早年罹患精神障碍者似乎表现得不错。
上述发现与此前的一些研究类似。一项澳大利亚队列研究显示,对于仅出现一次持续不到6个月的常见精神障碍发作的青少年而言,只有不到一半在成年早期仍存在类似问题。同一项研究还显示,15-19岁期间,青少年所报告的近期自伤行为急剧减少;接近30岁及30多岁时再次随访,早年有无自伤史者的差异已不明显。然而,物质滥用仍然是个例外。
青少年期较高的康复率或许反映出这一群体正在持续发生的情绪及认知发育。然而,另一个问题在于,为什么其中一些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转归比其他同龄患者更差。Asselmann等开展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线索,如基线时存在多种精神障碍诊断、发病较早等因素可预测随访结束时病情的迁延不愈;这些基线因素同时可以预测较差的健康、教育及其他社会经济转归,即便在控制了基线精神障碍及社会人口学因素之后同样如此。
未来方向:流行病学研究与全方位的投入
为研发更有效的青少年精神障碍干预手段,人们首先需要开展高质量的流行病学研究——现有流行病学数据明显不足。Erskine等报告称,全世界范围内普遍缺乏5-17岁个体的精神障碍患病率,数据的平均覆盖率仅为6.7%,中低收入国家更低;该研究所涉及的187个国家中,有三分之二(124,67%)的国家没有任何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患病率数据,更不用提发病率、治愈率及高危因素。此外,人们还需要通过开展研究,了解青少年期精神障碍的高危及预后预测因素:为什么有些青少年可以平稳渡过这一关键时段,而另一些则没那么幸运,甚至迁延至成年期。
精神障碍及物质使用障碍正在成为全世界青少年的健康大敌。事实上已有证据显示,针对抑郁焦虑的投入可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然而,鉴于需求极为旺盛,单凭传统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务是难以消化的,不仅需要医疗机构的参与,还需要学校、社区、家庭、同龄人,以及数字技术与社交媒体的参与。
文献索引:Borschmann R, Patton GC. The outcomes of adolescent mental disorders. Acta Psychiatr Scand. 2017 Nov 15. doi: 10.1111/acps.12833. [Epub ahead of print]
热门精神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