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61岁的王先生于去年12月因为咳嗽咳痰,在南京鼓楼医院就诊,CT提示右肺门肿块,肺穿刺活检,经免疫组化辅助诊断,病理提示为腺鳞癌。基因检测结果为:肿瘤细胞PD-L1高表达,表达占比80%;EGFR第19外显子非移码缺失突变,丰度为28.4%,TP53第5外显子错义突变,丰度34.8%。一线治疗主诊医生选择了二代靶向药阿法替尼,一个月后病灶略有缩小,然后继续口服阿法替尼3个月后病灶增大,提示靶向药耐药。考虑到病人PD-L1高表达,主诊医生建议使用免疫治疗联合白蛋白纳米紫杉醇,3周期后病灶显著缩小,几乎缩小了80%。
关于这个治疗方式,王先生是有疑惑的,靶向药效果不佳,而且维持时间这么短,而免疫治疗效果如此好,为何不最先使用?先用靶向药是不是耽误了自己病情?
关于这个病人的治疗模式,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病人属于混合型肺癌,既有腺癌成分,又有鳞癌成分,而且有EGFR 19外显子突变,所以首选二代阿法替尼,阿法替尼是唯一有鳞癌适应症的靶向药,而且对敏感基因EGFR突变的腺癌有效。至于为何靶向治疗维持时间这么短,这么容易发生耐药,与P53共突变及PD-L1高表达均有关系。
肺癌病人既有EGFR突变,又有PD-L1高表达,到底是先靶向还是先免疫?
根据NCCN指南,对于具有敏感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不建议使用PD-1 / PD-L1抑制剂,因为存在致癌基因时,免疫治疗缺乏益处。既往研究显示,对于EGFR阳性、高PD-L1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使用单药帕博利珠单抗(K药)无效。
过去研究均认为:对于没有接受靶向治疗的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即使PD-L1表达超过50%,还是应该将靶向治疗放在首选。目前的证据均不支持在靶向治疗之前使用PD-1 / PD-L1抑制剂,即使对于超高PD-L1表达的患者。
除了EGFR基因突变患者之外,其他ALK基因、ROS1基因,只要符合靶向治疗条件,均应该首选靶向治疗。
但是,当靶向治疗耐药之后,这种PD-L1高表达的病人二线则可以选择免疫治疗。从上面案例也显示,这种治疗疗效显著。但从既往临床试验来看,有敏感基因突变肺癌病人使用免疫单药效果差,所以治疗上通常以联合为主,化疗联合免疫、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免疫加化疗加抗血管生成药物这三种组合。但上面这个患者有鳞癌成分,贝伐珠单抗禁用,主诊医生选择了化疗与免疫治疗联合。所以,从整个治疗过程来看,属于比较规范的。
热门呼吸内科