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的病因和治疗
最近认为,双相障碍不是中枢决定的疾病,而是全身免疫-炎症反应在中枢的表现。
一.病因
㈠应激
慢性应激包括躯体应激(产伤、感染、劳累)和心理应激,慢性应激可引起皮质醇亢进,皮质醇亢进增加肠通透性,食物碎片入血,引起免疫-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引起C-反应蛋白增加,C-反应蛋白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使炎症物质易进入中枢,诱导吲哚-2,3-二氧化酶,导致色氨酸-犬尿氨酸路径亢进,而5-羟色胺(5-HT)-褪黑激素路径不足,当5-HT不足时,易感双相障碍;当褪黑激素不足时,肠和血脑屏障通透性进一步增加,免疫-炎症反应持续不退。
⒈色氨酸-犬尿氨酸路径增强:色氨酸经吲哚-2,3-二氧化酶转化为犬尿氨酸,犬尿氨酸一方面转化为犬尿喹啉酸,另一方面依次转化为3-羟基犬尿氨酸和喹啉酸。其中犬尿氨酸和犬尿喹啉酸均为拮抗α7尼古丁受体,激动芳香烃受体(二恶英受体),而3-羟基犬尿氨酸和喹啉酸则有神经兴奋毒性。其中激动芳香烃受体引起炎症,导致双相障碍;老化细胞,易感心血管病;抑制代谢,引起肥胖。
⒉5-HT和褪黑激素路径减弱:色氨酸可转化为5-HT,5-HT转化为N-乙酰-5-羟色胺,N-乙酰-5-羟色胺转化为褪黑激素,其中5-HT不足引起情感超敏,成为易感双相的基础;N-乙酰-5-羟色胺不足导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不足→多巴胺(DA)↓→双相抑郁↑。
㈡遗传
双相障碍即便在缓解期,其褪黑激素对光抑制也超敏,这就意味着,在觉醒期的褪黑激素比常人为低,褪黑激素降低导致肠通透性增加,食物碎片入血,引起免疫-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引起C-反应蛋白增加,C-反应蛋白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使炎症物质易进入中枢,诱导吲哚-2,3-二氧化酶,导致色氨酸-犬尿氨酸路径亢进,而5-HT-褪黑激素路径不足,当5-HT不足时,易感双相障碍。褪黑激素不足引起过度警醒、注意力减退、肥胖和增加心血管病危险性。
二.治疗
㈠积极治疗
⒈衰减应激:一是减轻压力,例如,老师、家长和领导适当减轻病人的学习和工作压力;二是帮助应对应激,例如,请高人辅导功课,解决工作困境;三是保持正常的作息节律,不要用常规熬夜来应对应激,失眠就用药物(例如阿普唑仑)助眠;当还没有双相迹象时,焦虑和抑郁可用通过增加5-HT能药物(如舍曲林)治疗,当已诊断为双相障碍时,焦虑和抑郁可选用奥氮平、喹硫平治疗。
⒉褪黑激素:褪黑激素降低肠和血脑屏障通透性,抑制免疫-炎症反应,从根本上改善双相障碍。当然,冬季抑郁的褪黑激素已经增加,再用褪黑激素可能恶化冬季抑郁。褪黑激素激动尼古丁受体,改善注意力,拮抗芳香烃受体,减轻肥胖和心血管病危险性。褪黑激素经过1A2和2C19酶代谢,氟伏沙明重度抑制1A2和2C19酶,升高褪黑激素浓度,故思睡;卡马西平诱导1A2和2C19酶,降低褪黑激素浓度,故警醒。
⒊心境稳定剂:心境稳定剂能抑制中枢炎症,改善双相障碍。
⒋安非他酮:炎症物质中干扰素-γ诱导吲哚-2,3-二氧化酶最强,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褪黑激素合成最强,安非他酮明显降低干扰素-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能治疗双相抑郁症。
㈡消极应对
⒈吸烟:面对应激,人们会想到吸烟,吸烟激动α7尼古丁受体,一方面增加注意力,对应付应激有利;二方面降低肠通透性,避免免疫-炎症有利。吸烟还激动芳香烃受体,降低肠通透性,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降低肠通透性对避免免疫-炎症有利,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对防止炎症入脑有害。激动芳香烃受体还增加炎症反应,炎症物质激活吲哚-2,3-二氧化酶,导致色氨酸-犬尿氨酸路径亢进,而5-HT-褪黑激素路径不足,当5-HT不足时,易感双相障碍;当褪黑激素不足时,加重炎症。
⒋饮酒:面对应激,人们还会想到饮酒,酒精可增加肠通透性,从而引发免疫-炎症反应,饮酒还能增加中枢炎症反应,故饮酒可引发或加重双相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