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肿瘤的病因目前不甚清楚,是诸如不良生活习惯(熬夜、吸烟等),病毒感染,硝基苯、苯并芘等化学物质,X线、粒子形式的辐射等物理因素等长期、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效果,有数据显示80%以上归因于生活与环境,而只有1%归因于放射。
X线和CT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评估病情,治疗部分疾病。此外自从胸部CT应用于人们日常体检后,也提高了部分早癌的检出率,为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然而任何事件都是双面的,X线、CT产生的电离辐射可以损伤人体的细胞,造成DNA损伤,当然人体有正常监测、修复、修补程序,可以减轻及完善这些损伤,如果损伤已产生,我们人体内的正常免疫细胞也可以清除这些“坏”的细胞。因此,无需过度担心。
如果我们知道放射线导致肿瘤的剂量,岂不是可以放心使用。然而事实是残酷的,没有这样一个阈值。研究显示放射线诱导肿瘤风险并不随剂量增加而增加,而是存在一个“转折点”。但这样一个“转折点”,科学家们通过无限调整照射剂量实验,仍未找出。但数据告诉我们有一些相对危险系数高的器官,例如胃肠、乳腺、食管、肺、红骨髓等。因此做检查时,非该检查部位的器官可以注意防护以下。
国家以及医疗单位均对放射损伤予以高度重视,任何放射机器均需通过安全检测及定期检修,对于医疗场所也有放射剂量检测,放射防护人员定期参与培训并需佩戴个人放射防护监测仪。对于辐射剂量也有限制:对于日常工作于放射场地的工作人员要求连续5年年平均有效剂量是20mSv,任何一年的有效剂量为50mSv;孕妇是2mSv;学生则是6mSv。而日常我们所做的胸片一次仅为0.1mSv,四肢拍片0.01mSv,头颅CT 2mSv,低剂量肺部CT 2mSv,腹盆部CT 7Gy。这些辐射相对于每天一包烟的烟民要少很多,其因吸烟所受辐射约每年35mSv。因此,偶尔因诊断需要做几次X线,小于20mSv的CT受辐射量,诱发癌变风险还是很小的。如果真正因为治疗需要,对于此种不确定的导致癌变的风险和治疗自身疾病所获得的益处而言,患者应该可以拎清轻重。
热门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