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驾车的交通事故
躁狂发作时,心情激动,好开快车,以增加刺激性,而好开快车就增加交通事故率。
躁狂病人因为镇静的需要,医生常会用氯硝西泮,氯硝西泮的作用原理类似酒精,服用后对驾驶的损害类似酒驾。一是麻痹中枢,降低开车时应有的警醒度,二是降低动作精细度,导致驾驶的准确性下降,三是减慢反应速度,导致刹车的速度减慢,四是病人对前三者的变化并不察觉,以为自己还能开车,这一点才是最致命的。其他苯二氮卓类药物(例如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劳拉西泮)也损害驾驶技能,但程度比氯硝西泮轻,持续时间比氯硝西泮短。
躁狂病人因为抗躁狂的需要,医生经常会用镇静性抗精神病药,例如氯丙嗪、奥氮平、喹硫平,或有镇静性能的抗抽搐药,例如奥卡西平或加巴喷丁,镇静可降低开车时的警醒度,不过好在:明显镇静的病人能察觉到自己不能开车。
躁狂病人因为抗躁狂的需要,医生可能会使用有锥体外系反应的抗精神病药,例如氟哌啶醇、利培酮,这类药物可引起帕金森氏症,从而降低动作精细度,减慢动作反应速度,损害驾驶,但帕金森氏症稍重,病人就能察觉到,不会强行开车了。当然,如果用苯海索缓解了帕金森氏症,则驾车风险就减小。
躁狂病人因为抗躁狂的需要,医生会使用心境稳定剂,其中碳酸锂的镇静性可损害驾驶技能,延迟病人的反应时间,年轻妇女服碳酸锂,其交通事故率增至3倍。相反,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不增加交通事故率。拉莫三嗪多数引起觉醒,应不影响驾驶,少数引起思睡,可能影响驾驶。
一位躁狂缓解期女病人,服用氯硝西泮1.0mg/晚,喹硫平(启维)200mg一日二次,丙戊酸钠缓释片(德巴金)500mg/晚,一个月出交通事故4次。可见药物对交通事故的影响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