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苏联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世界上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中国也有句古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家不知一家难。所以,不是当事人,不清楚别人的家庭状况,不可以随意揣测别人的心理。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心存善念的,不过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生活却处处充满了无奈。被生活磨平了激情和棱角,甚至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当家里有老人得了癌症,如果早中期手术了能够逐渐恢复还好,就怕那种晚期癌症病人,生活不能自理,日日夜夜需要床旁照顾,喂饭喂水,端屎端尿,擦洗翻身,时间长了,即便身体健壮的人都可能累出病来。而且,儿女需要工作,每天为了一日三餐奔波劳累,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精力上,都不可能打持久战。时间上无法专职的照顾,精力上无法每天忙里忙外两头兼顾。古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其实是无奈的表现。
此外,经济上的负担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晚期癌症如果采用一些最新的药物都是非常昂贵的,最后时期,输血、输蛋白,各种营养物质,有可能会把仅有的家底掏空,而最终的结局是人财两空。而患癌后不少老人求生欲望很强,期望得到最好的治疗,毕竟没几个人真的愿意离开,这种心情也可以理解。因为经济的困难,可能子女和老人之间会有一些难以达成共识的情况,自然会生出一些嫌隙,甚至变成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个在农村确实是比较常见的,有时候儿女想行孝,配偶未必愿意拼尽所有。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估计也是大多数子女不愿直面的是每天看到老人的痛苦。当癌症末期,完全没有生活质量,每天被疼痛折磨,骨瘦如柴,躺在医院身上插满各种管子,这样的生活确实生不如死。对大多数家属来说,眼睁睁看着亲人在病痛中备受折磨心理上是一种煎熬。有些病人说,“我不怕死,但我怕疼,能不能让我不那么疼”。作为子女听到是何等辛酸,可是却束手无策,这时候,让老人减少痛苦是子女最大的愿望。
老人得了癌症,如果已经病入膏肓,子女希望老人少点痛苦,这也是一种孝顺的表现。生老病死其实是一种自然规律,无法逆转的时候坦然面对,这并没有错。当然,或许也有些子女并不那么孝顺,不愿意出钱给父母看病,不愿意伺候生病的父母,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总之,姑且认为各人有各人的难处,或者各家有各家的不同。
热门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