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爱做梦的人,不易患痴呆
2018-01-30 杭州教育百师通
早晨,老婆含情脉脉地望着老公:“老公,太奇怪了,我昨天晚上竟然梦到你送了我一个iPhoneX,你说这梦是什么意思啊?”老公听完后皎洁一笑,说:“今天你下班回到家的时候,就知道答案了。”晚上当老婆回到家的时候,看到了这样的场面:温馨的烛光,桌上摆了红酒、牛排、烤鸡。老公拿出一个礼物盒子递给老婆,老婆激动地打开了礼物盒子,里边是一本包装精美的《周公解梦》。
“《周公解梦》?”
“对呀,你不是要知道你做的那个梦是什么意思吗?这本书一定能帮你解惑。”
“……呵呵,老公,我想,这并不能。”
人,很会做一件事——做梦,比如“中了五百万后,我该怎么花”这样的白日梦。更普遍的是晚上睡觉时候做的梦:
“我昨天晚上做梦梦到一条蛇要咬我啊!吓死我了!”
“我昨天晚上做梦梦到着火了!我大声呼喊别人来救我!”
“我昨天晚上做梦梦到我迷路了,怎么走都走不出那个地方……”
然后你就会有些担心,不知道做了这些梦是不是不好的征兆。
你做的梦可能是甜美的,滑稽的,也可能是令人匪疑所思的,但大多数情况下你会怀疑它的真实性,毕竟你醒过来了,甚至还在庆幸“幸好只是一场梦”。
我们通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梦到底是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模拟设想呢?
回想一下我们做的梦,并不都是天马行空,毫无逻辑的,大部分梦境都是基于我们自己真实的生活:我们的亲人、朋友、恋人、甚至是敌人。我们似乎在梦里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
虽然很多时候在时间上或者时空上有差错,你和A的故事还没结束,一下子又跳到了你和B之间,你和B之间的故事还没结束,又跳到了C和D之间,虽然整一晚的梦境显得没有逻辑,但是每一个小梦境却充满了逻辑。
你甚至可以在梦里感受到疼痛,感受到身体的疲软,以及声音、气味。虽然真的难以考证,但在那一刻,你应该从未怀疑过自己是在做梦,因为太过于真实,真实到让自己正身处现实生活中。
对于做梦这件事,一部分人觉得做梦简直太耗费自己的精力了,一整晚都在做梦,岂不是一夜没睡?一部分人反倒是期待做梦,因为梦境是他的想象,有时候梦太美,着实让人难以自拔。
在这里,我们把梦境看作想象,想象也确实有比生活更美好的一面。把这样的感受延伸到读书、写作之上,不知道是种什么样的滋味呢?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靠想象而作成的千古绝唱,他才没有去游天姥山,全然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场景:“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个世外桃源亦是陶先生的想象。
李白为何想象?只为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陶渊明为何想象?因为世外桃源是他内心的向往,是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存在。
写作的时候我们会追求真实,因为真实的东西最能打动人,但是想象出来的东西也有它自己的创意和真实性,这就有如做梦一样,它也会有真实生活的延续和向往,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谁又说的清呢?
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爱做梦的人,不易患痴呆。在做梦的时候,你的眼球会快速跳动,呼吸和心跳会变得不规则、肌肉会产生瘫痪,而这个时候,睡眠持续的时间每增加1%,患痴呆症的风险就减少9%。
多做梦很好,多想象也很好,其实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所以不必过分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