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最近遇到一位十分痛苦的来访者,他说想要通过心理辅导找回"自己"。
他说:"我一直非常在意外界给我的评价以及别人的看法,所以在每次做选择时,我都会在服从外在评价与遵从自己内心之间摇摆不定,难以抉择。但后来我发现,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我发现我已越来越搞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了。"
他说的这个问题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小时候,我们很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然而,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对"喜欢"的热情以及对"不喜欢"的厌倦仿佛都变成了同样一种滋味,我们不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了。
于是,来自我们真实内心的直觉、热情、天赋和理想慢慢就被"伪自我"吞噬了,取而代之的是"伪热情"、"伪理想"和"伪感受",但我们却将其当成了真实的热情、真实的理想与真实的感受,于是越走越远,最终彻底迷失。
可是,我们究竟是如何一步步丧失自我的?
一位已至中年的来访者跟我说,他的父亲非常严厉且有很强的控制欲,因此他从小时候起就很怕他,但却不敢违抗他。等上了大学,离开了家庭后,他开始变得叛逆,每一个父亲想让自己做的决定,即使本就是他想做的,也会故意选择与之相反的选项。直到这两年,他才开始意识到自己这么多年所做的各种决定都是因为想去反抗自己的父亲,而且仅仅是为了反抗自己的父亲。所以,他做了很多自己并不喜欢的决定与选择,现在追悔莫及。
这位来访者的成长经历是一个典型的因被控制而失去真实自我的故事。
这种控制会给我们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
其一,控制可能会让我们成为父母的"复制品",也有可能会成为父母的"反抗者"。但无论哪一种,我们都没能学会遵从自己内心去生活。同样,如果学校里的教育方式是这种"控制性"的,也会带来类似的结果。
其二,控制会让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形成外部评价体系,也就是说我们只关注外部对自己的评价,并将外部对自己的评价与评判当做真实的自己。
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很多人习惯用评判的方式(即Judgement)给我们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评判,甚至只是依据一两次表现,就给我们做出一个"身份层面"上的评判。比如:"他很失败"、"她不适合做销售"、"他肯定做不好这个工作"。因此,如果我们没能正确建立自己的内在评价体系,就会真的以为自己就是一个失败者,或者真不适合做销售。
原本,因为热情的引领,我们有机会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在这个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天赋与热情,可如今却因为外在的评判而决定放弃,于是最终失去了成为真实自我的机会。
美国作家与文学评论家威廉·德莱赛维茨在斯坦福大学开学典礼上发表过一篇演讲,非常震撼人心。
他说:
"你来到斯坦福这样的名牌大学是因为聪明的孩子都这样。你考入医学院是因为它的地位高,人人都羡慕。你选择心脏病学是因为当心脏病医生的待遇很好。你做那些事能给你带来好处,让你的父母感到骄傲,令你的老师感到高兴,也让朋友们羡慕。
也许你可能确实想当心脏病学家。十岁时就梦想成为医生,即使你根本不知道医生意味着什么。你在上学期间全身心都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你拒绝了上大学预修历史课的美妙体验的诱惑,也无视你在医学院第四年儿科病床轮流值班时照看孩子的可怕感受。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要么因为你是随大流,要么因为你早就选定了道路,20年后某天你醒来,你可能会纳闷到底发生了什么:你是怎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你开始怀念那个曾经弹钢琴和打曲棍球的自己,思考那个曾经和朋友热烈讨论人生和政治以及课堂内容的人在做什么。那个活泼能干的19岁的年轻人已经变成了只想一件事的40岁的中年人。"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问: 我们究竟是如何从那个活泼能干的年轻人变成只想一件事的40岁的中年人的?
