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性障碍:警惕社交网络的(转载)
编辑:ddayh.cn
部分妄想性障碍患者可表现为钟情妄想。后者是一种较少见的妄想类型,患者在无明确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坚信他人爱恋着自己。
先前已有个案报告显示,社交网络可能加重妄想信念。一则发表于Case Reports in Psychiatry的病例中,来自美国的研究者报告了以下个案:一名24岁的男性大学生在现实生活已经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持续使用社交网络追踪一名女生,最终停学入院,诊断为妄想性障碍,钟情妄想型。
病例
患者L,男,24岁,大学生,无精神疾病家族史及个人史,被警察送至急诊行精神状态评估。患者此前使用推特(Twitter)持续追踪一名女生,并在大学校园内寻找该女生,已被后者多次投诉,警方及学校管理部门对其发布了限制接触令;然而,患者此次再度被警察发现非法侵入学校物业。为证实患者对自己构成了骚扰,该女生曾打印出大量社交媒体私信记录,并交给警方和学校,但患者仍持续类似行为,且每次均更换Twitter用户名。由于上述越轨行为,患者已被勒令停学,并被要求不得进入校园。
精神检查显示,L先生认为自己被不公平地「迫害」了;另外,患者坚信那名女生对自己一定「有意思」。他的主要目标是这名女生,而次要目标还包括另一名学生以及负责处理其指控的一名副院长。
患者于急诊接受了全套实验室检查,包括代谢、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梅毒等,结果均为阴性。尿毒理学筛查提示大麻阳性。精神检查未查及心境症状,也无幻觉、思维形式障碍及行为紊乱。基于患者在无证据的情况下坚信多名女性钟情于自己,上述信念虽不算十分离奇古怪,但已具有病理性,初步诊断为妄想性障碍(delusional disorder),钟情妄想型。此外,患者还存在自恋特质,但其行为更类似于精神病性进程,而非人格特质使然。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被视为妄想性障碍的一线治疗,此前有奥氮平及利培酮治疗成功的案例,临床使用也最为广泛。考虑到患者此前未使用过抗精神病药,而利培酮的代谢副作用更温和,遂首先选用利培酮治疗,并逐渐滴定至4mg/d。维持此剂量治疗14天后,患者病情改善微乎其微,后转入另一所医院治疗,遂失访。
讨论
妄想性障碍患者在一些事情上存在错误信念,但并不同于精神分裂症,因其不包括显著幻觉、思维紊乱、阴性症状等。现实生活中,患者的功能水平看起来可能接近正常,除非开始谈论妄想或采取相关行动。由于不具有精神分裂症的其他一些症状,如阴性症状,患者往往能很好地管理其日常生活。
针对妄想性障碍,药物治疗相关的证据奇缺。如一项Cochrane系统回顾中,最初检索到的141篇引文中仅有1篇符合入组标准,且仅有17名受试者完成了本项研究;药物治疗研究则全军覆没。此外,说服这些患者接受治疗的难度很大。
妄想性障碍的诊断并不常见,终生患病率仅为0.2%,其中被害型相对较多,而钟情型则很少。L先生的情况更为少见,因为大部分钟情妄想个案仅涉及一名对象。另外,社交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患者的追逐行为,并强化了他的妄想信念。事实上,先前已有报告探讨了社交媒体诱发精神病,以及符号化语言及互动特征可推动恶化现有妄想的可能性。通过使用Facebook和Twitter,患者即便已受到法令限制,仍能持续追踪目标女生。
目前,社交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线交流的比重甚至可能超过线下交流。然而,通过社交媒体交流可绕过一些现有的障碍,如本个案。另外,社交媒体允许匿名或伪造身份的交流,而线下交流则几乎不可能。本个案向我们展示了个体如何使用社交媒体确定目标,并积极地加以观察和接触。探讨患者的状况、治疗及限制时,医师应考虑这一情况。人们仍需开展更多研究,以探讨社交媒体与钟情妄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