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美国精神病学会最新发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V)中认为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disruptive mood dysregulation disorder,DMDD)属于一种情绪障碍。患有DMDD的孩子,在家里几乎每天都会莫名其妙地暴怒,除了用脏话骂人,会因为情绪失控动手打人、摔东西;在学校,常常因为发脾气,语言和行为攻击,造成人际关系紧张。DMDD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识别率低,医学干预不及时、不充分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甚至全病程无识别、零干预,最终呈现“慢性行为综合征”的DMDD患儿也不少见。DMDD的迁延不愈会造成对个体神经精神机能发育和社会化进程的严重阻碍,是导致人类个体早期功能损害的几个主要病种之一。
?按照DSM-V有关DMDD标准,诊断必须符合:
1、情绪特征:抑郁心境表现为持久的不安、激惹、易怒和不稳定;频繁发生的严重的“脾气发作(或爆发)”,表现为敌对情绪、争吵、躁闹、言语或行为攻击、自伤或自杀威胁等。发作强度或持续时间明显超出了可能存在的挑衅。与发育阶段和所处情境不相符。
2、年龄特征:充分的诊查和病史信息表明,症状发生于10岁以前; DMDD首次诊断不能发生于6岁以前;DMDD首次诊断也不能在18岁以后。
3、病程特征:呈现所有症状已超过12个月;从没有超过3个月持续不表现任何症状;从没有持续1天以上存在兴奋,话多等能够符合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诊断的症状标准。
这位妈妈听了我的解释,一脸似懂非懂迷惑的表情。她担心地问,“孩子会不会是其他问题,会不会是抑郁症呀?“
DMDD需要和哪些疾病鉴别?
首先,要鉴别的就是儿童双相障碍。由于双相障碍儿童在躁狂发作期间可能表现为类似DMDD的发脾气、激惹、易怒等情绪表现,因此可能会将儿童双相障碍误诊为DMDD。但双相障碍的儿童,其病程具有发作性的特征。在躁狂或抑郁发作间隙,很多儿童都具有完整的情绪功能。而且,躁狂发作的儿童一般都会有明显的情绪高涨、兴奋等特征。DMDD往往不具有发作性的病程特征,其情绪失调具有持续、反复的特点。
其次,还要排除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除了情绪爆发,DMDD儿童还有情绪症状(这并不是ODD必须有的)以及情绪功能的损害。儿童青少年出现对立和违抗现象时,针对的对象往往是某个家长或老师,和同学关系一般尚可。
此外,还需要与间歇性爆发障碍(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IED)鉴别,IED 情绪爆发持续3个月或更长;DMDD是持续存在的易怒12个月,IED发作间隙期没有情绪症状,这些临床特征有助于两者鉴别。
?
??? DSM- V 诊断系统中,不允许诊断 DMDD同时诊断双相障碍, 对立违抗障碍、间歇性爆发障碍,但可以同时诊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重型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孤独谱系障碍。也就是说这些患儿可能在患有DMDD期间,一段时间加重出现抑郁症,或者以前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后来出现了DMDD。
DMDD的治疗
目前还没有发布关于DMDD的治疗指南。药物治疗之前要充分考虑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非药物治疗的可能性。
首先,要针对针对父母进行教育培训,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问题,尽量做到理解、尊重、共情,能很好地缓解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其次,建议系统的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情绪聚焦疗法等都被证实对这类问题有效;强调家庭对治疗的影响作用 ,需要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患者和同胞之间的关系。老师、同学的支持和帮助也可能有积极影响。
关于药物治疗,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药物治疗指南,目前药物治疗多是治疗焦虑、抑郁等共病或对症治疗。国内外有一些使用心境稳定剂、抗抑郁药、小剂量抗精神病药临床报道。但还缺乏大样本的临床观察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热门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