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几乎所有的医学生在医学院校读书期间,从开始接触临床课程起,就会不断地从教科书或授课老师处了解一些关于疾病的知识,并将自己身体上的某些不适感与相应的疾病对号入座。如,在学习结核病时,他们知道了肺结核早期有干咳、低热、盗汗等症状,恰好有人当时就出现了几声干咳,用手摸额前部又觉得有些热,夜间醒来有时也有出汗,于是就猜测自己患上了肺结核。随后,他就会反复查阅教科书或咨询授课的教师,甚至要求拍胸片、做结核菌素试验,以期确认自己是否患上了肺结核。医学生们这样的类似于"疑病症"的症状,随着在学习过程中,其医学知识增加和疾病知识系统化,大概在不知不觉中就消退了。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医学生综合征",我个人觉得还是很贴切的。
?
以往,医学生综合征仅见于学习医学专业的医学生,但现在医学生综合征现象却似乎传染给了很多人。
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们对躯体健康水平的关注程度增加和医学知识的传播与普及,使人们都或多或少地像是刚刚接触疾病知识的的医学生一样,只要身体出现某种不适,第一反应便是上网查询相关症状的疾病意义,并将自己的情况"对号入座"。尤其是他们基于自己对医学术语和症状一知半解、零星片面或以讹传讹的体验与解释,往往会生拼硬凑,组合自己的症状与病情,使之与自己心目中认定的"疾病"对得上号,让自己相信,自己真的患了那种病。而且,相当多的人会将自己的症状与较严重或预后较差的疾病挂钩,把自己当作危重病的潜在患者。在此基础上,他们就会检索、查询更多的网站,以期验证自己的"诊断"。一旦他们觉得自己真可能是患了某种疾病时,马上又会在网上查找治疗方法、权威专家和医院。同时,他们还会反复体验自己不适或"症状",并为此焦虑不安。更有甚者,在焦虑情绪支配下,为排除自己所担心或怀疑的疾病,干脆直接到医院就诊、检查。此时,这些人的"医学生综合征"就很可能已经演变为疑病症了。
然而,这种大众化"医学生综合征"与真正的医学生综合征又有本质上的区别。其中,最关键的区别便是:医学生在医学院校所获得的是系统、完整、严谨的医学科学知识,是医学生们学以致用、治病救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他们的"医学生综合征"会随着他们学医的时间延长、师生间交流增加和知识的系统化而消退。而被"传染"上大众化的"医学生综合征"的一般大众,他们通过媒体或道听途说获得的医学知识既不系统,又不完整,更不严谨,缺乏临床实践性,片面而零散,甚至是一些被媒体有意设定为误导性信息的谬论,从而造成他们对自己所猜疑的疾病一直没有正确、完整的概念。而且这样的大众还因为受教育程度平均低于医学院校在校学生,对即使是正确、系统的医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也难以达到医学生的理解水平,自然很难得到正确的认识。况且,这些人获取信息过程的动机几乎没有例外,都是"急来抱佛脚",是选择性地收集疾病知识,将良莠不齐的信息等量齐观,更容易相信符合自己疑病猜测的内容。如此一来,他们的"医学生综合征"就很难自然消退,很多会演变成为典型的"疑病症"。
所以,处于当今这样的社会环境,有疑病症状的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甚至可以夸张地说,这是一个全民疑病症的时代。
?
根据我自己对现代社会现状的了解,以及几十年从医的经历,我觉得大众化的"医学生综合征"增加,甚至是疑病症明显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在当前的中国社会环境中,也有一些另具特色的原因。我不揣冒昧陈述、分析如下。
第一,由于现代社会进步和医疗技术进步带来了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增加、高端医学检查与治疗设备普及程度提高、儿童死亡率下降、人们躯体健康程度提高、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等,使人们较以往任何年代都更为关注个人健康状况,也更为关注相应的医学信息。
第二,由于信息技术发展、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每个人都有机会从各种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上,很方便地获得一些形形色色、莨莠不齐的医学知识、疾病知识,当然还有所谓"养生"知识。
第三,与第一条原因相辅相成的是,在经济发展、人民财富增加以及医疗卫生服务便利性增加的社会背景下,人们为各种相对轻微的躯体不适就诊的意愿增加,促使大众化的"医学生综合征"的群体容易扩大。同时,这也是当今许多医院门诊部人山人海、人头涌涌的原因之一。
第四,医疗市场化的所谓医改,使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中既要扮演治病救人医生的角色,又要承担创收赚钱"医商"的责任。于是,掺杂着"向钱看"行为倾向的医生自然也乐得为那些有疑病倾向的"病人"多开高端的医疗检验、检查。而这些检验、检查发现的微不足道的异常以及没有临床意义的异常结果,往往会成为大众化"医学生综合征"或疑病症患者重复就诊、多方检查的重要推动力。这种由医患间互相迎合彼此需求的模式,最终不仅使患方增加不必要的医疗支出和就诊负担,还会给医务人员带来过重的工作负荷,可以说是双输的结局。而且,这样"逼良为娼"的医改带来的医务人员观念和和行为的改变,从源头上恶化了当代的医患关系,医生的职业形象也受到差评。
第五,不得不说的还有商业媒体特别是某些网媒的无节操商业行为。在现代网络环境下,任何一个有应用程序的网媒都明着暗着收集包含用户隐私信息的大数据。凡是使用过网购应用程序的人都会发现,只要你曾浏览过某特定商品信息,随后再打开应用就会发现有大量同类商品被推送到个人首页。甚至当你点击新闻或门户网络的某个广告后,再次打开网页后就会出现多个新的同类广告。在很多网站,用户点击有关健康或疾病的新闻或知识内容后,在随后打开其应用后,同类内容就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那些有疑病症状的人,经常接收到这样的推送,自然会强化其疑病症状,促使其更容易利用该网站推送的相关商业广告。这类不良网媒对于大众化"医学生综合征"乃至疑病症的人数增多,显然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最后,就是经营中国人最容易迷信的养生与保健品的商业机构对这些大众化"医学生综合征"群体的忽悠与欺骗行为。这些机构所采用的商业性诱导、欺骗行为,也使那些有某些躯体不适的人过分关注自己的症状,不断与某些"疾病"对号,加重其疑病症状。
?
说来可悲,在中国几千年缺乏现代科学素养的文化传统中成长起来的人们,缺乏科学的、理性的批判精神,对"医学生综合征"或疑病症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如果不能彻底解决上述问题,我们的社会就真会进入了一个全民疑病症的时代。
热门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