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补偿策略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一种适应当时成长环境的一种心理策略,在原来成长过程中,它是适应的、有效的,解决了自身面临的问题。但随着生活环境扩大或者生活环境变,原来的补偿从策略可能变得不再有效了。
诱因事件就是补偿策略不再有效的标志,它表明原有的补偿策略不能适用于当前的环境。诱因事件(心理咨询中通常称之为生活事件)就是诱发心理问题的标志性事件,在这件事情之前,个体的生活是平静的、舒适的,这件事情之后,生活改变了,体验到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出现心理健康的问题。
努力到无能为力: 有"无能的"人选择了努力策略,在学习上不断努力学习,由于天赋尚可,表现为小学总是考第一,初中总是考第一,高中阶段也总是考第一,结果考上清华北大等这样的名校以后,不幸出现了,无法再考到第一。在名校里牛人太多,也许自己争取一个中等偏上的成绩都要竭尽全力。当原来的努力策略不能奏效,自己不能再考第一的时候,心理问题就出现了:开始怀疑人生,怀疑生活的意义,怀疑努力的目标,出现抑郁情绪等等。有人发明了"空心病"这个词来描述这种现象。
回避到无处可去 :有人觉得自己是不可爱的,他们认为"被人拒绝"就是不可爱的标志,因此选择了回避策略,尽量不与人打交道,不与人交往,就不会出现被人拒绝的情况。在生活中这样的人朋友少,性格内向,行为孤僻。但青春期性心理的发育,使得这种局面难以为继。他们开始对异性有好感,对异性有兴趣,想与异性有更多亲密的接触和往来。他们的回避策略失效了,想与异性接触,但又担心异性拒绝,处于前后为难的境地,于是社交恐怖症就出现了。
顺从到无所适从 :有人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了顺从,按别人的意思去做事。小时候听妈妈的话,学校里听老师的话,在单位听领导的话。这一切都发展的非常顺利,他按照顺从策略行事,工作顺利,人际关系和谐。但有一天一切都改变了,部门人事变动,来了一个新的上司。她发现这位新上司与其他上司意见不一致:一个上司让她往东,而另一个上让她往西。她听了一个上司的意见,另外一个上司就责备他,如果按另外一个上司指令行事,这位上司又要否定她。顺从策略已经让她无所适从,于是心理问题就出来了。
过去补偿策略能有效处理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负性核心信念能得到比较好的遮盖,个体能够体会到正面和积极的自我形象,比如感觉自己是有能力的和被人接纳和喜欢的。一旦有效策略失效,无法处理所遭遇的生活事件(即诱因事件),个体的负性核心信念就被暴露出来,就被激活了,个体也就体验到消极的情绪,心理问题也就出现了。
热门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