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抑郁症往往伴随着认知功能障碍。随着抗抑郁药使用的增加,全面了解抗抑郁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已有学者探讨了抗抑郁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但其中很多研究都存在样本量小、评估手段非标准化等局限性。此外在这些研究中,抗抑郁药使用时间和样本人群均存在显著的方法学异质性,意味着临床医生缺乏明确而简洁的证据基础,以预测神经心理学评估期间抗抑郁药会以怎样的方式影响患者的认知表现。
为全面了解抗抑郁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来自澳大利亚的学者开展了一项meta分析研究,针对抑郁和非抑郁受试者探讨了以下课题:抗抑郁药是否会差异化地影响各个认知域的功能。该研究于2018年2月发表于Neuropsychology Review(影响因子 6.352)。
研究者分别于PsycInfo、Medline和Google Scholar针对1998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发表的所有期刊文章进行了检索,最终纳入了33项研究。针对抑郁及非抑郁受试者,研究者分别围绕抗抑郁药对一系列认知域的影响进行了Hedges'g运算。
其中,认知功能领域的维度包括分配性注意、执行功能、言语表达、瞬时记忆、知觉运动技能、处理速度、近期记忆、持续性注意、视空间结构技能及工作记忆,所涉及的抗抑郁药包括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特异性5-HT和NE再摄取抑制剂(SNRIs)、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NDRIs)、5-HT调节及刺激剂(SMS)等。
结果显示:
▲ 针对抑郁症受试者:抗抑郁药对分配性注意、执行功能、瞬时记忆、处理速度、近期记忆及持续注意具有轻度(modest)而积极的作用;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抗抑郁药,SSRIs对认知功能的积极影响最为显著(图1)。纳入研究中的SSRI药物包括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舍曲林、氟西汀及帕罗西汀。
▲ 针对非抑郁受试者:所有类型的抑郁药均未对认知功能产生显著影响。
▲ 受试者年龄和抗抑郁药的使用时间均与抗抑郁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无显著关联。
▲ 各认知域的异质性存在差异,但均为低至中度。
图1 不同类别抗抑郁药对抑郁(a)及非抑郁(b)受试者分配性注意的影响
(Prado C E et al., 2018)
研究者指出,抗抑郁药使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产生变化可能是认知功能与情绪二者并驾齐驱得到改善的原因,这与既往一项研究的结论一致。
尽管本项研究也存在某些局限性,但基于现有结果,抗抑郁药对抑郁症患者的某些认知功能领域具有轻度而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表明,新一代抗抑郁药如SSRI不会对非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增强或减弱的效应。
文献索引:Prado C E, Watt S, Crowe S F. 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antidepressants on cognitive functioning in depressed and non-depressed samples.[J]. Neuropsychology Review, 2018:1-41.
(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抑郁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抑郁障碍患者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常常伴有其他认知、生理以及行为症状。严重的抑郁状态时,常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减退或损害。认知功能的损害有些是一过性的,当抑郁症状缓解后,这些认知功能损害可恢复到病前正常水平,但也有些认知功能损害症状不随抑郁症状的缓解而缓解。认知障碍是抑郁障碍的核心症状之一,也是抑郁症患者不能恢复正常社会功能的主要原因,因此,改善抑郁障碍的认知损害尤为重要。
本项研究来自澳大利亚的学者开展的一项meta分析,以便全面了解抗抑郁药对抑郁障碍的认知功能的影响,调查了针对抑郁和非抑郁的参与者,抗抑郁药是否会差异化地影响其各个方面的认知功能。该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类型的抗抑郁药中,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对认知功能产生最积极影响的药物类型。本项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即抗抑郁药对抑郁症患者的某些认知功能领域具有适度而积极的作用。 这项研究结果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抗抑郁药不仅能够改善抑郁症状,还能够促进认知功能的改善,使患者社会功能康复,早日回归社会。
在临床上,我们应该如何评估认知功能的损害呢?首先要评估诊断,是否是抑郁障碍伴发的认知功能损害。要详细的了解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详细的精神检查。认知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主要依靠临床评定量表,常用的量表主要有(1)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2)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3)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量表(CASI)。
在改善抑郁障碍的认知功能损害方面,抗抑郁药物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抗抑郁药物有效治疗后,抑郁障碍伴发的认知功能损害随着症状的缓解而缓解。传统抗抑郁药镇静及抗胆碱能副作用将加重患者的认知损害。新型抗抑郁药物受体选择性作用强,不良反应少,对抑郁障碍患者伴发认知功能损害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常见抗抑郁药中,尤其是艾司西酞普兰,对五羟色胺转运体具有高度的亲和力,对其它多种受体及结合位点均无明显的亲和力,不良反应更少,没有过度的镇静及抗胆碱能副作用,对抑郁障碍伴发的认知功能损害改善效果更好。
使用荟萃分析方法进行的本研究证据等级较高,结果更增加了SSRIs作为一线用药治疗抑郁症的筹码。研究发现对非抑郁参与者,抗抑郁药都未对认知功能产生显著影响,也使得抗抑郁药对非抑郁症患者对症处理时不必有影响其认知功能的顾虑。参与者年龄及抗抑郁药使用时间与抗抑郁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无显著关联,在临床应用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时,大可不必担心药物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就是老百姓常问的「时间长了,会不会变傻?」 认知领域异质性变化范围在低到中等水平,即异质性变异不大,使得研究的同质性不低,增加了结果的可信度。
最近OPUS II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停用抗精神病药似乎对认知功能无消极影响,还可能产生积极效应。倒过来说,不停用抗精神病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能有消极影响。至少临床上能观察到,某些患者反映自己用药后「变笨了 」。可见,抗抑郁药与抗精神病药相比,前者对认知功能没有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对于以认知功能损害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可以首选SSRIs类抗抑郁药,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其他抗抑郁药。其他疾病有认知功能损害的,也可是适当选用抗抑郁药加以改善。
在临床实践中,抑郁症患者常见认知损害,其程度评估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认知功能评价量表,如威斯康星分类卡片测验,如若医生测查则较费时间,也影响交流的流畅性和自然性,最好需要专人负责测查,医生查看结果判定。二是医生评估患者的相关症状,如反应速度,记忆力减退程度以及注意力的分散与集中。根据患者叙述用词和情感反应评估其程度。
临床上,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好坏与药物的效果直接相关。只要患者对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反应良好,认知功能很可能也得到改善。SSRIs自然也是改善认知功能较好的一类。
临床上医生面对的是一个个个体,可以用研究发现的结果转而用于个体,以期有相应的结果,幸运则罢,不幸的话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前提是假设你面前的患者也可能属于研究中的大多数,但不是必然,也无法预测,无非是「且行且珍惜 」。所以,即使有高质量的研究帮助,临床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斯大林说:「一个人的死亡是悲剧,一百万人死亡就是统计数据」。这里虽不涉及死亡,但道理类似。也就是要注意群体与个体的差异,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存在距离,对研究要相信而不迷信,动辄就拿已成优势语言的研究结果和指南说事很难看好个体的病。
科学只是理解和帮助病人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到目前为止,意识对人类还是个难题,没在人体的解剖结构中找到,也无法精确测量,至于其下的认知、情感、意志到目前也是模糊测量,就使得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所得结论比较「粗放」。其实,在我看来,只有以灵魂对灵魂的度量才是当前的临床工作的基本要求,才能既把握病人的整体情形,又明确其细节之痛,然此却有被弱化之势,亟需加 强。
热门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