因为,我们不曾好好倾听过自己内心的召唤,或者说在我们倾听内心召唤之前就已为自己做出了那些无比重要的决定,而走出的每一步就意味着还要走出下一步,因为我们不敢偏离轨道,不敢轻易离开已经走了那么久的路。于是这么走着走着,我们就走到了那里,变成了那个只想一件事的40岁的中年人。
我们常常有种感觉,只要外在的权力不公开强迫我们做某事,我们的决定就是我们自己做出的,如果想要某种东西,那也是我们自己的愿望。
其实,这只是我们诸多错觉中的最大错觉之一。
就像是这个演讲所说的那样,也许你可能的确想当心脏病学家,十岁时就梦想成为医生,即使你根本不知道医生意味着什么。事实上,这样的梦想大多都是外在长期影响的产物,而并非来自真实的自我。
正如心理学家与哲学家弗罗姆所说:"只要观察一下人的决策现象,就可以发现人们错误地认为决定是‘他们’自己做出的,而实际上却是屈从于传统、责任或明显的压力,其程度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虽然人们认为个人的决定是社会存在的基石,但‘原创’决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似乎是相当罕见的现象。"
是啊,顺从于社会,随大流是最容易的,因为这就是体制、权威、传统和责任的力量,也是主流价值观的力量。
这种力量让我们在做出决定的时候,以为是真实自我的决定,却不知那已是被这些力量长期影响下而做出的决定;因此我们以为那些决定都是真实的,却不知真实的自我早已被"伪自我"取代了。
就连我们的欲望,很多时候都也是别人的欲望。正如法国精神分析大师拉康说的:"欲望着别人的欲望。"意思是,我们以为那都是我们自己的欲望,但可能到最后才发现,那不过是别人的欲望。比如:我们会在不知不觉间将家人的欲望当做自己的欲望,从而不断为之努力,奋斗一生。
这种对社会以及他人的顺从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形式,那就是"应该思维"。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说:"我应该有两套房子,可现在只有一套,我得拼命努力。","我应该结婚了,因为我已经35岁了。"
心理学家霍尼说:"人之所以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我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来妄图根据这个标准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
"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到底是个什么标准?不过就是主流价值观、权威、文化、习俗、外在评价体系的标准。
当我们陷入"应该"思维的时候,就是妄图去用这些外在标准去创造一个所谓的理想自我。因此,我们都这样说:"既然大家都觉得当公务员更好,我就应该去做公务员。既然家人都期待我早点结婚,我就应该早点结婚。既然别人都去国外旅行,那我也该去国外旅行。"
于是,我们就被这些"应该……"的思维方式彻底统治了,失去了真实的自我,过上了"应该"的人生。
也许在40岁或50岁的时候,我们才会在某天起床时忽然想起,那个曾经真实而充满生命力的自己。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说:"创造性生活是一种健康状态,顺从对生活来说是疾病的基础。"
马斯洛也曾说:"对现实世界的良好适应,意味着人的分裂,意味着这个人把他的后背对着他的自我,因为它对于成功是危险的。"
当我们发现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的顺从和屈服的时候,也许就该停下来问问自己了:我是一个能活出自己生命力的人呢?还是一个总在考虑主流价值观、家人的话、别人的想法、权威的意见、习惯了的习俗而关上了自己生命力的人呢?
1. 被羡慕取代了的真实理想。
之前很火的一部日剧《东京女子图鉴》讲了女主人公绫在东京的进阶之旅。
这段旅程是从一本时尚杂志上的一段文字开始的:"圆满人生的必需品包括了东宝影院的夜场电影、预约不上的餐厅、做代理商的男友、有意义的工作、六本木之丘、两日一夜的箱根之旅、海瑞温斯顿的婚戒、幸福的结婚。"
这个打拼的开头很正常,很多人都是从这样一个带着羡慕与憧憬、好奇与向往的开始走出来的。
于是,绫来到了东京,因为羡慕同公司里做品牌经理的女生,她就一路努力成为了品牌经理;接下来,她羡慕富人的生活,于是交往了住在惠比寿的富二代;再下来,她想要拥有更多顶级享受,于是做了大叔的情妇;再后来,她羡慕闺蜜们结了婚的生活,于是便嫁了不爱的人。
直到片子结尾,她挽着男闺蜜散步时,依旧在羡慕着与一个与自己擦肩而过看似有钱又有品位的女人。然而,其实她并不知道,那个女人过着的真实生活究竟是怎样的?是真的幸福快乐美满富足,还是支离破碎一地鸡毛?
在绫的这段东京进阶之旅中,让她不断奋斗的驱动力是满足羡慕,所以她永远都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永远都不会感到真实的幸福。
羡慕是什么?
