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大家都知道,癌症晚期病人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肿瘤细胞往往会“全面撒网”、“四处开花”。在原发灶以外的脏器发生转移,形成很多转移灶。随着病情的发展,转移部位会越来越多,病人营养被大量消耗,日渐消瘦,转移灶也会影响影响相应转移部位的功能,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
为何“癌细胞”爱乱跑?
癌细胞为何不像正常细胞那样安分守己,处在自己的位置上,而是四处游走,到处乱跑呢?
1.肿瘤细胞不断增殖形成一个肿块,这个团块并不是“铁板一块”的,部分癌细胞结合极其松散,很容易脱落并游走。
2.恶性肿瘤细胞的浸润特性决定了它容易发生转移,肿瘤细胞像张牙舞爪的螃蟹一样向组织器官中伸出无数触角,其中部分细胞脱落,进入血管和淋巴管,引起血行转移和淋巴结转移。当细胞脱落至器官表面,也可形成种植转移,比如胃癌细胞,从胃表面脱落至腹腔,种植在卵巢,我们称之为krukenbery氏瘤。
3.癌细胞转移过程中,有很多“推手”,这些推手都是肿瘤细胞分泌产生的,为转移创造条件。比如肿瘤细胞会释放水解酶,破坏正常的组织血管,有利于进入血管内从而发生转移;肿瘤细胞还会分泌多种黏附分子,使得肿瘤细胞更容易与组织上皮发生粘连;肿瘤细胞容易形成肿瘤性血凝块,使癌细胞易附在血管壁上继续生长,为转移提供条件;肿瘤细胞释放各种血管生成因子,促进新生血管生成,为肿瘤提供血供和营养物质。
从分子生物学层面来说,肿瘤的转移其实是与基因有关。这也是为何转移有个体差异,同样分期的病人,有的手术切除后治愈,有的2年内就发生转移。转移过程可以被看做由一系列先后发生的独立事件所组成,这些事件分别受到不同类型的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调控。肿瘤转移基因突变或失活会导致细胞粘附能力的下降,促使肿瘤的转移,比如mtsl基因。此外,ras和myc基因家族和突变型P53基因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
其实肿瘤细胞并不是毫无目的的乱跑。癌细胞的转移是有规划,有特定目标的。比如乳腺癌容易发生骨转移,是因为骨内特殊的微环境(具有多种生长因子及酸性环境)对于乳腺癌细胞的转移生长是肥沃的土壤。这就是19世纪提出的著名的“种子-土壤学说”,该学说把癌细胞比作种子,将人体微环境比作土壤,认为决定肿瘤是否转移的关键是该土壤是否满足种子的生长条件。
癌症之所以难治,是因为有太多的未解之谜,有太多需要探索的东西,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健康的生活并多进行健康体检,早发现,早治疗,这就是肿瘤的一级和二级预防,这个比开发几个“天价药”要重要得多。
热门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