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首先,什么是多动症?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
一项对儿童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显示,六到八岁是儿童出现行为问题,多动症症状的高峰阶段。多动症通常发病于六岁以前,也就是童年的早期阶段,并且在性别上显示有性别差异,男女比为4~9:1。
在幼儿园阶段,很难区分出孩子是一般的活泼好动,还是超出了异常范围的多动。多动行为与多动症的临床表现是存在相似特点的,一般到五岁之后,才能被确诊为多动症。
在没有被确诊之前,在多动行为问题的儿童当中,包含着很多符合多动症诊断标准的孩子。
一般来说,在幼儿园期间存在多动行为问题的孩子,往往患儿童多动症的几率非常大。而且在养育过程当中,家长会遇到很大的挑战,比如养育方式的不得当,会使孩子的行为问题更加加重。
下面来看看哪些行为是幼儿多动症倾向的表现。
多动症倾向幼儿的表现有哪些特点?
1.具有持续性的问题行为
孩子的问题行为是具有持续性的,比如上课不遵守纪律,小动作特别多,无论老师怎么提醒,孩子的小动作只能停止一小会儿。但过一小会儿又出现了,坐在小板凳上,总是安静不下来。
同年龄段的其他孩子基本上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遵守纪律,不做小动作,即使有的时候忘了上课要坐端正,或者有时候东张西望。但是经过一两次的提醒之后,孩子就基本上能够遵守老师的要求了。
2.情绪方面的表现问题
行为会伴随着孩子的情绪受影响,有的孩子从小就是脾气比较暴躁的性格,再加上如果家人比较溺爱的话,很容易在不顺心的时候就大发脾气,不管不顾,而且不怕老师的惩戒和威严,和小朋友玩儿着玩儿着就会因为抢玩具的事情而生气打起来。而且孩子的控制欲往往表现的比较强,总想让别的小朋友听他的指挥。
3.注意力问题
在做任务方面,孩子只能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保持较好的注意力,甚至可能会玩儿很长时间。但是对于老师或者父母要求做的任务,表现出抗拒,或者边玩儿边做,或者是做一会儿就跑开了,表现的非常没有耐心,沉不住气,脾气也比较急躁。
当然也存在一种孩子,无论对于什么事情,持续注意力持续的时间都很短。
家长哪些互动方式容易让孩子发展成为多动症?
1.批评打压的养育方式
由于多动倾向的幼儿,在老师家长批评的时候表现的好像蛮不在乎或者嬉皮笑脸,给人一种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的感觉。于是,家长的教育方式也多采用打压的教育方式,每天都批评训斥一顿,或者是打一顿。
结果孩子的自信心一再被打击,在家里受的气,到了幼儿园就一顿宣泄,表现的非常不好。
2.过度使用奖励和惩罚
有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家里会过度使用奖励或者是惩罚的方法。
无论孩子的需求是什么,都要和奖惩联系起来,比如你表现好了才能吃零食,表现的不好就不能吃。于是表现的好或者不好,就成了孩子内心非常纠结的事情,有的时候孩子和家长会因为是不是表现的好的问题,争执起来,甚至,孩子的情绪也因此会爆发一段时间。
有的家长会过度使用强势的方式对待年幼的孩子,年幼的孩子对于家长的强势是比较恐惧的,当时会表现出来很听话的样子,但是一旦到了幼儿园就谁都不怕了,只有那位强势的家长才会让孩子的行为受到约束。但是一旦家长稍微放松一点,孩子就可能表现得毫无顾及。
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上表现不要忽略,及早干预,让孩子拥有一个开心快乐的童年。
先说这么多,后面我会在“如何判断你的孩子是不是多动症(2)”中讲解医生是怎么判断儿童多动症,以及医生是怎么治疗儿童多动症的。
热门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