羡慕是因喜爱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优越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羡慕是自己没有而别人有的。当我们无法区分羡慕与理想的时候,我们就会陷入在被"羡慕"驱动的漩涡中无力自拔,从而失去对自己本心的关注,也就失去了真实的"自我"。
那理想是什么?
理想是无论别人有还是没有,只要确定是自己真正想要的,都想要去实现的。羡慕自然是永远都无法被满足的,因为在这世间,永远都有别人有而你没有的东西。满足了一样,还有下一样。
所以,当我们在奋力追逐"所谓理想"的时候,也许应该问问自己:那个理想是我真心想要的吗?还是我错把羡慕当做了理想?
2. 被比较取代了的真实感受。
一位朋友最近跟我说,他想把刚开了2年的车换成特斯拉,但又担心换车后会影响现在的生活质量,所以十分犹豫。于是我问他:"换车为何对你如此重要?"他说:"我周围的同事开得不是奔驰,就是宝马、奥迪,我也不想继续开我那辆车了。"我说:"你觉得你那辆车开起来怎么样?"他说:"其实挺好的,也很省油。"我继续问:"假设你周围的人开得都是与你类似的车,你还想要换车吗?"他想了下说:"那就不想了。"
比较,是一种对身份的自我判断,人类是群居动物,因此我们的价值是高是低,很大程度上是靠比较得来的。
而我们的比较常常都是通过与"比照群体"做出的。正如你既不会去与世界首富比财富,也不会去与拾荒者比幸福一样。你只会与和自己差不多的人进行比较,尤其是你的同学、你的同事、你的朋友和你的邻居。
只有在你觉得自己的房子比他们大,开得车比他们好,身上的名牌比他们多,自己的孩子比他们孩子学习好,看起来过得比他们好时,你才会感到幸福与满足。
但如果扪心自问,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快乐和幸福都不是发自内心的,而纯粹是依靠比较得来的。一旦遇到我们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的"比照群体",痛苦就会如潮水般袭来,难以止歇。
而当我们通过拼搏奋斗跳上一层台阶之后,就不再与之前的"比照群体"相比了,因为我们已经有了新一批"比照群体",于是我们就再次陷入到新一轮更高生活水准的"比较"之中。
就这样,一直奋斗拼搏,但一直永无止境。
因为,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有更高一层的"比照群体",即使做到了如马云和马化腾那样,我们也会发现在他们之上还有更高一层水准的"比照群体"。
"比较"与"羡慕"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区别是"比较"来自于与周围"比照群体"进行的比较;而"羡慕"则与关系远近无关,但凡是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都可以产生羡慕。这两者的相似之处又在于:要么是人有我无,要么是人优我劣,于是便将全部心思都放在了追逐别人拥有的事物上,而忘记了倾听自己内在的真实声音。
而当一个人不能忠于他内心的声音时,他不但无法觉知到自己的使命感,也就无法知道自己的召唤(Calling);同时,也很难活出蓬勃丰盈的生命力。
总结
因为被控制与被评判,因为不知不觉的顺从与屈服,因为陷入在无穷无尽的羡慕与比较之中,我们的真实自我就这样一步步的丧失了。
你肯定想问,与"丧失真实自我"相反的人生是怎样的呢?
那正是拥有"自主人格"的人生。
拥有自主人格就意味着我们能一直活在真实中,我们的生命力是饱满丰盈的,我们的创造力是蓬勃的。因此既能深入的理解世界,也能真实的看到自己。
在看到这篇文章后,你可能会生出更多的觉知,去辨别早已被"伪自我"部分或全部取代了的真实自我。当然,我知道,在辨别出"伪自我"与真实自我后,你一定会感受到害怕、痛苦、彷徨和不安,也可能根本无法在两者间做出一个选择。因为生存的压力与沉重的责任早已背在了肩头,即使有了觉知,也不得不抛弃那个真实的自我。
但我相信,这样的觉知与思考,会在未来让你变得不同,也许刚开始还是痛的,但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生命里已经有了一棵新芽,它会生长,会带给你不同的东西,以及新的力量与勇气。
最后,愿我们都能在生命中做出忠于真实自我的抉择,拥有因为真实自我而产生的一切幸福与热情,最终活出蓬勃丰盈、不会后悔的人生。
热门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